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肺火旺,該如何清肺火?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精華篇-之六百一十三。(更多精彩內容持續更新中……)】

“心脈搏堅而長,當病舌卷不能言;其軟而散者,當消環自已。肺脈搏堅而長,當病唾血;其軟而散者,當病灌汗,至今不復散發也。”——《黃帝內經·脈要精微論》

(接前文)

金就是肺,木火刑到金之後,被火所傷就會出現咳血、痰中帶血這種情況,這都是肺中有火。

怎麼治療呢?其實很簡單,

第一個是清肝火,

有的時候我們知道清了肝火就清了肺火,也就清了心火,也就清了脾火,所有的火當中,現在我們臨床上遇到所有的火當中肝火最猛。肝為什麼火最猛呢?肝主風,風和火一相煽火就旺,所以把肝火清掉了之後,心火自動就下降,肺火自動就消失了,這就是古人的一個治療的思路,所以一定要抓住主證,這個時候一方面清肝火,另外一方面需要潤肺。

然後再根據患者的情況,如果脾胃虛弱,也不要忘記健脾胃,“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四季脾旺不受邪,既勿補之”,所以咱們在這個地方就知道聖人、醫聖,還有《黃帝內經》裡邊講的這些原則一定要注意到,到了臨床之後立刻就要警覺,你看這個人肺氣不足,你就知道什麼生金?

土生金。什麼生肺?脾生肺,

其實就是五行生剋,肺氣不足代表脾胃之氣肯定弱,所以長期肺病的人消化系統也弱,飯也吃不下去,渾身乏力,所以給他潤肺的同時,還要根據他的脾胃的情況加上四君子湯,或者是陳皮,健脾理氣的藥加上,要回護中焦脾胃,把脾土健好之後肺氣才能足,有基礎之後才能蓋大樓,沒有地基樓容易塌。所以開方的時候醫生的這個思考一定要跟上,不能說是中醫內科學裡邊說了,這種病就用一個方就治好了,用上黛蛤散就好了。

大家想想,要是一個脾胃虛弱的人吃黛蛤散,吃時間長就拉肚子,所以這時候還要根據患者的情況,給他靈活的進行加減化裁,而不是書上說什麼你就用什麼。

(今日頭條@中醫彭鑫博士)

還是那句話,沒有人照著書來得病的,

臨床情況非常複雜的。

所以我們學了中醫學,學了《黃帝內經》,大家一定要知道,古人的經典是讓我們現在來用的,但是用的時候講究就非常多,需要根據患者的情況進行辨證論治,進行加減化裁,這個病才能治的非常的圓滿,這是這段話的意思,這是“肺脈搏堅而長。”

“其軟而散者,當病灌汗,至今不復散發也。”什麼意思呢?“灌汗”指的就是汗出如水。王叔和的《脈經》裡邊記載叫做漏汗,這也對,為什麼呢?因為晉朝、漢朝,再往前推是秦朝,他們這個字都是刻在竹簡上,刻的時候有可能沒刻清楚,把這個灌刻成漏,或者把漏刻成灌,這種情況都是有可能出現的。還有“至今不復散發也”這個“今”在《太素》裡邊不是“今”是“令”。這些詞很難考證,除非坐上時空穿梭機穿越回去,看《黃帝內經》到底是個什麼字你才能明白,但是這個地方“至今不復散發也”這個“今”作“令”,其實也能理解。

這段話的意思什麼呢?張景嶽註解肺脈如果“軟而散”說明肺氣虛,“肺虛不斂,汗出如水,故云灌汗,汗多亡陽,故不可更為發散也。”張景嶽是高手,把這段話註解的這麼連貫,

所以從這裡就知道這是一個上下文的因果關係。

也就是肺脈如果是“軟而散”的話,肺氣就不足,肺氣不足汗出如水,汗出來就好像水一樣,所以身體非常虛。

我們會遇到這種患者,身體非常虛弱,稍微一動就一身汗,而他出的這些汗不像從面板慢慢滲出來的,而是就像水一樣,直接就出來了,這就是灌汗。出汗多了之後陽氣不足,汗多亡陽,但是這裡一定要注意,夏天的時候不能說是直曬,太陽直曬出大汗,然後那時候汗出如雨,大汗亡陽,陽氣散之後,立刻就會感覺到心慌、心悸,甚至是怕冷,上吐下瀉,這就是中暑。中暑是什麼?內在的真陽元氣受傷了,大家注意,

