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弄懂這3件事,男人就不敢在錢上,忽悠你

我們都說夫妻是一體,這種“一體”的認知,很大程度上指的是經濟共同體。

家庭中所有婚後的財產都屬於夫妻雙方共同所有,理論上夫妻都對財產的使用具有話語權。

但實際上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夫妻因為錢的分配問題而吵架是非常常見的現象。

錢、家務、性是夫妻之間最容易爆發矛盾的三部分。

網友小晴就在網上吐槽了跟老公最近因為錢而爆發的一次爭吵。

他們倆的收入並不很低,算是企業中層,但小晴非常勤儉節約、能省則省,而她老公則花錢比較隨性。

前不久十一假期,二人一起出去旅遊,好不容易盼到的行程卻沒有想象中快樂。

小晴較為節儉,總覺得旅行嘛,住哪裡不行,反正倒床上就睡著了,而她老公則一定要睡五星級酒店。

吃飯時,小晴就想找一些蒼蠅館子,吃些小吃,而老公則要大餐館點一堆菜,每每讓小晴看不順眼。

有次小晴找了個小餐館吃飯,結果吃完二人拉了肚子,老公很生氣,說都怪小晴為了省錢湊合吃,這下吃藥的錢都夠吃大餐了。

小晴也很不服氣,覺得自己想省錢還不是為了這個家,二人就吵起來了,好好的旅遊變得很不開心。

如果說這還算小事,有些花錢比較多的地方,二人則更是鬧得不可開交。

二人想買臺車,小晴覺得十來萬就可以了,足夠用了,而老公則看上了二十多萬的一臺車,價格相差不是小數,兩人都不想退讓,爭論不休卻也沒個結果。

在金錢的分配問題上,許多夫妻都常常鬧矛盾,看起來只是金錢觀的分歧,實際上,這也是經營親密關係的重要功課。

那麼,我們該如何面對這種分歧呢?

弄懂這3件事,男人就不敢在錢上,忽悠你

01

從金錢分歧探索自己的內在模式

像小晴這種,自己花錢的時候很捨不得,即便經濟條件可以滿足,也總是能省則省,這是一種金錢觀念。

當會因為金錢而日常彆扭,反覆與伴侶發生矛盾時,就要探索一下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金錢觀。

小晴的父母是白手起家,過了相當一段時間的苦日子,對金錢有著很高的匱乏感。

在有了小晴之後,即便經濟條件變好了,也總是對小晴說:錢要省著花,不需要買太貴的東西,能用就行了。

小晴從小潛移默化地吸收了很多這樣的言論,久而久之,當她對自己大方,買一些貴的東西時,就會萌發出一種愧疚感。

覺得自己這樣做對不起父母辛苦掙的錢,覺得自己也不配使用昂貴的和好用的東西。

她總捨不得為自己花錢,對自己大方,當然對老公那種花錢大手大腳的情況看不慣了。

那麼,像她老公那樣捨得花錢,就是健康的心態了嗎?

