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行走徽州124」高山上的槐棠村,沒見著槐樹和海棠,或許是懷唐

【行走徽州124】高山上的槐棠村,沒見著槐樹和海棠,或許是懷唐

司馬狂/文

正式介紹槐棠村之前,我想先提醒大家一下,這個村子叫槐棠,不是那個歙縣西鄉著名的華僑村槐塘,兩者同音,卻相距甚遠。槐棠在歙縣南鄉,隸屬於高槐行政村,以前屬呈村降鄉管轄,如今鄉鎮合併過後,屬於北岸鎮管轄。槐棠和高山兩村同姓同源,位置上也是緊緊挨著的,不遠處還有著名的徽州貢菊原產地金竹嶺,再往更高的山上行去,還有佛教聖地大天寺。

「行走徽州124」高山上的槐棠村,沒見著槐樹和海棠,或許是懷唐

「行走徽州124」高山上的槐棠村,沒見著槐樹和海棠,或許是懷唐

「行走徽州124」高山上的槐棠村,沒見著槐樹和海棠,或許是懷唐

「行走徽州124」高山上的槐棠村,沒見著槐樹和海棠,或許是懷唐

最近因為修建黃千高速的緣故,從呈村降往槐棠去的山路,頗為難走。我們一行在高速施工處轉悠了很大一圈,最後才在施工人員的指引下,好不容易找到了上山的路。山路雖然經過水泥硬化,但車技不好的人最好還是不要勉強開車上去。途中唯一會出意外的就是有個岔路去高山村的,千萬不要拐過去就行。到得槐棠村口,幾株大樟樹,遮天蔽日。站在山崗上,極目遠眺,遠山如黛,近處的老宅子隱逸在灌木之中。我有些奇怪的是,其他村落的水口,一般在低一些的位置,村民鼎建的房舍多是在水口之後依次修建。而槐棠的水口特別有意思,它位於村子最高處,房舍都在水口之下,也都是背對著水口而建的。

「行走徽州124」高山上的槐棠村,沒見著槐樹和海棠,或許是懷唐

「行走徽州124」高山上的槐棠村,沒見著槐樹和海棠,或許是懷唐

「行走徽州124」高山上的槐棠村,沒見著槐樹和海棠,或許是懷唐

邁步往村裡走去,頓生世外桃花之感。山下是熱火朝天的高速建設,山上的人卻任憑你東西南北風,我自樂悠悠地享受著山居生活的愜意。日頭西去,留守在村裡的人們,忙碌一天後,閒散地坐在路旁納涼。對於我們的到來,村民們有些許驚訝,他們很奇怪為什麼會有人大熱天跑到這高山之巔來。更多的長者,被我們的腳步聲驚擾,出來瞧上幾眼,默默看著我們走遠。還有老人家趁著天色沒徹底暗下去,揹著藥壺上山打農藥。有他們在,槐棠還是那個槐棠,哪怕槐棠的一些老宅沒了人住,轟然倒塌了。若是哪天他們也隨著子女進城去了,那槐棠就只存在於記憶中了。

「行走徽州124」高山上的槐棠村,沒見著槐樹和海棠,或許是懷唐

「行走徽州124」高山上的槐棠村,沒見著槐樹和海棠,或許是懷唐

「行走徽州124」高山上的槐棠村,沒見著槐樹和海棠,或許是懷唐

「行走徽州124」高山上的槐棠村,沒見著槐樹和海棠,或許是懷唐

這幾年走過的徽州村落多了,我本以為槐棠也和大多數的村莊一樣,雖然很好,卻也就是這般模樣罷了。直到我一路往山下走的時候,忽然見著一處氣勢恢宏的建築,才驀然生出一種對於這個高山村落的景仰之情來。高聳的門樓,兩旁的建築物都沒了蹤跡,而它依舊堅強地佇立著。藤蔓和野草附著門牆,給龍鍾的門樓加了些許的生命力。可惜的是,門罩上的磚雕被破壞了,剩下的青磚有些異樣,就如同人身上的肌膚被撕去,留下的傷口始終無法癒合一般。門內老宅一片頹敗,只能從剩下的框架中遙想當年此間的富庶模樣。

