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作者:太空精靈兒

說說這次旅行

8月7日聞悉福建寧德市屏南縣的始建於北宋,全國最長木拱古廊橋-萬安橋被燒燬,又一座珍貴的廊橋就這樣沒有了,心情悲痛,僅以此遊記作為對這些古廊橋深深的懷念……

自從在好友雨水的遊記中見到了古代廊橋,那流暢的線條,優雅的造型,靜臥于山水間的孤寂模樣,我便對她們一見鍾情,從此縈繞在心中的廊橋之夢便揮之不去。

據不完全統計在我國的青山綠水中至今聳立著千餘座風格各異的古廊橋,主要集中在浙閩邊界一帶,尤以福建的壽寧、屏南和浙江的景寧、泰順、慶元為主。它們歷盡滄桑,佇立了千百年,那古樸典雅的造型,實用科學的結構,粗獷而不失細膩的風格,構成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使人為之動容,流連忘返。

心中惦記了兩三年,尋尋覓覓的攻略也做了一年多,原計劃於去年深秋出發,無奈家中有事耽擱下來。今年(2016)中秋浙南受颱風影響,素有廊橋之鄉美譽的泰順突發百年不遇洪水,瞬間沖毀了3座珍貴的國家級廊橋。訊息傳來我再也坐不住了,恨不能立刻衝到這些橋前,什麼事情、什麼走不開,全被我放下直奔廊橋而去。

這次的尋覓以浙南的泰順和景寧的廊橋為主。讓我們走進崇山峻嶺,伸出雙手拂去歲月的風塵,拾起失落的經典,走進廊橋之鄉,走進廊橋之夢吧!

預告片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號稱世界最美廊橋的泰順泗溪 北澗橋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泰順羅陽鎮 仙居橋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翠竹碧水中的溪東橋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泰順洲嶺 三條橋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泰順泗溪 溪東橋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泰順泗溪 溪東橋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泰順泗溪 溪東橋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泰順泗溪 劉宅橋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景寧東坑 接龍橋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景寧大均鄉 大赤坑橋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泰順龜湖龍洋橋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泰順玉巖村 南陽橋

行前準備

浙南一般會比北京氣溫高十幾度,10月底,11月初一件襯衣即可,有時還要穿短袖。秋天的浙江,雨水自然少了許多,但仍然是比北方多雨。天氣情況如此去做相關衣著用具的準備吧。

與我而言行前準備最最重要的是攻略,特別是尋找不是景點的廊橋,遍佈在各鄉各村,許多是藏覓在無人間的山林之中,要了解她們的位置,知曉到達的路線和交通,這些詳細的攻略必須全面周到。一年多時間裡我翻閱了大量資料,瀏覽過許多人的部落格,手繪了好幾張廊橋位置地圖,慢慢的頭腦清晰起來,攻略初稿又得到好友“生於雨水那天”的指導和建議,終於定稿。在此感謝好友,感謝“遊騎兵”和“蛋包飯”的部落格。雖然後兩位我不曾謀面,但他們無私的文字給了我很大幫助,如今,我整理後而發表的攻略也希望能幫到更多的廊橋愛好者。

行程交通

浙南多盤山路,不適合自駕,但找尋散落在鄉村田陌中的廊橋交通是關鍵。浙南地區城鄉間中巴方便,加上短途租車,解決了所有交通問題。實際游下來遠比想象的要順利得多,但順利是基於詳盡攻略基礎上的。

尋找廊橋的路線為:麗水-景寧縣-大漈景區-東坑鎮-泰順羅陽鎮-三魁鎮-泗溪鎮-溫州。這些小城的縣鎮之間均有公共交通,其中以東坑鎮、三魁鎮和泗溪鎮為中心,再擴散尋找周邊的廊橋,原則為利用鄉村公交,加上短途包車。入住在三個鎮上,到鎮汽車站摸清班車情況,班車夠不到的下車後在汽車站包車。具體路段的具體方法詳見下面的“全程總攻略”。

Tips:租車司機不一定知道你要找的廊橋具體位置,所以攻略一定要細,明白每個橋在那個村,司機不知道時則需你自己帶路。當你告之他們要找的橋時,他們為了掙錢都說知道,其實未必。

相關地圖:

景寧縣廊橋位置地圖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其中東坑鎮內有東坑上、下二橋;馬坑橋附近還有另兩個小廊橋;大祭景區路上和景區內還有3座橋。

泰順縣廊橋位置地圖: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泰順共欣賞了這17座橋,另外在翁山鄉、鳳垟鄉等還有多個小廊橋。

全程總攻略

D1

遊覽:1。景寧大赤坑廊橋,2。去大漈路上的畲橋,3。大漈景區內的護關橋,胡橋。

交通:1。從麗水乘大巴到景寧,從景寧縣城汽車站乘到英川的車,在路過大赤坑村時下車,過馬路,沿車站左邊下面那條路向裡面走兩三分鐘即可看見大赤坑廊橋。欣賞後回到下車時的車站等車回縣城。

2。 從景寧乘班車到大漈景區 ,會路過畲橋,請司機幫忙停車拍照。

入住:大漈景區彭村農家樂,吃住150元,不錯。推薦★★★★

點評:大漈景區內值得欣賞的是古蹟而不是雪花漈

D2

遊覽:1。大漈瀑布,時思寺。2。 東坑鎮的徐壟橋、路龍橋(懷勝橋)、接龍橋、東坑上橋、東坑下橋。

交通: 從大漈乘 班車來到白鶴路口,等過路班車去東坑鎮。入住後再包車去找尋附近的幾座廊橋。

入住:東坑鎮小客棧,條件較差,不推薦。

購物:1。景寧惠明茶,茶味鮮爽甘醇,帶有蘭花香,湯色清澈明綠。

2。 景寧食用菌,香菇肉質鬆脆、細膩滑嫩、味道鮮美、品質特佳。

點評:幾座廊橋都不錯,其中最合我心的是孤立青山綠水中接龍橋,唯美悠然,令人永不忘懷。

D3

遊覽:泰順羅陽鎮仙居橋-登雲橋,雅陽普賓橋-墩頭廊橋,三魁鎮劉宅橋。

交通:1。在東坑鎮公路上攔私車到司前鎮,若不著急8點多也有到泰順縣城羅陽鎮的班車路過。在三灘路口下車等6路公交到終點是仙居橋。欣賞後再乘6路公路到羅陽鎮,欣賞登雲橋。2。 從羅陽汽車站乘班車到三魁鎮。3。從三魁到雅陽的班車很多,在雅陽汽車站租車找普賓橋和墩頭廊橋。

