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日思錄(1334)保時捷的精益之路-2

日本專家於1992年秋第一次到總裝廠,他一見到堆放的存貨,就斷言,如果這是工廠,公司肯定賺不了錢。而實際上,公司當時每天都在虧損。

日本專家要求當天就在總裝車間,進行一次大強度的改善活動,而這種行動,在保時捷是不合法的。因為公司所有變革,都是在數月以前就計劃好,還要與勞資協議會協商。

當時車間也表達了強烈不滿,他們難以相信:問題竟然在公司內部,而不在外部市場。他們更難以相信,對跑車一竅不通的日本工程師,能對他們有幫助?

在公司頂層強烈要求下,對發動機裝配車間做一次突破性改善,就是消除堆積如山的庫存,使工人不必花大量時間去尋找零件。然後,從接收零件到發動機總裝,再到汽車總裝的流動都非常迅速,沒有停頓,沒有廢品,沒有因糾正缺陷而造成的迴流。

第一次為期一週的改善活動目標,是把零件存放架子的高度,從2。5米下降為1。3米,把庫存量從28天減為7天,還使車間每個人都能相互看得見。

一週結束後,削減庫存的任務完成了第一步(不再有存放28天零件用量的地方),工作的效果是巨大的,而且是完全看得見的。

與此同時,由保時捷內部人員所組成的團隊,在他們各自平等開展的工作方面,幾乎沒有什麼進展。於是,他們得出結論,他們完全應該參加下一次在顧問指導下的改善活動。

發動機總裝廠進行了很多項改善活動,從1992年秋,到1993年年底,庫存場地從佔總裝40%減少到0,手頭存放的零件用量,從28天減少到接近0,而且只需用28分鐘,就可把發動機總裝廠的零件組裝成發動機,並送到汽車總裝車間。

保時捷能取得極大改善,魏德卿在處理好就業問題,起到很大作用。首先,他將968車型的總裝工作,從奧迪廠拿回來,解決了部分問題。其次,與其他公司訂立合同,解決部分超小批次車型的組裝。

第三,把具有專門技術的多餘出來的工人,分派長期從事改善活動,也可解決部分問題。另外,公司對工人們做出保證,儘管每個人的工種會不斷變化,儘管銷售額下降,可能會使公司採取解救行動,但不會有人因引入精益改善活動而失去工作。

由於保時捷產值的近80%是從零件供應商那裡購買,教會供應商如何準時供貨,非常重要,但大多數供應商對如何進行小批次生產,一無所知,要如何辦呢?

保時捷採取的辦法如下,首先,將950家零件供應商,減少到300家,其中60家供應商被認為是關鍵系統供應商。

其次,成立一個供應商改善團隊,對一些最重要的供應商進行改善活動,這些改善活動與保時捷內部當時正在進行的改善活動,完全相同。

經過兩年的努力,到1995年底,保時捷對其中30家供應商及部分第二層次供應商,進行了連續數週消除浪費的活動。

一般來說,改善活動總會取得這樣的成績:所需人工減半,從原材料到成品零件所需要的供貨時間減少90%,徹底消除在製品庫存,質量得到極大改善。

精益轉變的成果開始出現在生產過程時,公司還對全面管理、產品計劃、產品開發系統進行精益改善,公司最終從死亡邊緣起死回生。

象徵公司新生的指標如下,無論如何,這是一個令人吃驚的成就。

日思錄(1334)保時捷的精益之路-2

簡而言之,經過五年時間,保時捷的生產效率指標提高了一倍,供應商的次品零件數量減少了90%,廠內一次作業缺陷數減少55%。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