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檢視“王子克之亂”的歷史真相

魯桓公十八年的秋天,死了三年的周桓王,仍沒下葬!中國人講究,人死為大,入土則安。作為死者,周桓王最基本的願望都沒有滿足,但卻有人為了滿足周桓王生前的舐犢之情,琢磨著如何鋌而走險!

這就是歷史上發生在東周初年的“王子克”之亂!

檢視“王子克之亂”的歷史真相

姬佗

這時在位的周天子是周莊王,名佗,屬於太子繼位,名正言順。但是周莊王做夢也沒有想到,這時正有人準備殺了他,並換上弟弟王子克。所謂王子克,王子是身份定位,克是名,姓名全稱姬克。

準備幹這一票弒王殺駕大買賣的人正是周公黑肩。周公黑肩其人,姬姓,名黑肩,早在周桓王時就屬於御前重臣,應該是卿士一級。魯桓公五年,周公黑肩曾經擔任周桓王的左軍統帥,帶領陳國軍隊參與伐鄭,但被鄭莊公一舉戰敗。前文曾經專門分析過,周公是爵位,繼承了祖先周公旦的封號,封地原在周原,但隨著發生在周幽王末期的大動亂,關中失守,周公失國,黑肩只好在周桓王手下當差。

周公黑肩準備殺掉周莊王,並換上姬克,那肯定是與姬克進行過密謀。但非常奇怪,如此機密大事,竟被另外一個人,即辛伯知道了!辛伯對周公黑肩的這種謀逆操作,肯定非常反感,因此把周公黑肩的陰謀告訴周莊王,並與周莊王一起當機立斷,先下手為強,殺掉了周公黑肩。由此姬克逃亡入燕。對於此事,《左傳》中做了如下記載:“周公欲弒莊王而立王子克。辛伯告王,遂與王殺周公黑肩。王子克奔燕。”

檢視“王子克之亂”的歷史真相

周公黑肩受戮

由於陰謀敗露,周公黑肩被殺,姬克逃難入燕。姬克能夠倖免於難,有兩種可能,其一,周莊王只殺首惡,不願意兄弟相殘;其二,姬克聞訊而逃,或者力戰而逃。姬克離開洛陽,逃奔入燕,後人一般認為所去之地是南燕。南燕在今河南延津附近,

姞姓。去這裡就隔一條黃河,當然容易!為什麼不是去北燕?也就是戰國七雄中的燕國,至少同姓,距離也遠。此點別無旁證,只能存疑。

這次“王子克”之亂,《左傳》在接續後文中留下了一段關於辛伯諫諍的故事。第一句即:“初,子儀有寵於桓王,桓王屬諸周公”。按照字面理解,周桓王有一子名儀,十分寵愛,並將此子託付給周公黑肩照顧。

此子儀是不是姬克?如果是同一個人,那麼子儀就是姬克的字。如果子儀二字是稱人之名,子就是桓王之子,而儀有可能是名,為周桓王的另外一個兒子。從《左傳》閱讀即知,諸侯之子,很少有稱字的,王子稱字,當然更是少見。所以,前人簡單把子儀當作姬克是有問題的,尤其,在《左傳》上下文如此緊密的情況下,同一人而其稱謂迥異,自然非常值得懷疑!

但是,如果把子儀與姬克當二人對待,也存在與後文無法在內容上關聯的問題!比如,姬克參與叛亂與後文中子儀有寵於桓王,這兩件事如何聯絡?子儀有寵於桓王,與姬克叛亂之間如果沒有關聯,那《左傳》所做陳述,意義何在?

當然,在沒有歷史史實作為證據的情況下,既不能簡單地認為子儀就是王子克,也難以把“子儀有寵於桓王”與王子克叛亂進行切割。但更不能主觀地認為,周桓王託付子儀,就是要讓子儀今後去當週天子,而且周公黑肩一定就得去執行。如果周桓王有這種想法,最合適的時間應該是在自己活著的時候立為太子,或者死後讓周公黑肩直接扶持子儀做周天子。這樣安排,非常省事,也避免了夜長夢多乃至禍起蕭牆,何必大費周折!作為周公黑肩,如此重大機密,如何與辛伯商議?商議不果而又不加防範,又何等的愚蠢?所以,周桓王所囑,應該另有用意!

魯桓公八年記載,“祭公來,逆王后於紀”,這說明,在周桓王死前七年,一位來自紀國的王后進入了周桓王的後宮,這件婚事,由魯國張羅,明確記載於《春秋》。從周桓王的歲數來講,在位二十三年,繼位於爺爺周平王。周平王在位五十年,死前年齡最少七十。如此看來,周桓王大約在三十歲以後繼位,五十多歲去世。紀後入宮,有可能育有一子,當時此子應該年幼。周桓王心疼幼子,囑託周公黑肩照顧,符合一般情理。反之,如果囑託讓子儀做未來周天子,即強人所難,也不太符合情理。其一,周公黑肩能不能活得比周莊王更久便是一個大問題;其次,周公黑肩能不能辦到更是個大問題。所以,在周王室非常艱難的情況下,囑託照料後人生活,盼其長大成人,才是一個作為父親舐犢情深的合理期待。

再看看,辛伯諫議周公黑肩的內容:“並後、匹嫡、兩政、耦國,亂之本也。周公弗從,故及。”從文中可以看到,辛伯諫阻的物件是周公黑肩,而不是周桓王,這說明是在周桓王死後才發生的事。辛伯的觀點中,並後、匹嫡應該是同一個意思,即有兩個以上的王后,有兩個以上的嫡子。從周桓王迎娶紀後來看,並後的情況顯然是有可能的,並後可能,自然匹嫡也就存在。這種情況會導致兩種情況,其一,每個王后後面都有一支諸侯的力量;其二,每個嫡子後面都有可能形成一派國內的支援力量。

這種情況一旦發生,兩政、耦國的現象也就會出現。所謂兩政就是兩派意見相爭不下,各說各的;而意見背後,就是兩股不相上下的國內勢力在抗衡。存在旗鼓相當的國內勢力即為耦國。當然,也有解釋兩政是大臣專權。如果大臣專權到祭仲那個份上,換個國君也是輕而易舉的事,周公黑肩就不用大費周章,與辛伯去討論!故而,周公黑肩一定是位於兩派政治勢力中的一派,而不是絕對專權的那個人。因此,周公黑肩一定是在爭取辛伯的時候,被進諫的,也是由此丟掉性命的!

據此推理,周桓王大約是害怕幼子子儀難得兄長,尤其周莊王的照顧,因此才有囑託周公黑肩之舉。而在事後的發展中,周公黑肩則已經感受到周莊王不顧先王情份,對諸子冷酷,周公黑肩耽心有失周桓王託付之重,因此才聯合王子克發難。不過,周公黑肩在周王室缺乏雄厚實力,同時周王室當時也非常艱難,甚至連周桓王的喪禮都無法如期舉辦,在這種情況下,人們離心離德,人們不希望看到內亂,也不希望有人繼續折騰!所以,周公黑肩失敗在所難免。

據此可大致推論,周公黑肩是犯了眾怒,違背了周王室上下求穩怕亂的期望。而王子克,也許是一個年齡更大一些,威望更高一些的周桓王兒子。子儀其人,可能就是紀後所出的幼子。周公黑肩被殺,那是罪有應得!周莊王放過王子克出逃,應是心存仁義,放他一條生路罷了。其他人均沒有涉及,包括子儀。這些人都還需要繼續與周王室同甘共苦,等待一個正在路上趕來的新希望!這是後話。

檢視“王子克之亂”的歷史真相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