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朱啟臻:柿子紅了

  就像家鄉的百年柿樹,

  樹幹一代代老去,新枝不斷長出,

  生生不息,

  柿樹的老根,

  深深地紮在這片沃土上。

朱啟臻:柿子紅了

如果到北京西南風景區去旅遊,進山前的路邊上會看到一座壯觀的牌樓,上邊有書法家書寫的“中華磨盤柿第一村”牌匾,這就是我的家鄉——北京房山區張坊鎮大峪溝村。1957年出生在這裡,我們這代人,生在困難時期,長在動亂年代,趕上了改革開放,目睹了社會變遷。自然留下了深刻的鄉村記憶和濃濃的鄉愁。

記憶中最深刻的當屬村裡的柿子。每到柿子成熟的季節,村裡樹上、樹下,院裡、院外,屋頂上、房簷下,滿山遍野,到處都是紅彤彤的柿子。站在山上往下看,看不到地面,也看不見房子,因為它們都被柿樹的海洋所包裹。

幾百年的老樹會給人以十足的滄桑感,新長出的小樹生機勃勃,從石頭縫隙里長出來的樹竟然也可以果實累累。真可謂千姿百態,萬紫千紅,好一派柿樹風光。

  一

從小在柿子樹下長大,村裡每個人都與柿子結下不解之緣。困難時期,由於柿子的存在,村裡人靠它充飢。至今還歷歷在目的情景,就是放學後每人爬上一棵高高的柿子樹,摘下紅燈籠似的熟透的柿子往飽裡吃,每人至少吃五六個,也有吃十來個的。吃夠了柿子回家吃午飯,主食是紅薯,填飽肚子,再去上學。

上大學後聽過的學術報告,有一次就是專門講柿子。教授說,柿子不宜空腹吃,因為柿子中含有丹寧和較多的鞣酸及果膠,在胃酸的消化下會形成一個又一個的硬塊。還說,柿子不能和紅薯一起吃,說易使人患上胃結石症,引起炎症、糜爛、潰瘍及胃功能紊亂等,有害健康。我當時就產生了疑問,教授說的一定不是我們村的柿子,我們村的柿子就是空腹吃的,因為糧食不夠吃才吃柿子;而且是和紅薯一起吃的,因為那個時候老百姓家裡除了柿子,就是紅薯最多。

從此,我不再迷信教授權威的話,也不迷信論文和實驗資料。因為世界太大,產品太豐富,品質多種多樣,價值也各不相同,一定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才是。

我們村的柿子有個十分特殊的特性:皮薄汁清。皮薄到什麼程度?成熟的柿子可以用手剝掉一層像紗一樣透明的表皮。柿子汁是清湯的,清到什麼程度?把熟透的柿子汁倒在碗裡可以清澈見底,猶如一碗清水加了一點淡淡的橙色。在村裡吃柿子,用一根吸管,大半個柿子可以吸完。更令人驚奇的是,這種品質只有我們村的柿子才具備。出了村,無論如何栽培管理,這種特殊品質都會喪失。曾有國內外果樹專家研究過村裡柿子特殊品質的原因,結論是特殊小氣候導致。

柿子除了食用,還是村民節日送禮首選。特別是春節期間走親訪友,柿子是村民們必備禮物。不僅因為是村裡特產,還因為柿子具有十分美好的寓意,“事事(柿柿)如意”、“百事(柿)如意”。人們相信,送柿子就是送祝福,會帶來好運氣。人們還用布料做成柿子形狀的手工藝品,掛在屋裡;把柿子圖案繡在枕套上或手絹上;一些巧婦甚至可以做出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柿子形狀的麵食招待客人,被視為高規格的待客禮儀。

村民與柿子終生相伴,練出了一批柿子“把式”。他們可以熟練地嫁接柿子,把不同品種嫁接在同一棵樹上,結出的柿子形狀、顏色、味道各不相同,很有觀賞價值。他們也經常被請到外村去嫁接柿子。柿子的防病、防蟲、修剪、採摘、貯存、做柿子餅、晾柿子乾等一系列與柿子有關的技術和知識,村民們都十分嫻熟。

我心目中村裡農民最高的技藝是“扛大梯”,就是摘柿子用的梯子,十幾米高,要直立著用肩扛著在樹的縫隙間行走,不僅要保持平衡,而且要準確靈活,稍有差錯摔斷了梯子,不僅是財產損失,而且也是很“丟人”的事情。摘柿子時一般是三人組合,“槓大梯”的是主力,不僅要駕馭高高的梯子,還要踩著梯子把一個個柿子採放在籃子裡,用長長的繩子從梯子上溜到地面,速度堪比自由落體,快到地面時立即剎車,由地面的人,一般是婦女摘下裝滿柿子的籃子,迅速換上空籃子。然後,把柿子把(帶在柿蒂上的樹枝)用手掰下來,把柿子碼放整齊,等待裝筐。還要有一個人負責“打戧”,用一個長竹竿把高梯子支起來,形成穩定的三角支點,同時負有保護梯子上人的責任,一般一個這樣的勞動力要負責三架梯子。

