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歷史上的于振甲真有《天下長河》中演得那麼“壞”嗎

看過電視劇《天下長河》的人,對於振甲這個人肯定印象深刻,他清廉正直、愛民如子,但又迂腐刻板、頑固不化,給靳輔、陳潢治河帶來了很多麻煩,很多觀眾都被他氣得要死,那麼歷史上真實的于振甲又是什麼樣的呢。

歷史上的于振甲真有《天下長河》中演得那麼“壞”嗎

大小於成龍

于振甲,原名于成龍,字振甲,號如山,遼東蓋州人,屬漢軍鑲紅旗。出生於1638年(明崇禎十一年,清崇德三年),生父於國安,生母康氏。

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康熙時期有兩個于成龍,稱為“大小於成龍”。“小於成龍”就是這位於振甲,比大於成龍小21歲。

“大於成龍”是康熙朝有名的“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於北溟,山西呂梁人。歷任廣西羅城知縣、四川合州知州、湖廣黃州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為官期間,三次被舉“卓異”,深得百姓愛戴。

康熙稱讚其為“清官第一”,擢升直隸巡撫,不久又升任兩江總督(江南江西總督),康熙二十三年(1684)病逝任上,康熙賜諡號“清端”,還破例為其親自撰寫了碑文。

2017年央視開年大劇《一代廉吏于成龍》講述的就是他的故事。

歷史上的于振甲真有《天下長河》中演得那麼“壞”嗎

顛沛流離的少年時期

于振甲比靳輔小5歲,比陳潢小1歲,三人年齡相仿,人生經歷卻大不相同。

于振甲出生在遼東蓋州,出生不久就隨家族徙居廣寧(今遼寧北鎮市),9歲入私塾,11歲時舉家從龍入關,移居北京通州張家灣,13歲時移居延慶州,15歲時與李氏成婚,16歲時移居直隸固安南房上村,並在此定居下來。

少年時期這段顛沛流離、四處漂泊的經歷讓于振甲深刻體會到了底層百姓生活的艱辛,同時也造就了他體恤民生、關愛百姓的品格。

按照當時規定,八旗子弟是不必參加科舉考試的,于振甲16歲時開始學習滿文,20歲入國子監讀書,23歲時授了一個吏部筆帖式的小官,一做就是7年。

伯父於得水屢有戰功卻一直沒有子嗣,按當時習俗,于振甲被過繼給了於得水做養子。因養父於得水的功蔭,康熙七年(1668)四月,30歲的于振甲被授樂亭縣令,開始了他長達33年曆經數次沉浮的宦海生涯。

歷史上的于振甲真有《天下長河》中演得那麼“壞”嗎

樂亭十年 深受愛戴

于振甲上任樂亭知縣兩個月,全縣發生水災,百姓房屋田地損毀嚴重,于振甲建議免除賦稅、放賑救民,被頂頭上司永平府知府駁回。

耿直的于振甲不懼獲罪,直接寫報告將災情上報到省裡,當時的直隸巡撫甘文焜得知後,親自下來勘察,確認情況屬實後,將災情奏報給了朝廷。康熙命令戶部主事帶著八千餘兩銀子下來賑災,並免除所有受災地區當年田賦的十分之三,災情嚴重的百姓賦稅全民。

經此一事,于振甲也得到上司賞識,當年十一月,被舉薦為灤州知州。

歷史上的于振甲真有《天下長河》中演得那麼“壞”嗎

康熙八年(1669),于振甲因罪囚脫逃被降級呼叫,樂亭百姓得知訊息後都紛紛希望他能回來復任。

先是百姓顧明亮等人去北京景山上書請願,被吏部官員駁回,顧明亮等人還被髮配到尚陽堡。後來百姓王爾正等人奮不顧身,趁康熙巡幸北京琉璃河之機,再次攔御駕請願,康熙命吏部辦理,結果吏部討論之後還是不準,又將王爾正等人發配到尚陽堡。

事後康熙皇帝對樂亭百姓甘冒被流放的危險,一再進京請願這事覺得奇怪,於是派直隸巡撫金世德下去核實情況,金世德經過調查後列舉了于振甲在樂亭時的十七條善政,康熙認為民心難違,於是下旨于振甲重新出任樂亭知縣。

