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野史:李世民問武則天:我走了,你咋辦?武:青燈古佛,了卻餘生

野史:李世民問武則天:我走了,你咋辦?武:青燈古佛,了卻餘生

貞觀二十三年的夏日,一縷殘陽對映在題著“含風殿”三個大字的楠木匾額上。

朱漆大門外靜候著大批的宮女侍從,時不時有抽泣聲傳出,氣氛異常肅穆。

門內,躺在龍床上的唐太宗李世民呼吸聲越發息弱,已然到了彌留之際。

野史:李世民問武則天:我走了,你咋辦?武:青燈古佛,了卻餘生

早些年間,民間一直傳有“武代李唐”的說法,他曾因此龍顏大怒,欲殺光武姓之人,最終被眾臣勸阻而作罷。

儘管之後多年都相安無事,他卻始終顧慮重重。

駕崩前,他派人傳召武則天,問道:“我走了以後,你有何打算?”

面對垂垂老矣的“夫君”,武則天沉吟片刻,回答道:

“青燈古佛,了卻餘生。”

野史:李世民問武則天:我走了,你咋辦?武:青燈古佛,了卻餘生

個性突出,無緣聖眷

李世民駕崩這一年,正是武則天踏入皇宮的第十二個年頭,時間過得飛快,她人生中最明媚的日子已經逝去。

回想起初入宮時,

她曾信心滿滿地安慰母親楊氏:“侍奉聖明天子,豈知非福,為何還要哭哭啼啼,作兒女之態呢?”

可這些年間,她的日子看似安安穩穩,實際上卻寡淡如水。

野史:李世民問武則天:我走了,你咋辦?武:青燈古佛,了卻餘生

李世民曾一時青睞於她,可從未真正親近過她,甚至駕崩之前還對她質問一番,幸好她回答的八個字,及時救下了自己。

而二人十餘年的情分,為何竟如此淺薄?

剛入宮後不久,唐太宗曾召武則天來甘露殿侍寢。

花好月圓之夜,二人正要就寢,窗外突然天色大變,閃電雷鳴。

野史:李世民問武則天:我走了,你咋辦?武:青燈古佛,了卻餘生

不巧,一道閃電正擊在甘露殿上方,只見屋頂一根橫樑受力不穩,徑直朝下墜落。

儘管事發突然,武則天卻及時反應過來,迅速擋在李世民面前。

所幸橫樑掉落的方向距床榻較遠,二人沒有大礙。

野史:李世民問武則天:我走了,你咋辦?武:青燈古佛,了卻餘生

換做尋常女子,遇到這種情況一定會躲在男人身後。

武則天卻選擇挺身而一心護駕,令李世民頗感驚奇。

“民女是皇上的秀女,理應護駕。”聽到武則天不假思索地回答,李世民當即對她讚賞有加。

野史:李世民問武則天:我走了,你咋辦?武:青燈古佛,了卻餘生

雖然那夜沒能順利侍寢,但武則天卻得到了許多賞賜。

或許是她的獨特魅力給李世民留下了深刻印象,事後不久,李世民還特意為她起了個名字——“媚娘”。

“媚”在《詩經》中有記載,即“愛”、“喜愛”的意思,憑此足以見唐太宗對武則天的欣賞。

野史:李世民問武則天:我走了,你咋辦?武:青燈古佛,了卻餘生

按理來說,像武則天這樣一位美貌且獨特的女性,應當及君王寵愛於一身,為皇室血脈開枝散葉。

可為何入宮十二年來,她卻從來未能有身孕,名分也僅止步於“才人”?

拋開身體問題不談,其根因源於她鮮明的性格特點。

野史:李世民問武則天:我走了,你咋辦?武:青燈古佛,了卻餘生

李世民是個愛馬之人,所擁有的寶馬無數,其中一匹名為獅子驄的馬最為獨特。

此馬由吐蕃進貢而來,性格異常剛烈,非常人能馴服,就連經驗豐富的李世民也拿它沒辦法。

據《資治通鑑》記載,李世民曾下令,誰能馴服這匹烈馬,必當重重有賞,可無一人敢應。

然而,

當武則天知曉後,很快自告奮勇道:“妾能制之,只需三物。始則捶以鐵鞭,不服,則擊以鐵撾,又不服,則以匕首斷其喉爾。”

野史:李世民問武則天:我走了,你咋辦?武:青燈古佛,了卻餘生

大致意思是,馴服此馬只需要鐵鞭、鐵錘和匕首。

先用鐵鞭抽打它,不屈服的話就拿鐵錘來敲頭,如若再行不通,就用匕首直接將其殺掉。

聽到武則天這樣一番話,李世民心中很是驚詫,追問道:“照你這麼說,朕的良駒豈不是被你刺死了?”