入住:入住三魁鎮汽車站旁邊的泰秀賓館,靠近河邊條件還不錯。推薦★★★★

美食:車站對面的“車站餐館”,還不錯。推薦★★★★

點評:幾座漂亮的廊橋中,最喜歡仙居橋,造型及環境相得益彰,畫面美不勝收。

D4

遊覽:龜湖鎮後章崗村的城水橋-龍洋村的龍洋橋;仕陽鄉的仕水啶步;雪溪鄉的胡氏大院;三魁鎮永慶橋及薛宅橋原址。

交通:1。到龜湖鎮班車是7:30之前從三魁鎮路過,到龜湖鎮包車遊覽兩座橋。從龜湖回三魁時,會路過仕陽和胡氏大院。2。 從三魁到羅陽的班車都路過下溪坪村村口,在“戩州”的路牌處下車,向村子裡面走約300米,順著路右拐一點就看見永慶橋了。

美食:三魁汽車站旁邊的仕陽肉丸,不錯。推薦★★★★

點評:雨中的城水橋和龍洋村悠遠寧靜,寂寥不驚,觸動心絃的情景深埋心中。

D5

遊覽:1。洲嶺鄉三條橋-毓文橋-周灣古民居。2。 泗溪鎮溪東橋-北澗橋

交通:1。從三魁乘7:30到洲嶺鄉的班車,在三條橋路口下車,按有指示牌步行20分鐘可見到三條橋。欣賞後9:50返回到路口等下一班車, 在洲嶺下車後,穿過村子向左就可看到位於村頭的毓文橋了。穿過村子向左可找到周灣古民居。游完正好乘11:30的車回三魁。2。由於路被洪水沖壞,從三魁包車60元到泗溪鎮。

入住:泗溪鎮汽車站對面的古橋賓館

美食:車站對面的“車站餐館”,還不錯。推薦★★★★

點評:今天是最美廊橋的盛宴,4座橋絕美廊橋各具特色,驚豔靚麗,永生不忘。

D6

遊覽:1。橫杭鄉的霞莊橋-霞光橋-池源橋。2。 玉巖村的南洋橋 3。 南溪村的南溪橋。 4。 繼續欣賞泗溪姐妹橋。

交通:1。 從泗溪鎮汽車站早7點多一點有去橫杭鄉的中巴,8元40分鐘車程。 包車30 出村2公里的公路邊就是國家級的霞光橋,再去稍遠些的池源村,公路上有路牌,按牌子拐進去就是池源村了。2。從橫坑鄉回來時在玉巖村下車就是南陽橋。3。乘到雅陽的車在南溪下車,或從泗溪鎮步行1公里去找尋南溪橋。

美食:汽車站旁邊的特色 泰順菜館,還不錯。推薦★★★

購物:1。三杯香茶,採摘於清明前後,因沖泡三次後仍有餘香而成名。

2。 竹筍乾,味道清新,鮮嫩爽口,便於攜帶,超市及菜場有售。

點評:楚楚可憐的國家級廊橋無聲無語,恨自己無力去保護她們。南洋橋是最美的水平梁廊橋。

注:時間已過去幾年,資訊過時,僅作為攻略遊記的完整性供參考。

◆ 文字下面是對應的片片

◆ 由於本人出遊很少拍攝人像,故文中所需遊覽時間均為不拍人像時間,供同樣不愛拍人像的旅行達人參考。

浙南廊橋第一站:景寧-大漈景區

10月26日,晴

今天即將開始找尋廊橋的行程了,也是我此行的重頭戲。我的目的地是景寧,從大港頭鎮每天8點有班車到雲和,再倒車到景寧,可今天奇怪的是8點的車沒等來,其它當地等車的人也很奇怪。只好幾個人包了一輛車,每人15元到了雲和。又發生第二件奇怪的事是9:40到景寧的車票賣玩了,離開車還有半小時多竟然就沒票了,這也是我出行以來沒發生過的,10-11月是旅行淡季,出門的人也很少,可今天就是沒票了,連售票員也奇怪。只好等下一班10:25的了,一個多小時浪費在這個小車站,沒辦法呀!

到了景寧我們的第一座要找尋的橋在大赤坑村,很快就有到英川的車,會路過大赤坑村,不遠一會兒就到了。下車過馬路,車站左邊有上下兩條小路,從下面那條路向裡面走兩三分鐘有一小叉道,正猶豫著,猛一抬頭就見那大赤坑廊橋悄然立於百米之外的翠綠之中,真的好興奮,這麼容易好找!再看那橋,兩岸青山,碧水穿流,黑黑的弧形橋身在一片綠色中如虹豎立於碧溪之上,好美!這是我此行的第一座廊橋,心裡好激動喲!千里之外,千山萬水我找到了你,就是眼前,親密接觸,多年的廊橋之夢,兩年的攻略準備,今天我終於來到了你的身邊,複雜的心情無以言表。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認真細細地欣賞拍攝。橋長50米,寬6米,高10米。兩墩條石砌築,巨木斜掌,八字橫跨,形如樓房;對角無榫,單簷雙披;軟脊翹角,銜接緊密,對這古老的造橋技術真是沒話說了。又從側面的田裡艱難地下到河床上,從下面欣賞一下木撐結構,感覺真的好神奇呀。我們也是真可謂前後左右,上上下下地欣賞一通約半個多小時,回到車站等回去的車。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這時一位面善的大姐也在等車,便聊了起來。這樣的農村女人是有些文化和見識的,交流還有點意思。從我的行走經驗來講,農村有三種人,一種是文化層次太低根本無法交流,一種是城裡打過工而變得奸滑,最好遠離,還有一種如這位大姐,本分且文化層次較高,即能交流又不奸。她帶了好幾袋子自制的豆腐,自己種黃豆,自己石磨磨好,又用少許油煎了一下,進城帶給兒媳婦的,非讓我們嚐嚐,真心邀請,我自帶著筷子就夾了一大塊,哇!真是太好吃了,手工的就是不一樣呀!至今難忘那味道。吃完就來車了,4元回到景寧,我們幫她一起買了車票,她還不好意思,有緣的相逢,是我喜歡的旅行內容。

回來時提前一站下車,欣賞了下鶴溪橋,雨水認為雖為新建,但感覺還不錯,現在看來是不錯。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回到車站12:40,但開往我們下一個目的地-大漈12:20的車沒趕上,下一班就是14:40的了。吃了個午飯也還有一個多小時的等候,小城的車站附近什麼也沒有,小車站裡面非常熱,今年10月底的浙南也是很反常,一直熱度不減。先在對面的小亭子坐會兒,不行,熱,今天太陽老大滴。回到車站等吧,好難受。心裡也是嘀咕著,這廊橋之旅出師不利呀!

