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明清時期回民聚居區

根據民族學的觀點,回族的最終形成於元末,陝西又是中國形成回族最早的省份之一,而清時期西安又是當時回族主要的聚居區。回族人民在這裡生息,為我國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做出了許多貢獻。

早在唐代,史籍中就有關於西域穆斯林沿著古老的絲綢之路東來貿易的記錄。而唐朝都城長安作為絲路的起點,是當時最繁華的貿易中心,對西域“胡商”最具吸引力。史載長安城內東、西市有“胡店”、“波斯肆”,正好反映了當時善於經商的波斯、阿拉伯及中亞胡人在長安經商和居留的情況,這些胡商在長安“貨貲產,開第舍,市肆美利皆歸之”。元代是回族形成的主要時期。

蒙古西征時,征服了大片的穆斯林聚居區。蒙古統治者遂以駐守或屯田牧養等方式,安置一大批波斯、中亞、阿拉伯穆斯林工匠和“探馬赤軍”於戰略要地關中一帶,這是陝西回族的最主要來源。元朝大一統後,整個中亞納入其版圖;中、西亞善於經商的穆斯林入中國貿易暢通無阻,西北成為其活動中心之一。這樣留居陝西的“回回”亦當不少。元末初,關中“回回”以伊斯蘭教為向心力,逐步形成為一個民族整體。

明清時期,回族有了很大發展。洪武二十五年(1392),明太祖曾下旨在長安、南京各為“回回”修禮拜寺一座。明嘉靖年間,曾任陝西巡撫的張瀚在其宦遊著述中有如下記載:“自華以北,渡渭水,投清涼寺。一望漠漠黃沙,無寸草人煙,僅有小村,皆回回種類。”關中平原其時已是回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關於穆斯林的聚居區,像我國大多數穆斯林聚居區一樣都是以寺坊或者寺坊所在的街道、村落形成的。之所以稱之為聚居區而不是稱之為散居區,是以因為它是成片構成的,而不是一片一片分散開來。故而研究清時期西安穆斯林聚居區主要研究聚居區和聚居帶。鑑於此,我們將西安主要的穆斯林聚居區列舉如下。

西安府城內部回坊。位於西安城內鼓樓西側,今屬於蓮湖區。初步形成與宋代,最終定性與明朝中葉,在清同治期間有一定的發展,從而形成了七寺十三坊的格局。七寺為化覺寺、大學習巷寺、小皮院寺、大皮院寺、營裡寺、灑金橋寺、北廣濟街寺,十三坊為化覺巷、西羊市、北院門、小皮院、大皮院、麥莧街、北廣濟街、獅子廟裡、大學習巷、小學習巷、大麥市街、灑金橋和城南的回回巷。為了表示跟抗戰之後遷來落戶西安城東北角的穆斯林的不同,稱自己為“西頭回回”(寓意為在西安城西北頭或者是西域之意),東邊的稱之為“東頭回回”(寓意西安城東北角或者從東頭來)。

西安府城四鄉回坊,及環繞西安府城的回坊。主要分佈在西安府城東北和西南兩個鄉。這一地帶的回民聚居主要是在清同治年間回民起義而破壞殆盡,現西北大學教授馬長壽主編的《同治年間陝西回民起義歷史調查記錄》中所收錄的碑文石刻資料,從這些石刻資料中可以看出,當時回坊的數量多達64個,透過對這64個回坊的考查,我們發現雖然不能夠完全搜尋出西安府城所有的回坊,但它基本上反映了同治年西安府城環城回民聚居區的基本面貌,故對研究回民聚居區有重要的研究價值。西安城東北郊區穆斯林聚居區。

位置主要在現在西安鐵道北到自強路及偏北八府莊,包括了“北關廂、西菜園”,總數達到了十三個村落,故有稱之為“普陀原十三村”,而這一地區在清同治以前都存在清真寺。西安城郊穆斯林聚居區。位置大體在西安南關和東西姜村一帶,這一帶回民聚居區形成的主要原因根據元代在秦嶺山口設定的探馬赤軍有關,此外還包括了滻、灞兩河地帶的穆斯林聚居區等。

位於西安府城及其周邊的回坊,不僅見證了回族在西北地區的活動範圍,更主要的是在於它為西安的歷史發展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使得西安歷史發展更具有民族特色。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