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資治通鑑有意思》13:懷王貪利不辨忠賢,兵挫地削客死秦國​

─── 資治通鑑有意思 ───

第13篇

如果天上掉餡餅,你敢接嗎?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楚懷王,餡餅沒接到,砸了一腦袋包。他像一個被張儀擺弄的小丑;但其實在歷史上,楚懷王也曾是一代雄主。

他在位三十年,前十五年風光無限,後十五年昏招迭出。

如果你是楚懷王,你能夠抵擋巨大利益的誘惑嗎?

《資治通鑑有意思》13:懷王貪利不辨忠賢,兵挫地削客死秦國​

有兩個人,深刻地影響了楚懷王的一生,一個是冤家對頭張儀,一個是耿直忠臣屈原。一個用利益去引誘楚王,一個勸楚王剋制貪慾。

貪婪,真的無法克服嗎?

1

懷王元年,張儀當上秦國相國,這一對冤家登上了歷史舞臺。

懷王六年,楚軍大破魏軍,奪取魏國八座城池。楚將昭陽還沒玩夠,打算移兵攻齊。齊王擔心,派陳軫去勸說昭陽。陳軫繪聲繪色地講了“畫蛇添足”的故事(對,這個成語的出處就在這裡),勸昭陽見好就收。

以此看,楚國從相國到國君,都是貪得無厭的主兒,得隴望蜀,利慾薰心。

這一年是公元前323年,這一年齊湣王繼位,韓、燕兩國紛紛稱王,秦相張儀與楚、齊舉行齧桑會盟。(這個齧桑就在沛縣,是漢高祖劉邦起家的地方)

當時,秦、齊、楚三國鼎立,楚國也算一號,是戰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三大強國中,一個楚懷王,一個齊湣王,後來都身首異處,國破家亡。

懷王十一年,楚懷王作為縱約長,楚、趙、魏、韓、燕五國合縱伐秦。東周賜胙於楚懷王,表彰其征伐有功。這時的楚懷王,牽頭搞了五國同盟,群毆秦國,雖然沒有勝利,但是個人威望達到了頂點。

懷王十二年,任用屈原進行變法。

懷王十五年,屈原因讒言被罷官,任三閭大夫。屈原不得志,在憂憤之中寫作《離騷》。所謂“離騷”,就是遭遇憂患之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

《資治通鑑有意思》13:懷王貪利不辨忠賢,兵挫地削客死秦國​

這一年是公元前314年,很多國家的歷史從此被改寫:

這一年,是周赧王元年。周赧王在位五十九年,後來被秦昭襄王滅掉,他是周朝八百多年的最後一任國君。

這一年,齊國吞併燕國,燕王噲被亂軍殺死,兩年後,一代英主燕昭王回國繼位;

這一年,也是楚國由盛轉衰的一年,標誌就是棄用屈原。

親小人、遠賢臣,這是歷代帝王昏聵墮落的標誌。

第二年,張儀就來耍弄楚懷王。

2

使張儀至楚,說楚王曰:“大王誠能聽臣,閉關絕約於齊,臣請獻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娶婦嫁女,長為兄弟之國。”楚王說而許之。——《資治通鑑》周紀三

張儀來到楚國,跟懷王說:“如果楚國能夠與齊國絕交,秦國就贈送商於六百里的土地,還送上秦國美女做你的嬌妻。”

懷王大悅,群臣皆賀,只有陳軫哭喪著臉。

懷王大怒,說:“寡人不用一兵一卒,就得到六百里土地,大家都唱讚歌,就你板著個臭臉,弔喪呢啊?”

陳軫說:“咱們不但得不到土地,齊秦還可能聯合對付楚國,大難必至。”

《資治通鑑有意思》13:懷王貪利不辨忠賢,兵挫地削客死秦國​

陳軫分析:“秦國看重楚國,是因為有齊國支援。如果我們和齊國絕交,楚國就孤立了,秦國憑什麼還送你土地?張儀這傢伙滿嘴跑火車,肯定不兌現。咱們北邊和齊國絕交,西邊又招來秦國的禍患,兩國都會發兵攻打我們啊。”

陳軫這一篇分析,簡直就是神預言,分毫不差。

就像第一篇文章講的,《即使你穿越回過去,你也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陳軫就像從後世穿越回來一樣,提著懷王耳朵跟他說:你別在那兒美了,馬上要倒大黴了。

