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史記·秦始皇本紀》精講細讀(十一):始皇夜遇匪,碣石門刻石

前言:

這是秦始皇第四次出巡,主要是為了視察北方諸郡,在碣石再次刻石留念,刻文又被司馬遷完整地記錄了下來,這是繼泰山刻石、琅琊刻石和芝罘刻石之後的第四次刻石。這次刻石的篇幅不長,內容也中規中矩,比芝罘刻石的文辭要優秀一些。

《史記·秦始皇本紀》精講細讀(十一):始皇夜遇匪,碣石門刻石

(一)

三十年,無事。

譯文:趙政三十年,沒有大事。

(二)

  三十一年十二月,更名臘曰“嘉平”。賜黔首裡六石米,二羊。始皇為微行咸陽,與武士四人俱,夜出逢盜蘭池,見窘,武士擊殺盜,關中大索二十日,米石千六百。

1、三十一年十二月,更名臘曰“嘉平”。

更:更改,動詞。

名:名字,名詞。

臘:臘月,名詞。

曰:叫做,動詞。

譯文:趙政三十一年十二月,把臘月的名稱更改為“嘉平”。

2、賜黔首裡六石米,二羊。

賜:賞賜、賜予,動詞。

裡:一種居民組織,先秦以二十五家為裡,名詞。

石(dàn):中國市制容量單位,十鬥為一石,名詞。

譯文:賜給每裡的老百姓六石米,兩隻羊。

3、始皇為微,行咸陽,與武士四人俱,夜出逢盜蘭池,見窘,武士擊殺盜,關中大索二十日,米石千六百。

為:變成、變為,系動詞。

微:私下的、穿常服的,形容詞。

行:出行、出遊,動詞。

咸陽:於咸陽、在咸陽,地點副詞。

俱:在一起、走在一起,動詞。

見:助動詞,表示被動。

窘:窘迫、窘困,動詞。

譯文:始皇穿上便裝,出行於咸陽,與四個武士走在一起,夜晚出去,在蘭池碰上了盜匪,被困住,武士們攻擊殺死盜匪,秦始皇在關中大範圍地搜尋盜匪二十天,(捕獲盜匪賞賜)粟米一千六百石。

《史記·秦始皇本紀》精講細讀(十一):始皇夜遇匪,碣石門刻石

(三)

  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盧生求羨門、高誓。刻碣石門。壞城郭,決通隄防。其辭曰:

之:到、來到,動詞。

碣石:河北省昌黎縣碣石山。

盧生:秦朝方士,燕人,今河北人士。

求:尋求、尋找,動詞。

羨門、高誓:不知是何人,史書沒有記載。

壞:毀壞、拆毀,動詞。

城郭:內城牆和外城牆,名詞近義詞連用。

決:疏通水道,動詞。

通:疏通、開通,動詞。

決通:動詞近義詞連用。

隄:同“堤”,河堤、堤壩,名詞。

防:堤壩,名詞。

隄防:名詞近義詞連用。

譯文:趙政三十二年,秦始皇來到碣石,讓燕人盧生尋找羨門和高誓,刻字於碣石之山門。拆除內城和外城,疏通了堤壩。刻字的文辭是:

(四)

  遂興師旅,誅戮無道,為逆滅息。武殄暴逆,文復無罪,庶心鹹服。惠論功勞,賞及牛馬,恩肥土域。皇帝奮威,德並諸侯,初一泰平。墮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地勢既定,黎庶無繇,天下鹹撫。男樂其疇,女修其業,事各有序。惠被諸產,久並來田,莫不安所。群臣誦烈,請刻此石,垂著儀矩。

