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北大天才張築生:至死評不上職稱,在癌症晚期卻拿下5個世界第一

在學術界有很多默默無聞耕耘的人,北大數學天才張築生便是其中一位,他是北大第一位獲得博士學位的人,編號為001。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即便是到了癌症晚期被病痛折磨,張築生依舊帶領我國學生5次站在世界頂端,卻到死也沒能評上職稱。

北大天才張築生:至死評不上職稱,在癌症晚期卻拿下5個世界第一

那麼,張築生的背後又有著哪些故事呢?

1940年張築生出生於貴陽,父母都是普通人,家境一般,幼年時張築生體弱多病,在2歲時就患上了腦膜炎,父母為了給他治病,借遍親戚朋友才湊夠醫藥費。

經過治療後,儘管張築生脫離了危險,但是這次的患病也對張築生的身體造成一定影響,他的大腦正常,但小腦卻留下了不可逆轉的損傷。

與正常的孩子相比,張築生在身體發育方面也總比別人慢一拍,他的身體平衡能力很差,走路站不穩,當別的孩子已經可以跑時,他才剛學會走路,這也註定他日後的人生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北大天才張築生:至死評不上職稱,在癌症晚期卻拿下5個世界第一

但在學習方面張築生卻有很高的天賦,加之自幼勤奮,在他5歲的時候就展示了很強的動手能力,經常自己動手設計玩具,搞小發明,為此還獲得全國少兒科技發明一等獎。

儘管命途多舛,但命運的獠牙一次又一次地伸向他,在他13歲時,他因為一場意外,導致胳膊骨折。

原本這並不會致命,可後來疾病惡化,發展成了敗血症,左臂肌肉和神經出現萎縮,至此終身留下殘疾,左臂幾乎無法抬起。

一切的不幸並沒有阻止他對知識的渴望,上小學時張築生就展示了極高的計算能力,尤其是在數學令他非常痴迷,當別人還在初級課程徘徊時,他已經開始自學高年級的課本知識了,學習方面他也一直是班級裡的佼佼者。

1959年,張築生成功考取了川大數學系,在高手雲集的川大讀書期間,張築生也並沒有懈怠,聰明好學的他一直都是班級裡的學佼佼者。上大二時他就已經將大學四年的數學課本全部自學完畢,連他的老師都大為吃驚。

北大天才張築生:至死評不上職稱,在癌症晚期卻拿下5個世界第一

當時的年代和現在不同,那時研究生招生制度尚未恢復,所以本科畢業後的張築生沒有辦法繼續提升學歷?由於在校成績優異,張築生本科畢業後被川大邀請留校任教。

在教學方面,張築生也總是能做到融會貫通,將羞澀難懂的數學知識化繁為簡,讓學生們能輕易接受。

但張築生並不懂得職場的人情世故,以至於在川大教學的14年時間裡,每次講師評選幾乎都與他擦肩而過。一些教學水平不如他,比他後來的老師也能比他先評上職稱,川大對這一塊解釋始終都是“資格不夠。”

看不到任何希望的張築生頓時有了想要離開川大重返課堂的想法,1978年張築生38歲,研究生考試恢復,他果斷報名參加了全國研究生招生考試,最後以總分第一順利進入北大數學系。

北大天才張築生:至死評不上職稱,在癌症晚期卻拿下5個世界第一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本次研究生招生考試中有一道數學題本身存在錯誤,導致無解,但是所有考生都沒有發現錯誤,只有細心的張築生一個人發現了這道題有問題。因為這一舉動張築生被北大教授廖山濤看中,收為門生。

在北大讀書期間,張築生表現出色,還曾驗證了數學家Smale提出的‘四大猜想”之一,他的導師廖山濤教授也對這個學生讚不絕口。

原本在1982年張築生參加碩士畢業論文答辯時,答辯委員會的老師就曾被張築生的學術成就震撼,大家一致表示應該為張築生頒發博士學位。然而當時的校長張龍翔出於慎重考慮就否決了這一提議。

直到第2年,北大校長張龍翔專門為張築生開展了博士答辯,並邀請了國內上百名專家參加,場面極其壯觀,張築生也出色地完成了這場答辯,並被授予北大博士學位,編號為001,他也是北大的第一位博士。

