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 正文

預告|海上絲綢之路:歷史學與考古學的對話

預告|海上絲綢之路:歷史學與考古學的對話

文研論壇151

海上絲綢之路

歷史學與考古學的對話

時間:

2021年11月28日(星期日)14:00

地   點:

北京大學靜園二院 208會議室

引言人:

李慶新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與孫中山研究所 研究員

孫鍵

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 研究員

主持人:

李伯重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 教授

與談人:

汪前進

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 教授

秦大樹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教授

榮新江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 教授

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 學術委員

黃純豔

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教授

內容提要

近一個世紀前,王國維先生提出了史學研究要使用“二重證據法”的倡導。他說:“古來新學問起,大都由於新發見”,“吾輩生於今日,幸於紙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種材料,我輩固得據以補正紙上之材料,亦得證明古書之某部分全為實錄,即百家不雅訓之言亦不無表示一面之事實。此二重證據法惟在今日始得為之”。此後,中國學者使用“二重證據法”研究歷史,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特別是近年來,隨著歷史學和考古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過去難以見到的文獻和過去完全不知的文物被“發掘”出來,使得史學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這在今天的“海上絲綢之路”歷史的研究中,尤為顯著。大量的域外文獻,成為我們進行研究的新史料。規模空前的水下考古發現,更為我們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物證。因此,邀請與海上絲綢之路歷史的研究有關的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進行對話,將不僅有助於推進海上絲綢之路歷史的研究,而且也將促進歷史學和考古學兩大親緣學科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加深相互瞭解,從而更好地攜手合作,共襄史學大業。

引言人簡介

李慶新

,廣東社科院歷史與孫中山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海洋史研究中心主任,《海洋史研究》主編。廣東省文史館館員,兼任中國海外交通史研究會副會長,廣東歷史學會會長。著有《明代海外貿易制度》、《瀕海之地——南海貿易與中外關係史研究》、《海上絲綢之路》(中、英、韓語種)等。

孫鍵

,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員。長期從事水下考古與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主持“南海1號”明代沉船考古發掘、“南海1號”宋代沉船考古發掘、均州城水下考古調查等工作,其中獲得2010、2019年全國考古十大發現獎、考古論壇2010年“中國考古新發現”獎。現為“南海1號”宋代沉船考古發掘領隊。

主辦單位

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

線下聽講須知

為配合防疫工作要求,請您在活動現場全程佩戴口罩,隔位就座並配合工作人員進行登記、測溫等工作。

線上聽講渠道

為方便不能到場的聽眾,我們將透過

騰訊會議

,對本場活動進行線上直播。線上觀眾應尊重文研院及主講人對本場活動音像內容擁有的版權,請勿錄音、錄屏或以任何形式在未經許可的媒介傳播,侵權必究。

直播地址:

https://meeting。tencent。com/l/KsgUQ8m67xFs

特別宣告: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新浪網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表後的30日內與新浪網聯絡。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