傳統採柿子緊張忙碌而有序,是最具觀賞價值的農活兒,常引來人們駐足觀看。如果有哪個小夥子“大梯”扛得好,引人注目,是很受姑娘們青睞的,一般會找個好物件。如今,柿子樹落頭矮化,扛大梯摘柿子的景觀很難看到了,扛大梯的技藝也只能是記憶了。

  二

可能因為對柿子的情懷,或者是對吃水果的偏好,1978年我報考了農業大學園藝系,並進入果樹專業學習,畢業後很遺憾未能從事果樹專業工作,改行做了三農研究。由於生長在鄉村,當過農民,還當過生產隊長,根深蒂固的鄉土情懷驅使著我成功抵禦了諸多誘惑。在三農這個艱苦而冷落的研究領域堅持下來,其中酸甜苦辣自不必言,取得一些成績後的成就感和得到社會認可後的幸福感是貫穿始終的,也最具激勵效果。

我深深愛著這片土地和在土地上辛勤勞動的父老鄉親,瞭解農民的辛苦,懂得他們的貢獻,希望他們過的一天比一天好。也深感需要反映他們的生活,研究他們存在的價值,呼籲他們生產生活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於是,我們成立了中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以農民為研究物件的研究所——中國農業大學農民研究所,我的家鄉大峪溝村是我們研究所重要的觀察點之一,也是學生的實習和實踐基地。

我的研究選題,大部分來源於對家鄉的觀察和關注,來源於村民的傾訴和智慧,如《農民為什麼離開土地》就是感受到村裡的年輕人外出,留守老人種地的現象進而思考未來誰種地而完成的調查報告。這是比較早系統解釋農民離開土地原因的著作,探討了老齡化對農業導致的消極影響,提出了“未來誰種地”的思考。

我是1974年高中畢業,到1978年考大學離開老家,期間做了近四年的生產隊長,有一種強烈的幫助農民擺脫貧困的責任感。其實,每一個農民都懂得,如果實行包產到戶,溫飽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後來中央肯定並推廣了小崗村大包乾的經驗,我和村裡農民一樣歡欣鼓舞、奔走相告,我深切地感受到中國農業的春天到來了。

我把這個訊息及時告訴父老鄉親,分承包地那天我回到村裡,目睹了分田分地真忙的熱烈場面,還鄭重地代表我家抓鬮參與分地過程,和農民一起分享改革開放的喜悅。自此,每年的麥收、秋收,我都要回村裡參加勞動,還幫著農民選購新的優良品種。等到霜降節氣一過,村裡就迎來最忙碌和最喜悅的採柿子季節,也是我最興奮的時候,幫著採摘、運輸、貯存,也幫著老百姓售賣柿子。

沒有兩年,老百姓不僅溫飽解決了,糧票為代表的各種票證退出了歷史舞臺,農民除了農業生產也可以搞副業掙錢了。那個時候,農民爆發出的生產積極性、創造性前所未有,成為增收最快的時期。為了幫助家人、家鄉儘快致富,我業餘時間在農業大學向食用菌專家學習食用菌栽培技術,並把菌種帶回老家,把技術推薦給老百姓。

記得當時一個農民說“聽說種瓜種豆,沒聽說還有種蘑菇的”,當看到有人種出了蘑菇,十分驚喜。很多人成為了蘑菇種植專業戶,大峪溝村一度成為食用菌生產專業村,很多食用菌種植戶把技術擴散到鄰村,促進了當地食用菌產業的發展。

在此過程中,我開始思考農民與土地的關係,思考農民與農業的關係,認識到農業不僅僅是個經濟問題,更主要地表現為政治問題與社會問題。為此,提出了農業社會學的概念,並出版了《農業社會學》和《生存的基礎》,奠定了農業社會學的研究基礎,拓展了社會學在鄉村的研究領域。

在這些研究中,歸納了農業的特殊性,提出要按農業規律發展農業,而不是按照工業方式發展農業;分析了農民與農業的關係,提出了堅持農民主體地位的重要性;探討了農業的公共產品性,提出了農業的政府責任,以及政府支援農業的理論依據。同時也論述了農業文化、農業組織和農民增收問題,書中很多觀點越來越為人們所接受,2021年應中原出版集團中原農民出版社的邀請,撰寫《後院:發展什麼樣的農業》,以通俗讀物的形式對未來農業道路進行了反思和思考。

