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凌晨4點,我將12歲的兒子送入急診室,泣不成聲

去年年初,發生在兒子身上的那件事,讓我至今心有餘悸。

事情是這樣的:

12歲的兒子剛上小學就戴上了眼鏡,後來更是因為頻繁使用電子產品,近視度數一直在增加。

我和老公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三令五申不許他多看螢幕。

然而那天,兒子又不知道從哪個同學那裡借了一部手機,躲在被窩裡偷偷地玩。

結果,一個不小心,手機重重砸在了眼睛上。

據他說,當時只覺得一陣陣眼花,也沒怎麼當回事,就繼續玩了起來。

可沒想到,睡覺前,他用力揉了揉眼睛,再一睜眼,竟然發現自己眼前彷彿蒙了塊黑布,什麼都看不清了。

兒子大驚失色,一邊舉著手機,一邊大喊:

“媽媽,媽媽,我的眼睛看不見了!”

當時,我和老公都被嚇了一大跳,連夜帶著孩子前往醫院看急診。

經過一系列檢查,醫生告訴我們,孩子右眼的視網膜大部分脫落,即便立刻手術,他雙眼的高度近視也可能會繼續發展。

最壞的結果,就是徹底失明。

得知這一訊息後,一向鎮定自若的老公突然被抽乾力氣般,一屁股坐在地上。

而我,也捂著臉放聲大哭起來。

哭完後,我憤怒地將兒子緊緊握在手裡的手機抽出來,砸了個稀爛,恨恨地想:

“這該死的手機!

“這無良的遊戲!

“我兒子的一生都要被它們徹底毀掉了!”

凌晨4點,我將12歲的兒子送入急診室,泣不成聲

凌晨4點,我將12歲的兒子送入急診室,泣不成聲

那天在醫院,醫生先是向我和老公說明了誘發視網膜脫落的原因。

比如高度近視、受到嚴重外傷。

再比如,長期熬夜,或是某一時段集中且過度用眼。

之後,那個看起來年長我幾歲的女醫生輕輕拍了拍我的肩,語重心長地對我說:

“孩子還小,當父母的一定要多花心思。

“像我之前遇到的一個男孩上網成癮,一年內視網膜脫落兩次,做手術都沒用了。”

醫生的話,字字戳心。

兒子沉迷遊戲,其實不是一天兩天了。

記得有一回過年,我和老公帶著兒子回老家。

家裡的老人許久不見孫子,剛一見面,立馬忙前忙後端出不少好吃的,圍著他噓寒問暖。

可兒子的眼睛始終盯著手機,面對老人的熱情,也只是敷衍地“嗯嗯”著。

老公來了脾氣,奪過了他的手機,命令他好好跟家人說話。

結果,兒子比他爸爸脾氣還大,當場大發雷霆,一遍遍嘶吼著:“還我手機,快還給我!”

沒辦法,老人只能打圓場: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讓孩子好好玩吧。”

說罷,向老公要來手機,塞回兒子手裡,這才止住了他的哭鬧。

那一刻,我覺得他不像是我的孩子,倒像是一個犯了“毒癮”的癮君子。

而手機,就是他的解藥。

我也時常覺得困惑:

這手機到底有什麼好玩的?怎麼就讓兒子一秒鐘都移不開眼呢!

直到兒子被推進手術室,我的耳畔又迴響起醫生的話,只覺得自己的一顆心有千斤重。

那一天,我暗自發誓:

無論如何,一定要讓兒子戒掉手機,讓他變成一個正常、陽光、積極的少年。

凌晨4點,我將12歲的兒子送入急診室,泣不成聲

凌晨4點,我將12歲的兒子送入急診室,泣不成聲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和老公收起家裡所有的電子裝置,各自給手機改了密碼,連電視機都搬去親戚家。