4點到了大漈,在盤山路上行駛了一個多小時,越走越涼快,這個景區夏天應該不錯。

在路過畲橋時請司機慢點開拍個照,沒想到他乾脆停下車說“下去拍”,呵呵,真是喜出望外,好人呀。畲橋原名永安橋,始建於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道光十二年、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二次重修。東西走向,跨白鶴溪,全長37.4米,寬5米,淨跨29.2米。橋頭存清道光碑記8通。原畲橋位於東坑鎮平橋村之北溪上,2001年5月因省級重點水電工程白鶴水電站的建設而遷於此。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到了大漈,司機介紹住他姐姐家,吃住全包兩個人150,還不錯。住的條件一般,與主人家一起吃,都是自家種的綠色蔬菜,挺好的。

大漈景區內除了一條瀑布(當地叫瀑布為漈),還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時思寺、護關橋和胡橋兩座廊橋,是個很不錯的景區。只是這個季節沒有水,瀑布不好看,但有三個國家級的文物在此還是很值得前來。

天黑前到時思寺和護關橋走走,村子有些古老的味道。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時思寺關著門,但山門在鎖頭外邊,一見這門感覺別緻有韻,很像木石牌樓和古代轅門,三列三柱,重簷斗栱模樣。代替門框的是一對木鼓,雕刻精美,構思奇特,很像兩把相對而立的豎琴,清音古韻緩緩流淌。門楣置橫匾,額書“時思寺”,黑底金字。匾額下,還有二顆有鏤刻花紋的圓形門簪,與那對木鼓相應,就是門當戶對了。這種融合民居建築特色的山門也不多見。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山門旁是兩顆高大的古樹,沒有阻擋卻偏要斜著長,古樹古寺相互依偎真是有種讓人感動的東西在心中流淌。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旁邊還有個梅氏宗祠,門前古樹參天,古色古香的土牆小路和別緻的門樓都非常耐人尋味。走到側面從牆豁爬進宗祠拍照。從宗祠這邊看那時思寺很有感覺的建築,明天進去要好好欣賞一番。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又欣賞了護關橋,始建於清乾隆辛丑(1782)年,該橋全長26米,寬3米,高2。5米,兩孔無弓。三層樓屋結構,一層關帝廟,二層文昌閣,三層為魁星樓,正當村口龍溪和沐鶴溪交匯處,起到了護佐村坊和方便交通的作用,護關橋的名稱,就是這樣得來的。鎖著門不得進。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往回走時還發現一座國家級的胡橋,是我行前不知道的,這胡橋很有意思,就是建在河道上的一座三層樓房,裡面有戲臺,還有個T字形的兩條通道,很是新鮮獨特的廊橋呀!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晚飯同主人家一同吃的,都是自家產的,很不錯。

頭一天的廊橋之旅便欣賞到了4座橋,均為國家級。雖然開始車不順,但一天的結果還是非常圓滿。

10月27日,晴

早飯後進景區,只有時思寺門前有個檢票處,整個景區門票50,60歲以上老人和學生有半價。遊人不多,大漈景區也無人查票。但我們為了游完大漈景區進時思寺好好欣賞,便主動買了票。這個季節沒水,爬爬山看看綠色而已。

拂去歲月風塵 圓我廊橋之夢

回來進時思寺,不想還是鎖著門,當時心都涼了,明白如此景區根本就不正規,想開就開,根本無人認真為遊客服務。同檢票的女人嚷了幾句可有什麼用?失望地回去,走了一段又發現還有個進士府沒看,便折回來,原來這是個新建的,有一隊年青人穿著當年的服裝扮像走了一圈,就是表演了。出來時見到檢票的女人在招呼我們,原來有一隊旅行團要進時思寺,門也開了,她好心來叫我們。呵呵,我們同樣買了門票卻還要借別人的光才可進去參觀。記住,客官,不要自動買這個景區的門票,見時思寺門開時再買,免得同我們一樣,怨得夠嗆。

進到時思寺一看,真的是很值得一賞的地方。正好那個團有個工作人員在講解,乘聽了。

時思寺,這是一座融合了儒、道、釋三教宗義的國保級古剎,始建於宋紹興十年(1140)。時思寺宋明清三代建築,大雄寶殿為宋代,斗拱簷翅有著明顯的宋代特徵,連我都可一眼便知;心經鐘樓始建於元末明初,整個建築集元、明代的特點於一體。馬伕人樓為清代,但已不完整,只剩下框架。

鐘樓有三層,可上樓欣賞,但大鐘已不在。

欣賞後感覺真是珍貴的歷史文物,不進來可是要留下遺憾呀!老天還是挺眷顧偶滴,似乎聽見了我的抱怨,開恩讓我能進來一賞了卻心願。

浙南廊橋第二站:景寧-東坑鎮

中午簡單吃了,便乘12:30的班車來到白鶴路口,等車去東坑。開始廊橋之旅第二站。

等了近20分鐘來車,到東坑鎮找住宿,條件都挺差的,比較了兩家選了一家有獨立洗浴間的80一晚。然後請老闆娘幫忙找了輛車60,去找徐壟橋、路龍橋(懷勝橋)和接龍橋。

司機是個年紀50多的男人,開著一輛行將報廢的破車,但對幾座橋很熟悉,非常順利。先來到最近的徐壟村,找到徐壟橋,挺小的一座小廊橋,黑黑的身軀。建於清光緒4年(1879年),短橋平臥,三層木構。

第二個是路龍橋,也叫懷勝橋,東坑鎮章坑村,跨章坑,橋樑上記載為大清光緒元年(乙亥年,1875年)修建,橋長28米,高4米,平臥,單孔。 白色的屋脊簷角,點綴在黑黑的橋身上,遠看讓整座橋顯得挺精神,應該是近年得到了維修。

最後找尋最遠的接龍橋,行前攻略知道是在白鶴水電站裡面,果然司機將車開到了水電站,一下子就看見了遠處的接龍橋,青山綠水中,藍天陽光下一座黑黑長長的廊橋凌空於澄潭碧水之上,造型美豔,孤傲獨立,唯美其誰?這一瞥永駐心田。

這座大跨度的木拱廊橋又名慶安橋,建於嘉慶9年,橋長38米,寬4。6米,淨跨30。7米,木拱架距離河面高19。6米,高度位居國內前列。廊屋17間,歇山頂,四柱九檁,五架抬梁。廊橋兩端建在峭巖絕壁,是景寧縣臨水最高、山勢最險、目前儲存最好的廊橋之一。

在師傅的帶領下,我們小心行走在山間小路上,有一段緊貼巖壁,不足半米的小路下面就是深溝。很快來到近前,近距離欣賞打量著她,慢慢靠近她,走上橋,輕輕穿過,如同一個尤物般不敢驚擾。

此刻太陽剛從橋身上落下,翠竹掩映的山坡一片亮色,坡下一彎碧水,而橋身已黑黑的不見一點陽光,在亮亮的背景下,她如同剪影般呈現,那橋窗一個個亮亮地透著陽光,平添了許多靈動之氣。