可惜懷王不聽。

懷王為何不聽呢?可能有一個原因,陳軫是秦國投奔過來的。張儀做了秦國相國,他和張儀不對付,所以來到楚國。懷王估計心裡想:你小子討厭張儀,張儀支援的,你就反對,所以我也不能輕信你的話,別攪了俺的好事。

其實,陳軫給懷王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計策:不見兔子不撒鷹。咱們先假意答應,然後派人隨張儀入秦,如果真的給我們土地,再與齊國絕交也不晚。這叫什麼?用納西姆·塔勒布的話來說,這就是“反脆弱”啊。咱們得了便宜再賣乖,到時候你想罵誰就罵誰。

但是懷王迷之自信,說:“閉上你那張臭嘴,你就等著請好吧。”於是他一邊厚待張儀,一邊與齊國絕交。

如果有人給你吹得天花亂墜的,往往不是餡餅是陷阱。

而懷王將要被這個餡餅砸得頭破血流。

《資治通鑑有意思》13:懷王貪利不辨忠賢,兵挫地削客死秦國​

懷王派使臣隨張儀入秦。張儀佯裝墜車,三月不朝。訊息傳回楚國,懷王不但不懷疑,還認為可能是自己的表態還不夠徹底,於是派人去大罵齊國祖宗八輩。

之前已經絕交了,不通使者怎麼辦?楚王找了個勇士,借宋國的符節去見齊王,然後當面辱罵齊王。

看出來為啥需要勇士了吧?這是作死啊。齊王大怒,派使臣與秦國聯合。懷王一分回頭錢沒見到,就斷了盟國邦交,真是蠢得可以。

張儀得知事成,才上朝。他碰到楚國使臣,裝模作樣地說:“你們怎麼還不去接收土地啊,從這兒到那兒的六里廣袤土地,水草豐美,適合養雞。”

楚使怒,回報懷王,說張儀把咱們玩了。懷王大怒,要發兵攻打秦國。

陳軫又來勸諫說:“不如割地給秦國,與之一同發兵攻打齊國,這樣雖然我們失地於秦,但是還可以得地於齊。否則楚國大難臨頭。”

陳軫是高人,知道什麼叫做“沉沒成本”。你沒有必要從賠掉的地方掙回來,應該投入到更有希望的未來。

輸了要認錯,捱打要立正。

可惜懷王又不聽,堅決發兵硬碰硬。秦軍大敗楚軍,斬首八萬,俘虜七十多名將帥,攻取了丹陽、漢中之地。

你看看,本來張儀送你六里土地,你嫌少,這回可好,主動上門給秦國送了六百里土地,不但損兵折將,還斷了齊國邦交。

要說懷王就該吸取教訓了唄?偏不,懷王傾全國之兵再次攻秦,戰於藍田,再次大敗。

就像有的人投機失敗,不是冷靜反思,而是繼續投入,期望翻盤。

《資治通鑑有意思》13:懷王貪利不辨忠賢,兵挫地削客死秦國​

兩次大敗,楚國元氣大傷,這時候平時不聲不語的魏、韓等國也來佔便宜,楚國被逼無奈,割地求和退兵。

偷雞不成蝕把米,賠了夫人又折兵。

楚懷王的教訓,給我們所有人都上了一課,什麼叫做“一意孤行”,什麼叫做“路徑依賴”?就像今天,有的領導做了決策之後,不顧客觀事實,總是一味地要證明自己決策的正確性。

三國時袁紹在官渡之戰戰敗,有人對關在獄中的田豐說:“您要受到重用了。”田豐卻說:“袁紹表面寬厚但內心猜忌,不相信我的忠誠,而且我多次因為說真話冒犯他。如果他得勝,一高興,還能赦免我;打了敗仗,心中怨恨,內心的猜忌就會發作,我不能指望活命了。”

老闆為了維護自己的一貫正確,就會閉目塞聽,最終害人害己。

現實不會因為你固執己見而有任何轉變,只會對你啪啪打臉。懷王這一次捱打還沒有把他打醒。

3

兩年之後,秦國提出與楚國交換土地,懷王意氣用事,說:“不用換地,把張儀那個兔崽子交給我,我就免費獻出黔中之地。”

張儀主動來楚,被投下獄,但他提前賄賂了楚國大臣靳尚。靳尚勸懷王的寵妃鄭袖,說秦國要用土地和美女換回張儀,這西域美女要是來了,國色天香,楚楚動人,夫人你就會被冷落了。

