首頁/ 科技/ 正文

科技點亮回家路,AI尋人如何拯救上萬個家庭?

2015年上映的電影《失孤》中,劉德華扮演了一位兒子被拐、從此走上十五年漫漫尋子路的父親。而在經歷二十四年踏遍全國的尋子歷程後,這位主角的故事原型郭剛堂終於和親骨肉團聚,導演彭三源得知訊息後激動地表示,這部電影終於迎來了圓滿的大結局。

郭剛堂一家是幸運的,然而令人感動的電影和重逢喜訊背後,

仍有千千萬萬的失散家庭在等待親人回家,幫助尋回走失人口的工作任重而道遠。

在政府部門和公益機構之外,那些有著強大網際網路基礎的領先科技公司,同樣也能為公益事業貢獻他們的力量。人們熟悉的百度,就在近期參與了《城市生活無著人員救助管理資訊釋出規範》制定,助力民政部不斷完善救助標準和資訊管理規範。

幫助走失人口尋親歸家這件事平凡又偉大,也牽動著無數顆熱切期待的心,在更加規範透明的AI技術支援下,這項工作或將邁出堅實而重要的一步。

一紙規範,縮短走失人口回家之路

正在制定的《城市生活無著人員救助管理資訊釋出規範》,

擬將對照片、影片、文字等救助資訊的釋出進行統一規範,可保障受助人員的基本肖像權、隱私權、資訊保安權等,

這使得救助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能更順利地助力救助管理工作高質量、高效率推進,發揮好“託底線”作用。

這一規範的出臺,將讓受助者資訊可以更加安全高效地在全社會範圍內傳播,最終幫助城市生活無著人員重回正常的生活,重歸溫暖家庭。

科技點亮回家路,AI尋人如何拯救上萬個家庭?

就如當代社會服務研究院院長、全國社會救助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秘書長趙海然所言,

網路上自發興起的資訊釋出渠道仍是混亂的,不同資訊平臺之間缺乏統一標準,同時也存在個人隱私等安全問題。

基於規範資料,可直接透過二維碼與資訊釋出者進行對接,同時可以提高對受助人員人權和隱私權的尊重。

可以想見,規範正式釋出後將在尋親過程中提高社會協同能力:網際網路平臺搭建公益尋人平臺,資訊上傳、展示能力的成本將會降低,資訊跨平臺流轉將變得更高效。在媒體傳播中,熱心人士和機構參與的門檻更寬鬆,救助全過程也將更加透明公開,公眾監督則將更有力。

這一規範也將釋放“科技+尋人”應用的潛力,光是統一資訊格式這一點就足夠重要,來自熱心人士、技術採集和相關機構的資料,可以直接匯入系統中進行比對查驗,不再需要人工對規格不一的資訊進行二次處理。

AI人臉識別技術從規範中得到的增益同樣不可小覷:在保障資訊保安前提下,機器可以基於更多真實資料進行深度學習、構建資料模型,有了這些優質資料,

基於人臉識別的AI尋人技術將進一步提升執行效率與準確性,進而促進更多中國失散家庭破鏡重圓。

幫助12399個家庭重圓,百度讓AI尋人更有效

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百度是參與《城市生活無著人員救助管理資訊釋出規範》制定的唯一企業合作方,這和百度執行多年的“百度尋人”公益互動開放尋人平臺有不小關係,這一平臺成立五年以來已累積幫助12399個家庭團聚,同時讓百度對尋親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百度尋人”早在2016年就已上線,

使用者只需要上傳一張照片,即可在全國數萬名登記的走失人員中進行精準比對,發現走失人員,這一過程百度長期投入的人工智慧技術起到關鍵作用

,百度在中國AI領域與視覺相關的專利有3000件,其中有48項運用於AI尋人的專利技術。

科技點亮回家路,AI尋人如何拯救上萬個家庭?

在實際的尋親工作中,常常出現因走失人口離家太久、因為成長環境等原因導致實際樣貌與親屬提供影像資料存在較大出入,這要求工作人員需要花大力氣進行辨認比對,匹配率始終不夠高,針對這一困難,百度在AI技術層面給出瞭解決方案。

百度在跨年齡比對、影象質量增強、戴口罩人臉識別、低質量人臉識別、人臉資料生成等AI技術上均有投入與積累,最重要的成果是可以做到基於某年齡段的人臉影象,生成預測年齡段可能的模樣,也就是跨年齡AI人臉識別技術,這消除了

尋親之路上的時間障礙,有了不少失散超過20年甚至30年以上也能成功比對的案例。

科技點亮回家路,AI尋人如何拯救上萬個家庭?

北京市朝陽救助管理站的付紅波站長分享了一起令其難忘的尋親案例:一位流浪老人走失將近十年,多次資訊採集、DNA比對均無果,最終卻在人臉識別技術幫助下快速完成了尋人資訊比對。短短三天後,她的三位女兒就一齊來到北京,與失散多年的母親久別重逢。

在此之前,這位在2020年4月24日被救助站巡視小組發現的老人,已在站內生活了一年多。因其長期拒絕交流,工作人員無法得知其身份等關鍵資訊,只能透過在全國救助尋親網平臺錄入資料、週期性人工對比等方式,來為老人尋找歸家機會。

科技點亮回家路,AI尋人如何拯救上萬個家庭?

百度AI尋人技術創造的成功案例不是一組冰冷的資料,而是一個個感動人心的歸家故事。在AI技術支援下,走失人口資訊與失散家庭釋出的尋人資訊之間有了傳統途徑之外的高效比對方式,同時也優化了相關機構工作流程,尋親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深耕AI尋人技術多年,百度既有核心技術也理解AI尋人場景的需求,基於此參與民政部《城市生活無著人員救助管理資訊釋出規範》的制定,將助力社會治理體系和社會治理能力進一步現代化、科技化,讓AI技術造福更多人。

推動社會救助,需要更多網際網路科技企業參與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已於今年釋出,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2個五年。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提到,要完善救助標準和救助物件動態調整機制;健全臨時救助政策措施,強化急難社會救助功能;積極發展服務類社會救助,推進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

這必然是一項需要全社會長期奮鬥的目標,如今我們已經能夠看到相關機構的努力:我國現有救助站約1555個,早期存在著工作內容、工作流程和資料規格等方面的差異,而近期推行的標準化工作流程改造,將促使救助工作能更多、更好、更高效地調動全社會資源。

高新科技已成為社會基礎設施,人們已經充分感受到科技進步的價值,我們也可以預見,

科技+社會救助必將讓社會救助實現跨越式發展:相關人員工作開展將更有效率、救助手段將更加多元、救助方法將更加科學、救助能力將更加專業,更多人將會因此而受益。

科技點亮回家路,AI尋人如何拯救上萬個家庭?

一線救助工作還有許多可改進之處,如網路上公開的尋人資訊遍佈各地,對應人員被找回後,也沒有對應的資訊下架機制,給對應人員造成困擾,同時對其他尋人救助資訊也形成干擾,相信隨著《城市生活無著人員救助管理資訊釋出規範》的出臺,百度和更多擁有尋人技術與場景的角色參與進來後,越來越多的問題將有望得到解決。

科技點亮回家路,AI尋人如何拯救上萬個家庭?

AI尋人,只是百度履行“科技為更好”企業社會責任的動作之一。

此外百度還有AI助老、AI助盲等公益專案落地,近日其聯合央視新聞,推出了首個AI手語主播。如今越來越多網際網路企業像百度一樣意識到,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性,技術的初心應該是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讓社會變得更美好。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