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呼和浩特舊城小東街大觀園之記憶

一位在廣東定居多年的小學同學給我發了一張照片,問我說“這是大觀園劇場嗎,怎麼和我記憶中的大觀園劇場一點不一樣呢?”大觀園劇場(以下稱大觀園),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呼和浩特市(以下稱呼市)最有名的戲園子,建於解放前,有說建於清代,名稱應該取自《紅樓夢》。看完照片我告訴他,“此大觀園非彼大觀園,是前些年新建的。你記得是你在大觀園附近居住,每天上學路過看到的大觀園,在此大觀園東北約二、三百米遠的地方,很多年前就拆除了。”

這張照片勾起了我對大觀園的回憶。雖已經過去了許多年,我也到了古稀之年,但對大觀園的記憶還歷歷在目,記憶猶新。說起大觀園,老呼市人沒有不知道的,位於呼市舊城小東街中段路東。我出生在小東街,童年和少年是在小東街度過的。我家當年就住在大觀園斜對面內蒙古人民銀行家屬院,院門距大觀園也就二十米左右。所以,對大觀園記憶深刻。

大觀園雖不是呼市最大的劇院,但絕對是最大最熱鬧最有名的戲園子。直到現在,和老呼市人嘮嗑,問小時候在哪裡往,說大觀園對方就明白了。當時呼市晉劇團就在大觀園後面,包括家屬院,裡面套著好幾個院。大觀園就是呼市晉劇團演出排練的地方。我上小學是在小東街小學,那時下午下學下的早,作業在學校就寫完了,沒什麼事,我又不太愛動,所以經常到大觀園看排戲。到現在,呼市晉劇團的主要演員的名字我還記得,主要有:康翠玲、任翠鳳、亢金銳(藝名好像叫小梅梅)、常豔春(我小學同學的母親)、王靜卿、楊勝鵬等。儘管經常看他們排戲,但不知什麼原因,我對晉劇一直沒有興趣,想起來當時應該是為了解悶。

一到晚上,大觀園就開始熱鬧起來,看戲的、看熱鬧的,點著嘎斯燈賣瓜子等乾果的,還有舉著個大掃帚賣冰糖葫蘆的,充斥著各種叫賣聲。我們一群小孩就在那裡玩,直到家長喊我們回去睡覺。

大觀園主要是呼市晉劇團演出,也有外地劇團來演出。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年山西省的一個北路梆子劇團在大觀園演出,演出前幾天人們就吵吵說“小電燈”來大觀園演出了。當時小,什麼也不懂,後來才知道“小電燈”是演員的藝名。那幾天大觀園熱鬧非凡,談不上人山人海,但也把大觀園門前擠的水洩不通。成人後有時還想起這件事,不知為什麼這個演員能引起那麼大的轟動。直到寫此文前,上網查才知道了真相。

原來“小電燈”是山西北路梆子一代宗師賈桂林的藝名。“因其二目如燈,表演傳神,加之當時電燈進入中國不久,這無疑比一盞燈、兩盞燈、三盞燈、萬盞燈等,這些中國油燈更為明亮一些(北路梆子音調高,清亮、明亮、燈亮多有此意)。“小電燈”的名聲就從這裡打開了。”(摘自《北路梆子一代宗師——“小電燈”賈桂林》。至此我才明白當時為什麼引起轟動了。

大觀園不僅演晉劇等劇種,還不時有其它演出。記得有一次一個外地雜技團在大觀園演出,幾個玩友都想看,但都苦於無錢,就決定一塊兒跳牆進去。因為後面的一個家屬院(一共有兩個家屬院)有一堵不高的牆,跳過牆就是劇場的旁門,就能進到劇場裡面。幾個人正跳時,被一住戶的小孩兒發現,隨即大喊“有人跳牆!”。聽到喊聲,嚇得我們幾個拼命爬了過去,進了劇場,心還一直“咚咚”的跳,幸好沒人追過來,讓我們高興的看了一場雜技魔術。

一張照片,一個名稱勾起的回憶,雖談不上回味無窮,但也十分愜意,因為它是我兒時美好記憶的一部分。

撰文/隨照

照片/隨照

2022。9。7

呼和浩特舊城小東街大觀園之記憶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