北大天才張築生:至死評不上職稱,在癌症晚期卻拿下5個世界第一

隨後張築生在數學大師陳省生的推薦下,被北大保送留學,並於1986年初回國。張築生回國不久,就接到了一個新任務,當時國內教育水平落後,並沒有特別針對數學入門的教材,因此北大方面希望張築生能夠重新編寫一部教材。

一開始他的朋友也曾勸說他放棄這個燙手的山芋,因為當時的北大注重的是學術研究,而編寫教材是不計算在科研成果之內的,屬於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但張築生認為編寫教材具有重大意義,可以為後來的學生作為學習的參加依據,因此他便接受了編寫教材的任務。

此後他白天站在講臺給學生上課,夜晚則在家編寫教材,加上整理資料,前後耗時5年時間終於完成了《數學分析新講》1-3冊,就連一向很少稱讚學生的廖山濤教授也忍不住誇讚他。

北大天才張築生:至死評不上職稱,在癌症晚期卻拿下5個世界第一

這套教材將知識的難易程度進行了區分,能夠更好地幫助初學者入門,在編寫教材之前也無經驗可循,因此張築生本人也十分愛惜。

清華大學數學系教授陳天權曾這樣評價張築生,他說與其他教材比起來,張築生編寫的《數學分析新講》頗具特色,因此多年以來他一直將張築生氣編寫的教材作為給學生授課的首選教材。

除此之外,張築生又出版了他還編寫了《微分動力系統原理》和《微分拓撲講義》等教材。

北大天才張築生:至死評不上職稱,在癌症晚期卻拿下5個世界第一

但是好景不長,在教材問世後不久張築生就被查出鼻咽癌,此後開始了長達12年的化療。

1995年,張築生被學校安排擔任數學奧賽教練,這份工作在別人眼裡同樣是個不受歡迎,枉費心力的工作,學校其他老師都避之不及,唯獨張築生接下了。

在帶領奧賽班期間,其他老師對出題都很頭疼,因為參加比賽的學生都是初中生,需要考慮到題目難易程度,往往需要將數學題目倒推,還要通過出題分出學生優劣。

有的老師推出一道新題需要耗費一週的時間,但張築生則不同,他每年都能拿出來幾十道新題目來。

因為長期的高負荷工作,他的病情也急轉直下,後來癌細胞擴散,出現全身骨頭疼痛,下肢浮腫等症狀,但他依舊在堅持上課,嚴重的時候他只能吃一點豆腐、牛奶等流食。

即便是左手殘疾、癌症晚期,張築生也依然堅持帶領我國的學生參加奧賽,一路從加拿大轉戰到阿根廷。

北大天才張築生:至死評不上職稱,在癌症晚期卻拿下5個世界第一

5年的時間裡,他所帶領的學生連續為中國拿下了五屆總分第一,他的學生姚健鋼就曾在他的指導下獲得數學奧賽世界冠軍。

學生們取得了成就,作為教練的張築生也頗為欣慰,可這一切都是犧牲他的健康換來的。為了治病堅持下去,張築生不得不靠大劑量的放療維持,就連當年的北京協和醫院的醫護人員都頗為驚訝。

2002年1月份,張築生正在給學生監考,突然倒在講臺,最後被學生抬出教室送往醫院。在2月6日,被病痛折磨的張築生最終與世長職。為了紀念這位在教師崗位奉獻一生的人,北大的教師和學生紛紛在社交平臺發文悼念他。

無論是編寫教材,還是帶奧賽班,這些都是不計算在教學工作量內的,而張築生本人因為將大量時間投入在編寫教材和帶學生上,所以每年北大的院內教學量統計張築生都不合格,他也因此到死也沒評上博士生導師的職稱。

北大天才張築生:至死評不上職稱,在癌症晚期卻拿下5個世界第一

或許在外人看來,帶領奧賽班是一個光鮮靚麗的工作,而實際情況也只有做過的人才知道。

北大數學系教授趙春來曾在讀研期間與張築生是同學,他曾這樣說過:“張築生為了奧賽付出得太多,連命都搭進去了!奧賽這個工作太累了,我曾帶過一次,就再也不想帶了。”

在他走後,他的學生和同事每逢提起他,都會用“才華橫溢”四個字來形容這位衣著簡樸、面容清廋的老師。

#頭條創作挑戰賽#​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