實際上,小晴的老公童年時也是比較匱乏的,父母一樣這也捨不得買,那也捨不得買。

於是,她老公逐漸形成了一種補償心理,在自己有錢了之後,無論是否真的需要,都要給自己最好的,以補償童年物質的缺失。

結果就形成了小晴需要的東西不捨得買,老公不需要的東西瞎買,甚至造成浪費的局面,兩人當然互相都看不慣對方,指責對方了。

如果小晴和她老公都能向內探索,看到自己這種行為背後的成因,去療愈自己的這部分,對金錢的心態才能放正。

金錢是用來滋養我們,讓我們過得更舒服的,我們完全可以做到不帶愧疚、也不帶匱乏的感覺花錢。

當兩人的金錢觀相對健康後,關於金錢如何分配的共識,自然也能更容易達成一致了。

弄懂這3件事,男人就不敢在錢上,忽悠你

02

在金錢問題上維護自己的邊界

買什麼東西,表面上看是一個純粹的經濟問題,實際上是一種權力的爭奪問題。

尤其是兩個人共同的事情,錢花在哪,花多少,都證明了哪一方更加強勢、更有話語權。

有些人為了家庭的和諧,明明是自己不認可的花錢方式也妥協了。

比如給對方的親人、朋友多花一些錢,對自己的親人則花錢較少。

就算這一次一方為了減少家庭矛盾,妥協了,同意了伴侶的花錢方式,可心中的那種無力感、委屈感是無法排解的,總有一天會找個由頭爆發出來。

因此當二人又因為某個錢要不要花,無法達成一致時,一定要維護好自己的邊界。

比如,自己的工資,自己安排花在哪,對方的工資,對方安排。

如果兩人的薪資相差懸殊,可以設立一個家庭專用基金,基金中的錢必須在雙方都贊同的情況下拿來使用,而其他的錢則可以自己分配。

許多家庭會因為花錢的事情爭吵,其實就是對親密關係中的邊界感沒有清晰的認知。

比如我們常常可以見到,丈夫說妻子又買了一堆不怎麼穿的衣服,妻子則攻擊丈夫又把錢花在遊戲上,雙方還想透過講道理以證明自己的觀點才是正確的。

實際上,錢怎麼花才正確,根本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對於我來說,這個物品我很需要,不代表你也很需要,所以我在這方面花錢,你是沒有資格評頭論足的,哪怕這在你看來是多麼不可理喻。

每個人都維護好自己的邊界,同時不去侵犯對方的邊界,尊重彼此對於花錢的興趣,家庭的矛盾可以減少一大半。

弄懂這3件事,男人就不敢在錢上,忽悠你

03

在花錢時多問自己的感受

不能不承認的問題是,確實有很多人在花錢的時候是不理智的。

有的人會買超出了自己購買能力的物品,有的人則為了省錢,買一堆質量不好的物品,結果又用不上。

或者沒買不久就壞掉了,浪費金錢和精力,難免給對方落下口實,遭受對方的指責。

所以我們在花錢時也要保持覺知,多詢問自己的感受。

比如,一個女士看到別人有名牌包包,自己也想買,這時她要做的既不是去問老公能不能買個包,也不是二話不說就去刷卡買回家。

而是先問問自己,如果買了這個包,感受如何,自己會不會開心。

如果只是為了不讓別人看低自己,只是為了和別人攀比,那麼心中多少還是會有擔憂的,擔憂自己的包還不夠有檔次。

或者還沒背,就開始擔心怎麼保養它,以後擠公交、地鐵可怎麼辦,需要像伺候大爺一樣把它供起來;

又或者這個包其實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範圍,如果買了就要擔心這個月的生活費不夠用,那麼買包的時候也會感覺不好。

而如果這個包確實讓自己感覺到喜悅、開心,看一看摸一摸,就感覺到幸福和滿足,並且沒有夾雜不好的感受,那麼即便伴侶對此有所非議,也可以堅持自己的選擇。

因為花錢是為了讓自己開心的,不是為了伴侶。

同樣,有時候,有些人花錢,只是為了讓伴侶誇自己會買東西,展現自己的聰明才智;

而有些人花錢則是為了賭氣,成了和伴侶權力的較量:你買了那個,我也要買這個……

正是這些潛意識裡的各種小九九,造成了我們花了很多不必要、不理智的錢,並進一步破壞二人的關係。

同樣,如果我們修復了和金錢的關係,也能以此為契機,修復和伴侶的親密關係。

如果我們深入挖掘,會發現,金錢問題的暴露,對於我們的親密關係是一個療愈的禮物,它可以延伸出我們原生家庭的創傷、我們隱秘的需求和慾望。

透過對金錢觀的修正,讓金錢和親密關係一道,成為滋養我們的養料,讓愛迴流到我們身上,我們的人生也會越來越自在。

作者 | 止水 療愈師,擁有中科院心理諮詢師資格證,IHNMA 國際催眠師資格證,致力於探索人性的深邃與偉大。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