這一條切中要害。爭寵就是要她的命啊。

《資治通鑑有意思》13:懷王貪利不辨忠賢,兵挫地削客死秦國​

鄭袖於是開始吹枕邊風,當然不會說自己的事,也是冠冕堂皇,說如果大王要是殺了張儀,秦國必然來大舉進攻,到時候秦為刀俎,我為魚肉了。

看到美人哭得梨花帶雨,懷王慫了,於是赦免了張儀,反而厚禮待之如故,和秦國重歸於好。

懷王外有靳尚受賄,內有鄭袖嫉妒,朝裡朝外沒一個賢臣,怎能不敗。

關於這個鄭袖,《戰國策》中還有一段精彩的故事——魏王送給楚懷王一位美人,懷王很喜愛她。鄭袖表面上善待魏美人,私下對魏美人說:”大王不喜歡你的鼻子,你以後見到大王,不妨遮掩一下。”魏美人照做了。鄭袖反過來就對懷王說:“魏美人嫌棄您有狐臭,所以才每次見您都捂著鼻子。”懷王大怒,將魏美人處以劓刑。

鄭袖這個人才,窩在後宮都屈才了。她這套兩面三刀的本事,跟魏國相國公叔痤和龐涓有一拼啊,都可以去當相國了。

之前講過,

上不明則下不治,相不賢則國不寧

。國君昏暗無能,就會有無數小人圍繞在身邊。如果一個公司風氣不正,那一定是老闆身上有一堆問題。

《資治通鑑有意思》13:懷王貪利不辨忠賢,兵挫地削客死秦國​

張儀歸秦之後,秦惠王死了,秦武王繼位。張儀不受待見,藉機去了魏國,得以善終。秦武王力能扛鼎,結果“絕脈而薨”,在位僅三年。武王無子,弟弟嬴稷從燕國回秦繼位,是為秦昭襄王,其母宣太后主政。

宣太后就是《羋月傳》裡面的羋八子,她是楚女,所以親善楚國,楚國和秦國迎來了難得的蜜月期。

懷王二十三年,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楚國虎軀一震,趁越國大亂之機滅掉越國,設江東郡,楚國疆域版圖空前遼闊。這時候楚國有點回光返照的意思。

懷王二十五年,秦昭襄王親政,與楚懷王會盟於黃棘,秦國歸還楚國上庸之地。

秦楚複合,屈原卻不贊成,受朝中奸人讒言所害,他避地漢北,做《九章》。

哀吾生之無樂兮,幽獨處乎山中。

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

果然不出屈原預料,秦楚的蜜月期沒有多久就完了。

《資治通鑑有意思》13:懷王貪利不辨忠賢,兵挫地削客死秦國​

4

懷王二十七年,在秦國作為人質的楚國太子,因私事殺死一位秦國大夫,然後畏罪私逃回楚國。衝動是魔鬼啊。

楚懷王自己是蠢蛋,也被自己的兒子實力坑爹,因為太子激情殺人,秦楚關係迅速惡化。

第二年秦國來報復,糾集齊、韓、魏聯合伐楚,楚將唐蔑陣亡,是為垂沙之戰。第三年,秦軍攻陷新城,斬首兩萬,殺楚將景缺。

國外強敵侵擾,國內危機四伏。楚國發生“莊蹻暴郢”的叛亂,楚國四分五裂,國內動盪不安。

懷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寫信給楚懷王,相約武關會盟。

秦王遺楚王書曰:“始寡人與王約為弟兄,盟於黃棘,太子入質,至歡也。太子陵殺寡人之重臣,不謝而亡去。寡人誠不勝怒,使兵侵君王之邊。今聞君王乃令太子質於齊以求平。寡人與楚接境,婚姻相親,而今秦、楚不歡,則無以令諸侯。寡人願與君王會武關,面相約,結盟而去,寡人之願也。”

昭睢、屈原都勸諫說:虎狼之秦,不可相信。懷王的另一個兒子羋蘭,卻勸老爸你大膽的往前走。

(你出事了還有我呢)

楚懷王再次被兒子坑了,最終去了武關,結果被屈原不幸言中。

《資治通鑑有意思》13:懷王貪利不辨忠賢,兵挫地削客死秦國​

秦國扣押懷王,索要土地。這一刻,楚懷王倒是頗有血性,堅決不從,要錢要地沒有,老子要命一條。

在秦國被囚禁了兩年,楚懷王虎口脫險,逃到趙國。當時趙主父在代地,國內沒人敢做主接受懷王的政治避難。他只好轉道魏國,結果被秦兵追上,像捆小雞一樣抓回咸陽。

在秦第三年,楚懷王病逝,遺體被送還楚國,“楚人皆憐之,如悲親戚”。

項羽的謀士范增說:“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所以,秦末的起義將領都打著楚懷王的旗號,陳勝、劉邦、項羽也都是來自於楚地。