兒子見我們動真格,果然沒了辦法。

可沒想到,沒過多久,我就覺察出不對勁。

有一次,我無意間點開手機的“螢幕使用時間”,發現每天竟然高達八九個小時。

不用說,準是兒子趁我們睡著後,偷偷破解了手機的密碼。

當天晚上,兒子果真又悄悄溜進了我和老公的臥室,被我一下子抓個正著。

他告訴我,自己挨個試了我們一家三口的出生日期、身份證號、樓層號、紀念日等,早就解開了手機鎖屏密碼。

每天晚上,他都會偷偷拿回房間玩一會兒。

玩完後,還會給手機充好電,確保我不會因為電量減少而產生懷疑。

沒想到,一直在學習上不靈光的兒子,為了玩遊戲,居然能想出這麼多“妙招”。

我和老公欲哭無淚,對視了一眼,都從彼此眼中看到了苦澀和無奈。

可是,摔手機、改密碼、裝監控……該想的辦法,我們都想了。

在朋友的推薦下,我們甚至求助了心理諮詢師。

諮詢師告訴我們,

所有沉迷網遊的少年,都是在尋找“精神上的父母”。

很多孩子,因為無法從真實的家庭生活中感受到愛與接納。

他們每天睜開眼看到的,都是父母的指責和批評,那麼他們就會去虛擬的世界裡,尋找被需要、被關注、被肯定的滿足感。

聽完解釋,我才突然意識到:

或許,不是手機奪走了我的孩子,而是我親手將孩子推向了手機。

一直以來,我和老公都是含蓄,甚至有些傳統的父母,很少表揚孩子,更不會直白地表達愛意。

每天兒子回家後,對話的內容也基本圍繞著“作業做完了沒有?”“考試又考了幾分?”

而手機,自然就成了他孤獨時的那根救命稻草。

凌晨4點,我將12歲的兒子送入急診室,泣不成聲

凌晨4點,我將12歲的兒子送入急診室,泣不成聲

明白了這一點後,我內疚不已。

等兒子放學回到家,我試探性地在餐桌上問他:

“兒子,你平時都玩什麼遊戲?能不能推薦給媽媽,讓媽媽也體驗一下?”

可能是我平時對遊戲的厭惡表現得太過明顯,兒子聽完,一臉警惕地望著我:

“你什麼意思?我最近可沒有偷偷玩手機。”

我沒有放棄,繼續跟他“套近乎”,將我在網上查到的一些關於遊戲的資料說給他聽。

兒子來了興趣,告訴我他玩的並不是時下最熱門的那幾款,而是一款生存闖關類的遊戲,通關過程需要隊友的配合。

因為他技術好、不罵人,很多朋友都喜歡跟他組隊。

看到我心情還不錯,他試探性地提出可以打一局給我演示一下,我點頭答應。

沒想到,兒子一上線,就有無數的私信響起。

有人問兒子最近怎麼不玩了,有人說開出了一個寶物一直給他留著呢,還有人邀請他立刻組隊。

看著兒子操作時自信從容的模樣,我有一瞬間的恍惚:

在我的印象裡,兒子沒有什麼特長,學習也不好,性格還特別內向。

自從他開始沉迷遊戲,周圍人對他的評價更是一落千丈,成了“喜怒無常”“沒救了”。

可沒想到,在虛擬的遊戲中,我居然看到了兒子的另一面:

他聰明,即使是從沒玩過的地圖也能迅速找到過關的訣竅;

他耐心,從來不會因為隊友的失誤而發脾氣;

他還很受歡迎,遊戲裡有一大堆朋友。

直到這一刻,我才知道,在老師、家長眼中沒什麼存在感,還有不少小毛病的兒子,其實也渴望著能夠被認可、被尊重。

遊戲,就是他給自己找的避難所,幫他隔絕了外界所有的忽視和批評。

凌晨4點,我將12歲的兒子送入急診室,泣不成聲

凌晨4點,我將12歲的兒子送入急診室,泣不成聲

一局結束後,兒子雖然意猶未盡,但還是果斷把手機還給我。

我想了想,把諮詢師的話告訴兒子,並向他道歉:

“以前,爸爸媽媽對你的關注不夠,讓你失望了。”

兒子卻搖了搖頭:

“對不起,其實我也知道總玩手機不好,但我真的管不住自己。”

那一天,我和兒子聊了很多。

也是第一次知道,原來兒子曾為了戒掉遊戲,狠心讓同學幫自己改掉密碼。

可一轉身,面對我和他爸爸的輪番哭訴、譴責和說教,他又自暴自棄地找回了賬號。

記得在《正面管教》一書中看到過這樣一段話:

“為人父母,當我們發現孩子存在某種不良行為時,我們的第一反應,不該是憤怒、羞恥和絕望。

“而是要懂得,這裡面至少有一半責任,是家長的。”

經歷了這一切,我才真正理解這段話的含義。

每一個滿身毛病的“熊孩子”,其實都在哭著說:

“爸爸媽媽,救救我。”

這時候,他們最需要的不是發脾氣,不是講道理,而是在父母的引領下,想辦法一起打敗問題。

於是,我跟兒子約定好要一起努力。

凌晨4點,我將12歲的兒子送入急診室,泣不成聲

同時,也做出了以下改變:

