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明朝往事(220)能讓萬曆皇帝幹活,敢讓努爾哈赤停戰,他是第一人

那是在北方邊關,號稱遼東第一堅城的遼陽城,很多難民不斷地從裡面跑出來,一邊哭喊著、一邊哀嚎著,彷彿世界末日到了,唯獨不同的,是人群中有一位身材高壯的大漢,他顯得很從容,遇見難民,就將其安頓,逮住逃兵,他本有權力斬首,但他並未這麼做,而是將他們重新收編入伍、嚴厲管制。

此外,他還遇到了一些逃跑的守將,可對於這些人,他沒有手下留情,而是抓起來,下令砍了頭,臨死之前,這些逃將既不理解又不服氣,嚷嚷道:“遼東早就守不住了,我們逃出來是明智之舉,為何要殺我們?”

他沒有理會,繼續執行指令,讓逃將們去見了閻王爺。

聰明的朋友,你肯定知道,這是一個不能再明智的做法,他之所以不殺逃兵,要殺逃將,是因為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將逃了,兵又豈會不逃?換句話說,士兵之所以會散,主要因素,全怪將軍指揮不力,比如我從來沒聽說過,在岳飛、戚繼光等功將的手上,出現過幾個逃兵。總而言之,這些逃將是用不了了,但是這群逃兵,也許遇到一個好的將軍,還有得救。

而這位好將軍,此時此刻就在眼前,他叫熊廷弼,剛接任遼東經略(邊防軍事長官),前幾天從山海關出發,現在都快走完遼陽城了。算來算去,他一路上已經安置了上萬多人,那些失去房屋、失去親人的流民,他全部接濟了下來,給他們分發糧食、安排地方休息,儘量做到無一例外,人們很感激他,想留下他,不想讓他前去白白犧牲,但誰也攔不住他,熊廷弼連一個盹兒也沒打,便趕去了(目前)最危險的瀋陽城。

出發之前,有位副將叫住了熊廷弼,他的眼神很驚恐,苦苦重複著一句話:“將軍,不能再往前面走了,不然性命隨時不保啊!”熊廷弼還是沒有動容,執意前進,彷彿從他的眼神中,除了堅定之外,我看不到一點多餘的情緒。

帶著整頓好的軍隊,熊廷弼繼續出發,一路上,他繼續安頓難民、收編逃兵,當然,遇到逃將,照砍不誤,一直到了瀋陽,熊廷弼的隊伍已經壯大了數百倍,從一開始的寥寥十幾人漲到了數千人,然而這比起努爾哈赤的軍隊規模來說,仍舊差了一個天一個地。

正當大家抓著腦袋,想著該如何縮小敵我差距時,熊廷弼一句話打破了所有人的鎮定,他說:“我要去撫順。”

下屬們虎軀一震,連忙追問:“什麼時候?”

他再次沒有猶豫地回答:“就現在。”

此時有一位副將又坐不住了,但他並不慌忙,似乎已經瞭解了熊廷弼的習性,只是輕微勸告了一句:“去那地兒,就差不多等於去找閻王爺,將軍真的決定好了嗎?”

對於前往撫順的決定,熊將軍是這麼回答的:“冰天雪地,敵人想不到我會來的。(史料原話)”

從短短的幾個字中,咱們不難看出,熊廷弼的想法很簡潔,卻一點兒也不失精髓。因為在女真人的觀念裡,漢人應該是非常怕挨凍的,畢竟咱們常年生活在暖和的南方,因此呢,冰天雪地裡行軍打仗,對於漢人來講,的確不是一個好的決策,至少跟女真(後金)對抗起來,咱們肯定是吃虧的。

如果我要是努爾哈赤,也多半認為,熊廷弼是不敢率兵前往的,所以從一定程度上來講,這人是個瘋子,而瘋子的另一面,就叫作天才。

當時應該正值一月初,天氣最寒冷的時候,撫順城已經被後金全線佔領,如果要去,那真是送死去的,可熊廷弼僅帶著幾千個兵就跑到了撫順城門口,然而出乎意料的事情發生了,城內並沒有金軍駐守,準確來說,是少之甚少。至於具體原因,史料沒有記載,可能就如熊將軍所說的那般:“敵人想不到我們會來的。”正因如此,據他判斷,努爾哈赤是不會留著大軍駐守在撫順城內的,此刻不抓住這個機會,更待何時?

事實證明,熊廷弼的眼光是精準的,當天他便殺光了城內的後金守軍,奪回了城池,可剛奪回來沒多久,他又不“安分”了,作了個令人發瘋的決定,說要敲鑼吹號,以此紀念死去的將士。這下軍隊瞬間沸騰起來了,就連是個兵油子也知道,如此舉動,無異於白白暴露自己、挑釁敵人,努爾哈赤脾氣那麼暴躁,萬一他真打過來了,咱們怎麼活?

面對眾人的焦慮,熊廷弼始終像一個局外人一般,只專心自己的事,他親自敲了鑼、吹了號,幾天過去了,見努爾哈赤依舊沒有動作,士兵們才肯放下了心,此時一個副將好奇地丟擲了自己的疑惑:“將軍為何敢篤定,金人不會來攻城?”

