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 正文

“黎明計劃”終止,圍繞其本身的不實傳言卻遠未終止

“黎明計劃”終止,圍繞其本身的不實傳言卻遠未終止

最近,“黎明計劃”算是內容行業的一個熱詞。

11月8日起,有B站UP主釋出影片控訴騰訊所推出的黎明計劃,影片發出後,大量UP主表示有類似遭遇,外界也開始出現大面積討論黎明計劃的聲音。隨後,在11月17日,騰訊釋出宣告,決定終止黎明計劃。

“黎明計劃”終止,圍繞其本身的不實傳言卻遠未終止

雖然騰訊宣告已釋出數天,但黎明計劃引發的討論似乎尚未停止。整個事件梳理下來,可以明確的是,騰訊作為平臺方確實有責任,但UP主們針對黎明計劃的質疑內容中,同樣疑問不少。各種說法真假結合,不實傳言也彷彿插上了翅膀繼續在擴散,讓整個事件變得更復雜了。

黎明計劃為何引發爭議?

根據公開資訊,黎明計劃由騰訊企鵝號在今年7月發起,初衷是在得到創作者的授權前提下,鼓勵MCN機構邀請創作者入駐並幫助創作者運營,提升平臺內容多樣性的同時,也讓創作者在騰訊各內容平臺獲得收益。

應該說,從官方描述來看,黎明計劃和大部分的內容扶持計劃並沒有太多區別。但發展至今,黎明計劃為什麼引發了那麼多爭議?我們需要從UP主的影片,以及騰訊的官方迴應宣告中尋找答案。

首先,騰訊在宣告中表示:“由於該計劃在執行過程中管理不嚴,加上該計劃在部分產品設計上也不完善,導致了不少問題。”從這點表述中可以看出,“管理不嚴”以及“產品設計不完善”,應該是黎明計劃引發UP主吐槽的根本原因,騰訊也明確了自身在這兩點問題上的責任。

“黎明計劃”終止,圍繞其本身的不實傳言卻遠未終止

其次,不少UP主也提到,在參與黎明計劃後無法退出。這應該同樣是產品機制不完善的問題,騰訊方面也對這個缺陷進行了修復。從公告中我們可以看到,騰訊方面表示,已經入駐的創作者,如果希望退出“黎明計劃”,登出帳號即可完成,此前有帳號無法登出的問題,平臺方面已經於11月9日解決;完成登出後,創作者在該帳號下的個人資訊、釋出過的所有內容作品,都將在平臺被清空。

此外,宣告中也給出了創作者登出帳號的具體流程:可在騰訊內容開放平臺PC端的【帳號管理】—【安全中心】—【高階設定】—【帳號登出】進行登出。

至此,應該說騰訊已經明確地承認了,在推行黎明計劃過程中自身的責任,也給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不少確實遭遇到了上述問題的UP主也反饋稱,已經根據宣告中的說法解決了自己的問題。

然而耐人尋味的是,騰訊的這個宣告不僅沒有讓討論快速冷卻下來,不少UP主還是陸續釋出影片,持續對騰訊進行“聲討”。

UP主質疑聲中的那些疑點

在UP主們“聲討”黎明計劃的多個說法中,最為引人關注的,是下面一種說法:

“騰訊以侵權的名義惡意舉報UP主在其他平臺的賬號,導致我們在B站上運營多年的賬號,心血化為烏有……”

“黎明計劃”終止,圍繞其本身的不實傳言卻遠未終止

這一說法乍看之下,很容易就能引發許多內容創作者的憤怒。畢竟帳號對於內容創作者來說是非常寶貴的財富,如果這一說法屬實,對於創作者而言是非常大的打擊。

但,仔細翻看了一些UP主聲討的內容後,我發現,“聽說”“我一個朋友講”“某個UP主說”……這樣的用詞比比皆是,到底有沒有實錘呢?目前還沒有看到能拿出證據的內容。

對於上述說法,騰訊也在宣告中明確進行了闢謠:參加“黎明計劃”釋出的任何內容都歸創作者本人所有,“創作者透過‘黎明計劃’授權我們的是非獨佔性權益,我們不會對創作者在平臺釋出的內容進行外站原創投訴。”

站在理性的角度來看,騰訊到底有沒有必要去要求UP主多家授權呢?根據我個人的觀察,此次黎明計劃主要招募物件為廣泛的中尾部UP主,數量巨大,如果是買斷制,那需要大量的資金去作為基礎,顯然可能性並不高。

當然,更為重要的是,如果採用買斷制,正常的運營策略是簽約頭部具有IP效應、自帶流量的UP主,無論是對提升使用者活躍度,還是吸引更多UP入駐方面自然會有更好的效果。

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騰訊都沒有必要透過買斷方式去獲取創作者內容的獨佔權益。那麼關於騰訊舉報UP主其他平臺內容侵權更不具備成立的可能性。

也有UP主聲稱,MCN每拉一個人,可以從企鵝號獲得2000元的收入,最後MCN給UP主200元的入駐金,這無疑讓UP主深深感受到了“被割”的痛感。但入駐過內容平臺的人其實都比較清楚,2000元入駐金算是行業裡的“天價”,拉一人給2000元的說法確實很難成立。或許真的有MCN機構在邀請UP主過程中為了完成更多的任務而給出虛假承諾,但這就是MCN的操作不當問題了。

對此,騰訊方面也表示,針對MCN機構操作問題的質疑,包括承諾了入駐金未兌現、MCN惡意舉報帳號,或在入駐時被索要創作者在第三方平臺帳號和密碼等情況,創作者可以舉報相關問題至郵箱(u_plan@tencent。com),它們將第一時間協助解決、核實處理、負責到底。

澄清過後,為何仍有人在吃瓜?

客觀來說,騰訊已經透過官方宣告,對黎明計劃中存在的各項問題進行了回覆及給出瞭解決方法,針對不實的傳聞也進行了闢謠。但就在這之後,各種包括了上述不實內容的影片仍在擴散,這隻能說明,大眾使用者的集體情緒已經凌駕於事實真相之上了。

這又是為何?

歸根到底,流量為王的時代,緊抓爽點是目前整個行業的供需關係,騰訊作為網際網路版圖裡主要的焦點之一,自身流量屬性加持,尤其面對買斷、權益獨佔這樣的關鍵詞,輿論自然不會放過,在流量話題面前,真相是什麼似乎沒有那麼重要了。

“黎明計劃”終止,圍繞其本身的不實傳言卻遠未終止

內容產業發展至今,從表面上看,隨著渠道的多元化、去中心化,創作者們有了更多的內容分發渠道,然而從內在看,這恰恰是一場實實在在的內卷大戲,正如此次騰訊黎明計劃本身面對的輿情,就是一個縮影。

創作者在事件報道及評論中,只說受眾們樂於看見的一面,而忽視事實。但無奈的是,這樣的惡性迴圈驅使著所有人都走向岔路。

在這種背景下,各路吃瓜群眾都會乘虛而入。這一次對於騰訊來說,顯然是一次沉痛的教訓,而對於UP主來說,黎明計劃的被迫終止也成了遺憾與損失,可以說這場風波,牽涉到的各方都沒有贏家。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