1、遂興師旅,誅戮無道,為逆滅息。

遂:於是,副詞。

興:派遣、發動,動詞。

師:軍隊,名詞。

旅:軍隊,古代軍隊五百人為一旅,名詞。

師旅:名詞近義詞連用。

誅:討伐,動詞。

戮:懲罰,動詞。

誅戮:動詞近義詞連用。

無道:沒有道義的國家,不講道義的國家。

為:作為,動詞。

逆:背叛者、反叛者,名詞,牴觸秦國的國家。

滅:消滅、滅亡,動詞。

息:停止、止息,動詞。

滅息:動詞近義詞連用。

譯文:於是派遣軍隊,討伐無道之國,作為牴觸秦國的國家消滅和止息了。

2、武殄暴逆,文復無罪,庶心鹹服。

武:軍事、武事,名詞。

殄:消滅、斷絕,動詞。

暴:兇惡的、殘暴的,形容詞,此處用作名詞,殘暴的國家。

逆:背叛者、反叛者,名詞,牴觸秦國的國家。

文:文治、文事、文職,名詞。

復:恢復,動詞。

庶:平民、百姓,名詞。

服:服從、順服,動詞。

譯文:武事消滅了殘暴和叛逆的國家,文職人員恢復官職不被追罪,百姓的內心都服從。

3、惠論功勞,賞及牛馬,恩肥土域。

惠:恩惠、恩澤,名詞。

論:考慮、顧及,動詞。

功:功績、功業,名詞。

勞:勞績、小功,名詞。

功勞:名詞近義詞連用。

賞:賞賜、獎給,動詞。

及:通“給”,供應、供給,動詞。

賞及:動詞近義詞連用。

恩:恩惠、恩德,名詞。

肥:使土地肥沃,動詞。

土:國土、疆域,名詞。

域:疆界、疆域,名詞。

土域:名詞近義詞連用。

譯文:給予恩澤的時候,考慮到所有的功績和勞績,賞賜和給予了很多的牛馬,恩德使國土都變得肥沃了。

4、皇帝奮威,德並諸侯,初一泰平。

奮:施展、發揮,動詞。

威:威力、威風,名詞。

德:恩德、恩惠,名詞,此處用作方式副詞,使用恩德、憑藉恩德。

並:吞併、兼併,動詞。

初:開始、起始,副詞。

一:初次、第一次,副詞。

初一:副詞近義詞連用。

泰:安定的、平和的,形容詞。

平:太平的、平安的,形容詞。

泰平:形容詞近義詞連用。

譯文:皇帝施展威力,憑藉恩德兼併的眾諸侯,首次讓天下太平。

5、墮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

墮(duò):毀壞,動詞。

壞:拆毀,動詞。

墮壞:動詞近義詞連用。

川:河流,名詞。

防:堤壩,名詞。

夷:剷平、除去,動詞。

去:除掉、除去,動詞。

夷去:動詞近義詞連用。

險:要隘、險要的地帶,名詞。

阻:險要的地方,名詞。

險阻:名詞近義詞連用。

譯文:毀壞和拆毀了碣石城的內城和外城,疏通了河流的堤防,剷除了險要的地帶。

6、地勢既定,黎庶無繇,天下鹹撫。

地:大地,名詞。

勢:形勢、情勢,名詞。

地勢:大地上的形勢,指的是統一六國後的形勢。

既:助動詞,表示完成。

定:平定、確定,動詞。

黎:眾多的,形容詞。

庶:平民、百姓,名詞。

繇:同“徭”,徭役,名詞。

撫:安撫,動詞。

譯文:大地上的形勢已經確定下來之後,眾多的百姓不用再服徭役,天下人全都很安撫。

7、男樂其疇,女修其業,事各有序。

樂:樂於、安於,動詞。

其:他們的,形容詞性代詞,their。

疇:田疇、耕作的田地,名詞。

修:從事,動詞。

業:家業,名詞。

事:官職,名詞。

各:各自,副詞。

序:次序、次第,名詞。

譯文:男人們都安於他們的田疇,婦女們都從事家裡的桑織,官職各自都有次序。

8、惠被諸產,久並來田,莫不安所。

惠:恩惠、恩澤,名詞。

被:通“披”,覆蓋,動詞。

產:產業,名詞。

久:長久地、永久地,副詞。

並:合併、兼併,動詞。

來:通“麥”,小麥,來田,即,麥田。

安:安於、滿足於,動詞。

所:著落、結果,名詞。

譯文:恩惠覆及諸多產業,永久地合併了麥田,沒有人不安於他們的著落。

9、群臣誦烈,請刻此石,垂著儀矩。

誦:述說、詳述,動詞。

烈:功業,名詞。

垂:流傳,動詞。

著:顯現、顯揚,動詞。

儀:法度、準則,名詞。

矩:規則、法則、法度,名詞。

儀矩:名詞近義詞連用。

譯文:群臣述說功業,請求在這塊巨石上面刻字頌功,流傳和顯揚法度與規則於後世。

《史記·秦始皇本紀》精講細讀(十一):始皇夜遇匪,碣石門刻石

(五)

  因使韓終、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藥。始皇巡北邊,從上郡入。燕人盧生使入海還,以鬼神事,因奏錄圖書,曰“亡秦者,胡也”。始皇乃使將軍蒙恬發兵三十萬人北擊胡,略取河南地。