這正是我魂牽夢繞的景象,愛不釋手地圍著她不願離開,若不是包車我定要陪伴她多時。

回來時讓司機將我們送到了馬坑村,按攻略這裡還有兩座廊橋-馬坑橋和永平橋。在馬坑的找尋過程比較困難。向村裡走時在村邊見到了兩座小廊橋,一看也是有點年代的,但應該它們沒有出現過任何名錄裡,我做了這麼長時間的攻略從未知道它們。一座叫“樟下橋”,在一顆大樟樹下,應該是它原本的名字。橋下是一條快斷流的小溪,橋裡面堆滿了破爛東西,兩側擋板已很破舊了,但她依然靜靜地立在那,無論是否有名份。

向前幾步又一座小橋立在改建後的河道上,但破破舊舊的樣子,應該不是近年建的,倒是有塊新牌子“風雨橋”,

一看就是後起的名字。看了“蛋包飯”2013年的部落格,他已找尋到這兩座橋,並認定樟下橋為馬坑廊橋,風雨橋為永平橋。當時我無法確認,便執著地繼續找馬坑橋和永平橋,在村裡一座似新似舊,叫“月下橋”的橋前徘徊了半天,看著挺新但卻有許多老構件,不能斷定她是那座橋。這裡路過的一位中午男子停下腳步看了我們半天,便上前搭話,告訴我們這橋就是馬坑廊橋,移動了位置,並在橋下加了石拱。看著這位氣質有些文化層次的男子,相信了他的話。

接著找尋永平橋,在我的攻略裡她應該是在52省道東邊,找到後完全是一座新橋,只是橋下的木撐不能斷定新舊。叫什麼“同心橋”,嘆氣,這些頭腦簡單的村鎮幹部,真真是讓人太失望了。

不管怎樣馬坑的橋我是全找到了,雖然有些亂,不知誰是誰了,但收入囊中的寶貝慢慢清理吧,哈哈。

回到東坑天已將黑,又去看了下東坑上橋和東坑下橋,不知明早光線可否會亮些,再來拍攝她們。

東坑上橋,又稱觀音閣橋,建於清同治八年(1869年)。原先此處岸上有觀音閣,閣前溪間有蓮巖。民國22年《景寧續志》載:“巖鋒攢簇,恰似蓮華。”人們把它當作天然碇步跋涉過溪,常因洪水或天雨巖滑而失足。為此,地方上募資集建,響應者眾。至今,橋下溪間尚遺蓮瓣狀巨石數座。

東坑下橋建於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

兩座橋形態基本相同

景寧找尋廊橋的行程結束,共欣賞到了13座橋,並沒費太大周折,成績令我很滿意。

浙南廊橋第三站:泰順-三魁鎮

10月28日,晴

浙南這裡說是晴天,可早上都是霧霧的,直到接近中午時才會露出藍天,有時中午一過又會陰天。

早上7點多了,天空還是暗暗滴,與昨晚也無大區別,到東坑上橋下橋又欣賞了一遍。

然後8點左右到馬路上等車去泰順,

泰順是“中國廊橋之鄉”,古廊橋的數量、質量及歷史藝術價值都是世界之最, 是浙南閩北廊橋其中地區最值得找尋和欣賞的廊橋代表。

明清時期遺存的古橋有80座,其中15座古廊橋被列為國家級文保單位,泰順廊橋造型古樸,結構精巧,有木拱廊橋、八字撐木拱廊橋、木伸臂梁廊橋、木平梁廊橋、石拱木廊橋等不同型別。極具歷史科學和藝術觀賞價值。

縣城叫羅陽鎮。之前在景寧車站等車時注意了,第一班開往羅陽的車是8:00,到東坑這裡得9:00。還有一個小時,只好在馬路上招手攔車。一般小車是不會停的,感覺麵包車有可能,重點招呼麵包,第一、二輛沒停,第三輛過來時心裡有些急,招呼得更認真些,果然停了,3個人,副駕上還有個中午女人,心裡踏實些,多給點錢唄。30元將我們帶到了司前鎮,這裡到羅陽的車就多了,還是很感謝這輛麵包車呢。

馬上就上了一輛開往羅陽的車,很快就走了。這個車乘的可是有點帶勁兒,開車後司機也不收錢,一直到了仙居橋路口,停下收錢,我剛才看見了一個路牌寫著“仙居橋4公里”,感覺這橋就應該在這附近了,便問司機是否可以在這下車再轉乘到仙居橋的公交?司機有私心哼了一會說到羅陽乘車,這裡旁邊一位中年男子熱心明確地說就在這個路口下車就好,去仙居橋的公交就路過這裡。太好了,感謝了人家就下車了。

看對面馬路上有個牌子“三灘”,那麼這裡叫三灘。路口都是賣彌猴桃的,這裡有個彌猴桃基地,但價格也不便宜。之前知道去仙居橋的6路公交一小時才一班,便過去打聽車剛才有沒有過去?幾個女人告訴我好長時間沒來了,應該快了。真是太順了!在路中亭子裡等了十幾分鍾6路就過來了,1。5元15分鐘左右到達,終點就是仙居橋,看來這是個方便遊人遊覽廊橋的公交,大讚!

仙居橋是虹橋式的拱橋,歷史上曾多次毀於水患,並多次重建。始建於明景泰4年,宏治4年、嘉靖42年重建,現橋為康熙12年重建,至今已有300多年曆史。橋屋18間,80柱,單簷,長42。83米,寬5。30米,離水面高12。6米,淨跨34。50米,是泰順跨徑最大的木拱橋。

第一眼見她真是非常漂亮,黑黑的拱橋,凌空高架,結構精巧,很喜歡!“凌虛千尺駕飛橋,勢控長虹掛碧霄。返照入川波泛泛,暮雲擁樹路迢迢。晴光飄緲岸空闊,石色參差影動搖。斷靄殘陽橫兩岸,蒼茫落日見漁樵。”這是張天樹的《長橋夕虹》,讚美仙居橋的一首詩。

待轉到另一面,呵呵,橋身是紅色的,也許另一面由於陽光強烈也掉了色吧。上午的陽光麗麗地照射在紅色的橋身上,藍天綠樹碧水中美豔得無與倫比。

下一班車要一個小時之後才會來,我們便有許多時間來欣賞她,照樣要先圍著她前後左右上上下下地欣賞拍照,穿過橋是一條古道,百度記載這條古道也是有來頭的,張天樹也有《仙陵古意》來描述它。我們沿古道向上爬了一段,感覺再向上並沒有好角度來拍攝橋了,便沒再向上,進入橋內休息,靜靜地坐下,與這300年前帶有靈氣的尤物交流感受……

