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10月書單丨節後上班第一天,宜讀書,忌焦慮

10月書單丨節後上班第一天,宜讀書,忌焦慮

一個人忙得連讀詩的時間都沒有,根本不是生活。——卡佛

HRoot的每月書單如期而至啦

希望這10本好書能讓你從節後綜合徵中恢復過來

快速“滿血復活”迎接元旦假期

#1

《製造消費者:消費主義全球史》

10月書單丨節後上班第一天,宜讀書,忌焦慮

[法]安東尼·加盧佐 著 馬雅 譯

廣東人民出版社·萬有引力 2022-06

短短兩個世紀,世界就從農業社會徹底轉變為商業社會,在這個極度便利、高速發展的消費時代,社會心理和社會文化經歷了深刻的變化。市場力量的崛起,也催生了全球社會與政治的多重變革。品牌、大型百貨公司、公關和廣告的繁榮,商品價值的過度包裝,無不影響著人類自我認知、自我實現的方式,使我們從自給自足的生產者“進化”成了“買賣機器”。

本書從18、19世紀商品經濟發軔的歐洲入手,展現了消費主義、商業文化誕生和發展,併成為現代生活中心的過程,揭示了世界向消費社會的轉變和商人權力的急劇上升,是如何將我們製造成“消費者”的。

#2

《吸血企業:吃垮日本的妖怪》

10月書單丨節後上班第一天,宜讀書,忌焦慮

[日]今野晴貴 著 王曉夏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22-08

日本人曾普遍認為年輕人在工作中存在問題的根源在於他們自己的“自私”和“任性”。在這一社會氛圍下,哪怕是企業一方存在明顯的違法行為,受到侵害的年輕人也會深感不安,感到“還是自己不對”,因此遭受身心雙重摺磨。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人們逐漸認識到問題核心在於企業用工管理制度而非個體,並將那些以少到讓人無法規劃未來的薪資和讓私生活崩潰的超時勞動來壓榨年輕人,並將他們“用後即棄”的無良公司稱為“吸血企業”。

吸血企業的常見特徵有:大量錄用大量解僱、誇大薪資待遇、正式員工有名無實、戰略性地進行職場霸凌、不支付加班費……它們不僅破壞了員工的身心健康、企業與員工之間的信任,也向社會轉嫁了成本,威脅到消費者和市場的安全,甚至破壞了國家的經濟發展。

當然,光是在個體層面學會“如何識別吸血企業”是遠遠不夠的,這一問題的最終解決還需要整個社會團結一致共同面對。

#3

《奮鬥者的窘境:我們為何“躺一下”才能走得更遠》

10月書單丨節後上班第一天,宜讀書,忌焦慮

[美]塞萊斯特·海德利 著 冠雅 譯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22-09

在現代生活中,我們對工作和效率過度的、不健康的追求,讓人筋疲力盡、迷失方向,而與真正的創造、健康和幸福越來越遠。本書從根本上破解了這一誤導性的社會文化,從200年前的工業革命,到生物進化史中不變的人性,再到如今人們的種種錯誤信念,本書提供了十足可信的“躺一下”的理由。同時,這也是一部實用的操作指南,幫助讀者擺脫為了繁忙而繁忙的負面狀態,迴歸積極向上的生活。

#4

《逆向思維:物聯網時代的企業升級路線圖》

10月書單丨節後上班第一天,宜讀書,忌焦慮

[美]琳達·貝爾納迪 桑賈伊·薩爾馬 肯尼思·特勞布 著 周海雲 譯

中信出版集團 2022-09

在物聯網的背景下,產品的邊界逐漸消失了。企業有了更多實現顛覆性創新的機會,消費者也擁有了更多的選擇,開始注重選擇權和控制權。

然而,許多企業在衝進了物聯網領域後並沒能抓住機會,而是陷入了“無效創新”的怪圈。有些企業費盡心力為現有產品新增高階的功能,但客戶並不買賬;有些企業將網際網路疊加到了各種產品上,卻始終沒有感受到物聯網的價值;有些企業現有的解決方案無法實現突破,它們卻不知道如何走出困局;還有些傳統企業面對頻繁湧現的初創企業帶來的壓力不知所措。