「行走徽州124」高山上的槐棠村,沒見著槐樹和海棠,或許是懷唐

「行走徽州124」高山上的槐棠村,沒見著槐樹和海棠,或許是懷唐

「行走徽州124」高山上的槐棠村,沒見著槐樹和海棠,或許是懷唐

「行走徽州124」高山上的槐棠村,沒見著槐樹和海棠,或許是懷唐

有婦人在坦上曬作物,見我們對這宅子感興趣,自豪地跟我們訴說著自己家祖上當年的輝煌,引著我們看房子下方高高的石磅地基。傳說中,當年的石匠從學徒到病故,一輩子的時光都耗費在這堵石磅之上,雖然有誇大之嫌疑,但卻也是從側面彰顯著這房子的氣勢。更有緣的是,在我寫此文的時候,居然有了婦人女兒的聯絡方式。這才知曉這宅子是婦人公爹胡柏生的爺爺建造的,這位胡姓先翁的名字未曾得知,只知道他在蘇州經營茶葉和金器生意。當年營建這房子的時候,白花花的銀子都要僱人一路挑到槐棠來。這連排的建築群,村裡人謂之“36門闕”,其規模之大,耗費錢財之巨,僅從名字裡就能揣測一二。

「行走徽州124」高山上的槐棠村,沒見著槐樹和海棠,或許是懷唐

「行走徽州124」高山上的槐棠村,沒見著槐樹和海棠,或許是懷唐

「行走徽州124」高山上的槐棠村,沒見著槐樹和海棠,或許是懷唐

「行走徽州124」高山上的槐棠村,沒見著槐樹和海棠,或許是懷唐

其實在呈村降一帶,槐棠還有個土名叫“李黃汰”,另外又有李槐棠、李槐塘等名字。至於村名緣何而來,資料中沒有確切記載。《歙縣地名錄》寫的是,此地始居者宅邊有池塘,池塘邊上種了李槐樹,所以叫李槐塘。很慚愧,我真不知道李槐樹是什麼樹。不過我個人倒是對這個地名有自己的理解,這裡的村民大多姓胡,是李改胡。李胡本李唐王族之後,這槐棠或許蘊藏著懷唐之意。字首之李,則是表示自己本姓李。至於這個李黃汰,我甚至於懷疑其實是李皇汰,畢竟黃與皇確實音近。至於從字面理解為槐樹和海棠花並存之地,我反正是沒見著槐樹,也沒看到海棠花。要說起來,歙西槐塘的唐姓也是李唐王族後裔改姓的,兩者冥冥中都有了關聯。

「行走徽州124」高山上的槐棠村,沒見著槐樹和海棠,或許是懷唐

「行走徽州124」高山上的槐棠村,沒見著槐樹和海棠,或許是懷唐

「行走徽州124」高山上的槐棠村,沒見著槐樹和海棠,或許是懷唐

「行走徽州124」高山上的槐棠村,沒見著槐樹和海棠,或許是懷唐

看著槐棠村內留存著的古宅,我始終覺得這裡絕對是出過大人物的地方。可查閱《歙縣誌》卻鮮有關於槐棠村的介紹,唯一記載的槐棠人名叫胡鳳子。我問及槐棠本村人,卻對於此君毫不知情。這位胡鳳子先生最初是去上海學做典當生意的,五卅運動時被推舉為上海典當業工會執行委員。後來,胡鳳子創辦了《互助》、《跳躍》等刊物,成為宣傳新民主革命的先鋒。後遷居蘇州,執教於萃英中學、東吳大學。抗戰爆發後,返回槐棠故里,創辦槐山小學,興建槐山公園,出版槐山壁報。遺憾的是,村裡的年輕人都不知道槐山小學、槐山公園究竟在何處,更不消說槐山壁報長什麼模樣了。胡鳳子後來迫於生計,又回到了上海,直到1983年方才去世。至於其他的槐棠名流,則真的無從探究。

「行走徽州124」高山上的槐棠村,沒見著槐樹和海棠,或許是懷唐

「行走徽州124」高山上的槐棠村,沒見著槐樹和海棠,或許是懷唐

「行走徽州124」高山上的槐棠村,沒見著槐樹和海棠,或許是懷唐

金烏西沉,沒了陽光的沁潤,再加上本就沒有多少人,槐棠一下子變得異常靜謐,靜到讓人感覺有些害怕。最後的餘暉,強灑在斑駁的牆壁上,一天就這麼過去了。在這個古老的村莊中,人們日復一日地重複著這樣的生活,單調中又有一些怡然。炊煙穿過煙囪,直往天際鑽,那是因為槐棠位處高山之巔,似乎高個子的人都能頂著天了,那炊煙可不就宛若直奔九霄了嘛。我行色匆匆地結束了槐棠之行,翻看著在村裡拍攝的照片,愈發覺著這個村子真的不簡單。以前因為姐夫家是高山村的,曾到過高山,卻始終未曾踏足槐棠,只是聽聞過槐棠的大名,此番遊走,真的是不虛此行。

「行走徽州124」高山上的槐棠村,沒見著槐樹和海棠,或許是懷唐

「行走徽州124」高山上的槐棠村,沒見著槐樹和海棠,或許是懷唐

「行走徽州124」高山上的槐棠村,沒見著槐樹和海棠,或許是懷唐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