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武則天墓前61個石人為何無頭?陝西兩農民挖到石像,解開千年之謎

一代女皇武則天墓前為何有61尊無頭石人?這一現象也曾困擾了考古學界多年,直到1971年在兩位農民朋友的幫助下,研究進展才有了突破。

1971年秋天下午,陝西省乾縣的兩家農戶正在開墾田地,準備過幾日播種冬小麥。

在勞作過程中,一個村民的鋤頭砸到了一個堅硬的東西上,反饋回來的手感讓他驚訝,他便用鐵鍬挖開耕土,想將地下的硬石塊剷除。

可經過一番挖掘後,他才發現,那硬石塊竟是一顆

石刻頭像

當時他們不知道的是,這顆頭像,會與他們村子後梁山上的乾陵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隨著研究探索的跟進,也會一步步解開了千百年來武則天墓前石人為何無頭的疑惑。

因關中地界歷史悠久,於是村民想到,這顆頭像可能是哪處的歷史文物,不知怎的竟跑到姑婆嶺來,隨後村民便招呼同伴一起將頭像送至縣裡的文管處,順便想問問頭像的來歷。

武則天墓前61個石人為何無頭?陝西兩農民挖到石像,解開千年之謎

這其中發生了什麼呢?

原來,乾縣文管處的工作人員經過細心地研究和比對,發現它的斷裂處竟與乾陵朱雀門外西側的一個無頭石人像脖頸斷處相吻合,村民們發掘出來的石刻頭像不簡單。

“合體後”的石像身體資料與現代人無異,留著八字鬍鬚,依據當時的妝容習慣,這尊石像的原型似乎是邊域少數民族。

所以,這顆挖掘出來的石刻頭像大機率是乾陵無頭石人“遺失”的頭像。

這個訊息一出,引起了專業人士的研究興趣和廣泛關注。

因為乾陵特殊的地位,它不僅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唯一一座“二聖”合葬的陵墓,還是唐代十八座帝王陵墓中唯一被推斷沒有被盜墓的陵墓。

武則天墓前61個石人為何無頭?陝西兩農民挖到石像,解開千年之謎

在丈夫李治病逝後,武則天命人仿照京師長安城的格局,歷時四十餘年,在梁山上為丈夫修建了一座皇陵,後被稱為乾陵,而乾陵也成了她最後的安眠之處——她與丈夫合葬於乾陵。

武則天一生頗具爭議,作為一個有作為的女皇帝,她並不介意人們對她生平事蹟的評價,功過是非自有後人評說,而在她故去後,她的陵墓也留下了不少謎團。

在乾陵司馬道兩側,至今留存了120餘件石雕石像,其中,引發諸多討論的莫過於神秘的“無字碑”和六十一座無頭人像了,人們往往對前者看法不一,對後者卻態度一致的疑惑不已。

武則天墓前61個石人為何無頭?陝西兩農民挖到石像,解開千年之謎

那六十一座無頭人像究竟是何身份?為什麼會矗立在朱雀門外?

據《陝西通志》記載,石像有其原型,大多是特意參加唐高宗葬禮的使者,其中包含了北方的突厥部落、朝鮮半島上的首領、西南的藩國官員以及受敕封的羈縻州府官員。

武則天在任時期,政治上“明察善斷”、知人善用,她在前人的積累上,塑造了物產豐富,國泰民安的大唐王朝,這種強大國力散發出來的由內及外的富足和包容,最終形成了“千官肅事,萬國朝宗”的繁華景象。

而邀請少數民族參禮體現著中國古代樸素的天下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在當時的儀式結束後,武則天為了紀念此事,便下令能工巧匠將參禮人員用一比一大小的石像精心雕刻出來,並在背後一一註明來者重要資訊,用技藝將時光固定在那一刻。

如今,這群石像身高均與真人相似,體型大多健壯,同時受當時的審美觀念影響,石像都突出了肚子,它們打扮也各不相同,多數身著便於騎射的圓領袍服,一些石像腰部佩戴裝著官印的“魚袋”,均雙手恭敬地持著象牙製成的笏板,矗立在朱雀門外。

然而,這群石像卻都“失去”了頭部。

武則天墓前61個石人為何無頭?陝西兩農民挖到石像,解開千年之謎

唐朝是個開放包容的禮儀之邦,應該會禮遇所有前來的客人,那為何現在各使臣石像會以這番形象出現在乾陵呢?問題出自何處呢?

