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關於扶貧濟困的話題

轉自:國人頭條

扶貧濟困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新中國成立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不斷出臺各種惠民政策,力爭讓貧困百姓儘快脫貧。

事實上,經濟的快速發展,確實讓很多人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由於種種原因,社會上仍有一些人處在極度貧困中。近幾年來,黨和國家先後出臺了很多城鄉脫貧政策,如取消農業稅、消滅泥草房、棚戶區改造、廉租房、村村通工程、糧食補貼、柴油補貼、農機補貼、家電下鄉優惠、駐村工作隊等等等等。隨著這些政策的實施,社會上以關愛貧困者為樂的愛心人士和團體也越來越多。這無疑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延續,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誌。

但是,在扶貧濟困過程中,也曾發生過一些讓獻愛心者心裡不太舒服的事。

以下這些事都實有其事,確有其人,但我還是不想提當事人的名字,也不想說的太細,相信大家能夠理解。

A、

東北某縣一女高中生,母親智障,父親癲癇,家庭極其貧困,但該女孩各方面一直特別優秀,老師說,這孩子將來考上國家重點大學一點問題沒有,只是家庭太困難了。女孩的親屬找到我,希望媒體能採訪報道,以得到社會好心人的資助。於是我與省城某晚報記者一起來到該女孩家,瞭解情況後寫出報道。報道見報後,省城及某地級市幾家企業和愛心人士共為該女孩捐款5萬餘元,後來這孩子果真考上了重點大學。

但自從收到捐款後,這位女孩及其親屬就再也沒訊息了。省城一名為該女孩捐過款的檢察官給我打電話說,他想了解一下女孩的學習和生活近況,如有困難將繼續捐助,但卻聯絡不上該女孩及其親屬了。結果我也聯絡不上了,女孩及其親屬的手機不是無法接通就是“您所呼叫的號碼不存在”。

B、

某市高三女生王某以優異的成績考上某重點大學,但由於家貧無力承擔學費,某市一社會愛心團體負責人伸出援手,兩次共捐助1萬3千元,解決了王某的困難。後來資助者也想了解一下王某的學習情況,結果也是無法聯絡。

資助者說,當初他們資助這些貧困學生,並不想要什麼回報,但想了解一下自己資助的人學習、生活情況,應該不算過分吧,可是卻無法聯絡,這讓資助者心裡真是不太舒服。

C、

某年夏天,某縣一個民間愛心組織負責人找到我,說有一個農民家裡實在太窮了,年近50歲的人了,連個媳婦都沒說上,家裡什麼都沒有,房子破爛不堪。我找到一家企業負責人,建議他們獻點愛心。企業負責人捐出5000元現金交給我,我與某地級市電視臺的記者一起來到那個農民家瞭解情況。找我的那個民間愛心組織負責人說,我們已經瞭解完了,情況屬實,你不用再調查了。我說,按照新聞採訪、寫作、釋出規定,記者寫稿前必須做到“三到”,即聽到(資訊)、看到(事實)、拿到(證據),只聽一面之詞是違規的,你們瞭解是你們的事,我必須親眼看到,親耳聽到,親手拿到。結果調查完讓我很失望。當地村民和村、鎮幹部告訴我,那個村民家的確非常窮,房子也確實很破,村委會和鎮政府都曾救助過他,泥草房改造補貼款也曾發給過他,年節還給他送過米麵油啥的,但他身體健康好吃懶做不務正業,拿著救助、補貼款去看小牌、喝大酒甚至嫖娼,根本就不幹正事。

瞭解到真實情況後,我當即對找我的那個民間愛心組織負責人說:“這種人咱幫他幹啥,受窮活該,資助取消,再另找一家!”

