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我生長在黃浦江畔

#一句話安利你的家鄉#“;#上海頭條#​#不花錢的愛好#​生長在黃浦江畔。

我生長在黃浦江畔

黃浦江

是上海的母親河。我出生於浦江邊,成長於浦江邊,後來成人了又長期居住在

浦江

邊,工作在浦江邊。所以我是浦江之子一點也不假

1947年7月5日,在那轟隆隆的解放戰爭的炮聲中,位於上海

楊樹浦路

某老式里弄的一戶工人家庭誕生了一個男嬰——這就是我。

老上海的楊浦區是工廠林立的工業區,而楊樹浦路則是沿江的一條馬路。過去老上海的支柱產業——紡織廠,因水運方便之需要大都開設在沿黃浦江的楊樹浦路上,如著名的國棉九廠(先烈顧正紅生前所在的工廠),國棉十二廠,國棉十七廠(四人幫王洪文生前所在的工廠),國毛五廠,上海絲織一廠,三廠等都在楊樹浦路上,所以我們里弄的居民大多是紡織廠的工人。在五十年代的早晨我每天被紡織廠的汽笛聲吵醒。因為當時紡織工人都很窮,家裡沒有鐘錶,只有聽汽笛聲來控制上班的時間。由於我母親在紡織廠做過工,所以她知道怎麼樣的汽笛聲是哪家廠的。各廠汽笛叫的時間先後秩序決不會搞錯。當時老上海楊浦區早晨汽笛聲聲如是交響曲催人起床,開始新的一天的勞作和生活,使我從小養成了不睡懶覺的好習慣。

那時在楊樹浦路上,早晨和傍晚最熱鬧,上下班的工人行色匆匆來來往往。汽車的喇叭聲,有軌電車的叮噹聲,還有腳踏車的鈐聲交織在一起,好象告訴人們,新的一天開始了。那時候我還小,大約只有四五歲就每天早晨站在馬路邊看著來來往往的有軌電車和行色匆匆的行人,期待長大了也和他們一樣每天上下班。

在楊樹浦路上除了有許多紡織廠外還有許多海港碼頭,離我家最近的是黃浦碼頭(也叫秦皇島碼頭)。那邊是我兒時最愛玩的地方。白天我和夥伴一起去看“大吊車真歷害,輕輕地一抓就起來”。夏日傍晚,我和小夥伴一起又坐在江邊乘涼,看海輪來往穿梭,陣陣江風習來,涼爽心扉,但我膽小不敢到江中游泳。

1960年我開始上中學了。我的學校就在楊樹浦路上。學校的旁邊是上海楊樹浦自來水廠,從我們學校的三樓教室向外遙望:水廠的汲水池一個接一個,在陽光的照耀下銀光鱗漣,汲水池和黃浦江相通,遠處的黃浦江上海輪穿梭,汽笛聲聲,我就在這樣美好的黃浦江邊讀完了六年初中和高中然後又趕上兩年文革,在中學實足渡過了八個春秋,奠定了我的人生觀。

回顧人生,我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整整29年都在上海楊浦區楊樹浦路渡過,所以我很懷念這條馬路。我懷念馬路上的有軌電車,我我懷念自來水廠古堡式的建築,我懷念浦江中的海輪,我懷念海港的大吊車,我懷念浦江邊的崢嶸歲月……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