歷史的問題還得從歷史的記錄中尋找答案,石像的損壞是一步一步出現的。

據記載,最初乾陵修建者分別為東西兩側石像建造了寬敞的“居身所”,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遮風避雨的大殿遭毀,尊貴的“使者們”也不得不暴露在風吹日曬中,成了現在露天的樣子。

直到北宋年間,陝西轉運使遊世雄聞故慕名而來,他命人統計了各個石像背後的雕刻文字,將其整合一同刻到四塊石碑上,以方便後來者查閱。

雖然這四塊石碑現在已無蹤跡,但對比現在石像與這段史料,我們可得知:北宋時的石像還完好無損。

時間來到明初,輔佐朱元璋平定天下的劉伯溫也曾來過乾陵。

他看到乾陵恢弘龐大的盛景,詩興大發,吟誦出了一句“藩王儼侍立層層,天馬排行勢欲騰”,在詩句中,“藩王”即現存的六十一座藩王石像,“儼侍立層層”則表達了石像仍保持著井然有序的放置狀態。

石像明顯的轉變出現在明朝末年,此時,乾陵周邊有了奇異驚悚的民間傳說,不僅被寫入了詩文中,還流傳至今。

根據乾縣當地民眾所言,在明末清初,有一位外國使節的子孫後代,聽說了武則天命人雕刻石像的故事後,專門來乾陵遊玩。

他本以為能見識到祖先口中的盛唐繁景,沒想到,卻看到了先人石像天為蓋地為被地矗立在梁山上,以一副恭敬的模樣,為李唐皇室守靈近千年。

想到這一點後,他為祖先的遭遇深感憤怒,思考著該如何為祖先打破這束縛:

如果他單獨帶走祖先石像,就會面臨被守陵人發現的危險,就算沒有被發現,也會留下不利於祖先的名聲,而帶走全部石像的策略,對他來說,不亞於一個巨大的挑戰。

他一邊思索著辦法,一邊把目光投向山下的村落,在看到村子裡來來往往辛勤勞作的農戶後,他想到了一個“絕妙”的辦法。

明清時期,蠟燭雖然普及進入了尋常人家,但在山野中,人們還是遵循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他想到可以在夜間製造一些破壞,然後將惡行轉嫁到石像身上,從而使後者引起村民的厭棄,藉助村民的力量將石像破壞掉。

在糟蹋過糧食後,他告訴村民那六十餘座石像成了精怪,如果不敲掉他們的頭,他們便會每天晚上都來禍害田地。

村民們可惜糧食,聽聞之後,便拿著農具一起來到了乾陵,如外國使臣所願地將石像頭部敲掉,並帶離了梁山。

而當時,明朝舉人劉夢陽也聽說了這個傳聞,他便寫詩記錄道:

“相傳翁仲化作精……蹂人田禾食牛豕,強弩射之妖亦死。”

“翁仲”,一般指石像生,說道傳聞石像成精,破壞了田地,還吃掉了耕牛和飼養的家畜,人們用弓箭擊殺了它們,而這也恰巧符合當時“石像成精,糟蹋糧食”的傳聞。

在詩的後幾句“至今剝落臨道旁……問此誰者陵石立”,也提到了石像雜亂無章地倒落在道路旁的情形。

由此可知,石像頭部的“下落不明”應是發生在明末之前,但是傳聞之所以盛行,是因為當時的民眾無法直觀地用思維和邏輯理解石像頭部“失蹤”的事情。

那以現在的技術研究水平,又該如何解讀這“失而復得”的石刻頭像呢?石像是如何遭到毀壞的?

既然根據史料推算出損壞時間區間,這就不得不讓人聯想到明朝中後期傷亡慘重的“關中大地震”。

武則天墓前61個石人為何無頭?陝西兩農民挖到石像,解開千年之謎

據《明史》記載:

“嘉靖三十四年……山西、陝西、河南同時地震,聲如雷。渭南、華州、朝邑、三原、蒲州等處尤甚。”

即在公元1556年,華縣位於震中地帶,距離華縣百餘公里的乾陵也不能倖免於難。

關中人口稠密,再加上這場地震發生在午夜時分,熟睡中的人們沒有絲毫準備和逃離的時間,“官吏、軍民壓死八十三萬有奇”,

雖然學者認為《明史上》83萬這個資料存在爭議,但據保守估計,這一8.25級的大地震仍造成了45萬餘人的傷亡,關中大地震的毀滅性可見一斑。

在地震中,黃河、渭河河水氾濫,侵襲農田,秦嶺、華山震動不止,山崩地裂的現象隨處可見,很多古建築也在此次地震中遭遇了不可估量的毀壞,那乾陵呢?