歷史上的于振甲真有《天下長河》中演得那麼“壞”嗎

康熙十四年(1775),于振甲生父於國安去世,于振甲回鄉丁憂三年,丁憂期滿,復任樂亭縣令。

于振甲“

治理樂亭前後十餘年

清白如一日。凡井間苦樂,利弊沿革,士民賢、不肖,皆周知無遺。或興、或除、或寬、或猛,無不深愜與情。又不畏豪強,不迎合上官喜怒。

”深得樂亭百姓愛戴。

康熙十八年(1779),在直隸巡撫金世德的舉薦下,于振甲升任通州知州,離開樂亭時,士紳百姓紛紛前來送行,

“去之日,紳士餞於署,旗民送於野,老幼擁馬首,涕泗長流不絕。”

于振甲流著淚勸大家回去,百姓仍然戀戀不捨,有的人甚至將其一路送到通州才返回樂亭。

歷史上的于振甲真有《天下長河》中演得那麼“壞”嗎

政績突出 受到青睞

于振甲任通州知州三年,親到一線抗震救災,捐出俸祿修復文廟(學宮),興建義學,使貧寒子弟能有免費學習的機會,而且經常身先士卒,與民眾一同抬土運石,加固運河堤壩,修築道路橋樑,深得通州百姓愛戴。

于振甲愛民如子,不懼豪強,甚至不怕得罪康熙皇帝。史載,康熙有一次乘龍舟經過通州的一座橋,由於橋面較低龍舟無法透過,康熙命令拆橋過船。侍衛傳旨時,于振甲堅決不同意,並對侍衛說毀橋容易建橋難,應該奏明皇上,體察民生艱難,可以將龍舟抬過橋去。侍衛無奈,只好將事情報告給康熙,康熙最後採納了于振甲的意見,抬船過橋。

歷史上的于振甲真有《天下長河》中演得那麼“壞”嗎

于振甲任職通州知州的第二年,一向賞識他的直隸巡撫金世德病逝,諡號清惠。接任直隸巡撫的正是與他同名同姓的大於成龍。

大於成龍在直隸巡撫任上,曾為通州知州衙門題寫了一副楹聯:

“重門洞開,要事事勿負寸心,方稱良吏;

高山仰止,莫妗妗不持一石,便算清名。”

小於成龍于振甲在任通州知州時,也曾寫下了一副楹聯:

“窮秀才做官,何必十分受用;

活菩薩出世,總憑一點良心。”

兩人的這兩幅楹聯都表露了自己為官必須清正廉潔的心跡。兩個于成龍同姓同名,同朝為官,又都愛民如子,互相惺惺相惜,當時刑部尚書魏象樞寫詩讚嘆:“

冰清玉潔兩於公,名姓相同志亦同”。

有民謠雲:“

前於後於,百姓安居”,

傳為一時佳話。

歷史上的于振甲真有《天下長河》中演得那麼“壞”嗎

康熙二十一年(1682),大於成龍升任兩江總督,在他的舉薦下,小於成龍于振甲升任江寧知府。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四月,大於成龍病逝於兩江總督任上,年68歲,當時他的身邊沒有子女親人,小於成龍于振甲親自主持料理了老上級的喪事。

得遇康熙 首次治河

康熙二十三年十月,康熙皇帝首次南巡到達江寧,召見了于振甲,康熙說:

“朕在京師聞爾居官廉潔,今臨幸此地,確加諮訪,與所聞無異。特賜爾親書手卷,以嘉爾清操。”

並勉勵他向已故大於成龍學習。十一月,康熙迴鑾途中經過宿遷,破格提拔于振甲為安徽按察使。

回到京師後,康熙又下令召于振甲養父於得水入朝,賞賜貂裘二襲,嘉獎其教子有方,還下旨八旗都統、侍郎凡有兒子的,都要學習於得水是如何教子的。

歷史上的于振甲真有《天下長河》中演得那麼“壞”嗎

十二月,于振甲升任安徽按察使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奉旨督理下河,因此他到達合肥官屬後的第六天,就啟行前往下河道勘察。

當時有同僚對他說:“

汝太愚,到任年節,屬吏有兩次饋送,胡不收為下河資斧,何六日即行耶?