一會兒開車來了一位紅衣男子,停下車進橋走了一遍,然後便在橋頭不停地轉圈,似在鍛鍊。過了半天又進到橋裡來,我主動搭訕“鍛鍊呀”?“恩,這裡安靜”,第二趟進橋時說“你們怎麼回去,有車嗎”?“過會6路公交會來,我們乘公交”。他說“我要回去了,免費帶你們走吧”,其實很快就到了6路要來的時間了,但人家盛情邀請,不好拒絕,又見他也不像壞人就同意了。

回去時我說若方便就將我們放在登雲橋吧,不方便就到羅陽車站也行。男子話不多,一臉深沉,將我們放在了登雲橋頭,也不知他是否順路還是特意,在此感謝這位好心人,並祝他一切順利。

當地人叫登雲橋為“南門橋”。明代廊橋,位於羅陽鎮南門外,伸臂梁木平廊橋,橫跨泰壽溪之上。近前一看很破了,而且橋內堆著破爛,幾個花甲以上的老人呆呆地坐在橋內,這場景整個一箇舊社會。嘆氣,一座縣城內的明代廊橋竟然不修善一下,就這樣下去再有兩年估計它也不存在了。

打聽了一下,這兒離羅陽汽車站還有點距離,就打了個三輪車,正好有一輛到三魁的車出站,趕緊上車10元半小時到達三魁,這是一個找尋泰順廊橋的中心位置,住兩天四周各鎮去尋找我計劃中的廊橋,但願能如願。

入住了網上提到的泰秀賓館,汽車站旁邊向河邊看,有他家的招牌。這是個小地方,馬路對面的紅色樓房一連三家小賓館,其中“三魁賓館”應該是去哪兒網收錄的那個,但這兒像個廣場似的,一定不安靜,還是河邊的泰秀更適合下榻。

過去進大廳,一個女人躺在沙發上,我一連問了幾句,她也回了我幾句話,但一直沒起身,真真個要命!可沒有更好的選擇呀!

70的房間還真不錯,大大的,床單被單也是新換過的,洗浴間也亮堂,比昨天東坑住的強多了,雖然女人太懶房間好價格不高也不錯了。

中午了大太陽高掛,出門八九天了也沒洗衣服,出了好多汗的衣服得趕緊洗洗了,洗完用賓館樓下的洗衣機脫水,涼在樓下,晚上回來就全乾了。

收拾完下樓準備吃個午飯,可一下看見雅陽的車來了,馬上就跳上去了,剛來情況不太熟悉,有些緊張,擔心車少影響行程,有車就不放過。其實三魁到雅陽的車很多,不必這麼緊張。

到了雅陽吃了簡單午飯,車站有等活的三輪車,問了一個司機可否知道普賓橋,他說知道,講好25元。可他卻給我們拉到一座新橋前,最憎恨這種不懂裝懂的人,為了掙錢,你說去那他都知道,對於家鄉的文物卻一慨不知。又跟他說了半天,告訴他在新久村,幸好村子沒找錯,穿過村子就看見了。

普賓橋,國家級,木平梁廊橋。位於雅陽鎮新久村,從雅陽鎮沿雅埠線向南5公里。系木平梁廊橋,建於嘉慶廿六年,長13。60米,橋屋寬4。25米,橋屋高3。74米,跨徑8。54米。廊橋北橋頭的神廟是馬仙宮。這是一座還不錯的廊橋,兩邊還有橋茶屋,附近還有個老石橋,加上馬仙宮形成了一小片老環境。但前幾個木拱廊橋實在是太漂亮了,再看這個小小的木平橋就感覺不那麼驚豔了。

從雅陽回三魁時在墩頭路口下來,過馬路左拐100米的右邊就是墩頭廊橋,系木平梁廊橋始建年代不詳,脊檁上記為清道光十二年重建。長16。36米,寬4。49米,跨徑8。70米,周圍儲存有一片古代民居建築。東橋頭建有防火山牆,主體為磚石結構。橋屋面闊七開間,32柱,樑架為抬梁式。屋脊壓塊磚,為仰合瓦頂。兩層擋風板,在上層擋風橋上設望窗。橋身用九根大木橫架,平梁直徑35釐米不等。有橋碑,年代記載部分已破損。

裡面設神龕供村民祭祀用,橋箱的擋板也掉了大半,旁邊的人說是上月臺風吹掉了,撿回來放在了旁邊。

回到三魁後又步行去了劉宅橋,其實也在去雅陽方向的路上,回來時提前在交警中隊下來就近多了。從交警中隊旁邊的路口進去,穿過一個小區,有條下坡路通向村子,進村後右邊有個“劉氏宗祠”,宗祠後面就是劉宅橋了。

劉宅橋又名仙洞虹橋,建於明代永樂三年(1405年)。長24。8米,寬6。15米,跨徑9。2米。

木平橋一般都建在溪面並不寬闊的溪流之上,全縣共有22座木平橋,劉宅橋的年代為最久遠的。先後經歷了三次大修,模樣依舊。有兩層,屋簷高翅,裝飾著豔麗的龍鳳,是一座目前我見過最漂亮的平橋了,是泰順眾多屋式木平橋中造型最為精巧別緻的一座。

回來在車站對面的飯館吃飯,與老闆一家人聊了一會兒洪水的事,這三魁是重災區,特別是車站前這個小廣場地勢較低,也沖毀了不遠的薛宅橋。

10月29日,陰

下雨降溫了,一下子就涼快了。

在這兒與車站的老排程聊了很多關於來往車輛的時間等情況,老頭不錯,幫助我們許多。每天最早到龜湖鎮的車是7:30之前路過,在車站前的馬路上等就行。從三魁車站發車的不是太多,但路過的很多,到周邊各鎮還是比較方便的。

車站前有早點攤,一種類似腸粉的食品,包了一些菜,看似不錯但味道一般,應該是菜炒時沒放油。

11元1小時到達龜湖鎮,這裡有兩座我要找尋的廊橋,都在附近的村子裡,必須從鎮上包車才行。下車後見車站沒有私車,便問了司機,司機指了個牆上的電話。

龜湖鎮去年修整一新,建了個較大的新廊橋和湖,鎮內公園風景區的模樣,當地人很驕傲地推薦我們去看看。下著雨遠遠看了下,往回走時有一家人在辦喜事,許多閒人在賣呆,便同一個司機模樣的中年人說了想找一輛車,那個人馬上熱情迴應,叫來個開車的帥哥,講好70元帶我們去找,一定是要高了,但一想今天情況有點特殊,又無其它車,多10塊就多吧。這個年青司機對這兩個村和橋都熟悉也是很難得。