1.放下詆譭,向遊戲“借鑑”經驗

心理學上,有一個“禁果效益”,指的是由於“逆反心理”,越是被限制的東西,對人越具有誘惑力。

而這一點,在孩子玩手機這件事上,尤為明顯。

沒收手機、斷掉網路、反覆說教……這些辦法都只能管得了一時,卻管不了一世。

與其用打壓、控制、要挾等手段制服孩子,倒不如結合實際情況,在學習和遊戲之間,探索出一條平衡之路。

我發現,兒子玩的那款遊戲中,往往會把較大的任務細化成一連串的小挑戰。

在打通最終關卡之前,玩家會先面對比較容易的對手,磨鍊自身技能。

闖關的過程中,不僅稱號會不斷升級,自信也會逐漸累積。

其實,對一個學習動力不足的孩子來說,三令五申要他好好學習根本沒用,因為他根本不知道該從何開始。

而瞭解了遊戲的機制後,我和兒子一起設立了學習目標,把它稱為“終極Boss”。

並跟兒子制定了一個“通關”計劃,在期末考試到來前,一步步“闖關”,把沒掌握的知識當作待提升的技能。

整個學習的過程,儘量模仿遊戲的設定。

一段時間後,兒子走神的頻率果然是越來越少。

凌晨4點,我將12歲的兒子送入急診室,泣不成聲

2.用新的習慣代替壞的習慣,讓孩子得到現實關係的滋養

記得兒子小時候,我工作比較忙。

每次他吵著讓我給他講故事、一起玩的時候,我總是會把手機丟給他,讓他自己玩一會兒。

再後來,當我想讓兒子遠離手機時,卻發現他已經深陷遊戲無法自拔。

《習慣的力量》一書告訴我們:

任何一個習慣都不會憑空消失,只會被另一個新的習慣所替代。

意識到這一點,我決定跟孩子一起培養新的習慣。

因為兒子平時喜歡看那些野外生存方面的節目,我加了不少野營、徒步的群,置辦了相關裝備,利用週末、節假日的時間,一起去了不少地方。

還找了一家能開卡丁車、玩真人CS的店,辦了會員卡,獎勵給努力不去碰手機的兒子。

儘管兒子的成績還是沒什麼起色,但豐富的業餘生活,卻讓兒子變得健康、快樂了不少。

在學校裡,也慢慢有了談得來的朋友。

在融洽的親子關係和友愛的同學關係的滋養下,兒子遇到煩心事,第一反應終於不再是點開遊戲介面了。

凌晨4點,我將12歲的兒子送入急診室,泣不成聲

3.邀請孩子一起尋找解決方案,肯定孩子的努力和嘗試

當時,兒子也曾試圖透過改密碼的方式戒掉遊戲。

只可惜,因為我和他爸爸的“拖後腿”行為最終沒能成功。

但我大大表揚了兒子一番,鼓勵他再想新的辦法。

有一天,兒子興沖沖地告訴我,他在一本名叫《動機心理學》的書中看到一個辦法:

刪掉儲存的進度。

在玩了四分之一,或者一半之後就必須重新開始。

可這樣一來,遊戲中那些具有新鮮感和刺激感的部分就消失了。

而且重玩一遍之前玩過的部分,也會十分無聊。

即便妥協了,決定重玩一次,之前刪掉遊戲進度用來戒掉遊戲的經歷,也會讓人產生強烈的羞恥感和厭惡感。

我聽完,開玩笑地問兒子:

“刪了進度會不會因為捨不得而哭鼻子?”

兒子堅定地搖了搖頭,用大人的口吻說:

“算啦,還是你和我爸更重要,可不想再看你們哭鼻子了。”

凌晨4點,我將12歲的兒子送入急診室,泣不成聲

之所以講出我家的故事,就是想給那些因為孩子行為不當而困在焦慮中的家長打打氣。

願今後,我們在面對孩子的問題時,都能意識到,

孩子身上的每一個“毛病”,做父母的,都要承擔起一半的責任。

並且最終能夠幫孩子戰勝問題的,從來不是來自父母的控制和羞辱,而是來自父母的接納、理解和信任。

點個

【贊】

,希望我們的孩子在父母的引領下,都能漸漸變得自律、高效,重回正軌。

凌晨4點,我將12歲的兒子送入急診室,泣不成聲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男孩派,關於養育男孩的乾貨,這裡都有;關於養育男孩的苦甜,這裡都懂;家有小男孩,歡迎關注男孩派。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