野史:李世民問武則天:我走了,你咋辦?武:青燈古佛,了卻餘生

“良駒應該成為君主的坐騎。馴服了就用,馴不服留它又有何用呢?”

這番不卑不亢地回答出乎了人們的意料,從一個柔弱的後宮女子口中,竟能說出這般犀利武斷的想法,其氣魄之勇猛完全不輸於男性。

當著眾人的面,李世民大肆讚揚了武則天的巧計。

但也是從那時起,他開始對武則天漸漸疏遠。

野史:李世民問武則天:我走了,你咋辦?武:青燈古佛,了卻餘生

畢竟對於女性而言,“乖順”、“賢惠”才是常態。

作為後宮的女人更是如此,她們不必操勞於柴米油鹽家務事,只需溫柔體貼、善解人意,一心做好皇帝的枕邊人足矣。

而武則天身上過於凸顯的剛毅之氣與她的身份格格不入,自然得不到皇帝的青睞。

野史:李世民問武則天:我走了,你咋辦?武:青燈古佛,了卻餘生

預言風起,難逃天命

自古天子都信奉天命,李世民也不例外。

他手下有袁天罡與李淳風兩位著名相士,都是辨觀天象的高手。

一日,李淳風夜觀星宿,發現太白星起,紫薇落得異常天象,連忙起卦占卜,竟得出“帝傳三代,武代李興”的結果。

野史:李世民問武則天:我走了,你咋辦?武:青燈古佛,了卻餘生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在李淳風閉關占卜期間,他的預測很快被有心之人傳播開來,就連民間巷陌的尋常百姓也略聞一二。

隨著“武代李唐”的說法越來越響,

李世民終於按捺不住,命人將李淳風召來,秘密詢問這件事情:“帝傳三代,武代李興,此事當真?”

見李淳風神情凝重地低頭預設,李世民頓時焦慮不安,連忙追問武氏是何人。

野史:李世民問武則天:我走了,你咋辦?武:青燈古佛,了卻餘生

“天機不可洩露。”

聽到這個回答,李世民寢食難安,頻頻召集心腹大臣前來商議對策。

此人既能得天下,那必然手握兵權,說不定和“武將”有所關聯。

於是,李世民便擇日舉辦酒宴,邀請朝中所有的功勳武將前來參加。

野史:李世民問武則天:我走了,你咋辦?武:青燈古佛,了卻餘生

觥籌交錯間,李世民趁著酒過三巡的熱鬧氛圍號召大家,輪流講講自己的生平故事。

當輪到一個叫做李君羨的將領時,

他說自己的別名叫做“五娘子”,惹得眾臣紛紛大笑。

但李世民卻笑不出來,“五”與“武”發音完全一致,想必“武氏”就是此人。

野史:李世民問武則天:我走了,你咋辦?武:青燈古佛,了卻餘生

酒宴結束後,李世民當即找了個由頭革除了李君羨的軍職,流放到偏遠地區。

時隔不久,御史上奏彈劾李君羨,稱其不務正業,經常與一個道士來往密切,行跡十分可疑,似乎意圖謀反。

李世民派人秘密調查,竟果真如此,於是下令將其殺掉。

野史:李世民問武則天:我走了,你咋辦?武:青燈古佛,了卻餘生

儘管除掉了李君羨,李世民仍不敢掉以輕心,“武代李唐”的說法一日不破,他便一日不得安寢。

皇宮裡姓武的人不多,武則天正是其中一位。

一次,他讓李淳風根據武則天的生辰八字卜算,得到的結果是“此女可保大唐三百年偉業。”

這句話令李世民有些不解,身為帝王,維護江山社稷的安穩乃頭等大事。

野史:李世民問武則天:我走了,你咋辦?武:青燈古佛,了卻餘生

為了將隱患扼殺在搖籃裡,他提出殺光包括武則天在內的武氏之人,卻遭到了李淳風的勸阻:“天之所命,人不能違。”