先到後章崗村去找城水橋(也稱神水橋,國家級),位於龜湖鎮後章崗村神水溪上,進村穿過去,走到村尾可見到土地廟,橋在廟後面不遠的溪上,從廟後樹林小路過去200米左右。系八字撐式木拱廊橋,建於民國三十一年,建橋屋七間,長15。02米,寬4。61米,橋屋高4。83米,跨徑11。16米,橋面稍圓背,水面至橋面高5米。

可猛一見到就似一座平橋,待仔細看才發現是拱橋,只是她的擋板比較低,靠下多擋了許多。木頭本色,周圍樹木茂密,加上小雨濛濛一片黑黑的環境。橋下的水還有,石板路上青苔滑滑的。左右欣賞著拍了照。

然後出村上大交線公路,在360度大拐彎處就是龍洋村路口,有指標牌。拐過去又盤山開了幾分鐘山路到達龍洋村,龍洋橋就在村口。

龍洋橋是木平梁廊橋,建於民國5年8月初三日建造辰時大吉,橋屋長14。05米,橋屋寬4。17米,橋面寬4。41米,橋屋高5。35米,跨徑7。05米,橋面1。85米,六間。廊橋兩頭的橋屋屋頂為歇山頂,中間屋頂為重簷歇山頂,她的造型比較新穎,寬寬的清靈橋屋蓋住了馬路,第二層重簷高出很多,造型秀美。簷下牛腿的曲線非常漂亮,廊橋中部設有神龕。橋箱擋板為豔麗的紅色,屋簷下橫板和裝飾也為紅色,陰陰的天也擋不住她明麗的色彩。

包車雖然方便,但總是不能太久停留,況且雨還在下,沒有不走的理由了,可每離開一座橋心裡都是不情願的。

原來以為很困難的兩座橋就這麼輕鬆地就找到了,到現在我對自己都有些佩服了,功夫不負有心人,廊橋也不負我熱愛她們的心呀!

回到龜湖車站10:15,乘10:30的車回三魁,在路過仕陽時下車,遊國家級的仕水啶步。泰順碇步橋數量眾多,歷史悠久。在古代修建的碇步中,以清代建造的碇步數量最多,構造也比其他年代精緻。泰順碇步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橋樑史話》中提到的這個仕水碇步,始建於明代,清乾隆59年重建於現址,清嘉慶24年修葺。現存仕水碇步在1987年又進行了一次重修。

秋天的河水不多,碇步長長的兩排石頭,都被千百隻腳磨得圓圓的了。慢慢走過去,對岸是公路,橋頭有國家級的牌扁,還有許多提詞牌,寫出了該碇步在眾多橋中的地位。又慢慢回來,橋頭處許多老房子,新舊混搭在一起。

從仕陽到三魁的車很多,乘上車又在雪溪鄉下車,遊覽一下國家級的胡氏大院,院子還住著人家,一進門的造型不錯,但僅此一個鏡頭,再看院子裡就一般了,石頭牆,黛瓦,木樑,有些木雕不多,比較完好,觀賞價值一般。又在附近走了走,還有幾棟老屋子,但都是第一眼黑黑舊舊的感覺不錯,再細看便更無誘人之處。

回到三魁包車30元去了附近的永慶橋,到了才發現根本不用包車,所有到羅陽的班車都路過村口,在“戩州”的路牌處下車,向村子裡面走約300米,順著路右拐一點就看見永慶橋了。非常方便也不費腳力。

國家級的永慶橋,位於三魁鎮戰洲下溪坪村,建於清嘉慶二年(1797年),全長33米,寬4。5米,離水面高8米,為伸臂式木廊橋,橋墩青石砌築,上置二層直角相交的挑梁木,面鋪行道橋板,有廊屋12間,明間為二層重簷樓閣,內設扶梯上下,屋面回翼角高翹,造型雅樸,是縣境內優美的古代木廊平橋。雖然也是黑黑的木頭本色,但有白色鑲邊,這幾條亮色的點綴讓她明豔了不少。

回來時在薛宅橋原址下車,看看那可憐的橋沖毀的地方。深深的河道,岸邊一大堆石頭和牌扁,但沒有找到國家級的牌子,可能被石頭埋住了吧。地方政府責任重大,史上多少座橋都是毀於洪水,卻在電視上說什麼“只注意防火,沒想到會被水沖走”。對岸已有幾個工人在工作了,看似恢復工作已經啟動,不知構件是否找齊全了?也不知是否會影響申遺工作?看著很是可惜,若是去年秋決心出行就不會留下遺憾了。人活著,總是要為家人做出犧牲,何況是看似輕鬆的旅行。

下午兩點多就沒事了,因為下午沒車了今天的工作也就結束了,下面的計劃只能等到明天一早實行了。對今天的行程也是很滿意,現在看來找尋廊橋的工作遠比我行前預想得簡單,恩,不負我認真做詳細攻略的辛苦呀!很好,心情不錯。

休息吧!

10月30日,多雲

早乘7:30到洲嶺鄉的車,在三條橋路口下車,有指示牌,而且司機和售票員都明白,許多遊人都是這樣來遊覽三條橋的。售票員還會叮囑9:50回到這個路口等下一班車去洲嶺。

按指示向左沿水泥路步行幾分鐘,到了一家人的院前空地上,水泥路結束,穿過空地靠左邊的臺階向下可見到一條古道,全部石頭臺階,好走,下雨時會滑。沿古道一直向下,中途還會路過一個新修的溯源亭,這條古道已被當地重視,修整齊了,還建了這個亭子。

左側是溪水,只聞水聲不見橋蹤,大約走了15分鐘,赫然從密密的樹隙中見到她黑黑的屋頂,心中大喜,快步上前。杳無人煙的荒野之中三條橋顯得格外孤寂,千百個日日夜夜她就這樣安靜地躺在這裡,只有溪水山林為伴。雖然我喜歡孤立於山水間如虹如靈的廊橋,但又覺得她們楚楚可憐,真想她們立刻變小,我可以帶走,放在一個我認為可以凸顯她們地位的地方,雖然我還沒想好。

三條橋位於洲嶺鄉和垟溪鄉交界溪上。由原先三條巨木跨河為橋而得名,建於宋紹興7年,重建於清道光23年,為疊梁式木拱廊橋。長26。63米,寬4米,離水面高10米,建橋屋11間,明間五架柱樑,柱頭有蝶形蓮花瓣頭拱座。

三條橋起源較早,曾發現過唐朝貞觀舊瓦,是泰順縣文獻記載歷史最早的橋樑。精巧秀麗,歷史悠久,被編入《中國古代科技成就》中,真是一座地位不一般的橋呀!