因而有專家推測:

在地震中,石像極有可能因為地動山搖發生了傾倒,而石像的脖頸不僅為沉重的頭像提供支撐力,還是頭部與身體的連線處,在摔倒時斷裂的可能性極大,又因為乾陵依山而建,所處地勢較高,摔斷的頭像會沿地勢向四周滾落。

不僅如此,附近的陵寢也遭到了破壞,陵園內的石像、石馬毀壞的部分也恰好都是頭部,這個從側面支援了“石像頭部缺失可能是由一場劇烈的地質活動造成的”這一觀點。

武則天墓前61個石人為何無頭?陝西兩農民挖到石像,解開千年之謎

至於為何斷裂多發生在頸部處,在詳細觀察過石像的材質後,我們就會發現其易碎之處。

天然形成的石頭中,會因各種原因,積累出多樣的層次感,它們作為原始石料時,受地殼層層壓力緊緊地擠壓在一起,呈現一種緊密的狀態,即使是被外力捶打、雕刻,也“渾然一體”。

當然,我們可以透過石像表面上的線條辨認出它們的分層,但是,當石料經受地震這種遠超人力因素的外力時,它就會有斷裂的可能性。

而眾多石像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原始石料存在“石瑕”的問題,石料的紋理賦予石刻工藝品美感的同時,也增加了它的脆弱性。

武則天墓前61個石人為何無頭?陝西兩農民挖到石像,解開千年之謎

(圖為網路素材)

即使如此,我們也不能簡單地認為是地震將六十一座石像的頭部通通震掉,這也太過於巧合,所以,專家們還提出了一個合理推測:

六十一尊石像或多或少受到了關中大地震的破壞性影響,其中,頭部受損的石像數量佔絕大多數,此外,朝代末期的兵戈混亂也可能加劇石像的損壞。

這一推測便使得無頭石像的存在合理起來。

武則天墓前61個石人為何無頭?陝西兩農民挖到石像,解開千年之謎

那六十一蕃臣像又是如何變成了今天這副樣子呢?

在1906年,一位叫足立喜六的日本學者來西安任教,在閒暇時間,他對周邊的歷史遺蹟進行了考察和測繪,返回日本後,他根據收集結果寫就了《長安史蹟研究》一書。

書中提到,他發現仍有二十餘尊石像倒在地上,三十餘尊。

石像端正站立著,這說明,大地震後,有人發現了這些石像的異樣,將部分倒下的石像豎立起來。

就這樣,六十一尊蕃臣像慢慢變成了我們今天所見的樣子,它的佈局也與眾不同:東邊二十九尊,西邊三十二尊,好似沒有完全遵照中國古代建築中重要的對稱原則。

但出乎意料的是,在後續的發掘工作中,乾縣文管處的工作人員發現了三塊尚未完工的石料毛坯,體積大小與六十一尊蕃臣像相似,或許這就是那完美對稱中缺失的遺憾。

再後來,乾縣地區又發現了一顆雕刻有13個鞭子的頭像,工作人員將其與餘下的六十尊石像一一對應,也為“迴歸”的頭像找到了最初的身體。

美中不足的是,除此之外,人們再也沒有獲取別的頭像資訊,考古工作人員也曾嘗試過以第一顆頭像為中心,向四周挖掘,但都一無所獲。

可能一切的因果都要與當地的居民親密地結合在一起,唯有這片土地的開墾者才能在偶然之間發現原屬於他們的“寶藏”。

武則天墓前61個石人為何無頭?陝西兩農民挖到石像,解開千年之謎

雖然找不到新的石像頭像,文管處的工作人員也沒有停下修復和研究的腳步。

在經歷1300餘年的風霜雨雪和戰火紛飛後,六十一蕃臣像早已破敗不堪,普遍存在表層磨損、風化明顯的問題。

六十一尊蕃臣像背後本應都有對應的資訊,但現在僅餘7尊石像資訊可以辨認。

武則天墓前61個石人為何無頭?陝西兩農民挖到石像,解開千年之謎

為此,乾陵石刻保護修復工程應運而生。

2006年至2008年的兩年間,文管處的工作人員運用精細的修復技術,耐心地對二十餘尊蕃臣像進行了保護性修復,“修舊如舊”,使其在未來有可能重現四方朝拜的盛景。

武則天墓前61個石人為何無頭?陝西兩農民挖到石像,解開千年之謎

(修復前後對比)

如今,漫步走過乾陵的神道,路過朱雀門時,看著六十一蕃臣像,雖不見大唐盛世的風采,但我們仍可以體會到當時唐王朝對外開放、對內團結的信心與魄力。

這或許也是修復六十一蕃臣像帶給我們額外的啟示了。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