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躺平的夢,打工人的命:建議你沒事不要瞎露營

01

以前寫過很多篇讓大家警惕消費陷阱的文章。

比如不要盲目追求大牌,不要相信“用上什麼什麼就是好女孩”的這類廣告語。它們都在試圖讓你覺得,只要你花了這些錢,擁有了某件物品,你就擁有了與之匹配的身份。

但其實我們都明白,這個方便法門,其實是走不通的。自欺欺人而已。

甚至我們不應該試圖去擁有超越自己購買力的自住房。

一線大批人可能住著800萬的房子,實際上買個水果還要思前想後,工作明顯不順心也沒成長性了,也不敢挪一下——畢竟每月幾萬房貸雷打不動壓著呢。

每月賺這麼多錢,買個水果都要前思後想,還要時時擔心失業斷供,在我看來,這樣的生活是非正常的。

這樣買自住房,就是遠超自己購買力的決策。

你說你買房是投資啊,你就看好一線的房子。

這個沒問題啊。試想一下,倘若你500萬買自住房,300萬投資了個地鐵小戶型呢?是不是每月房貸少了一半,還多了5000租金充實現金流?生活輕鬆一大截?

自己賺的錢,能讓自己活得相對舒心,不至於前怕狼後怕虎焦慮,才是自己支付得起的生活方式。

我以前備考過一陣CFA,當時印象最深的一個是書裡大面積講portfolio的內容。

對個人來講,你怎麼安排你賺回來的錢,多少用來消費自住房、多少用來做投資合適,正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管理的portfolio。

倘若你心裡面沒這個整體把控的概念,超額消費主義隨時都會把你帶偏。

02

這不,最近露營火出了天際,大家應該都聽說了,不少人可能已經體驗過了。

上週,率哥跟一個合作方約好了影片對接一些合作內容,約的是週日下午。結果到了約定的點兒,聯絡不上對方了。

後來傍晚接到對方的電話,說實在是抱歉。因為帶孩子露營去了,實在是太累了,筋疲力盡回來竟沉沉睡過去了,定了鬧鐘都沒鬧醒。

露營不是什麼稀奇事兒,愛看美劇的朋友,應該早在劇裡看見過。

歐美人本來就愛探險。18世紀,歐美富人群體裡,流行起來去非洲看野生動物、尋寶探險這類燒錢的活動。

非洲野外條件艱苦,但歐美富人又對生活品質有要求,所以他們就在當地搭建舒適的大帳篷,有管家僕人給他們安排精緻的餐食、手衝咖啡,帳篷裡甚至佈置好名畫古董這些,最大程度保留他們在家裡的生活品質。

美劇裡中產的露營,雖然沒有這麼奢華的陣容,但露營者起碼擁有大把的時間。他們開著房車,搭起厚實的大帳篷,悠閒地享受著手衝咖啡和眼前的美景。

反觀這位小哥的露營……

據他說,他簡直就是當了一天半的苦力。

首先,吃喝拉撒的,是真不好解決。

看別人曬圖曬得精緻,自己嘗試了才知道用那個小小功率的瓦斯爐弄熟食物有多難。好不容易吃完了又要去找野外可以解決方便問題的地方,方便完了孩子衣服又髒了要換衣服。總之手忙腳亂一天沒停著,看風景,幾乎不存在的。

其次,野外地面不平的問題,他們根本沒考慮到。

他們圖便宜買的防潮墊可能質量不過關,坐在墊子上不僅潮氣呼呼往上冒,還硌得慌。孩子倒是睡著了,兩個大人幾乎一夜未閤眼。

還好他們還帶了很多厚衣服,後半夜睡外面是真的冷。他說他們搭帳篷認識的一家人,第二天早上都凍病了。

而就是在這些低配的露營裝備,小哥說他們也花了大幾千。看看,這是花錢買享受,還是花錢買罪受。

(小哥偷偷說,他也不想去的,但是老婆同事都去了,老婆說感覺不去就落後了)

看看,這就是被洗腦了吧。

歐美富人為啥能美美地享受?

