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忠於自己,是一生幸福的開始

#頭號週刊##我在頭條搞創作#​

周國平說:“幸福,不是活成別人那樣,而是能夠聽從自己內心去生活。”

可是在現實中,作為女性,在婚戀關係中,在追求幸福的路上,我們總是能聽見很多聲音,比如:

“女孩子要溫柔體貼,不能太強勢,不然會不被喜歡”;

“女人就應該相夫教子,操持家務,不需要太有野心,那樣家庭不穩定”;

“女生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應該務實一點,就不要幻想太多”;

“離婚的女人就是失敗的”……

忠於自己,是一生幸福的開始

太多的聲音,在定義著女性的幸福,像溫水煮青蛙一樣,慢慢讓女性‬忘掉自己是誰,忘掉自己原本想要的是什麼,忘掉自己其實可以有不一樣的活法。

於是,很多女性被這些“幸福”的定義遮住雙眼,迷失在情感關係當中,深感無力、倦怠、迷茫,又苦尋不到出路,被消耗得越來越虛弱、痛苦。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高階婚姻家庭諮詢師羅近月老師,在她的新書《不迎不拒,向喜而生》中,以溫柔而堅定的文字,為正在掙扎的女性帶來自我療愈和成長的力量。

在書中,羅近月老師沿著“覺察-接納-探索-相信-關係”五條線索,結合豐富的實際案例,引導女性一步步穿過現實的重重迷障,重新看見自己接納自己,找回自己本源的力量,療愈在成長和追尋幸福的路上留下的新傷舊痛,煥發重新前進的動力。

忠於自己,是一生幸福的開始

幸福,由我們自定義

那些父母輩口口相傳的“金科玉律”讓我們誤以為:只要照著別人給的標準去做,我們就會得到幸福;只要滿足了他人的期待,我們就會變得有價值。

羅近月老師在書中告訴我們:如果你希望用努力和付出去獲得認可,希望把對自己的定義建立在一段穩固的婚姻之上,就會在關係的碰撞裡無比失望、傷痕累累。

忠於自己,是一生幸福的開始

中國女性在幾千年的傳統文化薰染下,大都是付出和犧牲型,以為默默地付出一切,對方也會同樣珍惜,付出得越多對方就會認為自己越重要越有價值,關係就越能穩固和長久。

可惜,這不是童話,而是幻想。現實生活中,無底限地滿足對方的期待到最後,得到的只是對方的習以為常和理所當然,甚至是隨意評價、指責和挖苦。不但對方會把你看低,你自己也會認為自己沒有價值。

憑藉電視劇《偽裝者》和《琅琊榜》在37歲翻紅的女演員劉敏濤,就曾經用人生中美好的7年時間證實了這個道理。

劉敏濤從小都是乖乖女,30歲在事業巔峰期走入婚姻後成為了賢妻良母,她在家庭中全心投入相夫教子,本以為會得到甜蜜的愛情和幸福的家庭生活,卻沒想到自我犧牲換來的卻是孤寂壓抑以及丈夫的輕慢漠視,最後甚至於對一根冰淇淋的渴望都要被嘲諷拒絕。

自己的價值連一根冰淇淋也換不來,這個認知徹底打破了劉敏濤對於幸福的幻想。是她真的沒有價值嗎?不是的,低價值只是因為她企圖讓別人來定義自己的價值。

就像羅近月老師說的,只有敢於定義自己並遵循自己的定義去做決定,你才會真正有機會看見自己的價值。

忠於自己,是一生幸福的開始

每個人,都需要看見自己,察覺和尊重自己內心的需要,按照內心的指引去選擇去行動,才不會在追求幸福的路上走偏,才不會陷入自我低價值的泥沼。

也就是說,別聽別人告訴你應該要做什麼,別相信別人說怎樣才有價值,你想要的,你認為對的,才是有價值的,誰都不能評價你,除了你自己;能帶給你幸福的,也只有你自己。

所以,無論是要在事業上拼搏,還是在家庭中經營,抑或其他選擇,選擇本身是沒有對錯的,每一個位置都自有其價值,重點在於你內心的聲音是怎麼說的,只要是你自己真正想要的,就一定可以。

作家馬家輝的妻子,一心想成為一位全職主婦,馬家輝起初因為擔心兩人精神上會因此拉開差距,對妻子的選擇持反對意見。可是最終他發現,當全職主婦的妻子在精神上絲毫不比自己貧瘠,還能反過來滋養他,為他推薦好書好電影,為他工作出謀劃策……

可見,擁有獨立的人格和清晰明確的自我定義,不僅能幫助自己實現自我成長,獲取自我價值感,還能獲取伴侶的尊重和欣賞。

幸福,沒有模板也沒有套路,聽從內心的指引,幸福,由自己定義。

裂縫,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夠一開始就聽得到自己內心的聲音,對自己的關注和省思,需要契機。而關係裡的那些委屈和不如意,就是這樣的契機。

