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為勞榮枝洗白的人,都在想什麼?

為勞榮枝洗白的人,都在想什麼?

為勞榮枝洗白的人,都在想什麼?

撰文 | 杜鵑

十點人物誌原創

還記得去年被判死刑的勞榮枝嗎?1999年前後,她和法子英以“仙人跳”的方式先後殘害7人。法子英於1999年7月落網,被判死刑,而勞榮枝因法子英的無效供詞僥倖逃脫,20年後才在廈門的一家商鋪裡被捕。

2021年9月,經過兩年的案件審理,勞榮枝一審被判死刑,她在法院聲淚俱下要求上訴。近期,二審判決已下,法院稱擇期宣讀。

逃亡20年的嫌犯被判死刑,本該是個大快人心的結局。但讓人無法理解,乃至深深震驚的是,在網路上竟誕生了一批勞榮枝的粉絲,如追星一般為勞榮枝“應援”,隨著人數逐漸壯大,大有“成團”的趨勢。

粉絲們在網路上毫不避諱地表達自己對勞榮枝的喜愛,用“她肯定是受脅迫”的說辭,將勞榮枝殘忍至極的殺人手段一筆帶過,言語裡滿是對她的崇拜和同情。

這種追捧殺人犯的扭曲心理到底是從何而來?人們只是在簡單地推崇暴力嗎?或許透過這篇文章,你會得到一些答案。

為勞榮枝洗白的人,都在想什麼?

她好“無辜”

當殺人犯的形象並不符合大眾心中刻板印象,甚至可以用漂亮形容時,很多人的三觀開始跟著五官走,殘忍的犯罪行為也被認為是有“難言之隱”,那些追捧勞榮枝的人便屬於這類情況。

被捕後,案件重啟,勞榮枝年輕時的照片和逃亡經歷再次被呈現在眾人眼前,可能是因為年輕時頗有幾分姿色,40歲時也稱得上風韻猶存,有人開始被她的“美貌”打動。

為勞榮枝洗白的人,都在想什麼?

還有人親暱地給勞榮枝起了小名,稱死在她懷裡也算如願以償。

為勞榮枝洗白的人,都在想什麼?

更離譜的是,有人居然愛上了勞榮枝,想娶她生孩子。

為勞榮枝洗白的人,都在想什麼?

而這些人之所以願意堂而皇之表達對勞榮枝喜愛,還因為殺人事實問題。據勞榮枝供述,在整起案件中她一直是被法子英脅迫,她跟法官傾訴,真實的她是個“傻白甜”,膽小、單純,“連一隻雞都沒殺過,怎麼可能殺人呢?”

但據《合肥晚報》透露,在殺害熊某一家後,她為了怕留下指紋等細節,曾3次向法子英建議一把火燒掉熊家。唯一的倖存者劉某,身上至今都留有被她用鐵絲捆綁的傷痕。

但“勞粉”們完全忽視了這些情節,執意在內心中杜撰出一套“美貌女子被社會大哥脅迫走上犯罪道路”的濫俗戲碼,試圖利用勞榮枝的性別弱勢地位博取同情,在網路上大言不慚地說“她好可憐”“她好無辜”。

為勞榮枝洗白的人,都在想什麼?

無獨有偶,前有願意為愛搏命的“勞粉”,後有北大弒母者吳謝宇的“謝粉”。

2019年,當北弒母者吳謝宇被抓時,一些網友的初始反應是帶著戲謔意味的調侃。

為勞榮枝洗白的人,都在想什麼?

在警方披露的資訊中,吳謝宇利用活性炭等除臭物質將母親的屍體儲存了近半年之久,期間還模仿母親的行徑向親戚們借了140多萬。訊息一出,北大“高智商犯罪”者的形象就立住了,也不知是戳中了誰的少女心,引發了一場大型的“犯罪崇拜”。

為勞榮枝洗白的人,都在想什麼?

更有過度投入的“粉絲”,在貼吧裡給吳謝宇寫過一封長信,將吳謝宇的童年細節串聯起來,為殺母的吳謝宇新增“合理動機”,企圖將這個故事改寫為受母親長期壓迫的高智商少年,失手殺人,可悲可泣。

煞有介事地分析吳謝宇的動機和想法,還稱其為自己的“精神偶像”。

為勞榮枝洗白的人,都在想什麼?

