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圖說金堂歷史

數千年前,古人逐水而居,在三河匯流的成都平原東北部發現了這片肥沃的土地,為解決洪水問題,鱉靈拓開了金堂峽,開啟了她三千五百年的發展史,這裡便是天府水城——金堂。

圖說金堂歷史

鱉靈拓峽(圖:沱江歷史 文化博物館)

金堂歷史悠久,古為梁州地,商、周、春秋戰國時為蜀國地。

圖說金堂歷史

禹貢九州圖

圖說金堂歷史

商朝示意圖

圖說金堂歷史

周朝示意圖

圖說金堂歷史

春秋時期示意圖

秦惠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秦滅蜀後入秦國蜀郡版圖。

圖說金堂歷史

戰國時期示意圖

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割巴、蜀二郡地,置廣漢郡,郡治設在雒縣乘鄉(今趙鎮韓灘社群)。直到東漢安帝元初二年(公元115年),因羌人起義,威脅梓潼,才將廣漢郡府遷到涪縣,這裡做了三百一十六年的廣漢郡府。

圖說金堂歷史

漢廣漢郡示意圖

晉時,屬廣漢郡新都縣東地、雒縣東南地及犍為郡牛鍸縣西地。

圖說金堂歷史

晉朝示意圖

東晉安帝義熙九年(413年),晉將朱齡石率軍討平佔據蜀地的譙縱後,因牛鍸縣東山地區扼成都東部門戶,建置金淵戍,戍所在(今縣治東南淮口鎮)州城村,因戍所前江水出金沙,江中有深淵而得名。此為縣境有建置之始。

圖說金堂歷史

東晉時期示意圖

西魏廢帝二年(即梁元帝承聖二年,553年),梁益州刺史蕭紀派軍東下與梁元帝對抗。梁求西魏援助,西魏派軍平蜀後,於金淵戍所建置金淵郡,又割新都縣、雒縣、牛鍸縣各部分地區建置金淵縣、白牟縣,隸屬金淵郡。郡治與金淵縣治同城,駐今淮口鎮州城村;白牟縣治駐今青白江區城廂鎮。

圖說金堂歷史

西魏時期示意圖

北周時(557—581年)廢金淵郡,並白牟縣入金淵縣(白牟縣城廢為古鎮),改屬武康郡。金淵縣治駐今淮口鎮州城村。

圖說金堂歷史

北周時期示意圖

隋初,金淵縣仍屬武康郡。開皇三年(583年),廢武康郡,金淵縣隸屬益州。

仁壽二年(602年),隸屬簡州。三年,分綿竹縣、玄武縣、金淵縣、飛烏縣,建置凱州,金淵縣改屬凱州。

大業二年(606年),廢凱州,金淵縣往隸蜀郡,縣治駐今淮口鎮州城村。

圖說金堂歷史

隋朝示意圖

唐武德元年(618年),因避唐高祖李淵諱,改金淵縣為金水縣,隸屬益州。三年(621年),金水縣改隸簡州。縣治仍駐今淮口鎮州城村。咸亨二年(671年),割新都、雒、金水三縣的部分地區建置金堂縣。以縣界有金堂山而得名。隸屬益州。武后垂拱二年(686年),改屬漢州。縣治駐今趙鎮韓灘社群舊城址。

圖說金堂歷史

唐朝示意圖

唐末及五代時期,金水縣與金堂縣先後屬前蜀(907—925年)、後唐(923—936年)、後蜀(934—965年)版圖。縣名及隸屬關係未變,金水縣隸屬簡州,縣治住今淮口鎮州城村;金堂縣仍屬漢州,縣治駐址未變。後晉天福七年(942年),曾遙改金堂縣為漢城縣,因當時四川已建立後蜀政權,後晉政令未達蜀境,實際未能改縣名。

圖說金堂歷史

五代時期示意圖

宋乾德三年(965年)滅後蜀,五年(967年)於金水縣地立懷安軍,隸屬西川路,管轄金水、金堂二縣。金水縣從簡州划來,縣治與軍治同城,駐今淮口鎮州城村;金堂縣從漢州划來,縣治駐今趙鎮韓灘社群舊城址。鹹平四年(1001年),懷安軍改隸梓州路。嘉祐二年(1057年),因金堂縣城被洪水沖毀,縣治遷往原西魏白牟縣治所城廂鎮(今成都市青白江區)。重和元年(1118年),梓州路升為潼川府路,懷安軍仍為其轄地。

