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茶館•袍哥•秘密社會

我很喜歡去四川玩兒,按照四川話是去“耍”。在我的印象裡,整個天府之國,大大小小的城鎮,都沉浸在安逸閒適之中,街頭的麻將多,茶館多,沿河陰涼的地方,擺幾張玻璃茶几,就是個小茶館。我又知道,四川的老茶館曾經是腥風血雨的江湖地。如果你是四川人,那我今天要班門弄斧,和你聊聊歷史上的袍哥。

袍哥和青紅幫一樣是舊中國的黑社會,在社會學裡屬於秘密社會。

但我要先從兩個故事講起。第一個是一篇法國的短篇小說,作者是寫《卡門》的梅里美。梅里美生活在19世紀拿破崙三世的宮廷裡,他在文學上是大才,作品不多,寫人物、寫風俗都稱得上絕妙。

這個故事叫《馬鐵奧·法爾哥尼》,發生在拿破崙的老家科西嘉,那裡地處偏僻,民風強悍,是個要麼出皇帝要麼出強盜的地方。當地有個財主馬鐵奧,是大名鼎鼎的好漢和神槍手。馬鐵奧有三個出嫁的女兒和一個十歲的兒子。有一天,這孩子獨自在家,有個逃犯跑到他家躲藏,給了他一個銀幣。結果這孩子又把逃犯交給了追來計程車兵,換了一塊懷錶。馬鐵奧知道了這事,說“這是家族裡第一個背信棄義的人“,要兒子跟著自己往森林裡走。他老伴知道他要幹什麼,大哭著求情,但無濟於事。在林子裡,馬鐵奧讓兒子跪倒在一塊石頭旁唸經,在他的求饒聲裡開了槍。

我當年讀這個故事時嚇了一大跳,每次重讀還是覺得震撼。它講得肯定不是教育問題,而是一個硬漢的信念可以超越法律,乃至超越人的根本情感。我常想,這種事最好只在故事裡有,但事實卻不是這樣。

下面來說第二個真實的故事:1946年,燕京大學法學系的畢業生沈寶媛完成了自己的學士論文《一個農村社團家庭》,分析的是發生在四川西部一個小鎮上的案例。這個鎮上有個佃戶叫雷明遠,你別看他是佃戶,他根本不下地幹活,整天就在茶館裡坐著,因為他是當地袍哥的二當家,被稱為“副舵把子”,是個沒人敢惹的人物。小鎮上的人傳閒話,說他沒出嫁的女兒和家裡請的小裁縫不清不楚。雷明遠大怒,揚言要收拾掉這對戀人。他妻子是後娶的,不是這個女兒的親生母親,倒是心善,悄悄放她和小裁縫私奔了。

茶館•袍哥•秘密社會

雷明遠就帶著他的袍哥兄弟,趕到成都小裁縫父母的家裡,把他們兩個人抓走押了回來。耀武揚威地綁在河灘上,要當眾槍斃他們。鄉親和鄰居們看不下去,在那時,這也真算不上多麼傷風敗俗,然而這個袍哥老大,只不過是維護自己的面子,他晃著槍說:誰敢勸的話,小心槍子不認人。臨刑前,他還對女兒說:“沒事不要回來,不要把屋頭弄得乒乒乓乓的呵!”開槍後,有的街坊看女兒還有呼吸,就央求袍哥兄弟去救人,沒想到那幾個人把女孩兒淹死在水裡,讓她的屍體順著河水漂向了下游。

雷明遠覺得這事能鞏固他在袍哥中的聲望,但當地人只覺得他心狠手辣,沒有人味兒,當爹的殺死女兒,也遲早要給他家帶來黴運和報應。

接下來,我們有一些問題要討論:這件事發生在1939年,雖說是抗戰時期,但當時的中國好歹也是有法律的現代國家。一個佃戶出身的黑老大,可以濫用私刑,當眾持槍殺人,好像完全沒有法律和政府存在,他憑的是什麼?另外,那幫人為什麼會跟著老大去幹這種兇殘的事,袍哥這個組織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四川的袍哥就是哥老會,又叫漢留,漢族的漢,留下的留,一聽名字就是反清的組織。有的考證說它起源於道光年間,我看到的材料顯示,應該要更早。在明末清初,四川經歷了從張獻忠到“三藩之亂”的戰爭和屠殺,滿目荒涼,人口銳減,全省只剩下了幾十萬人口。之後,就有了“湖廣填四川”,也就是清政府調動湖北、廣西等地人口遷移到四川墾荒,來了就是四川人,可以入籍安家。

這場大移民,就是製造袍哥的溫床。首先,人口的數量、質量一變化,社會結構和社會關係肯定要跟著變。大移民打破了宗族格局,還會建立了新的基層秩序。到嘉慶中期,四川移民的比例是85%,當時對四川民間的官方描述是:百姓沒有家族管束,毫無禮教維繫,呼朋引類,四處結拜,不法之事時有發生。

其次,整個“湖廣填四川”是比較盲目的,沒什麼計劃性。後來的流民到了四川,發現已經沒有耕地可以開墾了,再加上有些原本就遊手好閒,很快就和當地流氓混在了一起。乾隆八年,四川巡撫在奏摺裡說:省外來的無業之人,學習拳棒,攜帶凶器,成群橫行,號曰“咽嚕子”。這個“咽嚕子”就是哥老會的前身。

