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八卦方城山水(七):方城之臥虎--羅漢山

方城縣城西三十里有一孤山名曰:羅漢山。每當夕陽西下站在縣城高處西望,落日彩霞相映于山間,煞是好看。

八卦方城山水(七):方城之臥虎--羅漢山

羅漢山夕照

這羅漢山下盛產杏、桃。每年杏桃成熟時吸引著很多遊人採摘。我也是無數次去登山遊玩,獲得的果子甚多,但對這座小山知之甚少!傍晚,乘風騎電車西行,再登羅漢山。

八卦方城山水(七):方城之臥虎--羅漢山

遠觀羅漢山

沿清柳路向西一直下坡,終於看到羅漢山的山根,遠觀此山與其說是山,還不如說是丘,因為實在太低了!四周崗地起伏,如一瓣瓣的蓮花把山體包圍起來,而羅漢山正如一隻老虎臥伏其中,而虎頭正對著方城的南大門。據風水學理論,方城縣城有七峰山為靠山,左青龍(玉皇頂)和右白虎(羅漢山)環抱,為臥虎藏龍之風水寶地。

八卦方城山水(七):方城之臥虎--羅漢山

近觀羅漢山

縱觀羅漢山,是從西邊寶山,刀劈山向東的一條餘脈,西邊為一長嶺如虎身,東邊為兩座山峰如虎頭,橫臥在趙河兩岸。趙河和柳河在這裡匯流。風水學上講究一個“藏”:遠看是灣,近看是山。羅漢山完全符合藏風納氣之條件!沿山腳東的水泥路直上,首先一片松樹林,已近傍晚,看前方昏暗幽深,一個人走在這裡好像武松上了景陽崗,真怕突然間竄出一隻大老虎!

八卦方城山水(七):方城之臥虎--羅漢山

山腳下的松樹林

再向前行,水泥路中斷,是一段被推平的土路,坡度也隨著變陡,雖是小山,但因走得快,竟走出一身汗來。發現這裡很多新的石頭裸露在外,看來這是新修的路,把山體挖出的石頭分列在道路兩旁。

八卦方城山水(七):方城之臥虎--羅漢山

羅漢山山腰的土路

俯身檢視石頭的質地,發現砂岩居多,有石英和長母石,但量不是太大,還是以沙土為主。這說明在地質形成年代以前這裡是河床或者是海洋,隨著板塊的擠壓而隆起成山丘,由於地質較年輕,矽膠少,所以以沙土巨多。

八卦方城山水(七):方城之臥虎--羅漢山

石頭質地為鬆散的砂岩

不到二十分鐘就已登上山頂,頂上為一平臺,建有寺曰:漢山禪寺。除了漢山寺塔為1997年重建,其他的全是新建建築。

八卦方城山水(七):方城之臥虎--羅漢山

漢山寺塔

八卦方城山水(七):方城之臥虎--羅漢山

新建的羅漢禪寺

站在漢山禪寺東望,整個方城縣城盡收眼底!縣城高高低低的建築,燈火通明的街道,甚至街道兩邊的高杆燈也看得清清楚楚。

八卦方城山水(七):方城之臥虎--羅漢山

羅漢山上看縣城

再向南望,社旗、趙河隱約可便。古城博望、南陽方向燈火一片!不禁讓人想起“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詩句。那麼此情此景讓人感嘆:登豐山而小方城,登漢山而小南陽!

八卦方城山水(七):方城之臥虎--羅漢山

羅漢山南望

檢視羅漢山的氣脈沿謝崗向南直達小豐山,配合趙河水流形成一方形閉環,閉環內藏風納氣,實在是一個風水寶地,據傳這一帶有明代唐王之陵墓。

新莊村,有石馬一隻,高約1。2米,長約1米,有明顯的明代文物特徵。 在山莊村南側,有石馬、石羊等文物,40歲以上的村民都見過有石龍,與石馬相當大小的方形石,上面雕刻有二龍戲珠。20世紀90年代石羊、石馬、石龍被盜,如今只剩下石馬一隻,比辛莊村石馬大。這些石象生充分地說明此地為某代明唐王之陵!

八卦方城山水(七):方城之臥虎--羅漢山

羅漢山風水氣脈示意圖

檢視羅漢山的歷史,

方城縣縣誌記載,關於《方城八景》古已有之。在南宋、金時期,北方金政權南陽令元好問(1190-1257)寫的《方城八景》中,第七首描述的是這個地方的風景。

明嘉靖刻本《裕州志》記載:羅漢山,在州西三十里,舊名羅蠻山。知州許綸有詩:為尋民瘼得遊陟。盡蠻山最上頭,四面煙巒從地拱,一團清 氣在空浮,招提境界無多地,羅漢傳來有幾秋?極目天南隔雲樹 ,五湖盡處是杭 。許綸對羅漢山的秀麗風光讚不絕口,以杭州來媲美此地。《裕州志》共六卷,明嘉靖刻本,第243頁古蹟志中,有對羅漢山上雲居寺的重修描述。可以看出,“羅漢知誰為立名”,羅漢山名字已有,但是並無宗教印跡。從元代,此地開始有佛教設廟 明代洪武十九年又重修雲居寺。

這說明羅漢山在金、元代以前就是一個荒山,名叫羅蠻山,山頂也沒有寺院,到了金、元兩代開始改名叫羅漢山,並設佛教雲居寺,但不知道起名的羅漢是哪一個!

