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很少人知道的寒衣節規矩,農諺“清明燒早,寒衣送後”是咋回事?

霜降剛過,我們又迎來了十月一日寒衣節。

詩人言:“寒衣針線密,欲寄君衣君不還”,形象描述了人們對親情的思念。時值孟冬開始,天氣變冷,人們開始為禦寒而添衣,並追憶逝去的親人,要寄去防冷的棉衣。

十月一日寒衣節,與清明、中元節一起,成為一年中祭祀亡者的傳統節日,在農村中有許多講究。其中,天氣陰晴關係著後期的冷暖,流傳著“今冬冷與暖,就看十月初一天”的諺語。另外,“清明燒早,寒衣送後”,送寒衣時也有不少講究。下面,咱們就來詳細地聊一聊。

很少人知道的寒衣節規矩,農諺“清明燒早,寒衣送後”是咋回事?

一、寒衣節的由來

寒衣節歷史悠久,相傳起源於周朝的“臘祭”,後經宋、明、清等朝代的發展,愈發隆重。十月一日送寒衣,同時也被賦予了古老的歷史傳說,其中以孟姜女送寒衣,哭倒長城一大片,及蔡倫造紙最為有名。

孟姜女千里送寒衣,尋夫至長城,痛哭亡夫,感天動地,哭倒了長城,譜寫人類歷史上忠貞的愛情故事,並形成了民間傳統的寒衣節。

而與蔡倫造紙與之相聯絡,卻妥妥是商人促銷的經典案例。為了將積壓的紙張銷售出去,人家竟然演了一場戲,用精彩的劇本創立了一項習俗,將燒寒衣的習俗,直接演化成燒紙衣、燒紙錢等。

很少人知道的寒衣節規矩,農諺“清明燒早,寒衣送後”是咋回事?

二、寒衣節的天氣陰晴有怎樣的說法?

寒衣節的天氣狀況,可以預測今冬的冷與暖。在農村,向來流傳著“

立冬無雨一冬晴,沒有十月初一靈”

的說法,足以說明其提前預測的重要作用。

因為十月初一為孟冬之首,屬於農曆的冬季的開始,當天的天氣對冬天冷暖起指示作用。

“十月初一晴,單衣過暖冬”

如果寒衣節當天是晴天,是暖冬的標誌,穿著單衣就可以過冬。

“十月初一陰,柴炭貴似金”

寒衣節陰天,則為冷冬的標誌。朋友們不妨仔細觀察10月1日當天的天氣,並對今冬冷暖做出大體的預測。

很少人知道的寒衣節規矩,農諺“清明燒早,寒衣送後”是咋回事?

三、“清明燒早,寒衣送晚”是咋回事?

同樣都是祭祀祖先的節日,清明與寒衣節的祭祀方式有著不同講究。其中,農村老人常說“清明燒早,寒衣送晚”,便是二者的最大的區別。

這裡,所謂的早與晚,其實指的是祭祀時間的早晚

。下面,咱們就說說緣由。

清明時節

,大地回春,晝長夜短,陽氣正逐漸上升,所以,祭祀習俗實行上山掃墓,講究在太陽未出將出之時,因為既考慮祖先,又要考慮自己。假如去得太晚,陽氣過強,會傷及祖先。而去得過早,則陰氣過強,會傷害自己。

而十月初一日

,正是霜降之時,寒氣已開始出現,陰氣旺盛,祖先們並不會受傷害,因此,只要在家裡或街頭焚燒,祖先便會親自來取,不必去墓地送寒衣。送寒衣的時間,最好選擇在酉時之後,也就是在黃昏和晚上。

很少人知道的寒衣節規矩,農諺“清明燒早,寒衣送後”是咋回事?

最後概括:

大家知道了“清明燒早,寒衣要晚”的原因了嗎?十月一日祭祀時,宜晚不宜早;而天氣陰晴也會影響今冬的冷暖,當天天氣宜陰不宜晴,才是好年景。

朋友們,您對此怎麼看?歡迎大家留言評論,我們一起熱切交流!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