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航天人的浪漫,藏在古籍中

中國航天

千年浪漫

近幾年,中國航天事業可謂是喜報頻傳。最近發射的“夢天”實驗艙,宣示著中國空間站建設又進一步。各項航天工程的名字日益繁多,恐怕很多人也已經記不清啦。

但你知道,這些名字背後有怎樣的含義嗎?卻原來,中國航天人在星辰大海的背景上,寫滿了古籍中流傳千年的浪漫。

航天人的浪漫,藏在古籍中

國家博物館所藏宋代天文圖碑拓片 圖片來源:國家博物館官微

先說剛剛發射不久的

“夢天”

實驗艙,這個寄寓著我們的夢想名字可不光是好聽,而是出自古人浪漫的想象:

《夢天》

是唐代詩人

李賀

的名篇,想象了在天上看到的場景,全詩是這樣的:

老兔寒蟾泣天色,雲樓半開壁斜白。

玉輪軋露溼團光,鸞佩相逢桂香陌。

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

遙望齊州九點菸,一泓海水杯中瀉。

詩人夢入月宮,前四句移步換景,寫出了夢中月宮的所見所聞,後四句則視角一轉,從天上回望人間:千年一去,滄海桑田的變遷,結句更是萬里一望,驚豔了千古——“齊州”就是中國的九州,卻只能遠遠看見九點菸塵,海水也如同杯中的水那樣渺小而有限。可以說,這也正是從太空回望地球的角度,李賀想象出的場景,在一千年之後,在人類的不懈努力下終於得以實現。

航天人的浪漫,藏在古籍中

八月花神衣上取材於月宮神話的桂兔圖案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再說和“夢天”並列命名的另一個之前發射的實驗艙

“問天”。

這個名字用的則是

屈原“呵壁問天”

的典故。漢代王逸的《楚辭章句》(《楚辭》現存最早也最重要的一部註解)記載:

屈原放逐,憂心愁悴,彷徨山澤,經歷陵陸,嗟號昊旻,仰天嘆息,見楚有先王之廟及公卿祠堂,圖畫天地山川神靈,琦瑋僪佹,及古賢聖怪物行事,周流罷倦,休息其下,仰見圖畫,因書其壁,呵而問之,以渫憤懣,舒瀉愁思。

航天人的浪漫,藏在古籍中

傅抱石《屈原圖》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屈原“呵壁問天”

留下的作品就是

千古奇文《天問》。

在《天問》這首長詩裡,屈原對天文、地理、歷史、哲學等許多方面提出了一百七十多個問題,彰顯了對宇宙的探索精神。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明明暗暗,惟時何為?陰陽三合,何本何化?圜則九重,孰營度之?……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屬?列星安陳?……

航天人的浪漫,藏在古籍中

圖片來源:新華社

2022年元旦,國家航天局釋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從遙遠火星傳回的一組精美影象,向全國人民報告平安

王逸說:“何不言問天?天尊不可問,故曰天問也。”而在屈子身後,更是有南宋的一代詞豪

辛棄疾,

把酒對月,復問出一篇

《木蘭花慢》: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蝦蟆故堪浴水,問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齊無恙,云何漸漸如鉤?

詞中句句是當年李白《古朗月行》中事,又句句是問,從明月來去,嫦娥月宮,問到玉兔老蟾,浮沉圓缺。雖不是辛詞中一貫的“醉裡挑燈看劍”之英雄氣,但把酒問月中,那望向未知天穹的眼中,已然

不再將宇宙看作人類所懼怕、迷信卻又缺乏瞭解的物件,

這一股氣概傳承至今,正引領著我們,要向浩渺的宇宙叩問無盡的奧秘。

航天人的浪漫,藏在古籍中

《稼軒公畫像》,紙質,中堂式裝裱 圖片來源:江西省鉛山縣西山辛姓族藏

探索月球的“嫦娥計劃”我們耳熟能詳,探索太陽的“羲和計劃”同樣來自古老的神話。

“羲和”

是傳說中為太陽的御者,他駕六龍之車,朝出東海,暮宿蒼梧,乃成經天之景。流傳之下,“羲和”也就成了世代掌管觀測天象的官職之代稱。這一段神話,更是被詩仙

李白

寫入了古風

《日出入行》,

與諸多中國古代有關太陽的神話融為一爐:

日出東方隈,似從地底來。歷天又復入西海,六龍所舍安在哉?其始與終古不息,人非元氣,安得與之久裴徊?草不謝榮於春風,木不怨落於秋天。誰揮鞭策驅四運?萬物興歇皆自然。羲和!羲和!汝奚汩沒於荒淫之波?魯陽何德,駐景揮戈?逆道違天,矯誣實多。吾將囊括大塊,浩然與溟涬同科!

航天人的浪漫,藏在古籍中

《飲酒圖》扇頁,沙馥繪李白舉杯暢飲的畫面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藏

除此之外,中國航天事業最著名的專案名字,當屬

“神舟”

了。從1994年徵名開始到現在,一轉眼已經要發射到“神舟十五號”。這個代代相傳的名字,乃是諧音“神州”,以名中國。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載:“中國名曰赤縣神州。”

“神州”飛天,即是中國的邁向宇宙。

而除了諧音“神州”,“舟”之謂更是和

“星槎”

的典故有關。“槎”就是小船,相傳漢代曾有人(其中一個版本說是張騫)溯黃河而上,乘槎遠遊,經過了日月星辰,然後到了不知什麼地方,後來回到人間,由著名術士嚴君平解說稱“客星犯牛女”,才知道自己遠遊的時候遇到的男耕女織的夫妻其實是牛郎和織女。後唐代

劉禹錫

於黃河岸邊感慨作

《浪淘沙》,

稱: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然而千年前的他,既無飛天的舟楫,也不知曉牽牛織女的“真容”。如今,當我們乘坐飛船探訪宇宙之深,這獨屬於中國人才懂的名字背後,卻又怎能不穿越千年的詩文典籍,成為中國航天人專屬的浪漫呢?

【小提示】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僅為配圖表達。如有問題,請聯絡【松蘭小學士】說明,萬分感謝。轉載文章需經【松蘭書社】授權。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