棕黑色廊橋立於兩山之間,橋下碧水,兩岸翠綠,最喜歡如此環境中的廊橋,才可充分凸顯出他們的孤傲凌空之美,造型如虹之美。那些混雜在房屋中的橋就遜色多了。

走近細看橋頭有“威靈顯赫”的扁額,舊舊的卻又不破是最好的觀賞狀態。時間很充分,可以認真的拍照,欣賞,甚至可以找一滿意角度坐下來深深打量她。

返回到路口等下一班車,售票員告訴的時間是有富餘量的,9:50回到路口決不會晚的,有時間便多欣賞一會不必提前回來。

下一班車10點多一點到達。在洲嶺下車後,穿過村子向左就可看到位於村頭的毓文橋了,

毓文橋位於洲嶺鄉洲邊村水尾,兩山缺口處,系石拱木廊橋,始建於道光19年,全長23米,寬4米,單跨7。6米,有橋屋6間,三層樓閣,二樓為文昌閣,廊屋七間,勾心鬥角,屋簷上嵌葫蘆頂,是謂別具匠心。雖為木質本色,但精雕細琢了許多,橋兩側的花窗木擋,橋頂的精美造型。拱卷為青石築砌,呈半月狀,與周圍古松、溪水融為一體,是現存造型最豐富優美的廊橋,宛如一幅精緻的古畫鑲嵌在山水叢林之間。

穿過橋有通向山上廟宇的路,可俯瞰毓文橋。

在泰順的這些廊橋中,都和神仙廟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橋內,橋邊部可看見神龕廟宇。可見廊橋在當地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欣賞後去了周灣古民居,老房子有一片,但可看的就一個大厝,比較完整。洲嶺鄉還有一些老屋夾雜在新建築中,失了它們的價值。

內容游完正好乘11:30的車回三魁。這趟班車的時間簡直太棒了,就是為遊客量身定製的,欣賞兩座橋加上週灣大厝時間都是剛剛好。

回來午飯品嚐了三魁車站附近的“仕陽肉丸”,挺不錯。

浙南廊橋第四站:泰順-泗溪鎮

回來午飯品嚐了三魁車站附近的“仕陽肉丸”,挺不錯。回房休息會兒,退房,請車站的老排程找了輛私車60送到泗溪。本來兩地車很多,但路被上月的洪水沖壞了,正在搶修,旁邊的臨時路不太好,可以走小車,公共中巴就停運了。其實昨天到雅陽時發現許多班次到泗溪,事先知道的話就可以將雅陽行程安排在最後,帶著行李遊後就直接去泗溪了。但許多時候都是到了之後才知曉當地情況。

到泗溪鎮入住到車站對面的古橋賓館,賓館是兩位美女在打理,一進門就感覺很溫馨清爽,房間不大很乾淨,特別是床上布草比較新無異味,單子都是新換過的。1。2米的兩張床,桌、椅還有衣架,用著也挺方便。洗手間還不算小,裝置都無損壞。在這樣一個小鎮70的價位,我已經很滿意了。

泗溪鎮比三魁要大些,它在泰順縣的主要交通要道上,交通和過往行人更多些,車站前每天都有好多私車在攬生意。安頓好找了個車25,去找南溪橋,其實僅一公里,步行也可,但要走在公路上不是太舒服。司機說知道南溪橋,將我們送到一座小巧可愛的廊橋跟前。我一見就非常喜歡,看著它古樸的樣子,也沒懷疑就認定是南溪橋了。心想這南溪沒聽說有兩座橋呀。小橋如模型般建在曠野的小溪之上,真的是味道十足。

可回來百度上查了一下,不對了,南溪橋是平橋,從照片上看根本就不是那個小橋。賓館美女一再說上月被大水沖壞了,沒有了。這個小橋是前幾年模仿新建的。後來證實她說的全對。

還是去欣賞泗溪鎮內的兩座姐妹橋吧,先去看溪東橋,走過去沒多遠。

哇!第一眼就感覺真是名不虛傳呀,漂亮壯觀,不同凡響呢!

溪東橋建於明朝隆慶4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了。橋長42米,廊屋高10米,淨跨31米。橋由二層共骨相貫而成,由九節拱骨並排與另一層八節拱骨貫穿搭置,自成穩固的樑架。在拱內又置三角形木架,加強橫向力的作用。為了保護拱骨和樑柱,防止風雨侵蝕,兩側都裝有風板。兩端拱趾各自支撐在橋臺上,橋臺用花崗岩塊石磊築於兩岸山崖之上,兩頭通道均有石踏跺。樑架上建長廊式橋屋15間,當中三間高起為樓閣,兩頭翼角飛挑。盤龍臥虎,鬥角繞雲,青龍翹虛,頗有吞雲吐霧之勢。是泰順造型最佳的木拱廊橋之一。因橫跨東溪而得名。

呵呵,一路走來欣賞了這麼多座廊橋,還是這泗溪的名橋最為震撼。沒有了那種小小破破,楚楚可憐,風雨飄搖的感覺,而是堅固結實,鮮豔靚麗,宏大氣派。保護到位,紅色橋箱整齊完好,彩繪翅角靈動美豔,流線造型秀美輕靈。

橋邊環境也好,一邊是碧水相伴,一邊為廣場花園,找個臺階坐下就不想走了。

再去欣賞妹妹北澗橋,國家級,中國四大古橋之一,歷盡百年風雨,絲毫不見褪色,橋樑的整體木質結構至今保持的相當完好。因橋跨北而上,故名曰“北澗橋”。始建於清康熙13年,嘉慶8年修建,道光29年重修。橋長51.87米,寬5.39米,淨跨29米,橋屋20間,橋柱84根,橋面地板全由一寸厚木板兩層加固。橋東首地勢較高,為橋頭,有石階16級;橋西地勢較低,為橋尾,石階26步。

姐妹二橋真的同樣漂亮,同樣震撼。這北澗橋整體結構合理,氣勢如虹,橋屋灰瓦紅身,飛簷走獸,橋旁古樹掩映,橋下二水交匯。青山、碧水、虹橋、古樹,相互輝映,完美融合,美豔天成,構成一幅迷人的風景畫,我醉了!痴迷地看著眼前的畫面,令人恍惚。不知今兮何兮,不知身在何處?

半天回過神來,走過碇步近前細看,橋頭那棵古樟已千年之久,陪伴石橋任橋下溪水流過多少日夜春秋。

橋頭有一個古屋茶樓,光亮的石板路兩邊,擠擠地擺著食品攤,很是煞風景。

穿過橋到了橋尾,是四位建橋者的塑像,是他們留給了我們如此尤物,得以大飽眼福。從橋尾下到河道上,就是想從各角度欣賞拍攝她,就像把玩一個玩具,愛不釋手地反覆琢磨觀看。

最後來到河對面的廣場,這裡是全面欣賞北澗橋的最佳地點。在我眼裡北澗橋最美之處是環境,是與千年古樟樹的完美結合,一紅一綠,一橫一豎,營造出來的悠然古韻無與倫比,廊橋美環境美才能榮登最美廊橋之首呀!