信件部分截圖

尚不說吳謝宇的殺人動機連警方都還沒弄清楚,單看信中提到的“我們都是完美主義者”便足以讓人感到不適。只怕這位“粉絲”當時還不知道,“追求完美主義”的吳謝宇經常去嫖娼。

崇拜殺人犯現象的背後,是一種對暴力病態的追捧。

娛樂至死的看客們,將罪犯吹捧成明星,為殺人者杜撰出受害者的視角,企圖顛倒黑白完成一次“英雄式的意淫”。

為勞榮枝洗白的人,都在想什麼?

愛上殺人犯,是一種病

網路上的看客們對殺人犯無腦追捧,現實中也有人“鍾情”殺人犯,甚至不惜賭上一生,與他們結婚生子。

醫學上將這種痴迷於與殺人犯戀愛的行為,稱之為邦妮和克萊德症,簡稱“壞男孩”症。

在上世紀30年代,金髮碧眼的富家女邦妮在探訪生病朋友時偶遇一名以搶劫維持生計的“壞男孩”克萊德,兩人一見鍾情,陷入熱戀。知道克萊德所作所為的邦妮並沒有被嚇跑,而是覺醒了自己深藏已久的犯罪血脈,從此兩人化身“雌雄大盜”,到處殺人掠貨。一年後,兩人最終在身邊親人的告密下,在公路旁的一輛汽車裡,被警方用槍打成篩子。

為勞榮枝洗白的人,都在想什麼?

案發現場

“邦妮和克萊德”一詞便用來形容那些對超級罪犯易產生崇拜之情的人。心理學家埃林·安倫在《愛情上高度敏感的人》一書中對這類人群做了歸納總結:她們或是具有高度敏感性格,易對罪犯產生同情的“聖母心”代表;或是從小受到虐待和侵害,習慣性尋求暴力庇護的弱勢群體。

罪犯們的反社會型人格天生具有操縱別人的能力,而這類患者渴望與之建立關係,從而獲得一種扭曲的安全感。

2012年8月,蘇湘渝系列持槍搶劫殺人案的製造者周克強在逃亡中被警方擊斃,警方在調查案件時驚訝的發現,這個導致11死5傷的殺人魔身邊有一個比他小20歲的女友張貴英。周克強犯下的多起搶劫案中,張貴英都扮演著助攻角色,她曾幫助周克強喬裝逃避追捕、儲蓄贓款,死心塌地的跟著一身血債的危險男人。

為勞榮枝洗白的人,都在想什麼?

張貴英圖片

隨著張貴英本人早期的生活經歷曝光,她如此無腦追隨殺人魔的緣由浮現在大眾眼前。張貴英出生時大病纏身,親人形容她:“放在籮筐裡,看著都快死了,後來硬是活了過來。”初中時,張貴英被確診癲癇病,多次病發導致她智力下降,很快因為成績太差而輟學。

自卑孤僻的張貴英也需要養活自己,便在按摩店當起了坐檯小姐。直到遇見“足以給她安全感”的周克華,她才覺得生活中似有一束光照進黑暗。周克華出手闊綽滿足她的虛榮心,無微不至的照顧也撫平了她童年備受冷眼的傷痛。於是她心甘情願的為愛付出,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張貴英因悲慘童年而對“英雄氣概”的錯誤認知,成為了她助紂為虐的藉口。從她愛上暴戾的周克華開始,就註定是一場挫骨揚灰的災難。

不過,也有一些人追捧殺人犯單純只是為滿足獵奇心理,她們僅從新聞報道中的隻言片語中便展開對犯罪分子的熱烈追捧,為無聊麻木的生活尋求一絲刺激。

活躍於1973年至1978年的知名連環殺手泰德·邦迪,共犯下30多起姦殺案,受害者多達35人,他會將受害女性的頭顱割下焚燒,手段殘忍讓人不寒而慄。但因其外表英俊,照片一經披露收穫不少粉絲,庭審時有大量女性(未成年居多)在法院外聲援:“看到他的眼睛,我就知道他一定不是壞人。”

為勞榮枝洗白的人,都在想什麼?