天下那麼大,即使殺掉一個,也會出現另一個,如此逆天而為,只會引發更大得災禍,倒不如順其自然反而會有希望。

李世民思慮再三,再次派心腹將宮中有關“武”的人徹查一番。

當得知一無所獲後,他才漸漸擱置了此事。

野史:李世民問武則天:我走了,你咋辦?武:青燈古佛,了卻餘生

時間轉瞬即逝,接下來的幾年裡朝中風平浪靜,有關“武氏”的風波似乎是個幻覺,幾乎無人再提及。

直到貞觀二十三年,五十二歲的李世民龍體不堪重負。

在駕崩前夕,他突然迴光返照一般,傳召武則天前來問話:“我走了以後,你咋辦?”

面對突如其來的質問,武則天難免有些困惑。

野史:李世民問武則天:我走了,你咋辦?武:青燈古佛,了卻餘生

事實上,她在後宮鶯鶯燕燕中僅算作“無名之輩”,入宮多年來只換來了個“才人”的封號,侍寢的次數更是少之又少。

李世民這樣問她,顯然並不是因為兒女之情。

武則天深知這一點,便不動聲色地答道:“青燈古佛,了卻餘生。”

野史:李世民問武則天:我走了,你咋辦?武:青燈古佛,了卻餘生

按歷朝歷代規定,天子駕崩後,未曾誕下龍嗣的嬪妃一律入寺為尼。

聽到武則天這樣合情合理地回答後,李世民終於長舒一口氣。

距離“帝傳三代,武代李興”的預言風波已過去許久,他也是時候該放下“心結”了。

野史:李世民問武則天:我走了,你咋辦?武:青燈古佛,了卻餘生

再度歸來,註定不凡

伴隨著唐太宗李世民的駕崩,太子李治順利繼位登基,繼續延續大唐基業的輝煌。

武則天履行承諾,削髮為尼,進入感業寺為生。

然而,此時的她年僅二十六歲,後半生的光陰難道只能葬送在這僻壤之地了嗎?

對於一向聰明果敢的武則天而言,答案當然不是。

野史:李世民問武則天:我走了,你咋辦?武:青燈古佛,了卻餘生

在李世民生前最後幾年時間裡,太子李治曾多次入宮探望,與武則天因緣相識。

李治十分欣賞武則天,

認為她的文采、學識包括美貌都是其他女子所不能及的。

一來二去之間,兩人暗生情愫,經常在私下幽會。

除了貼身的侍女、隨從以外,從未令旁人發覺。

野史:李世民問武則天:我走了,你咋辦?武:青燈古佛,了卻餘生

因此,武則天實際上並不想出宮,可面對李世民的有意試探,她只得機智應變以保全性命。

而進入感業寺後,她便後悔了。

十二年的青春年華彷彿走馬觀花一般逝去,不受恩寵、沒有子嗣,種種遭遇令她心中不甘,常常夜不能寐。

下定決心回宮後,武則天開始有所行動,她託人給李治帶去自己親手寫的情詩《如意娘》,以維持李治對她的感情。

儘管自古帝王均無情,但武則天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有希望。

野史:李世民問武則天:我走了,你咋辦?武:青燈古佛,了卻餘生

果然,一年後,絕佳的機會來臨了。

永徽元年五月,

李治入感業寺為先皇進香,再度與武則天相遇。

據《舊唐書》載,當時兩人是“武氏泣,上亦潸然。”

此次相遇令兩人舊情重燃,互訴離別後的思念與不捨,而這一切,被當時失寵的王皇后“恰好”目睹。

野史:李世民問武則天:我走了,你咋辦?武:青燈古佛,了卻餘生

臨走時,李治向武則天保證,他會想辦法接她回宮。

很快,王皇后便主動向李治請求將武則天接回宮中,想借她之手打擊蕭淑妃的勢頭。

李治一聽,自然無不應允。

於是,待三年服喪期滿後,武則天再度入宮,迅速恢復聖寵,整日陪伴在皇帝身邊。

野史:李世民問武則天:我走了,你咋辦?武:青燈古佛,了卻餘生

這次“重生”,武則天像變了一個人一樣。

從前遠離後宮爭鬥的她開始參與其中,不惜一切手段地鞏固自身地位,短短几年,就將蕭淑妃和王皇后一一扳倒。

在著名的“廢王立武”事件中,

武則天甚至不惜親手殺掉自己剛出生的女兒,給王皇后帶來致命一擊

,其背後的關隴集團也損失頗大。

野史:李世民問武則天:我走了,你咋辦?武:青燈古佛,了卻餘生

不久,李治便公開向天下人宣稱立武則天為皇后。

據《立武昭儀為皇后詔》記載道:

聖情鑑悉,每垂賞嘆,遂以武氏賜朕,事同政君,可立為皇后。

而兩代帝王對待武則天的態度差別如此之大,除了武則天自身意識的覺醒,這也與李世民、李治不同的性格特徵有所關係。

野史:李世民問武則天:我走了,你咋辦?武:青燈古佛,了卻餘生

李世民自身氣場強大、勇猛果斷,是一位極具魄力的帝王,自然受不了“女兒身男兒心”的武則天;

而李治善良仁厚、優柔寡斷,性格上缺少一定的大男子氣概,正需要武則天這樣有主見的賢內助。

因此,自封后大典結束後,李治在處理政務時總會諮詢武則天的意見。

野史:李世民問武則天:我走了,你咋辦?武:青燈古佛,了卻餘生

漸漸地,武則天在朝中樹立起威信,影響力越來越大,與李治並稱“二聖”。

在李治晚年病重期間,由武則天代理朝政

,此時她的實際權力已達到一手遮天的地步。

李治病逝後,武則天統攬大權,並於公元690年稱帝,改國號為周。

野史:李世民問武則天:我走了,你咋辦?武:青燈古佛,了卻餘生

在統治期間,她透過鎮壓異已、草除時弊、發展生產、完善科舉、破除門閥觀念、不拘一格任用賢才等治國方略。

使唐朝形成了強有力的中央集權,大唐達到了“政起開元,治宏貞觀”的鼎盛局面。

這些政績,無不顯示出武則天驚人的政治謀略和手段,也充分顯示了她在用人、處事、治國等方面傑出的政治才能和政治家的風範。

野史:李世民問武則天:我走了,你咋辦?武:青燈古佛,了卻餘生

歷朝後宮,粉黛如雲,其中不乏擁有聰慧頭腦的女子,可只有武則天能夠脫穎而出,成為中國傳統社會里唯一的女皇帝,當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她的所言所為,

徹底打破了中國社會長期以來一以貫之的“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倫理傳統,

完全顛覆了中國男權社會長期以來專有不貳的皇帝寶座。

李世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當年“帝傳三代,武代李興”的神秘預言最終還是應驗了。

野史:李世民問武則天:我走了,你咋辦?武:青燈古佛,了卻餘生

如果當初他沒有刻意冷落武則天,而是加以寵愛,或許武則天會以溫柔女子的形象伴之到老;

如果在意識到武則天的存在是個威脅時,及時將其除掉,那麼大唐的發展將會是另外一種結局。

然而世事無常,一切皆為命中註定。

野史:李世民問武則天:我走了,你咋辦?武:青燈古佛,了卻餘生

關於那則“武代李興”的預言,民間還有另外一種說法:

武則天年幼時,袁天罡曾來到她的家中,對其母楊氏說:“我見你相貌非凡,宜室宜家自不必說,難得的是,有富貴慈祥之態,家中必有貴子。”

聽到這話,楊氏立即將家中四個孩子都帶到袁天罡面前看面相。

野史:李世民問武則天:我走了,你咋辦?武:青燈古佛,了卻餘生

按照年齡大小,從兩個男孩開始看起,袁天罡都連連搖頭。

直到看見最小的孩子時,

他驚歎道:“妙哉妙哉,龍驤虎步,龍瞳鳳頸,此乃伏羲之相,貴不可言。”

這番話令家中人十分驚奇,而這個孩子正是武則天。

天生的與眾不同,註定了她今後的輝煌人生。

野史:李世民問武則天:我走了,你咋辦?武:青燈古佛,了卻餘生

這位空前絕後的女皇帝出現在中國政治舞臺上,證實了女子也可稱雄,為中國女性爭得了一席之地,是中國歷史上不可磨滅的一筆。

然而,她對男性王朝的“背叛”,也使得她承受了太多的抨擊與唾罵。

後半生受盡非議的她,死後為自己留下了無字墓碑,讓是非功過由後人去評。

比起那些刻意用濃厚的筆墨去渲染自身成就的古人而言,這位女子更具有獨到的眼界和寬廣的胸襟。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