”于成龍笑答:

“吾若不愚,皇上肯將兩年知府授為臬司乎?”

聞者歎服。

從時間線來看,靳輔自康熙十六年任河道總督,開始治河,彼時的于振甲剛丁憂期滿,復任樂亭縣令,康熙十八年任通州知州,再到康熙二十一年任江寧知府,這期間和靳輔幾乎是沒什麼交集的,不太可能與靳輔等人發生衝突。

歷史上的于振甲真有《天下長河》中演得那麼“壞”嗎

至於電視劇《天下長河》中所說于振甲擔任桃源縣令時,因為不同意炸堤抗洪,導致三省百姓被淹,在歷史上是不存在的。

于振甲真正與治河總督靳輔產生衝突是康熙二十三年他開始擔任安徽巡察使之後。

于振甲在考察了屢遭澇災的黃河下河地區高郵、寶應等七州縣後,提出疏浚入海口以洩積水的治河主張,而河道總督靳輔和其助手陳潢則認為疏浚海口會導致海水倒灌,因此主張在高家堰修築重堤,束水攻沙,雙方一時僵持不下。

經過朝堂反覆討論,于振甲挖渠引洩積水的方案最終被否決,但正如《天下長河》中演的一樣,此時的康熙已經對河道總督靳輔開始不信任,此後更是屢屢駁斥其治河主張,靳輔越來越被動,而於振甲卻越來越受康熙寵信。

歷史上的于振甲真有《天下長河》中演得那麼“壞”嗎

直隸巡撫 首任河道

康熙二十五年(1686)二月,于振甲擢升直隸巡撫。當時,直隸一帶盜賊猖獗,甚至都搶劫到了皇城之下。

于振甲到任後,雷厲風行,廢除累民弊政,彈劾失職人員,懲辦貪官汙吏,先後將積年巨盜、市井惡棍、潛匿土匪、土豪惡霸抓獲歸案,直隸肅然,盜匪掃平,百姓沉冤得雪,民眾悅然欣慰,稱他為“於青天”。康熙二十六年(1687)四月,50歲的于成龍加太子少保銜。

康熙對於振甲更加寵信,他曾對於振甲說:“

朕深信者,總督於清端(

即大於成龍)

、巡撫湯斌

(清朝有名清官)

及爾三人耳

。”

歷史上的于振甲真有《天下長河》中演得那麼“壞”嗎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正月,御史郭琇彈劾靳輔、陳潢黨附明珠,奪取民田,妄稱屯墾等一系列大罪,于振甲也站在了郭琇等人一邊,加入彈劾之列,最終靳輔被革職回家,陳潢冤死獄中。

靳輔死後,接任治河總督的是原閩浙總督王新命,于振甲繼續擔任直隸巡撫。

康熙二十九年(1690)六月,康熙皇帝第一次親征噶爾丹時,于振甲奉命負責京師周邊驛遞事務,因辦事得力,十一月,升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兼鑲紅旗漢軍都統。次年,康熙又憐其清貧,特賜宅居194間,使其一家人得享同居之樂,恩遇崇隆。

康熙三十一年(1692),河道總督王新命被告發貪汙庫銀六萬餘兩,被革職,60歲的靳輔復任治河總督,當年十一月病逝任所。

歷史上的于振甲真有《天下長河》中演得那麼“壞”嗎

靳輔死後,于振甲接任河道總督,經過親身實踐,才深刻理解和明白靳輔、陳潢治河策略的正確性,只是斯人已逝,追悔莫及,深深愧悔之餘,他所能做的就是按照二人的方法勤勤懇懇的治河。

康熙曾問于振甲:“你曾經詆譭靳輔說不應該修建減水壩,現在怎麼樣?”于振甲老老實實回答說:

“臣彼時妄言,今亦按輔(靳輔)之法治河”

康熙三十四年(1695),于振甲的養父於得水在北京去世,于振甲回鄉丁憂。

歷史上的于振甲真有《天下長河》中演得那麼“壞”嗎

保障軍需 再獲稱讚

康熙三十五年,康熙第二次親征噶爾丹,特命正在丁憂的于振甲督運中路大軍糧餉

,“凡內外一應文武大小官員俱聽其調遣”,“六部不得掣肘”

。于成龍深感自己責任重大,激動地對部屬說:

“人臣竭智攄忠,正在今日!”

