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康熙的帝王之術到底有多牛?看他制衡索額圖和納蘭明珠,堪稱一絕

1703年,在康熙的御書房,傳來了康熙大罵索額圖的聲音:“朕真是瞎了眼,就是養條狗,還知道親順主人呢,索額圖,你是本朝的第一罪人吶!”,不過此時的索額圖大概聽不到康熙的怒罵聲了,因為他已經被康熙關進了宗人府。索額圖到底做了什麼事情,能讓康熙如此大動肝火呢?其實,事情的起源要歸結於索額圖和納蘭明珠的黨爭。但是,令人不解的一點是,他們二人同是上書房大臣,妥妥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地位如此相似且都參與了黨爭,為何最後只有納蘭明珠得以善終呢?

康熙的帝王之術到底有多牛?看他制衡索額圖和納蘭明珠,堪稱一絕

▲黨爭局面形成——“太子黨”vs“大阿哥黨”

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同樣地,有朝廷的地方就有黨爭。在《康熙王朝》裡,也存在著黨爭。小說中,索額圖的女兒赫舍裡是康熙的皇后,他則是康熙的岳丈、太子的外公,正兒八經的皇親國戚。而納蘭明珠也不差,他是惠妃的哥哥、大阿哥的親舅舅。所以,由於親緣關係的存在,這二人就以他們各自所擁護的物件在朝廷之中拉幫結派,形成了“太子黨”vs“大阿哥黨”的黨爭局面。

▲索額圖、明珠二人的不同下場

對於這些情況,我們的“制衡大師”康熙皇帝其實瞭然於胸,畢竟他曾經也在孝莊皇太后的指導下,用索尼的勢力去制衡鰲拜。所以對於制衡大臣這一技能,他也算是掌握得爐火純青。直到後來,眼看索額圖和明珠的勢力過於龐大,他提拔了李廣地成為上書房大臣,以此來解決索額圖和明珠的黨爭之局。在李廣地的配合下,康熙很快就將納蘭明珠和索額圖的勢力連根拔盡了,但是這二人卻有了不一樣的下場:納蘭明珠於1688年被罷黜,1708年病故於北京;而索額圖則於1703年直接被康熙幽禁宗人府,同年九月賜死。那麼究竟是何原因導致了這二人有了不同的結局呢?

康熙的帝王之術到底有多牛?看他制衡索額圖和納蘭明珠,堪稱一絕

▲造成不同下場的原因

其實細細看完《康熙王朝》,就會發現索額圖和納蘭明珠有一個最大的不同之處,也正是由於這個不同造成了二人後來結局的不同。

索額圖和納蘭明珠最大的不同就在於二人“本心”的不同。明珠雖然也參與黨爭,但是他只和索額圖進行權力上的鬥爭,而不會去做損害國家利益的事情,更不會傷害康熙。而索額圖除了參與黨爭之外,還屢次置國家利益於不顧,甚至後來還對康熙的人身安全造成了威脅。這些主要體現在劇中以下幾個事件上:

康熙的帝王之術到底有多牛?看他制衡索額圖和納蘭明珠,堪稱一絕

▲臺灣問題上的態度不同

一是在臺灣問題上。面對葛爾丹對大清的不斷騷擾,康熙終於決定剿滅葛爾丹,但是在剿滅葛爾丹之前,必須要解決臺灣問題。因為閩、粵、江、浙四省,歷來都是朝廷的糧倉、銀庫,但是臺灣的鄭氏經常騷擾東南沿海地區,使得那裡海警四起,對大清的經濟重鎮造成了嚴重威脅。所以,欲平葛爾丹,則必先解決臺灣。因此針對臺灣是否應該收回的問題,康熙雖表面猶豫不決,但實則內心早已有了決斷,但此時的他想聽一聽諸位大臣的意見,尤其是明珠和索額圖的意見。

康熙的帝王之術到底有多牛?看他制衡索額圖和納蘭明珠,堪稱一絕

此時索額圖就表現出了他的目光短淺以及置國家利益於不顧的心態,他認為臺灣不過彈丸小島,與大清的皇輿坤圖相比,不值一提。所以應該拋卻隱患,捨棄臺灣,以此來騰出手解決葛爾丹的威脅。