袍哥的真正膨脹是在清末民初。當時政局不穩,軍閥像走馬燈一樣變換防區,地方政府根本沒法管理社會。情況就像電影《讓子彈飛》裡那樣:流水的縣長,鐵打的黃四爺。整個四川的民間社會權力,幾乎都落在了袍哥組織手裡,袍哥是分散的,沒有權力中心,那個雷明遠的生殺大權,就是這樣取得的。在民眾眼裡,袍哥亦正亦邪,有的擁有私人武裝,走私搶劫,這被稱為是“濁水袍哥”,渾濁的濁。有的能維護地方治安、組織辦學校和公益事業,這叫做清水袍哥。

茶館•袍哥•秘密社會

袍哥這個組織和我們一般印象的黑社會有點兒不一樣了。首先是極為龐大,到了民國時代,四川一大半的成年男子都加入了袍哥,從上層軍閥一直到下層勞動者,還包括僧人、乞丐這樣的社會邊緣群體。在軍隊裡,不是袍哥的話根本就沒法混下去。那你說,人人都已經是了,它到底算是非法組織還是什麼呢?

另外一個,就是袍哥的社會功能很複雜,最有代表性的一個現象叫“吃講茶”,就是發生了民間糾紛,到茶館裡請袍哥的頭面人物主持評理。

剛才我們說的那個雷明遠案例,我是在兩年前,從歷史學者、澳門大學歷史系主任王笛教授的一本《袍哥:1940年代川西鄉村的暴力與秩序》裡讀到的。

王笛老師從事了很長時間的四川本地歷史研究,善於從社會底層現象出發,向上做歷史的觀察和分析。他很早就開始研究袍哥這個課題,我在十年前就讀到過他對袍哥“吃講茶”制度的論文。

茶館是袍哥最主要的活動基地,有的直接就把袍哥的牌子掛在外面。老成都人說,解放前郊區的茶館,沒有一家不是袍哥碼頭的,要不我怎麼一開始就說茶館呢。剛才那個雷明遠是二當家“副舵把子”而袍哥里的大當家叫“龍頭大爺”或者“舵把子”,再下面的高層排位是當家三爺和管事五爺,因為四不吉利,排除在外。這個第五位的管事負責的具體事務最多,管理內部事務的叫黑旗,負責外聯事務的叫紅旗。他們要定期在茶館舉行會議和儀式。

那麼,袍哥們為什麼不找個秘密點兒的地方呢?不只是因為明目張膽,而是茶館最適合他們的生存模式:

這裡來往社交方便,三教九流混雜,搞秘密活動反而比在居民區裡更隱蔽,就算是事情敗露了被抓,也不至於牽連家屬。我們看美國黑幫電影,那些黑手黨分子也是整天在餐館和夜店裡泡著,就是這個道理。

而且,袍哥的茶館還有那個“吃講茶”的功能,可以說就是當時的民間法庭。根據王笛老師的論文講:老成都人有了衝突,不是上法庭,而是到茶館講理。一般程式是:雙方邀請一個有聲望的袍哥進行調解,先各自陳述自己的理由,然後中人進行裁判,錯的一方支付茶錢,當眾賠禮道歉。有時候,就在茶館裡現場進行賠償,甚至是私刑懲罰。你也看出來了,“吃講茶”這個現象,背後是歷史上的民間秩序和基層權力分化的課題。

茶館•袍哥•秘密社會

那麼,袍哥們私設公堂“吃講茶”,到底公不公正呢?

我的猜測是:很可能大體上是公平的。

當時的政府也一直在宣傳茶館不是評理的地方”,袍哥串通兵痞欺詐平民。這種案例肯定有 吃講茶沒有法律依據,情況因人因事而異,最後引起鬥毆的事例也不少。但這個習俗是老百姓“用腳投票”的結果,

不是袍哥能脅迫的,就會有足夠的事實比例的支撐。

我的另一個理由來自於袍哥的社會學屬性。這種秘密社會組織持有和主流社會不同的價值觀,但並沒有改造社會的大目標,否則的話,就屬於反對黨派了。它的生存方式是在不反對政府的前提下,在大社會中建立一個小的社會系統,怎麼建立呢?就是依靠信任,在組織內部,成員之間必須提供互利,也就是俗話說的:大哥罩著小弟,小弟為大哥辦事,所以才能幹出

前面說的那種事來。從另一個方面,要有對背叛行為的殘酷懲罰,這樣才能把那套非主流價值觀內化到成員心裡。明天,我藉著黑幫電影,再和你聊聊具體的管理問題。

而在“吃講茶”這種社會活動裡,秘密社會維持社群秩序的效率和質量,應該比大的社會系統更高,否則就沒有了在民眾中的生存空間。這完全是利益規則,和個人善惡、性格什麼的關係不大。袍哥們為了群體的生存,也要把“吃講茶”這件事辦得儘可能公道。

我在四川耍的時候,除了看到遍地茶館,還見過小鎮上民國袍哥老大們的房子,建在臨河的一面,院牆高聳,四十五間連成一片,一看就是有故事的地方,如果你是那裡的人,期待你的感悟和分享。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