面對這些問題,本書提出了逆向思維,以幫助企業從一個由技術定義的世界過渡到一個由願景定義的世界。逆向思維能夠助力企業完成從關注產品到關注需求,再到關注體驗的演變,並藉助物聯網技術實踐適合新時代的逆向商業模式。無論是對如何實現物聯網價值感到迷茫的小型企業,還是受到舊有商業模式束縛、想要轉型的大型傳統企業,都能夠透過作者提出的逆向模式的4項工程原則、行動路線圖和三角形模型,在這種全新的互聯經濟中找到能夠實現長遠發展的路徑。

#5

《破圈:弱連線的力量》

10月書單丨節後上班第一天,宜讀書,忌焦慮

[英]理查德·科克 格雷格·洛克伍德 著 史兵 譯

後浪/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2022-08

本書介紹了《80/20法則》作者的又一黃金觀察:社交與溝通的弱連線法則。我們身處的世界存在著一個網路化的底層結構,它包括三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強連結、弱連線和樞紐,其中弱連線通常是生活中那些我們不熟悉的人,但他們能給我們帶來知識、機會和意想不到的驚喜,它是當今精英圈層的社交奧秘。我們會看到各式各樣的人如何利用弱連線改變生活、成就事業、突破人生困局;也會看到企業如何因弱連線而轉危為安,發展壯大;還會看到弱連線的力量如何改變歷史程序。

我們不需要具備超凡的魅力,也不需要變成社交小能手,就能利用弱連線的力量,擴大朋友圈,超越現有圈層,成為超級破圈者,從而提升影響力,持續成大事,見識更廣闊的世界,認識更有趣的人。

#6

《開啟心智:人生破局的關鍵思維》

10月書單丨節後上班第一天,宜讀書,忌焦慮

李睿秋 著

中信出版集團 2022-09

心智,是我們對外部世界的認知,它決定了人的信念、思考和行動。本書將帶你探索心智的四大底層原理,並在此基礎上搭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成長系統,這套成長系統包括情緒、自驅、行動、學習、思考、創造六個方面的提升路徑:

掌控情緒:停止精神內耗,提高情緒免疫力;

自我驅動:學會長期堅持做一件事;

果斷行動:擺脫懶惰、畏難和拖延;

高效學習:打造終身受用的學習系統;

深度思考:看透事物本質,成為更聰明的人;

積極創造:找到個人興趣所在與立身之本。

成長的本質,就是不斷用新的認知打破舊的認知,重塑我們的心智模式。開啟心智,才能獲得更明晰的頭腦,更平靜的心態和更有主動權的人生。

#7

《挺身而進:成就自我的勇氣》

10月書單丨節後上班第一天,宜讀書,忌焦慮

[美]安德烈婭·歐文 著 範鵬 譯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22-09

女性開口講出自己相信、希望或需要的東西時往往會被告知自己“嗓門太大了”,她們受夠了這一切,渴望感受自己的權力,渴望發聲。作者深知,如果女效能夠疏導她們的義憤和慾望,她們絕對能夠得償所願。不過,她也很清楚女性必須打破現狀—長期的社會化讓女性習慣於局外人的角色,處處以他人為先。歐文在該書中傾注了其全部能量,以一位摯友的口吻鼓勵女性擺脫僵化的社會期待並闡述瞭如何奪回自己生活的控制權。

在本書中,安德烈婭·歐文解構了損害女性權力的常見行為模式,建議女性以全新的行為創造能夠真正滿足女性慾望和需求的生活—從擺脫女性就應該輕聲細語、畏手畏腳這一觀念講到女性應該相信自己的內心智慧。本書是一部坦率而真誠的人生指南、一部戰鬥檄文。

#8

《貪婪已死:個人主義之後的政治》

10月書單丨節後上班第一天,宜讀書,忌焦慮

[英]保羅·科利爾 約翰·凱 著 魏華 譯

理想國/上海三聯書店 2022-08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自私、物慾橫流的社會,怎麼能說“貪婪已死”呢?