在書裡面,羅近月老師寫道:如果生活不曾被強烈地衝擊砸開一道裂縫,我們就不會主動去尋找裡面的那些亮光。

忠於自己,是一生幸福的開始

很多人會習慣性忽略自己,直到關係中的委屈和不如意,砸開我們內心厚重的枷鎖,自我在內心的呼喊才能傳遞出來。

劉敏濤在婚姻中耗了7年的時間,她不是不想回到鏡頭前繼續自己熱愛的表演事業,只是她將家庭和婚姻看得比自己更重,讓她內心對自由和表演事業的渴望壓抑在了深處,夫妻聚少離多,丈夫對自己的看輕和對女兒的漠視,這些一點點侵蝕她內心的壁壘,直到冰淇淋事件最終徹底把她的內心解放出來。

她開始正視自己在關係中的不如意,直面關係的暗瘡,看見自己在關係中的情緒,找到情緒背後自己的渴望和需求,開始關愛自己,照顧自己的需要,奔向自己內心的嚮往之處,最後重新綻放在鎂光燈下。

同樣的例子還有錦江飯店的創始人,一代奇女子董竹君。她的丈夫夏之時,曾經是革命將領,被革職後卻沉迷鴉片,日益墮落和腐朽;還嚴重的重男輕女,反對女兒讀書,認為生病的女兒沒有太多照顧的必要;不尊重自己的岳父母,甚至還一次次貶低董竹君的青樓出身……

如果不是婚姻中的這些腐爛黴變之處,董竹君依然會安心相夫教子,為自己的小家庭勞碌。是婚姻的變質和破裂,讓她追隨自己內心對自由的渴望,最後憑藉膽識和能力建立錦江飯店,寫就屬於她的傳奇故事。

正如王小波說的:如果我會發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是那麼美好,那麼一切恐懼就可以煙消雲散。

忠於自己,是一生幸福的開始

關係中的不如意,背後都藏著來自內心的呼喚,面對不如意,我們如果能停下來關照和傾聽自己,愛自己多一點,我們就能看到自己身上的光和美好,就能驅散黑暗和恐懼,愈加強大而耀眼。

為自己負責,你才是生活的主人

有時候,我們已經隱約知道自己內心更想要什麼,但是卻不敢繼續深入去思考,因為害怕不被允許,害怕自己做不到,害怕外界的聲音……

作為女性,很多人習慣將自己與關係捆綁在一起,把選擇的權利讓渡出去,把幸福寄託給他人,這個過程,自以為是愛和信任,實則是對對未知的逃避和對自己的不負責,反而會將自己陷於更大的風險當中。

羅近月老師在書中這麼說:如果你真的想要對自己人生有更多的掌控感,無論身處怎樣的處境,你都不應該放棄去詢問自己:一種怎樣的生活對我來說才是有意義、有價值的?我又能為這樣的生活做出怎樣的努力?

忠於自己,是一生幸福的開始

只有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你才有可能獲得真正的自由。

郎平作為中國女排的靈魂人物,一生有三次重大的轉折。

第一次,郎平退役後放棄了國內的功名利祿,選擇了出國讀書、結婚生子,並且白手起家成為職業教練;

第二次,在中國女排排名下跌時臨危授命回國接受女排,和丈夫分居兩地最後離婚;

第三次,女排奪冠後,郎平辭去主教練職務,專心陪伴女兒讀書成長。

三次重大抉擇,郎平都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麼,無畏困難以及外界的輿論,打破對女性角色的僵化認知,主動做出忠於自己的選擇。正是她對自己的負責,最後成就了我們眼中傳奇的郎平。

像郎平這樣忠於自我的女性,她們的光芒可以照亮還在迷茫和猶豫的人,讓更多的人敢於接納自己內心的聲音,勇敢地去創造想要的生活。

羅近月老師也鼓勵我們:“你永遠都有選擇,也應該一直為自己的人生去負責。 ”

忠於自己,是一生幸福的開始

這讓我想起來曾看過的一段對話:

一位失意的女子問:“作為一個女人,可以做的有多少呢?我是一哭二鬧三上吊都用齊了,你說,還有什麼方法?”

對方答:“還有四積功、五讀書呢!你試過了沒有?”

多有趣的對話呀,哭鬧和放棄,都是消極的行為,作為女性,其實我們比自己想象的還要更有力量,我們有更多的選擇,可以做更多的事,走更遠的路,過更好的生活,只要我們敢於主動承擔起自己的生命。

為自己負責,做你人生的光。

結束語

羅近月老師的這本《不迎不拒,向喜而生》,透過5個主題、29篇文章,幫助陷於迷茫、無力的女性看見自己、接納自己,找回自我的力量,讓女性敢於成為自己,為自己創造想要的生活。

無論是身負原生家庭的創傷,還是困於親密關係找不到出路,或者是渴望成長不得其法,不同年齡不同人生階段的女性,都能在這本書裡得到安慰和指引。

最後借用演員春夏的一段話:

“我只做我,你只做你,致每一個忠於自我的女性,這樣的你特別真。”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