人家帶著工人、管家、發電機啊。自己只負責看美景和吃。

更重要的是,人家有的是時間。用看美景、慢慢烤熟肉、喝香檳這些事把時間填滿,本來就是他們的生活。

而上面露營的小哥家庭呢?夫妻都要上班的,好不容易休假一天半,去當了苦力,這不回來還沒睡飽就得趕緊對接工作?KPI要不要了?KPI不合格,買露營裝備的錢哪裡出?

當然,小哥選的是最低配的露營。

一個朋友的孩子在私立幼兒園,聽他說幼兒園經常會組織這樣的活動。那種很貴的一價全包。

到了營地,孩子們是完全託管的,家長們可以完全放鬆。放鬆的同時,還得到了心理上的滿足,因為他們相信孩子在增長見識、飛速進步。

另一方面,家長們其實也不閒著,他們都有social的需要,露營是個很舒適的非正式談話場合。所以主辦方切中這個需求,會提供美酒佳餚、帳篷裡的恆溫環境。

這些私立園的家長,多是不差錢的主。貴無所謂,品質高才是關鍵。

03

所以,又回到了前面的議題:消費主義宣傳的無論是商品還是服務、活動,是不是適合你購買力的?是不是你能很舒適地消費和擁有的?

如果是,那沒問題。有人買古董還砸碎了聽個響呢,人家就樂意了。

但倘若不是,你又為什麼要花錢買罪受?你真以為你擁有了某個包、參加了某種活動、把孩子送進了某個學校、甚至住進了某個小區,身份就不同了?

身份認同,不是你踮起腳尖努力攀消費,就能夠上的東西。

我說這話可能很多人不愛聽。畢竟消費廣告的雞湯都告訴我們:要相信你配得上這些好東西。

於是我勸別人降低消費標準,不要盲目追逐流行,人家會反問我:“你憑什麼覺得我配不上?”

說句扎心的,因為別人可能這小區的房子,是他5套房子之一;而你為了住進這個小區,揹負著自己一個月不工作就無力償還的房貸,在崩潰邊緣徘徊。

別人露營是真的為了親近自然、看美景喝美酒,順便跟同頻的人social一下;你滿腦子都是這周的KPI,以及因為心疼花出去的裝備錢暗自下決心,即使再痛苦今年也要再露營一次,才算用回本了。

裡子舒服不舒服、享受不享受,不是我說了算,是你自己心裡知道。

而我是在說你配不上嗎?

不是的。消費主義所謂的配不配得上,是單純用錢的購買力來衡量一個人。可明明我們可以不用花很多錢,就“配得上”更好啊。

親近自然,一定要追求跟同事擁有一樣的露營裝備奔赴遠郊嗎?公園不可以嗎?野餐,草地上鋪個報紙不可以嗎?

我小時候,爺爺奶奶常常帶我去公園野餐,我記憶猶新。

就草地上鋪幾張我爺爺看廢的報紙,奶奶前一天會準備好油炸小黃魚、紅燒豆腐乾。爺爺喜歡花花草草的,會給我講身邊的植物。

玩兒累了,我們就坐在報紙上野餐。吃飽了,就躺下,看雲聽鳥叫。

這樣的行程,也不需要大包小包,來回坐公交車就夠了。

沒有擺拍的朋友圈。但是公園裡的微風花香,我可以記一輩子。

本篇沒有讓大家絕對不要露營的意思,而是看到身邊很多人非常辛苦地“為了露營而露營”,有感而發。不要被洗腦,不要為了追求跟誰一樣而消費。理性消費,迴歸自己的感受。

點贊是鼓勵,您的關注是我一直更新的動力。

躺平的夢,打工人的命:建議你沒事不要瞎露營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