在賓館附近找了個飯館,菜品一般。

10月31日,多雲

今天的任務是乘鄉村公交去橫杭鄉找尋兩座國家級廊橋-霞光橋和池源橋。早7點多一點就有去橫杭鄉的中巴,8元40分鐘車程。

下車後先順便看看橫杭鄉里面的另一座霞莊橋,原名望宵橋,系八字撐木拱廊橋,很舊了,沒得到保護的樣子,可憐巴巴地。而且夾在一片新舊房屋中,侷促著,看著心疼的模樣。

然後包車30去找那兩座國家級橋,出村2公里的公路邊就是國家級的霞光橋,系石拱木廊橋,位於橫坑鄉華洋村。始建於清雍正元年 ,咸豐2年重建,同治13年重建。橋屋長17。26米,跨徑13。30米,橋面寬4。42米,橋屋高4。25米,拱卷高7。30米,七間,二重簷。平整的石頭砌成的橋拱呈半月形。石拱之上,架起廊屋七間,廊屋外附木板擋風,上設屋簷蔽雨,屋簷為重簷式,屋脊平緩有序,轉折處彎曲有度,翼角稍稍伸出後,微微起翹,遠看給屋頂增添了些許動感,近觀有飛揚之勢。整個屋頂給人以親切、柔和、輕盈、秀逸的美感。如今遠看她動感十足呢,又增加了屋脊榻腰的曲線,雖身為國家級,這一幅慘模樣,也不知國家是否撥錢,還是被當地政府挪用?

然後再去稍遠些的池源村找國家級的池源橋,公路上有路牌,按牌子拐進去就是池源村了。池源橋系八字撐木拱廊橋,咸豐三年被洪水沖毀,咸豐七年重建,橋身長21。03米米,橋面寬4。27米,離水平面4。40米,橋屋高4。11米,跨度9。50米,8間。古樸、粗獷,力學結構簡單。拱很短,三分之二橋身在地上了,造型有些特別。同樣是舊舊破破的。

以上三座橋,特別是後兩座國家級廊橋讓我很痛心,之前做攻略時見到別人2013年拍的片片比現在新多了,三年時間一定是無人管她們,這些肚大腸肥的傢伙們,可惡!

回來讓司機將我們放在了霞光橋邊,一邊欣賞一邊等車。唉,橫坑這一趟,說欣賞還不如說心痛。

沒一會兒車就來了,因今天灑溪鎮有集市,周邊各村鄉增加了車輛。如今鄉村中巴真的與城裡的公交也差不了太多,很方便的。

回來時路過玉巖村下車,這裡離灑溪還有2公里,有一個南陽橋和包氏宗祠。南洋橋就在村頭路邊上,下車就看見了。是個很漂亮的伸臂梁木平廊橋。

建於清同治9年,橋長41。7米,寬4。6米。南陽橋的構造特點是在溪中建石墩,然後在墩上疊架木樑,向左右平衡伸展。這種雙向伸臂木樑橋始於簡支木樑橋的一種構造形式,可以增加木樑的承託作用,同時還可使木柱在縱向有一定的穩定性。紅紅豔麗的橋身,還有那個龜形石墩,為橋增添了許多靈動神氣。

看見這樣秀美的橋讓我一掃剛才低沉的心情,高興地欣賞拍照,一激動把包氏宗祠的事也給忘了。這次行程找尋廊橋的目標太過重要,腦子和精力都被橋給佔用了,才發生這麼可笑的事情。欣賞夠了車也來了,就跳上去了。

回到泗溪後,沒找到南溪橋還是不甘心,這麼近就是沖毀了也要去看看。上了一輛去雅陽的車,在南溪下來,問了好幾個人,又將照片給他們看,終於找到了,果然是沖壞了,還剩下一半的橋了。

南溪橋是清道光22年重建,橋長20。35米,寬4。87米,高4。85米,跨徑6。8米,歇山頂,七架兩廊抬梁式結構,廊屋中有神龕,兩廊屋簷黃色飾件彎曲高挑,造型古樸典雅。從剩下的一半看,屋簷還有黃色高挑的飾件,南溪橋真的應該是一座挺漂亮的橋,很可惜了。雖然沖壞了,但我也終於是了卻了心願。

慢慢步行回去,真的是很近,一會兒就到了泗溪的集市,很熱鬧,物品豐富,我們也沿路逛了起來,看看當地的生活也挺有意思的。

至此,找尋廊橋的行程結束,在泰順共欣賞到了17座廊橋,泰順共15座國家級橋,除沖走的3座,另外12座均已被我收入囊中,主動放棄了原計劃中個別偏遠鄉村的小橋,計劃圓滿完成。呵呵,對這個結果很滿意,對自己也很滿意。整個找尋過程比較順利。

中午休息,下午天空雲量少了,太陽會露出一下下。2點多又到溪東橋邊坐坐,並且好好欣賞了橋邊的臨水殿。門臉、前殿在裝修,從側面直接進入後殿。昨天來時正下雨,進了院子沒進殿內就出來了。那知今天進來一看卻是華麗無比,相較於一些知名的浙式古建,也絲毫不見遜色,甚至更勝一籌。這是供奉臨水娘娘陳靖姑的大殿。傳說的故事先不管它,只看這殿內建築、雕刻、木質花紋,真是令人咋舌,精美精湛,完好無損,色彩別緻。雖然幾年來欣賞了不少古蹟,但這臨水殿還是讓我小小地震撼了一下。那些白色樑柱色澤獨特,上面佈滿精雕細刻的木雕,尤其是正中那個大型的穹頂式藻井,更是帶給本人一個不小的意外驚喜。

然後來到北澗橋廣場,靜靜地坐下,安靜地享受在古橋古韻的美好環境之中。期間,接近傍晚時太陽露出來2分鐘,被我完全利用,拍出了自己滿意的片片,大師們的照片也這是這麼等出來的。

直到天將黑才不舍地告別離開,再見了,我的夢中廊橋;結束了,我的廊橋之旅。

在泰順共收穫了17座廊橋,其中12座為國家級,素有“泰順之鄉”美譽的泰順共有15座國家級廊橋,中秋節那天的洪水沖毀了3座,其餘的12座此行均被我收入囊中。

再加上景寧的13座廊橋,此行一共欣賞了30座廊橋。這些形態各異,美豔古樸的橋將是我一生的財富,也許明年或者後年我還會再出發,找尋慶雲,福建的廊橋。

廊橋,我與你情未了。

感謝瀏覽

圖文 太空精靈, 常駐北京

熱愛旅行的處女座攻略控、古蹟控,多平臺旅遊達人。

原創遊記,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或用於商業用途,如需它用請私信作者。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