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畫為心跡 境由心生

畫為心跡 境由心生

畫為心跡 境由心生

秋色無邊

畫為心跡 境由心生

一水護田將綠繞

畫為心跡 境由心生

綠水滿山谷

畫為心跡 境由心生

萬壑松聲

畫為心跡 境由心生

秋色無邊

畫為心跡 境由心生

素雪履千里

【名家簡介】

龔定煜

江蘇高郵人,早年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現為中國山水畫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高郵市政協書畫會會長

高郵地方不大,歷史卻久,文化底蘊很深厚。高郵自古以來是不乏文人和畫家的,文人當然用不著我費口舌去羅列,高郵的男女老幼皆能如數家珍信口道來,但說到畫家,有一個人倒是婦孺皆知的,那就是王磐王西樓。

說到王磐,在高郵至今仍流傳著這麼一句俗語:王西樓嫁女兒,錢少畫多。因為這句大俗話,高郵的老百姓,也就只當王西樓是個畫家了,其實他首先是個大文人,在中國的文學史上,特別是北曲這一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畫畫對於王磐來說卻只是文暇餘事而已,然而卻為他成為高郵人心目中的大畫家和津津樂道的話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這也充分說明,越是雅俗共賞的藝術樣式,越是容易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可和接受。所以高郵多畫家和畫家在高郵能有著較好的生存質態,也就不奇怪了。還有現代高郵籍大作家汪曾祺也擅丹青。如今的高郵,更是書畫家輩出,既有客居高郵的,也有走出高郵的,而生長於高郵、終老於高郵的畫家,則更是得到了高郵的鄉風鄉情的惠賜與澤溉,而盡享水鄉之美、水鄉之樂!山水畫家龔定煜即是其中一位。

地處裡下河水鄉腹地的高郵,境內多水少山,然而高郵畫壇卻多出山水畫家,這似乎也符合了人的心理學方面的某種原理:越是缺失的,就越會從心理上產生一種強烈的嚮往與追求。早年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的龔定煜,是位土生土長的高郵畫家,一輩子從事中學美術教育工作的他,在教書育人之餘,最醉心的就是山水畫的創作。高郵沒有高山,他卻喜歡錶現高山,他的筆下多是峻嶺 巖。為了表現出心中對大山的崇仰,他不僅用心臨習古人的山水經典,在畫稿上建立心中的名山大川,更是行萬里路走進大山,深入到大山的腹地去寫生、去體味,透過雙足的艱難跋涉、透過雙眼的觀察捕捉、透過雙手的勾畫渲染、透過自己與山川的神會,畫出了一幅幅意境深遠、筆墨精湛的高山大壑、松林流泉。在他營造的山水秘境中,不僅有南方山水的靈秀靜謐,還有著北方山水的雄厚險峻,而正是在這種相反相成的矛盾與碰撞中,成就了龔定煜不同於其他江南畫家的山水風格,形成了非常明晰的“龔家山水”面貌。

隨著歲月的推移,龔定煜紙上的山川丘壑與心中的嶽麓巒峰亦相與輾轉,留下了清晰的歲月印記,這些印記記錄著龔定煜數十年來在藝途跋涉的過往與成長,也記錄著他生活的烙印與思想的軌跡。畫為心跡,這是古今不異的藝術原理,畫者有什麼樣的修行與思想,有什麼樣的心靈與胸懷,有什麼樣的境界與格局,是美善的,還是卑汙的;是高邈的,還是低俗的,都會不期然地出現在畫者的筆下,即使試圖遮掩或隱藏都是不可能的,不但庸手充高不可能,就是高手示弱也是不可能的,是什麼就是什麼,所以在繪畫上有“出手高下”之說。龔定煜深知此理,所以他數十年如一日,從未放棄對畫藝修習與做人修養的高標準,漸養成長者之風。這也是他能夠得到學生愛戴、同道敬重的根由所在。

提筆行文至此,讀著龔老師的山水畫作,仍覺有無限的意緒在氤氳中延展著,篇幅所限還是留待他日再續吧!

■倪越

【來源:揚州網_揚州文化】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