  三

農民不僅與農業關係密切,也與鄉村密不可分。鄉村本來就是為適應農業生產而產生和存在的,但在進入新世紀後,鄉村衰敗成為普遍現象。在一些村莊幾乎見不到年輕人,基礎設施破敗,房倒屋塌,院落里長滿蒿草,鄉村缺乏生機。沒有超市,沒有公共交通,沒有網路,沒有暖氣,甚至沒有了學校。道路是泥濘的,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出行困難、垃圾遍地、汙水橫流,所有這些都成為強壯年勞動力離開鄉村進入城市的重要推力。鄉村人口流失與鄉村衰敗互為因果、惡性迴圈。

另一方面,老人們又故土難離,他們不願意跟隨子女到城市生活,而是選擇留在鄉村自食其力。我的父母就是典型。為了體現對父母的孝心,我們兄弟姐妹們每到冬季就安排父母到城裡居住,很令人羨慕。但是父母卻認為自己被關進了籠子,春節一過,他們就早早地收拾行李,時刻準備著天氣暖和就回鄉村。經常是城裡暖氣還沒有停供,兩位老人就迫不及待地回到鄉村老房子居住。

為什麼老年人會對鄉村、對老房子情有獨鍾,他們的回答簡單而深刻:城市住宅不接地氣,像是鳥籠子,沒有地方養雞,沒地方種地,整天無所事事,有被隔離的感覺;鄉村的房子接地氣,出門就是院子,房前屋後可以種瓜種豆,院子裡可以種花栽樹,不僅每天有做不完的事情,當自己的勞動有了成果,就會體驗到成就和幸福。

不僅如此,在城市居住,很難找到有共同語言的人,沒有合適的聊天物件,精神空虛。回老家就不一樣了,街坊鄰居串門聊天打牌,張家長李家短,村裡的一些新聞他們第一時間即可獲得,然後再傳遞給家裡的其他人。“誰家兒子娶了個好媳婦”“誰家兒女孝敬父母”……諸如此類,資訊不一定準確,還夾雜著帶有個人感情色彩的評論,卻津津有味,樂此不疲。特別是幫助鄰里出了啥主意,解決什麼問題,給誰送去了自己種的菜,那種愉悅溢於言表。

父母告訴我說,鄉村的老宅子才是家,城市的房子再好也就是個臨時住所。是啊,我們的根在鄉村,這裡有父老鄉親,有砸斷骨頭連著筋的血緣親戚,有熟悉的方言土語,也有深入到血液中的風俗習慣和生活方式。

不僅老人們,我們這些從鄉村走出去的人,魂牽夢繞的也是自己的故鄉。家鄉發展好了,我們興奮;家鄉衰敗了,我們失落。這就迫使我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在城市化、工業化背景下,鄉村還有沒有存在的必要,如果有必要,鄉村不可替代的價值在哪裡。

於是,就有了關於鄉村價值的一系列研究成果。2014年出版了《留住美麗鄉村:鄉村存在的價值》,首次提出鄉村所具有的生產、生活、生態、文化、社會等存在價值;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偉大戰略,鄉村價值體系理論正好與之契合。2019年又出版了《把根留住:基於鄉村價值的鄉村振興》,期望對鄉村振興實踐提供理論和實踐參考。

鄉村價值的提出,引起了社會極大反響,在全國不同場合舉行報告和講座數百次,為滿足普通讀者的需求,應江西人民出版社的邀請,今年又撰寫了通俗讀物《鄉村價值再發現》一書,旨在喚起更多人關注鄉村、關心農業、關愛農民。

  四

2019年,我回到家鄉改造自己的老房子,最初目的是讓父母不出村也能享受到現代生活,同時滿足自己迴歸鄉里的情感需求,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在自己家鄉落地生根。北京農業職業學院的朱啟酒教授是我本家弟弟,也是三農研究者,他曾任北京市農業廣播學校校長,主要工作是對農民進行培訓,在教育農民過程中,幫助多個村莊改變了面貌,使鄉村走上了致富道路。

朱啟酒是個有濃厚鄉土情懷的農民教育專家。他和我商量說,很多村子都致富了,我們能不能助力自己家鄉發展得更好。我是研究了一輩子三農的人,自然十分贊同這個建議。於是,我們回到了家鄉,建房子,做示範,建設既保留鄉土文化元素,又可以享受現代生活方式的民居。室內衛生間、坐便馬桶、淋浴、廚房、餐廳、棋牌室、冰箱、洗衣機、消毒櫃、空調、暖氣等一應俱全。室外可種菜、種花,室內可打牌、喝茶。老年人老有所為、老有所樂,也讓年輕人看到了鄉村優勢和美好前景。