當我把自己這想法說出後,卻遭到一些人的反對。有人說,我們只為貧困者獻愛心,至於他怎麼受窮我們不問。

我的觀點是,要幫就應該幫助那些確實需要幫助的人,對一些因遊手好閒想不勞而獲而受窮的人提供幫助,這不是扶貧濟困,也不能稱為獻愛心,是對勤勞致富者的反動。

事實上,我確曾幫助過很多真正需要幫助的貧困者。

某年夏天,我們報社一個女發行員跟我說,某某區解放街有一對母女家裡非常困難,女兒連續二年兩次考上重點大學,就因為沒錢沒去上,今年那女孩又考上大學了,母女倆正在家裡犯愁呢,你能不能去採訪採訪幫幫這母女倆。

我到那母女倆家後瞭解到,女孩名叫趙某某,母親名叫秦某某,女孩的父親因在文革中偷聽敵臺被以現行反革命的罪名判刑,後來死在監獄。母親沒有工作,母女倆靠秦某某用縫紉機給人扎褲腳為生。現行反革命家屬,生活之艱難可想而知。鄰居們說,那孩子長這麼大沒見她吃過冰棒兒。她家是平房,房子也非常破,屋裡一樣家電都沒有。我與秦某某說話時,女孩滿面愁容,眼巴巴地看著我一句話不說。

我看了趙某某三個錄取通知書,又採訪了秦某某的鄰居和社群幹部,確認情況屬實,回到報社後將情況向部主任作了彙報。部主任說,現行反革命罪早就取消了,不能因此歧視她們,你可以寫稿。

報道發出後一個多星期,當地轄區派出所全體民警為趙某某捐款近3000元。緊接著,一位北京姓劉的老闆(與秦某某是老鄉)看到報道後,為趙某某捐款一萬元,劉老闆還承諾,負責趙某某上大學期間的一切費用。

幾天後,秦某某又找我,說是有事。我去後才知道,母女倆沒啥事。秦某某說,我們總共收到1萬3千多元捐款,我們母女一輩子也沒見過這麼多錢,沒有你的報道我們不可能有今天。說著,秦某某遞給我一個報紙包,說這是2000元錢,我們母女倆的一點心意。

我怎麼能收這錢呢?收了這錢我心裡會不安的,但她母女倆非要給我不可。我說好吧,既然你們真心感謝我,那我就收下,但是我收下了,這錢就是我的了,我怎麼花你們娘倆兒就不要干涉了。母女倆說那當然,你買幾盒煙抽吧。我對秦某某說,現在我代表我們報社,把這錢捐給你女兒。秦某某說,那你不還是等於沒要嗎?我說我已經要了,這是我的錢,別人為你女兒捐助你收了,我捐你為啥不收啊?

就這樣,我又把錢交給了她們母女倆。

後來趙某某考取了博士嫁了個韓國人,目前在韓國首爾定居,她常在QQ和微信上跟我聊天。

關於扶貧濟困的話題

在韓國首爾定居的趙某某。

有一年9月下旬,秦皇島市59歲的於女士給我打電話,說她從秦皇島回老家某市某鎮某村看望多年不見年近八旬的嬸子周某英,發現嬸子家的房頂多處露天,根本沒法兒住。於女士說,她叔叔癱瘓10年,早就去世了,嬸子多年患精神病,與智力不健全的兒子相依為命,日子過得非常困難,她看見嬸子住在瀕臨倒塌的房子裡,難過得哭了,怕下大雨把嬸子砸死在屋裡,可是她卻無力為嬸子翻蓋新房。

接到電話的當天中午,我和省城某晚報記者一起來到周某英家實地檢視。發現三間房子真是破得不得了,房頂共有29個露天大小窟窿,前後牆傾斜,多處凹陷,五扇窗戶一扇門,一塊玻璃也沒有,廚房有幾個碗、兩個盆,一隻水桶,炕上有兩個被子卷著、一件黃色棉大衣,別的啥也沒有。

關於扶貧濟困的話題

周某英家的破房子。 周某英家房頂露天的大窟窿。

關於扶貧濟困的話題

年近八旬的周某英,曾當過村婦女主任。

第二天我和省城某晚報記者將情況反映給當地鎮黨委書記劉某某,劉書記當即指示主管民政的副鎮長陳某(女):馬上跟記者一起去檢視,如情況屬實,立即想辦法解決,入冬前要讓周老太住上新房。隨後我又與該市某區民政局聯絡,局長鄭某某說,區民政局可將明年泥草房改造補助款9000元提前下撥給周某英家。

關於扶貧濟困的話題

右一是於女士,左一穿紅衣者是副鎮長陳某。

第三天,我又給某水泥集團公司董事長李某某打電話求助,李某某二話沒說,馬上答應為周老太免費捐助10噸水泥。10月25日,當我第三次來到周老太家時看到,兩間磚混結構、鋁合金門窗的新房子建成了!