四十年前,“經濟人”概念和個人主義在西方方興未艾。人被視為天生的趨利動物,每個個體都會為自我實現而爭取自身利益。同時人們相信,“經濟人”能獲得理解世界所需的一切知識;合理運用這些知識,國家就能達到善治,人民就能獲得幸福。貪婪,各種形式的貪婪—對知識、財富、繁榮的貪婪,被認為是人類奮發向上的源動力。

數十年後,一場金融風暴和一場大流行徹底改變了一切。傲慢的“經濟人”概念破產了:人類掌握的知識並不足以應對巨大的不確定性。隨著不平等日益加深、個人主義走向極端,社會陷入了嚴重撕裂。由貪婪精神開闢的進取道路走入了死衚衕。

在本書中,經濟學家保羅·科利爾與約翰·凱從社群主義的角度,圍繞極端不確定性和社會凝聚力這兩個相互交織的主題,回顧了西方戰後的政治、經濟和商業發展脈絡,探問今日世界紛擾動盪的源頭與出路。他們提出,我們需要明確國家、市場與社群的角色和關係,重拾人類的社會屬性,恢復社群功能,方能共渡難關。

#9

《幸福的要素:獲得艱難時刻的希望、堅韌和意義》

10月書單丨節後上班第一天,宜讀書,忌焦慮

[美]泰勒·本-沙哈爾 著 倪子君 譯

中信出版集團 2022-09

如何能在艱難時刻獲得幸福和希望?哈佛大學積極心理學家沙哈爾教授在本書中提出了SPIRE幸福模型,提示我們可以透過5大關鍵要素來追求幸福:

·精神(Spiritual): 我們如何在士氣低落、精神低迷的情況下,依然能找到生活和工作的意義與目標感?

·身體(Physical): 究竟什麼是有效的休息與恢復,怎樣做才能讓我們具備復原力?

·心智(Intellectual):我們在遭遇挑戰和不確定性時,是否依然能保持好奇?

·關係(Relational):我們是否豐富了那些真正豐富我們自己的關係?而不是將關注點放在消耗自我的關係上。

·情緒(Emotional): 當痛苦的情緒不可避免地出現時,我們如何能維持穩定的幸福感,而不是隻享受那些短暫的情緒高峰?

我們可以透過精神、身體、心智、關係、情緒5大要素,撬動生命的自我修復。尤其是在面臨心理困境時,我們可以選擇從這5個要素出發,保持幸福,培養自己的復原力和反脆弱性。無論境遇如何,我們都可以更幸福。

#10

《我的情緒為何總被他人左右》

10月書單丨節後上班第一天,宜讀書,忌焦慮

[美]阿爾伯特•埃利斯 著 張蕾芳 譯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5-09

一個惹人討厭的同事,一個過分挑剔的上司,一個吃不得一點虧的下屬,一個漠不關心的配偶,一個不聽話的小孩,一個牢騷滿腹的朋友,一個服務不到位的服務生,一個老跟你過不去的親戚?

有時候,這些人是有意操縱我們的情緒,有時候,他們是無心的,但我們還是不高興,感到受了傷害或氣得發瘋。

除了人,有些事也會讓我們情緒失控。比如,買房子、換工作、相親、公共演講、無聊的會議、電腦故障。又比如,你買好電影票了,照顧孩子的保姆卻沒來。

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使我們倍感憤怒、焦慮、抑鬱、內疚的人或事。這時,我們該如何避免自己產生過激的負面反應呢?我們又該如何在碎片化的生活中保持積極、健康、陽光、有為呢?

作者在本書中將教你如何避免別人引起你的情緒爆發,教你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以成功贏得生活的主導權。該書沒有高深晦澀的理論,也不教你膚淺的“積極思維”,而是提供了一套非常具體的技巧,教你在他人或某件事操縱你的情緒時,你應該如何應對。

這些技巧,作者已在全球講了一萬多場次,對工作和生活都同等適用。你可能遇到的情景和局面多種多樣,但這些技巧能以不變應萬變。使用這些簡單而有效的技巧,你能大幅度降低你的壓力水平,既能享受生活,又能頗有成效地工作,因為你情緒的主人再也不是你的上司、同事、下屬、配偶、孩子、父母、鄰居、朋友、戀人和其他日常生活中需要打交道的人,而是你自己。

以上,就是本次HRoot精心挑選奉上的書單。希望你喜歡。

本文由HRoot獨家整理,部分圖片和文字來源於網路。如因版權存在問題,請於本文刊發30日內聯絡我們進行刪除。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