康熙的帝王之術到底有多牛?看他制衡索額圖和納蘭明珠,堪稱一絕

明珠則不然,他雖然和索額圖有黨爭,但是當國家面臨困難時,他會毫不猶豫地維護國家利益,他認為臺灣雖小,但自古以來就和大陸同屬一脈,因此萬不可棄。朝廷需派重臣招撫,化干戈為玉帛。

康熙的帝王之術到底有多牛?看他制衡索額圖和納蘭明珠,堪稱一絕

可見,在涉及國家重大利益時,尤其是有關領土和主權完整時,納蘭明珠對朝廷的忠心要遠超索額圖。

▲征戰葛爾丹期間的做法不同

二是在對戰葛爾丹期間,大阿哥為了在康熙面前表現自己,孤軍追擊葛爾丹大軍,果不其然就中了葛爾丹的圈套,成為了葛爾丹的俘虜。不過好在自己的妹妹蘭齊格格是葛爾丹的女人,她趁葛爾丹不注意,偷偷將大阿哥放了回來。

康熙的帝王之術到底有多牛?看他制衡索額圖和納蘭明珠,堪稱一絕

當明珠知道這個事情之後,立馬就告訴大阿哥,在皇上面前不能承認自己是被葛爾丹所俘,只能說自己是因為迷了路。在我們一般人看來,明珠這樣講合情合理,因為他是大阿哥的親舅舅,為了挽回大阿哥在康熙跟前的形象,就必須讓大阿哥說自己是迷路了,只有這樣,才不至於讓康熙看不起大阿哥。但其實此舉還有另一層深意。

康熙的帝王之術到底有多牛?看他制衡索額圖和納蘭明珠,堪稱一絕

細細深究,其實也能發現,這也是明珠對大清王朝顏面的維護,畢竟皇長子成為了敵軍的俘虜,這不僅損失的是康熙的顏面,更是對大清朝廷的羞辱。所以,不管是私心也好,還是公心也罷,明珠教大阿哥的做法就是當時最正確的決定。

康熙的帝王之術到底有多牛?看他制衡索額圖和納蘭明珠,堪稱一絕

反觀索額圖,在第二次征討葛爾丹時,他負責籌措三十萬清軍征戰的糧草,這一任務十分艱鉅,因為戰爭打的實則就是糧草,所以才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說法。可以說掌握了糧草就掌握了戰爭的勝敗,可是當康熙的軍隊做好了迎戰準備,打算大幹一場的時候,壞訊息傳來了。

康熙的帝王之術到底有多牛?看他制衡索額圖和納蘭明珠,堪稱一絕

三十萬清軍糧草被人一把火燒了,聽到這一訊息,康熙一瞬間就料定朝廷之中必然出了內奸。因為糧草輜重是朝廷的最高機密,除了自己和幾個上書房大臣之外,沒人知道糧草的具體位置。而且此時的李光地和明珠都在自己的身邊,只有一個索額圖遠在京城輔佐太子,再加之籌措糧草之事都是由索額圖負責,並且糧草提調官葛禮也是索額圖的門生,這一連串的資訊都指向了索額圖。更為重要的是,葛禮在糧草被燒後,不知所蹤,而舉薦他成為糧草提調官的人也正是索額圖。這件事不但讓康熙明白了朝廷之中有內奸,而且將第一個懷疑物件就鎖定在了索額圖身上。

康熙的帝王之術到底有多牛?看他制衡索額圖和納蘭明珠,堪稱一絕

在索額圖知道康熙已經對自己起了疑心之後,他為了維護赫舍裡家族最後的榮耀,打算奮力一搏,聯合前明的朱三太子準備趁著清軍班師,警惕鬆懈的時候,暗殺康熙。不過好在康熙在經過明珠的提醒後,早早做了準備,所以索額圖的陰謀最終並未得逞。最後,67歲的他被康熙賜死於宗人府。

康熙的帝王之術到底有多牛?看他制衡索額圖和納蘭明珠,堪稱一絕

現在或許我們能夠知道為什麼索額圖和納蘭明珠都參與了黨爭,但是最後只有明珠才得以善終了。主要就是因為明珠只黨爭,不篡權,並且在任何時候都堅定維護皇上顏面和國家利益。而索額圖則是既黨爭,又篡權,為了推太子上位,也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不惜損害國家利益,甚至要暗殺康熙。從這一點看,他的死是罪有應得。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