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特評丨彭州山洪敲響警鐘,要守住“野景區”安全紅線

特評丨彭州山洪敲響警鐘,要守住“野景區”安全紅線

文丨深圳特區報評論員 尹傳剛

命運幽居暗處,悲劇往往在不經意間降臨。

8月13日,四川彭州龍門山鎮龍漕溝突發山洪,讓正在河道上露營嬉戲的人們猝不及防,被捲入山洪。截至目前,已有7人遇難,8人輕傷。

龍槽溝景色雖美,卻屬於未開發景區,且屬於地質災害點位,易發生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災害。其爆紅,源於一些社交平臺的力薦。於是,潛藏著巨大安全風險的龍槽溝,成為了“網紅”打卡地。

這場悲劇本可避免。除了當地政府專門發文提醒,在前往事發地的道路上,也遍佈警示標語,並設有攔網,但去龍槽溝遊玩的人們無視這些,且撕開攔網鑽進河溝;山洪到來前,管理員拿著喇叭苦勸遊客撤離,“我給你們跪下了,求求你們,快要漲水了,你們快跑……”但是,沒有人理會他。

1

龍漕溝此次爆發的山洪,有一個專業名詞叫“齊頭水”。說的是山區夏季區域性暴雨後,爆發的兇險山洪,水頭聲勢浩大,來勢兇猛,往往剛聽到河道里傳來轟鳴聲,水頭即刻就到達眼前。

“齊頭水”驟然而至時的影片,看得人觸目驚心。

遊客在“清清水,淺淺流”的河道里露營嬉戲,一片歲月靜好。突然,山洪滾滾而至,驚慌失措的遊客向岸邊奔跑。不及撤離的人或顫巍巍地站在河道里,或站在河中間的石頭上。然而洪水無情,水位不斷上漲,洪流捲走了滯留的遊客,留下岸邊的片片驚呼聲……

影片裡,一對不及撤離的父子無助地坐在河中石頭上,這刺痛了許多網友的神經,看得人幾欲流淚。目擊者表示,父親用後背保護兒子,堅持了約15分鐘,最終不幸被捲入洪水時,父親曾嘗試將孩子往岸上拋,但未能成功。影片拍攝者表示,想施救,但無能為力。最新訊息是,“父親獲救了,小孩沒有了”。

習慣了城市生活的人們,對野外的危險缺乏切身感知,不相信山洪會轉瞬即至,大大低估了自然的力量。

2

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

事故發生地龍槽溝,位於彭州市龍門山鎮小魚洞社群和寶山村交界處,一直是當地防範山洪的重點區域,在雨季也經常成為洩洪渠。龍漕溝口的石碑上有明確標識,禁止人和車輛進入。但這擋不住絡繹不絕的遊客。

而當地人對龍槽溝的危險性是瞭然於心的。“我每天下班都會路過那裡,龍漕溝口很狹窄,後山如果下雨的話龍漕溝容易漲水,挺危險的……平常很少有人去那邊玩。”“去龍漕溝玩的,都是不聽勸的。”

公開資訊顯示,彭州市龍門山鎮龍漕溝屬於三級地質災害點位,易發生泥石流、山洪災害,2015、2017年曾發生由齊頭水造成的洪水災害,導致護堤被沖毀100餘米,按照彭州市防汛防災要求,禁止一切人員進入河道內。在大眾點評、旅泊網等網站上,也有人在相關主題下跟帖,提醒“山洪隨時暴發,不建議下河”。在做攻略的時候,很容易就能獲得這些資訊,然而決定前往的遊客,都沒有在意潛在的危險。

而在一些人看來,龍槽溝的野性,反倒成了其魅力的一部分,於是義無反顧前來打卡。

這起悲劇令人痛心,教訓十分深刻。

人的生命是至為寶貴的,對所謂“野景區”的追捧要適度、剋制,始終把安全意識放在第一位。危險的地方之所以危險,往往是因為平靜與絕境的轉換就在須臾之間。

正如一名網友在描述親身經歷時所言,“前一分鐘還清澈見底的溪水變得像泥漿一般” “上岸一分鐘就聽到了山洪的咆哮”。

近年來,全國已發生多起因不顧禁令擅入“野景區”而發生的悲劇。旅遊當然可以追求野趣,但不能無視自然規則。畢竟,大自然一旦發起脾氣來,可能讓我們承受不起。

聽人勸,不該去、不能去的地方堅決不去,才是對自己負責的正確態度。

3

“禁止下河戲水!違者後果自負!”“山洪易發區”……從圖片上看,龍槽溝旁的這些標語,很是醒目,但從現實情況看,卻是形同虛設,也未能避免悲劇的發生。

擋住遊客前往龍槽溝的腳步,既要靠標語提醒,更要靠切實可行的管理措施。以事後諸葛來看,當地政府未配置足夠的管理力量,導致遊客輕易即能進入危險之地。當地政府可考慮引入社會力量參與,與監管部門一起織緊織密風險防控網,切實提升安全保障體系應急應變能力。

此地雖然是“野景區”,但從實際看,已經變得“景區化”。比如,龍槽溝周邊不僅有流動商販在售賣商品,前往龍槽溝之路上的停車、餐飲住宿等配套設施一直存在並持續經營。對於這些配套設施為何會長期存在,當地尚未作出迴應。

不是景點,但與景點相關的配套設施卻一應俱全。這一點殊令人不解且耐人尋味。

4

“野景區”變身網紅開啟地,引得遊客洶湧而來,離不開網路“種草”的推波助瀾。

在一些社交平臺上,這個無安全資質且存在安全隱患的“野景區”,被貼上“露營秘境”“玩水聖地”“消暑妙處”等標籤,一些博主也會奉上旅遊攻略。而一些App對資訊把關存在疏忽,在沒有核實的情況下把龍槽溝當作了一個景區來對待。網紅打卡的力量,帶來了鐵絲網也攔不住的人潮洪流。

“某某平臺上那麼多人都來這裡打卡露營了,能有什麼事兒,會有什麼事兒?”這也許是在此遊玩的人不聽現場勸阻的一種心理。

平心而論,使用者在平臺上釋出出遊體驗無可厚非,但對於存在危險的景點,不論是使用者還是平臺都應該提示安全風險。

事故發生之後,大量關於龍漕溝的“種草”筆記、推薦影片被下架。

但遊客對有安全隱患的“野景區”的追捧,當地管理力量的不足,平臺缺乏甄別稽核意識的標記與推薦,都到了該深入反思之時。

願悲劇不再重演!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