1、因使韓終、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藥。

因:於是,連詞。

譯文:於是,讓韓終、侯公和石生尋求仙人的不死之藥。

2、始皇巡北邊,從上郡入。

上郡:秦初三十六郡之一,郡治在膚施縣(今綏德縣)。

譯文:始皇巡視北方的邊境,從上郡前往。

《史記·秦始皇本紀》精講細讀(十一):始皇夜遇匪,碣石門刻石

3、燕人盧生使入海還,以鬼神事,因奏錄圖書,曰“亡秦者,胡也”。

使:出使,動詞。

因:因而,連詞。

奏:進奏、獻上,動詞。

錄:抄寫,動詞,此處用作形容詞,抄寫的。

圖:地圖,名詞。

書:奏章、文書,名詞。

譯文:燕人盧生出使進入大海,返回後,使用鬼神的故事,因此進奏地圖和文書,說“滅亡大秦的是胡人”

4、始皇乃使將軍蒙恬發兵三十萬人北擊胡,略取河南地。

發:派遣,動詞。

略:通“掠”,搶劫、奪取,動詞。

取:攻取、佔取,動詞。

略取:動詞近義詞連用。

譯文:始皇於是讓將軍蒙恬派遣三十萬人往北方攻擊胡人,攻佔並奪取了黃河以南的地區。

《史記·秦始皇本紀》精講細讀(十一):始皇夜遇匪,碣石門刻石

(六)

三十三年,發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略取陸梁地,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遣戍。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並河以東,屬之陰山,以為四十四縣,城河上為塞。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闕、山、北假中,築亭障以逐戎人。徙謫,實之初縣,禁不得祠。明星出西方。

1、三十三年,發諸嘗逋亡人、贅婿、賈人略取陸梁地,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遣戍。

諸:諸多,形容詞。

嘗:曾經,副詞。

逋:逃亡、逃跑,動詞。

亡:逃亡、逃離,動詞。

逋亡人:逃跑的人。

贅婿:因就婚於主家之女,稱“贅婿”,多為貧民質子於富家,過期不能贖身,遂被招贅,地位低下,為服役戍邊物件之一。

賈人:商人,在古代的地位也是相當低下。

陸梁地:嶺南的地域。嶺南人多處山陸,其性強梁,故曰陸梁。

以:助動詞,表示目的。

適:適合,動詞。

遣:派遣、派送,動詞。

戍:守邊計程車兵,名詞。

譯文:趙政三十三年,派遣曾經逃亡過的人,贅婿和商人攻佔並奪取了嶺南之地,成為桂林郡、象郡和南海郡,以適合往那邊派遣戍邊計程車兵。

《史記·秦始皇本紀》精講細讀(十一):始皇夜遇匪,碣石門刻石

2、西北斥逐匈奴。

斥:驅逐,動詞。

逐:追趕、驅逐,動詞。

斥逐:動詞近義詞連用。

譯文:在西北,驅逐了匈奴。

3、自榆中並河以東,屬之陰山,以為四十四縣,城河上為塞。

榆中:榆林塞。

並:吞併,動詞。

屬(zhǔ):繼續、連線,動詞。

陰山:今橫亙於內蒙古自治區南境﹑東北接連內興安嶺的陰山山脈。山間缺口自古為南北交通孔道。

以為:以之為。

城:築城,動詞。

河上:於河上,在黃河邊。

為:作為,動詞。

塞:邊塞、要塞,名詞。

譯文:從榆林塞吞併黃河以東地區,接連其至陰山,把它們作為第四十四個縣,在黃河邊築城作為邊塞。

4、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闕、山、北假中,築亭障以逐戎人。

築:修築、建造,動詞。

亭:設在邊塞觀察敵情的崗亭,名詞。

障:古時邊塞上險要處用以防捍寇盜而另築的小城,名詞。

亭障:名詞近義詞連用。

戎人:對西部遊牧民族的統稱。

譯文:又讓蒙恬渡過黃河奪取高闕、山、北假,修築崗亭和小城來驅逐戎人。

5、徙謫,實之初縣,禁不得祠。

徙:遷移,動詞。

謫:被罰戍邊的罪人,名詞。

實:充實、填塞,動詞。

之:他們,代詞。

禁:禁止,動詞。

得:可以,助動詞。

祠:建立祠堂,動詞。

譯文:遷移被罰戍邊的罪人,把他們填充到剛剛設定的縣,禁止他們不得建立祠堂祭祖。

6、明星出西方。

明星:彗星。

譯文:這一年彗星出現於西方。

驀然回首,不知不覺之中,世上好像已無讀不懂的詩書典籍,亦無參透不了的文章,而且,這種能力是透過語法這種理論性的知識來獲得和實現的,理論性知識的特點是可以快速且大規模地適用於人群之中,讓普羅大眾皆可受益,從而可以開啟無盡智慧,由此想起了《摩訶般諾波羅密多心經》結尾處的咒語。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所以念動《到達智慧彼岸咒語》,也就是念動如下咒語: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得渡得渡,得渡彼岸,一起得渡彼岸,成就頓悟真理的智慧境界。

歡迎轉發、評論、點贊、關注。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