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中華傳統禮儀稱謂

一、常用語

初次見面說“久仰”;等候客人用“恭候”;

對方來信叫“惠書”;請人幫忙說“勞駕”;

託人辦事用“拜託”;請人指點用“賜教”;

贊人見解用“高見”;求人原諒說“包涵”;

老人年齡問“高壽”;客人來到用“光臨”;

與人分別用“告辭”;看望別人用“拜訪”;

請人勿送用“留步”;麻煩別人說“打擾”;

求給方便說“借光”;請人指教說“請教”;

歡迎購買叫“光顧”;好久不見說“久違”;

贈送作品用“斧正”;歸還原物說“奉還”;

請人批評說“指教”;向人祝賀說“恭賀”;

求人看稿說“賜教”;贊人見解說“高見”;

賓客到來稱“光臨”;陪伴朋友用“奉陪”;

無暇陪客說“失陪”;請人別送用“留步”。

二、親友間禮貌稱呼

父母同稱高堂、雙親、膝下。

父母單稱家父、家嚴;家母、家慈。

父去世稱:先父、先嚴、先考。

母去世稱:先母、先慈、先妣。

兄弟姐妹稱家兄、家弟、舍姐、舍妹。

兄弟代稱昆仲、手足。

夫妻稱伉儷、配偶、伴侶。

同輩去世稱:亡兄、亡弟、亡妹、亡妻。

別人父母稱:令尊、令堂。

雖人兄妹稱:令兄、令妹。

雖人兒女稱:令郎、令媛。

妻父稱:丈人、岳父、泰山。

別人家庭稱:府上、尊府。

自己家庭稱:寒舍、舍下、草堂。

男女統稱:男稱鬚眉、女稱巾幗。

夫妻一方去世稱:喪偶。

老師稱:恩師、先生、師傅。

學生稱:門生、學生、徒弟。

學校稱:寒窗。

同學稱:同窗。

三、日常用語

謙稱自己的,用“在下、鄙人、晚生”等;

當言行失誤時,說“很抱歉”、“對不起”、“失禮了”、“不好意思”等;

請求他人諒解時,可說“請包涵”、“請原諒”、“請別介意”等。

稱呼長輩或上級可用“老同志、老首長、老領導、老先生、大叔、大娘、叔叔、伯伯”等。

稱呼平輩可用“兄、姐、先生、女士、小姐”等;

詢問對方姓名可用“貴姓、尊姓大名、芳名(對女性)”;

詢問對方年齡可用“高壽(高齡)、貴庚、芳齡(對女性)”等。

四、在日常生活中習慣用的敬語:

初次見面說“久仰”;

很久不見說“久違”;

向人祝賀說“恭喜(恭賀)”;

請人批評說“請指教”;

請人指點說“請賜教”;

請人幫忙說“勞駕”;

求人辦事說“拜託(敢煩或敢請)”,

別人好心稱“雅意”;

別人批評稱“雅正”;

請改文章說“斧正”;

送人禮物說“笑納”;

請求人方便說“借光”;

麻煩別人說“打擾”;

贊人見解說“高見”;

等候客人說“恭候”;

未及迎接說“失迎”;

看望別人說“拜訪”;

賓客來到說“光臨(惠臨)”;

我接客人為“恭迎”;

中途先走說“失陪”;

請人勿送說“留步”;

歡迎購買說“光顧(惠顧)”;

歸還原物說“奉還”;

對方來信說“惠書”;

歸還物品說“奉還”;

請人赴約說“賞光” ;

請人決定說“鈞裁” ;

陪伴朋友說“奉陪”;

人送物我稱“惠贈”;

送物於人稱“惠存”;

邀友做客曰“恭請”;

施愛於我稱“垂愛”;

看重於我稱“垂青”;

友人念我稱“垂念”;

問我問題稱“垂詢”;

請人任職稱“屈就”;

問人任職曰“高就”;

降低身份曰“屈尊”;

請人諒解曰“海涵(見諒)”;

來客登門稱“貴賓”;

贊人學生曰“高足”;

稱指對方為“大駕”;

父母可以曰“高堂”;

老人故去稱“登仙”;

“敬謝不敏”推辭人。

五、傳統的一些好的謙辭與敬語如人們總結的七字訣,即“家大、舍小、令外人”。

1、“家”是用於當著別人的面稱自己長輩和年長的平輩的謙辭,如:稱自己的父親為“家父

(家君)”或“家嚴”,母親為“家母”或“家慈”,叔父為“家叔”,哥哥為“家兄”等。

2、“舍”是用於對外人稱比自己年齡小的家人用的謙語,“寒舍”、“茅舍”,這都是自謙之詞。

凡是輩分小、年齡小的家人都應冠以“舍”字,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3、“令”是敬語。凡是稱呼別人家中的人,無論輩分大小,男女老少,都應該冠以“令”字,

表示尊敬。如:稱別人的父親為“令尊”,母親為“令堂”,親戚為“令親”、“令兄”、“令妹”,

兒子為“令郎”,女兒為“令愛(令媛)”等。

4、稱人之妻為“夫人”,稱己之妻為“拙荊”。

5、“泰水”用來稱岳母,“泰山”用以稱丈人。

6、對方身體稱“玉體”,別人照片稱“玉照”,幫我成功稱“玉成”。

7、“拋磚引玉”我先說,“笨鳥先飛”我先行。

8、仁兄賢弟稱別人,愚兄愚弟稱自身。

9、“拙”字從來我專利,“拙筆”“拙作”“拙見”等。

10、“陽春白雪”稱人歌,“下里巴人”稱己音。

11、“大方之家”學識廣。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