關於扶貧濟困的話題

見誰罵誰的周某英坐在自家新房門前,臉上有了笑模樣。

還有一年秋天,某地級市某區某村60多歲的農民孟某文家突發火災,當時孟某文和妻子正在地裡幹活,兩人跑回家時,住了幾十年的三間泥草房被徹底燒燬,屋內所有財產被全部燒光。無奈之下,老夫妻倆只好在村民家租房住。後因交不起每月50元的房租,兩位老人將自家豬圈簡單收拾收拾住了進去。

當我和省城某晚報記者得知這事時,孟某文和妻子已經在豬圈裡住三年多了。

孟某文說,豬圈畢竟是豬圈,房頂和四壁都有裂縫,夏天漏雨冬天透風。三年多來,他勉強支撐著病體,每年出外打兩三個月的工,想攢點錢建新房。

關於扶貧濟困的話題

孟某文家的房子被燒成這樣。

關於扶貧濟困的話題

孟某文夫妻被迫住在豬圈裡。

得知此事的當年3月15日,我和省城某晚記者來到鄉政府,鄉黨委書記鄧某勝說,鄉政府知道這事,正積極想辦法,多方籌措,爭取幫助孟某文解決一萬元,讓他們早日有個家。

隨後,我又將情況彙報給區民政局局長李某臣。李局長說,老百姓住在豬圈裡,無論啥原因都說不過去,他當即表態:一、協調相關部門人員到孟某文家進行實地調查。二、動員其兒女出一部分資金。三、如果兩位老人願意,可暫時把他們接到區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去住。四、召集局內相關部門和鄉政府相關領導,就此事召開專門會議,研究怎樣多方援助孟某文儘快把房子蓋起來。

時間不長,孟某文老夫妻的三間新房建起來了。

關於扶貧濟困的話題

孟某文老夫妻的三間新房即將竣工。

我瞭解到,如今社會上一些愛心人士獻愛心的動機是不一樣的。有的人確實是富有同情心和愛心;有的人自己富了,想做點善事回饋社會;有的企業家想提高自己企業的形象;有的是想利用慈善家的名聲掩蓋自己的罪惡,例如被執行死刑的四川黑社會組織頭目劉漢。還有的人信佛,認為做了善事能為兒女和自己百年之後積德。但有些人獻愛心的動機,是不能寫進新聞報道中的。

例如有一年秋天,某地級市一對70多歲的老年夫妻找到我,他們拿出5000元錢,委託我找一個貧困戶,將錢捐給他們。我問他們為什麼不把錢直接送到慈善總會去呢?老夫妻說,我們信不著他們,就相信你們了。我問他們姓名和住址,老夫妻卻不肯說,他們說,你只要隨便找個貧困戶把錢給他們就行了,別的你就別問了,你也不用登報說這事兒。

記者就愛刨根問底,當時我很納悶兒:這對老夫妻為什麼要這麼做呢?他們的動機是什麼呢?他們為什麼不肯說出自己的名字和住址也不讓報道呢?後來我透過特殊渠道,瞭解到這對老夫妻的姓名和住址。原來這對老夫妻都是老幹部,兩人每月退休金加起來1萬5千多元,根本花不了,兩人都是虔誠的佛教徒,他們認為只要獻出了愛心做了善事,自己百年之後就能上天堂,不說名字和住址也不讓報道,是因為擔心報道發出後兒女們就知道了,因為兒女們不同意他們這樣做。

然而這些內幕是絕對不能寫進新聞報道中的,我尊重了兩位老人的意見,報道時沒有提他們的名字和住址,也沒說他們信佛的事。

我認為,當今社會上真正需要幫助的人還有很多,愛心人士們和愛心團體在獻愛心之前,應該認真調查、詳細瞭解,避免盲目捐助,應該幫助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弘揚真正的正能量。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