鄰居們紛紛來參觀、考察,一個小小的建房熱在村裡興起。三年來,幾十棟鄉村別墅建起來了。我們開展了一系列的農民培訓,請專家講授柿子樹的現代栽培技術,傳授烹飪知識、培訓家庭廚師,教給村民如何美化庭院,打造特色院落,如何垃圾分類,維護村落環境。村裡建起了第一個精品民宿“博士小院”和“博士農場”,集住宿餐飲、農事體驗、親子教育、農業文化、鄉村旅遊為一體,起到了非常好的示範作用。“梧桐小院”“雲松小院”“柿子紅了”等一批特色民宿小院相繼誕生。

為了把農民組織起來,我們發起成立了合作社,合作社的名稱,大家一致同意叫“柿鄉情農民合作社”,因為柿子是我們每個人的情感寄託。合作社不僅發展生產,也關心老百姓的生活和精神感受。在春節前,我們聘請書法家寫春聯,開展給農民送祝福的活動;我們經常召開小型座談會了解農民的需求,傾聽他們的訴求,透過互助力所能及地解決社員的困難;在重陽節,我們組織合作社社員為老人包餃子,舉辦餃子宴活動,老年人因受到關愛激動得熱淚盈眶;我們組織義務勞動,啟用合作社社員對公共事務的關心。

我們致力於發展柿子產業,不僅要把現有的柿樹栽培好、管理好,推廣了柿樹落頭技術、引進新品種,還開發了柿子酒、柿子醋、製作柿子酵素,以及開發柿葉茶、柿子宴等新專案。每到柿子紅的時候,攝影家來了,畫家來了,遊客也來了,在柿樹下圍著柿子品頭論足,出主意、想辦法,如何提高柿子的附加值,如何讓農民增收。大家還提議,要再現當年採摘柿子的壯觀景象,讓村裡的後代記得住鄉愁。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人們對柿樹、柿子、柿子產業和柿子文化給予如此高的重視。

新上任的村書記叫蘇月華,是我們鎮裡最年輕的書記,有想法,有魄力。他告訴我說,村裡正在打造富硒柿子主題公園,不僅有柿子栽培歷史、加工技術展示,還有各種可供參與的專案,對中小學生開辦社會大課堂,還要修建柿文化館,開發柿子主題的工藝品,建設柿子文化園,讓大峪溝村的柿子走向全國,讓柿子文化走向世界。

今天的家鄉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十里長的柏油馬路貫通全村,連線每個自然村組,通往一家一戶的街巷、衚衕全部鋪設了滲水地磚,遠遠看去蜿蜒曲折,與田園、柿樹交相輝映,儼然成為鄉村一景。更難得的是每天有專人清掃,乾乾淨淨,不留死角。比城市小區管理更顯得自然、整潔、舒適。

垃圾分類這個世界難題,在鄉村輕而易舉地實現了。農民好像天生就知道如何進行垃圾分類,他們知道哪些廢棄物經過發酵可以成為有機肥,知道哪些東西可以作為禽畜飼料,清楚哪些可以賣給收廢品的換錢,還懂得哪些東西可以移作他用。如一些塑膠泡沫包裝箱變成了種植箱,一些酒瓶、塑膠瓶經過簡單加工變成花盆和裝飾品,只有那些實在沒有用途的廢棄物才交給垃圾收集人員,統一進行無害化處理。只要農民種養行為存在,垃圾就能實現源頭減量。

飲水工程是村民們獲得感和幸福感最深刻的體驗。過去村裡吃水困難,全村幾百戶人家就靠兩股山泉水,遇到天旱,水貴如油,起早貪黑排隊等水,十幾分鍾流不滿一桶水,翻溝越坎,上山下坡把水挑回家,放在水缸裡用瓢舀水吃。如今自來水進了家家戶戶,村裡兩眼機井聯網,全天候供水,村民徹底告別了飲用水的短缺時代。也正是自來水的開通,人們的居住環境也隨之發生了質的變化,沖水廁所推廣了,洗衣機普及了,平房改別墅成為時尚。

村子環境變了,人氣增加了。退休人員回來了,他們要在村裡養老,也為家鄉發展做貢獻;在外打工的回來了,他們看到了鄉村新的就業機會和發展前景;市民到村裡來了,他們喜歡鄉村文化,願意為鄉村貢獻力量;大學生回來了,他們發現鄉村新業態的發展潛力。村書記介紹說,村裡的老年驛站建好了,鄉村公園完工了,下一步還要修建停車場,拓寬馬路,未來的路越走越寬,回來的人也會越來越多。

從家鄉走出去,又回到了家鄉,葉落歸根大概就是這個意思。樹高千尺不忘根,水流萬里總思源。就像家鄉的百年柿樹,樹幹一代代老去,新枝不斷長出,生生不息,因為柿樹的老根就深深地紮在這片沃土上。

  版權宣告:本文系農民日報原創內容,未經授權,禁止轉載。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致電010-84395265或回覆微信公眾號“農民日報 ID:farmersdaily”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如有侵權,本報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