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女子跳河自殺,我的姐姐的責任在哪裡?| ?我們都該如何維權?

編輯:趙藝慧

最近,《我的姐姐》這部電影上映短短几天,票房就近5億。故事講述了成長於重男輕女家庭環境中的姐弟倆,原本關係冷漠疏離,但在父母車禍離世後,面臨撫養弟弟還是追求個人獨立生活抉擇的姐姐,重新意識到了親情深處血濃於水的意義。該部電影除了讓人感動的親情互動,故事更加關注女性的成長。

20歲女孩養活三弟妹壓力大跳河 姐姐有沒有養育弟弟妹妹的義務

而最近在浙江杭州一女子跳河輕生的案件也再次讓我們反思“我的姐姐”的責任界限在哪裡?

近日,在浙江杭州某區西聯橋旁,一名女子跳河輕生。據瞭解,該女子今年20歲,父母離異,她十幾歲就出來打工,養活兩個妹妹一個弟弟,不堪重負,已不是第一次有輕生念頭。

接到報警後,民警邱某明帶領輔警迅速趕到,最終,在群眾的幫助下,二人將女子成功救了上來。經過民警一番開導,被救女子表示將好好珍惜生命。

看到這裡,很多網友都紛紛表示同情女孩的遭遇,指責女孩父母的不負責任:

@三無人員王老師:誰生的誰養,姐姐沒有撫養弟弟妹妹的義務;

@刑偵迷妹:應該追究父母的責任!要知道這個問題不是民警開導兩句就能好的;

@一如既往221:這樣的家庭,寧願一走了之也不讓自己用死來解決問題;

@順其自然使用者:看完文章,心裡一時無法平靜,花一樣的年齡,卻要扛起這麼大的重擔,父母離異難道就不管孩子了嗎?這是啥樣的父母,真心疼這姑娘。

一條條評論表達了大眾對於此類案件的看法,但是這樣的事情確確實實在生活中發生,除了選擇輕生,我們更多的是應該理性面對,敢於用法律的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那麼,對於弟弟妹妹,姐姐是否具有法定的撫養義務呢?如果父母強加責任,又該如何拒絕?

首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父母有保護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權利和義務;禁止溺嬰、棄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

其次,根據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相關規定,父母應當創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環境,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殘疾的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關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狀況和行為習慣,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適當的方法教育和影響未成年人,引導未成年人進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預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菸、酗酒、流浪、沉迷網路以及賭博、吸毒、賣淫等行為;父母應當正確履行監護職責,撫養教育未成年人;父母應當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權利,必須使適齡未成年人依法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不得使接受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輟學。

不僅如此,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撫養不但有前述法律的規定,我國《憲法》第四十九條也規定婚姻、家庭、母親和兒童受國家的保護,父母有撫養教育未成年人子女的義務。

綜合法條可知,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撫養義務不但是法定的義務,而且屬於憲法義務,未成年的父母必須依法履行對未成年子女的撫養義務。撫養義務不同於一般的民事權利義務關係,它具有很強的人身屬性,這是每一個父母必須履行的,沒有任何交換條件和討價還價的餘地。

同時,根據我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五條規定,有負擔能力的兄、姐,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者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弟、妹,有扶養的義務。由兄、姐扶養長大的有負擔能力的弟、妹,對於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生活來源的兄、姐,有

扶養

的義務。

透過該條我們可以看到,法律對於兄弟姐妹間承擔的扶養義務已經作出了非常明確的規定,即:“有負擔能力”、“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未成年”三個前提條件。

同時父母對於子女的“撫養”與兄弟姐妹之間的“扶養”並不是一個詞語,所謂的撫養是“保護並教養”,是長輩和晚輩之間的,並且是長輩對無行為能力人的保護和教養;而對於扶養更多的是特定親屬之間依據法律的明確規定而存在的經濟上的相互供養、生活上相互輔助照顧的權利義務關係。所以長輩對晚輩是“撫養”、平輩親屬之間是“扶養”、晚輩親屬對長輩親屬是“贍養”。

透過定義可以看出,父母對於未成年子女的養育和保護的作用之大,而姐姐只是起到輔助性的作用,在父母具有撫養能力的情況下,一般姐姐是不具有扶養的義務,即使父母沒有撫養能力,此時也要看姐姐是否具有負擔的經濟條件。

在本案中,20歲的女子從十幾歲就打工賺錢養弟弟妹妹,一方面如果該女女子打工時沒有成年,此時其父母就沒有盡到法定的撫養義務;另一方面,在其父母具有勞動能力情況下,女子不具有扶養其弟弟妹妹的法定義務,即便是其父母喪失勞動能力,女孩自己不堪重負的情況下,對於其弟弟妹妹也不具有法定的扶養義務,所以此時她不需要跳河輕生,只需要透過法律途徑就可以明確自己權利義務。

孩子的到來不是一拍腦門的速成品,而是一份責任和選擇,需要用心呵護,用愛滋養,如果不能做到,此時“爸爸媽媽”的稱呼也就過於隆重了。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