圖說金堂歷史

宋朝示意圖

元代至元十三年(1276年),懷安軍改置懷州,隸屬成都路,仍轄金水、金堂二縣。州治與金水縣治同城,仍駐今淮口鎮州城村。同年,省金水縣入懷州。

至元二十年(1283年),又省懷州入金堂縣。金堂縣治駐城廂鎮。

至正二十二年(1363年),農民起義軍明玉珍據有四川,建立大夏政權,金堂縣隸屬大夏上川西道成都刺史府,縣治仍駐今青白江區城廂鎮。

圖說金堂歷史

元朝示意圖

明洪武四年(1371年),大夏滅亡。明仍置金堂縣,隸屬成都府。

洪武十年(1377年)五月,金堂縣併入新都縣。

洪武十三年(1380年),復置金堂縣,縣治仍駐城廂鎮。明代曾在懷口鎮建置懷口鎮巡檢司,駐今縣治東南淮口鎮。

圖說金堂歷史

明朝示意圖

清順治元年(1644年),張獻忠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權,縣為大西政權屬地。

順治三年(1646年),四川處於明軍、清軍、李自成農民軍餘部、張獻忠農民軍餘部互相混戰時期。

順治九年(1652年),四川大部分境域為張獻忠餘部佔領。

順治十五年(1658年),清軍南下,逐步佔有川、黔。仍因明制,置金堂縣,屬成都府。

康熙十二年(1673年),吳三桂叛清,四川大部陷入吳手。

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軍收復全川,金堂縣仍屬成都府。

嘉慶七年(1802年),劃全川為五道,金堂縣隸屬成綿龍茂道成都府,縣治仍駐城廂鎮。

圖說金堂歷史

清朝示意圖

民國元年(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仍置金堂縣。

民國二年(1913年)劃全川為七道,金堂縣隸屬川西道。

民國三年(1914年),改川西道為西川道,金堂縣隸屬西川道。

民國七年(1918年),四川由軍閥各部劃區駐防並掌管政權,稱為“防區制”。由於軍閥互相攻侵,防區時有改變。

民國十四年(1925年)9月,金堂縣為陸軍三十師鄧錫侯部楊秀春旅駐地。

民國十七年(1928年)後,廢除道制,縣由省直轄。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川政統一,防區制結束。劃全川為十八個行政督察區,金堂縣隸屬於第十三行政督察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改隸第一行政督察區。中華民國時期,縣治仍駐城廂鎮。

圖說金堂歷史

民國時期區劃圖(不全面)

1949年12月27日,金堂縣解放;1949年12月31日,中共金堂縣委組建;1950年1月4日,金堂縣人民政府成立。

1950年,劃全川為四個行政公署區,金堂縣隸屬於川西行政公署綿陽專區。

1952年9月,恢復四川省建制,金堂縣仍隸於綿陽專區。

1953年7月,改隸屬於溫江專區。

1968年9月,溫江專區改為溫江地區,金堂仍為屬縣。

1977年9月24日,金堂縣劃歸成都市。

圖說金堂歷史

金堂區劃圖(不全)

1950年10月28日,縣治從城廂鎮遷往趙鎮玉龍街25號駐地。

1959年12月10日,華嚴、大同兩個人民公社劃歸成都市管轄。

1980年12月17日,金堂縣城廂區、太平區劃歸成都市青白江區管轄。至此,形成今金堂縣行政區域。

1997年,金堂縣面積1154平方千米,轄17鎮7鄉:趙鎮、三星鎮、清江鎮、官倉鎮、淮口鎮、白果鎮、五鳳鎮、九龍鎮、高板鎮、福興鎮、金龍鎮、趙家鎮、竹篙鎮、廣興鎮、隆盛鎮、土橋鎮、雲合鎮、棲賢鄉、雲繡鄉、黃家鄉、三溪鄉、平橋鄉、轉龍鄉、又新鄉。縣政府駐趙鎮。

1999年,金堂縣轄19個鎮、5個鄉:趙鎮、淮口鎮、竹篙鎮、土橋鎮、五鳳鎮、雲合鎮、廣興鎮、高板鎮、福興鎮、趙家鎮、金龍鎮、白果鎮、三星鎮、官倉鎮、清江鎮、隆盛鎮、九龍鎮、三溪鎮、轉龍鎮;又新鄉、平橋鄉、黃家鄉、棲賢鄉、雲繡鄉。

2004年9月8日,撤銷九龍鎮、雲繡鄉、黃家鄉,將原雲繡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趙鎮,趙鎮政府駐幸福路;將原九龍鎮所屬行政區域併入淮口鎮,淮口鎮政府駐文化街;將原黃家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三溪鎮,三溪鎮政府駐上正街;將原竹篙鎮的雙輝村和原高板鎮的包包店、茅庵塘2個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隆盛鎮,隆盛鎮政府駐興隆街。

2004年,金堂縣轄19個鎮(趙鎮、淮口、五鳳、竹篙、土橋、白果、三星、官倉、清江、隆盛、雲合、廣興、高板、福興、趙家、金龍、轉龍、三溪、又新)、2個鄉(平橋、棲賢),42個社群委員會、187個村委會;面積1156平方千米,人口密度731人/平方千米。

圖說金堂歷史

金堂區劃圖

2006年6月22日,將白果鎮的石心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淮口鎮管轄。

2013年,省政府(川府民政[2013]8號)批覆同意撤銷趙鎮鎮,設立趙鎮街道。

2019年12月24日,撤銷清江鎮、官倉鎮,設立官倉街道;撤銷棲賢鄉、三星鎮,設立棲賢街道;撤銷平橋鄉、高板鎮,設立高板街道;撤銷白果鎮,設立白果街道;撤銷淮口鎮,設立淮口街道,三溪鎮的三聖社群、白廟村、明月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淮口街道管轄;撤銷隆盛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轉龍鎮管轄;撤銷廣興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竹篙鎮管轄。

圖說金堂歷史

最新行政區劃圖

部分素材來自網路,侵刪。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