康熙三十六年(1697),康熙第三次親征噶爾丹,于振甲再次受命督運軍需糧草,有利做好了後方保障。這一次眾叛親離,走投無路的噶爾丹被迫服毒自殺,準噶爾部徹底平定。

大軍凱旋迴京後,康熙讚賞地對於振甲說:“

卿輩辛苦,得成大功!

”,興奮之餘,康熙還特命侍衛吳達禪引于振甲去見被俘的噶爾丹大將吉喇,告訴他說:“

此公即運米滅爾國之都察院左都御史于成龍也

!”吉喇俯首欠身,手足無措,一臉恐懼。

于振甲蒙恩加軍功四級,授拜他喇布勒哈番(騎都尉)一職,可世襲。

歷史上的于振甲真有《天下長河》中演得那麼“壞”嗎

治理渾河 青史留名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二月,渾河水發,于振甲奉命全面治理渾河,他在河道上朝夕賓士,選材量地,刻期分挑開渠,改渾河河道,使河水自固安縣北直達湖澱,至天津入海。五月時大功告成。

七月,于振甲奏請將開挖的新河命名為永定河,康熙坐船順渠而下,龍顏大悅,斟酌之後,將渾河、無定河乃至整個渾河干流賜名為永定河,題額建碑,並首次敕封永定河神

“永定河”這個美名一直沿用至今,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而於振甲也成了永定河水利史上有名的治河功臣。

歷史上的于振甲真有《天下長河》中演得那麼“壞”嗎

康熙三十七年十一月,河道總督董安國被罷免,康熙再次任命于振甲接任河道總督。年逾六十的于振甲臨危受命,日夜奔走在河道上,勘察災情,終因日夜操勞,河務浩繁,積勞成疾。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二月,病逝河道總督任上,年63歲。

康熙聞訊深為痛悼,兩次遣人諭祭,下詔優恤,賜諡號曰:“襄勤”。清朝大才子,當時的刑部尚書王士禎撰為其撰寫了墓誌銘。

值得一提的是,八年前靳輔去世時,諡號“文襄”,墓誌銘也是由王士禎撰寫的。

雍正八年(1730),于振甲入祀賢良祠。

歷史上的于振甲真有《天下長河》中演得那麼“壞”嗎

民間稱頌 再世包公

于振甲無論是樂亭縣令,還是直隸巡撫,入仕以來,始終剛直不阿、嫉惡如仇,不畏豪強,尤其是在審理案件時,注重邏輯推理,判斷入神,寬嚴有度,即使一些頑固強硬的罪犯最後也得到感化,百姓稱之為“於青天”。

不少民間說書藝人將他的斷案故事編成段子,四處傳播,稱頌他為包公式的人物。甚至還留下很多以他為原型的小說作品。

較早的是《於公案奇聞》,成書於嘉慶初年,共八卷二百九十二回,三十多個公案故事,主要講述的是于振甲任直隸巡撫時微服私訪,審案斷獄,懲惡除霸等故事,其創作來源是于振甲所留下來的《撫直奏稿》,高達上千頁,記錄了他任職直隸時各地各類貪腐、刑事案件的偵辦過程。

後又衍生出有名的俠義公案類小說《於公案》,分為六回版和十回版兩個版本,是天津人儲仁遜( 18 7 4~1 9 2 8 ) 根據彈詞或天津平話改編而成的。六回版的《於公案》描寫的是于成龍在任樂亭縣令、通州知州時審判斷案的故事,十回版的《於公案》描述的是于成龍任直隸巡撫時審判斷案的故事。

可以說電視劇《天下長河》,除了于振甲審案的故事有真實來源外,關於于振甲的情節大多都是杜撰,也許歷史上的于振甲確實有些迂腐剛直,但是說他給靳輔陳潢治河帶來多大的麻煩和災難確實有些冤枉他了。

比起朝中那些中飽私囊、碌碌無為卻成天勾心鬥角、互相傾軋的大臣們,清廉正直、一生為民的于振甲要好太多。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