八卦方城山水(七):方城之臥虎--羅漢山

羅漢山頂西望

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知州董學禮修成《裕州志》,在對羅漢山的描述中記載:羅漢山,在州西三十里,因杜羅漢坐化於此,夜間常放光明,遂以羅漢名山,山巔建塔,刻羅漢像於內,迄今奉祀不絕,祈雨轍應。後面有《裕州八景》,第八首依然是描寫羅漢山:

羅漢睛嵐(清·董學禮)

因杜羅漢示寂於此,故以名山。山形如馬,鞍上有浮圖三級,高標插漢,山光黛色,遠望如畫。當雨霽新晴,嵐氣欲飛,如可掬也。

韞玉含輝豈偶然,馬鞍山色倍多妍。

黛光不惜春初草,嵐氣常籠霽後天。

嫣潤那思摩詰畫,丹青何必米家船。

應知自有鍾靈處,不在金光舍利圓。

這說明羅漢山在康熙年間達到鼎盛,山上開始建塔,建寺院,信奉佛教。因祈雨靈驗,遠近聞名。而且杜撰了一個杜羅漢作為羅漢山名字的由來。

八卦方城山水(七):方城之臥虎--羅漢山

現在的禪寺

創制於清嘉慶12年(公元1807)的《

南陽府志》記載:羅漢山在州西三十里,杜羅漢坐化於此。山巔建塔,刻羅漢像,禱雨輒應。

成書於清康熙年間的《欽定古今圖書整合博物彙編神異典》第二百十卷,明居士部列傳四記載:杜羅漢裕州人,自幼不茹葷飲酒,不傷蠕動,貧常為人傭工暇則誦經禮佛,一日有惡少匿羶腥於食中,杜食而覺之,入河引刀割腹滌其腸,遇異人以藥塗之,立愈。後數年坐化,於羅漢山,夜嘗放大光明,裡中因山名遂以羅漢稱之。為建塔刻像於中,迄今遇旱禱雨輒應。

這裡講述了杜羅漢的故事,並把杜羅漢列為明居士部列傳,說明杜羅漢是一個人名,是明朝時期民間修法昇仙的居士。更充分地說明羅漢山舊名羅蠻山,明朝之後因為杜羅漢成名後改名為羅漢山。

八卦方城山水(七):方城之臥虎--羅漢山

羅漢山上觀方城夜景

那麼舊時為何稱為羅蠻山呢?“蠻”字流行於南方,很長時間內是南人的統稱。有關的資料記載,春秋時代(公元前700年)有羅國,即羅家蠻。《左傳》說,“魯桓公十二年,楚師分涉於彭,羅人慾伐之。 算是最早的痕跡。羅人曾定居今天的湖北宜城縣西南,與西南方的巴國為鄰,後稱羅川城,見於《水經注》卷二八。羅家蠻又叫羅子國,曾以彭水為天然屏障,抗拒北方強敵,一見楚兵南渡,是不能不抵抗的,而且居然也取得過勝利。但楚羅 懸殊大,後者終非敵手。《左傳》記載,羅人後來兩次逃亡,第一次逃到枝江縣,就是歷史上“巴人”的發祥地;第二次是二十年左右以後的楚文王時代,再次逃到湘北,即現在的岳陽、平江、湘陰縣一帶。

春秋時楚境內已有不少以“蠻”自稱的民族。在春秋前期﹐楚大舉進攻蠻人﹐史稱楚武王“大啟群蠻”。楚莊王時﹐楚周邊民族乘楚大飢之際﹐“戎伐其西南﹐又伐其東南﹐庸人率群蠻以叛楚﹐麇人率百濮聚於選﹐將伐楚”﹐戎﹑蠻﹑百濮並稱﹐此“蠻”顯非泛稱。庸在今湖北竹山﹐且為群蠻之首﹐可能是蠻人建立的國家。在楚國的反攻下﹐庸人破滅﹐群蠻降楚﹐此後相當長時期不再見蠻的活動記錄。

秦漢時期的蠻族是由盤瓠﹑廩君﹑板楯三支發展而來﹐但在活動範圍上有較大的變化。 居住湘中﹑湘西的盤瓠族﹐魏晉時始向北﹑向東發展。南北朝時﹐依託險阻﹐部落眾多﹐散在數州。自永嘉亂後﹐中原擾攘﹐宛(今河南南陽)﹑洛(今河南洛陽)蕭條﹐諸蠻無所顧慮﹐漸得北遷﹐以至陸渾(今河南方山)以南滿於山谷。幹寶《晉記》載﹐廬江郡(今安徽舒城)有盤瓠之後﹐糅雜魚肉﹐置於槽中﹐叩之號叫﹐以祭盤瓠。《宋書·夷蠻傳》載﹐盤瓠族大量分佈在鄂西及豫西南﹐名號眾多﹐如荊雍蠻﹑五溪蠻﹑當陽蠻等。

那麼是否是一支羅蠻人在南北朝宛洛大蕭條時期北遷到今羅漢山附近居住,並命名為羅蠻山呢?而歷經千年之後,明清人不知道這山的來歷,蠻字又不好聽,就杜撰了杜羅漢的故事而命名為羅漢山。我想這才是真正的羅漢山的來歷!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