熊廷弼似乎也鬆了一口氣,神情不再那麼凝重,答道:“努爾哈赤為人比較謹慎,我只是推測他不會輕易出兵,由此可見,我賭對了。”

此處我不是有意推崇賭徒心理,更多的是想解釋,其實很多優秀將領,他們常常所作出的瘋狂舉動,事實上都來源於生活累積的經驗,外加上自我的深刻考慮,從而才產生的決定,並非一時頭鐵。所以我始終相信,世上本沒有“簡單”這一說法,正是因為我們解決了困難,簡單才會由此誕生,一切的“簡單”,都是由困難演變而來的產物。

熊廷弼看似瘋狂且不計後果的決定,實則都是源自於他非同常人的膽識,當然,你要誇他腦袋靈光,他也確實是個軍事天才。

在撫順待了近十天後,越來越多的人承受不住了,其中有位百戶找到熊廷弼,建議他儘快撤離,不然等後金反應過來,真的只有死路一條。對於這名百戶的焦慮,我表示理解,因為在這種過程中,誰都萬分煎熬,換位想想,如果你身在撫順城,知道敵人離得很近,況且還知道,他們的實力很強大,若是攻進來,我軍必定潰敗,而你,也必定會葬命於此,更關鍵的是,要打就早點打,痛快的死最好,可你的將軍偏偏要守著這座危城不放,在這種等待死亡的不安日子裡,我相信,很少有人能扛得住心理壓力。

然而不久之後,所有人都大跌眼鏡,因為熊廷弼不僅在撫順城好端端地待了一個月、兩個月,而是足足有整整一年之多。這件事傳出去,簡直離了大譜,轟動全國,把努爾哈赤的臉都丟到外婆家去了。

回頭來看,熊廷弼之所以一直待在撫順不走,並非是他真的愛逞強,而是他在等一封信,一封來自深宮中的回信,回信的人,叫朱翊鈞。

幾天前,熊廷弼給皇帝寫了一封奏摺,希望他能召集十八萬的軍隊,分佈在雲陽、清河、撫順、柴河、三岔兒等地,這些都是遼東的軍事重地,如果放任不管,無異於讓敵人白白有突破口可進,熊廷弼的作戰方針是:小仗各自禦敵防守,大仗則互相接應和援助。不僅如此,熊廷弼還奉勸皇上,要組織幾隊精兵,主打游擊,擾亂金軍的耕種和放牧,讓他們疲於奔命,才有可能延緩戰況。

想必你已然瞭解,萬曆不愛工作的習性,可這次太陽打西邊起了,他竟然破天荒地批閱了奏本,因為熊廷弼膽子大,寫了一句話,大概是這麼個意思:陛下你再不管,國家就滅亡了(棄之不顧,國之亡矣)。

可能這話確實把萬曆嚇得不輕,他的命令執行得很快,雖然一時間沒集齊到十八萬兵馬,可十萬起碼是有的了。與此同時,熊廷弼也沒閒著,他督促部下打造戰車、置辦火器、開挖戰壕、修築城牆,一樣不落,他的行軍理念恰恰和戚繼光、李成梁截然不同,他主張的是以守為要,而並非進攻,當然,所謂防守,也不是一味死腦筋的死守,正如奏摺所說的那樣,熊廷弼會派游擊隊去偷襲後金的大本營,每次騷擾完後,又立馬撤退,搞得對方十分頭疼。

我再為大家總結一下此戰略的精髓,精髓,就在“發育”兩個字。因為後金目前是肯定打不過的,唯一的上策,只有儘可能的保障我方發育,所以熊廷弼去騷擾敵軍,首要目的,即是利用了偷襲來保障自己的發育。正所謂一個本質,如果沒有牽扯住敵人,讓敵人先打了過來,自己又何來的發育空間呢?

努爾哈赤每次進攻的時候,都得提防著這位死對頭,因為他一旦率兵進擊,熊廷弼就一定會去他的老窩搗亂,就像一隻煩人的蒼蠅,很討厭,卻怎麼也除不掉。之前我說過,女真是馬背民族,打到哪算到哪,隨時可以更換大本營,但直到金國出現後,我發現我錯了,因為人口多了、版圖大了,努爾哈赤作為一個君主,就必須得去考慮這些因素,所以他得照顧人民、照顧國家,“馬背(遊牧)民族”的稱號,可以形容女真,但並不適用於後金,他們更多方面,反而是像漁獵民族和農耕民族。

有鑑於此,努爾哈赤只好休養整備,暫停了他對明王朝的進攻,等努爾哈赤再進攻的時候,是熊廷弼被朝廷罷免官職的時候。

也就是在這段時間內(努爾哈赤休養整備),熊廷弼愈加瘋狂,從人力、物資、建築各方面,不斷加強防禦,使遼東的危機狀況得到了極大喘息,之後的孫承宗、袁崇煥,都是在熊廷弼打下的基礎上,才能做出另一番成就的,所以為什麼我說,沒有熊廷弼,就一定不會出現孫承宗和袁崇煥。

無論如何,邊疆算是暫時安定了,可朝廷並不是這樣,恰恰相反,裡面鬧得比外面可要厲害多了。

全文總結:熊廷弼讓努爾哈赤停止了對明朝的進攻,使明朝的危急狀況得到了極大緩衝。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