中暑的真正的病機是內在的真陽元氣受傷,

所以你會發現中暑雖然是熱出來的病,但內在是虛寒,所以上吐下瀉,根本不敢吃涼的,吃涼的腹瀉更嚴重了。

這說明臟腑當中的真陽受了損傷,所以真正中暑的時候,得讓它涼快下來,但是不能給他灌涼水,得讓他喝溫水,讓他休息,等汗完全消退了之後,根據臟腑的情況給他健脾也好,養胃也好,慢慢的內中真陽元氣恢復了之後人才能好。有很多人中暑之後,得住院好多天才能恢復起來,這說明什麼?對脾胃的損傷還是比較重。所以我們就知道李東垣善於觀察生活,他就發現

少火生氣,壯火食氣。

所以他治病的時候都是用少火,不用壯火,像補中益氣湯、昇陽益胃湯等等這些方子,他都是用少火幫助人把脾胃的陽氣升上來,但是其中的陰火還得去掉,所以昇陽散火湯、昇陽益胃湯、補脾胃瀉陰火昇陽湯這些湯都得兼顧到除陰火,這就講的多了,咱們再回來,肺氣如果不斂的話,汗出如水,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要是治療的話,一方面補肺氣,另外一方面要斂汗,把汗斂住。

王冰註解∶“汗洩元府,津液奔湊,寒水灌洗,皮密汗藏,因灌汗藏,故言灌汗,至令不復散發也。”王冰就認為“灌汗”指的是脾精外洩,某種意義上也對,因為土生金,脾土生肺金,汗液玄府代表著肺,肺主皮毛,肺氣不足,汗出的太多了之後,脾精也傷了,這時候也應該健脾胃。從臨床上來講,

肺氣不足了之後,得補肺氣,補肺氣用生黃芪,用生黃氣夠嗎?肯定不夠。得用參,用人參、黨參,再加上炒白朮,這又變成健脾胃了,再加上炙甘草。

要是感覺還不夠,需要斂汗,加上浮小麥,所以真正臨床上補肺氣和補脾胃是同時補的,不可能只補肺不補脾胃,或者只補脾胃不補肺,沒有這種情況,除非只是脾虛,脾虛只用四君子,用不著黃芪,不用升上去。

咱們在這個地方一定要注意,中醫真正臨床用藥的時候就細了,

所以補肺氣的時候,同時也要兼顧脾胃,

所以王冰的這段話也非常值得參考。汗多亡陽,亡陽之後,故不可更發散也,汗氣一多了之後,陽氣散了,我們治療的時候就不應該加重他的病情,就是再給他繼續發散。所以張景嶽所講∶“汗多亡陽,故不可更發散。”這時候就不應該再用一些發散的藥,比如麻黃、桂枝,這時候就不適合用,尤其是麻黃,還有一些風藥,往外疏散的也不適合用,這就是直接落實到臨床上來。

所以大家注意,《素問經注節解》《素問釋義》《素問直解》《注證發微》等等這些註文裡邊講理論的特別多,但是大家注意張景嶽的這個註文非常有意思,張景嶽註文寫著寫著就往臨床上靠,因為張景嶽是一個通家,他從明朝的軍醫隊伍退下來之後,回到家裡邊就直接行醫了,而且行醫的效果還很好,很快患者就絡繹不絕了,前半生戎馬,又是遊歷全國,學醫,學兵法,然後還有水利,天文地理他都會,中年之後就回到家鄉,專門給老百姓看病,同時註解經典。

你要看《景嶽全書》就更細了,《景嶽全書》裡邊他講的這些治病的方法就是直接講的臨床的具體用藥。我們看到這些醫家,尤其是張景嶽這些醫家,他們的註解你就會感覺特別親切,為什麼呢?因為他是往臨床上來講,臨床上的這些體會張景嶽也體會非常深,所以我個人比較欣賞張景嶽的《類經》,所以咱們知道清朝醫科考試當中,《黃帝內經》這一欄考的就是《類經》,它的主要的參考文獻就是《內經》裡邊張景嶽的註解,

因為最接近臨床。

同時張景嶽也是明代的醫家,他的這些思路也非常接近當時的醫學的情況,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就參考張景嶽的註解為是。

好了,今天的課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的收聽,我們下次課再見。

本篇是: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精華篇-之六百一十三。(更多精彩內容持續更新中……)

免責宣告:本文為健康知識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藥物、藥方、針灸以及其他各種治療和養生方法,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切勿自行應用。如因不當使用所產生的問題,概不負責。

版權宣告:本文作者

彭鑫,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並保留相關法律權利)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