懷王死後,齊、韓、魏、趙、宋五國聯軍伐秦,打到鹽氏城而回。五國聯軍中並沒有楚國,而且他們也不算是為楚王報仇,只是來撈取好處,秦國歸還韓國武遂,歸還魏國封陵。

楚王客死他鄉,後繼之君居然沒有一點血性,不想著為父報仇,真叫人悲哀。

魏惠王曾問孟子:“老頭,不遠千里而來,對我國有啥利益啊?”孟子說:“國君成天唸叨什麼對我國有利,大夫就會念叨什麼對我家族有利,老百姓就會念叨什麼對我自身有利。上上下下,都為利益而爭奪,國家就危險了。”

懷王自己貪利忘義,所以他的兒子們也都是唯利是圖的人,他身邊也都是些阿諛奉承的小人,難得有屈原、陳軫這樣的忠臣謀臣,他也不能用,他的悲慘下場,怪不得任何人。

莊子曾講過一個故事:他看到有一隻鵲,手打彈弓,正準備射殺時。他看見一隻蟬,因為得到一塊蔭涼而忘記了自身安全;螳螂正在準備攻擊這隻蟬,因為見到獵物可得而忘記了自己的形體暴露;鵲見螳螂有利可圖,因貪利而忘掉了自身的性命。

莊周見此情景,突然想到自己,是不是也是貪利忘身呢?

懷王合縱六國,東平越亂,擴土千里,仍不知足,因貪利受矇蔽,最終失國喪身,徒留歷史空嘆。

《資治通鑑有意思》13:懷王貪利不辨忠賢,兵挫地削客死秦國​

5

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蘭,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於秦,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禍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司馬遷對於楚懷王的評價最為貼切:懷王不辨忠奸,內被鄭袖騙,外被張儀欺,疏遠屈原,輕信奸臣,結果是兵挫地削,亡國六郡,客死秦地。

我們試想,如果懷王選賢任能,重用屈原施展抱負,屈原還會不會有那麼多的憤懣,還能不能寫出《離騷》這樣的傳世名篇?

文章憎命達。苦難人生,坎坷經歷,反而是詩人的寶貴財富。作為華夏子孫,我們反而應該感謝楚懷王的昏庸無能。

楚懷王客死秦國之後,屈原被逐。他來到江邊,披頭散髮,面色憔悴,一邊走,一邊悲憤長吟。

一位漁翁看到他,問道:“您不是三閭大夫嗎?為什麼來到這裡?”

屈原說:“

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

,所以我被放逐。”

漁翁說:“一個道德修養達到最高境界的人,對事物的看法並非一成不變,而是能隨著世俗風氣而轉移。舉世混濁,你為什麼不一起隨波逐流?眾人皆醉,你為什麼不吃點殘羹剩酒?為什麼要保持美玉一般的品德,而使自己討了個被流放的下場呢?”

漁翁是智者,屈原是高士。

屈原說:“我聽說,剛洗過頭的人一定要彈去帽子上的灰塵,剛洗過身軀的人一定要撣去衣服上的塵土,有誰願意以清白之身,而受外界汙垢的玷染呢?我寧願跳入江水之內,葬身魚腹之中,也不讓自己的清白品德蒙受世俗的汙染!”

於是,屈原投汨羅江以明志。

屈原這縱身一躍,成為中華文明歷史上永遠的豐碑。

《資治通鑑有意思》13:懷王貪利不辨忠賢,兵挫地削客死秦國​

楚懷王輕信張儀、鄭袖,讓天下人恥笑。可是我們捫心自問,能不能比他做得更好?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利”字,左為“禾”,右為“刀”,收割莊稼,得利得財。但如果一味貪利忘義,就會割傷自己。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天上不會掉餡餅,其實都是陷阱,人為何自投羅網,因為利令智昏。

曾經碰到一個老人家,眉飛色舞地說起自己買的一個投資產品很賺錢,我當時就勸他趕緊撤出來。無奈交淺忌言深,人家不信啊。後來不久,果然暴雷,老人家心痛萬分。

不貪小便宜,不會吃大虧。

與諸君共勉。

▽ 關注不迷路,每天讀好書 ▽

北山讀書

楚懷王客死他鄉,第二年也有一位一代英主,落得個活活餓死的下場,他是誰?且聽下回分解。

《資治通鑑有意思》13:懷王貪利不辨忠賢,兵挫地削客死秦國​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