泰德邦迪庭審時,粉絲在法庭外應援

瘋狂湧進獄中的粉絲告白信,讓泰德·邦迪在服刑期間結了婚,死刑執行之前當了爹。

同樣因殺人被判無期徒刑的日本殺人犯市橋達也,在獄中將自己的逃亡故事集結成書,竟引發全民追捧,賺了1100萬日元。

許多女孩自發走上街頭為市橋達也應援,大喊:“就算是殺人犯,也是史上最帥殺人犯”“非市橋達也不嫁。”做法可笑又愚蠢。

為勞榮枝洗白的人,都在想什麼?

可以知道的是,無論是“邦妮和克萊德”症患者,還是僅為了追求新鮮刺激應援殺人犯的無腦追隨者,其行為都是不可取的。

如果一個人要透過傷害他人來宣洩自己的情緒、走出一些不為人知的陰影、甚至僅為了滿足一絲不可控的慾望,那麼他在各個層面上都不值得可憐,更不值得崇拜。

為勞榮枝洗白的人,都在想什麼?

對罪犯的盲目追捧,我們該反思什麼?

為什麼總會有人對殺人犯保持共情?現象背後究竟是一小撮人的狂歡,還是一個深紮在社會的認知問題?

粗淺總結下來,有兩點不容忽視:犯罪類文化的影響和媒體對於案件報道的傾向。

在影視劇中,為了營造角色魅力,常把殺人犯打造成舉止優雅的社會精英人士,巧妙的用設計出來的高品位、高智商將連環殺手們暴虐、殘忍、冷酷等真正品質掩蓋過去,讓公眾們更容易“接受”殺人犯的存在。

或者給殺人犯們編撰一個悲慘的過往,合理化他們殺人動機,弱化了他們作為施暴者的殘忍程度。

像美劇《漢尼拔》裡舉止優雅,一邊放著交響樂一邊享用人肉的麥斯·米克爾森就成為了無數少女們魂牽夢繞的理想物件。

為勞榮枝洗白的人,都在想什麼?

來自美劇《漢尼拔》

華麗的佈景和高智商犯罪的情節很容易讓觀眾陷入錯誤認知,認為連環殺手們都充滿著智慧、個性,還具有普通人所不具備的反叛精神,舉手投足間散發著“斯文敗類”的氣質。

殊不知對“斯文敗類”形象的過度推崇,本身就是一種審美扭曲,既是敗類,任何字首形容詞都無法為其洗白。

而當下娛樂與現實難捨難分,堪比真人秀的社會新聞報道更為追捧殺人犯的火熱添了一把柴。

從勞榮枝案件展示的表象來看,社會新聞的娛樂化某種程度上降低了大眾對於罪犯們的警戒性。

為勞榮枝洗白的人,都在想什麼?

在眾多媒體的文字中,大肆渲染了勞榮枝與法子榮的愛情故事,增添了很多不為人知的細節以博人眼球。

這也給了好事的看客們編故事的空間,一個“靚麗女子被社會大哥脅迫賣淫,迫不得已殺人斂財”的故事變得越發栩栩如生,讓勞榮枝絕對弱勢者的地位坐穩,這個細節點也是勞榮枝在申訴中一直不肯放過的藉口。

媒體們太知道觀眾想看什麼,話題儘量勁爆,細節儘量豐富,可如此時間一長,會導致人們對殺人案有一種難以置信的冷漠。人們只會像等著一個連續劇一樣期待更新與反轉,生出一種代理滿足,無法從案件中獲得警示與反省。

不僅如此,網路社會的無下限,正在讓一些災難被戲謔。俄烏戰爭時,人們開著玩笑要去拯救烏克蘭女孩,四川因高溫限電,網路上衍生出的是一個又一個段子。

為勞榮枝洗白的人,都在想什麼?

看客們戲謔苦難,崇拜暴力,唯獨忽視了經歷苦難的人。

輕視殺人者的不良影響,把無知當有趣,娛樂至死的態度除了對本身麻木空洞的靈魂產生輕微的刺激,創造不出任何價值。

不以悲劇未降臨在自己身上而沾沾自喜,不為無端的暴力行為辯白,是每個正常人都應該懂得的道理。

參考資料:

X博士《給勞榮枝洗白的人是怎麼想的?》

搜狐新聞《監獄怪現象,許多殺人犯在監獄結婚》

部分配圖來自網路,侵刪。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