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南明史:亡國也要內鬥

明末清初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歷史,也是一段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從1644年崇禎皇帝煤山上吊,到1662年永曆皇帝被吳三桂用弓弦勒死,近二十年的時間裡,南明政權、大順軍(李自成)餘部、大西軍(張獻忠)餘部、鄭成功部等各股抗清勢力,與清軍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最終以失敗而告終。

顧城的《南明史》,聚焦於這二十年間的風雲變幻,以往我們總習慣於“歷史的必然性”,從“根本原因”出發,對這些朝代更迭一帶而過,對那些“偶然性”、“區域性的”關注甚少,但在這本書中,可以看到很多和歷史課本不完全一樣的東西。

比如南明政權在軍事實力上,並不是顯著弱於清軍,甚至在區域性戰場處於一定優勢,關鍵是亡於內鬥;比如鄭成功、史可法也並非課本上那樣的偉光正,鄭成功也曾在明清之間搖擺、尋求割據一方,而史可法“志大才疏”,在內部統戰工作上出現了一系列失策,沒有抓住清朝立足未穩時出師北伐,導致北方逐漸淪陷、自己也淪為弘光朝廷的邊緣人物,最終無奈以死報國。

內鬥就要亡國,亡國也要內鬥。

很長時間以來,我都不敢去看這本經典著作,雖然有很多自媒體大V推薦,豆瓣評分高達9。4,但我實在不願意去正視這段歷史,畢竟這是中國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每當回顧這段歷史,總有太多“假如、或許”的假想,還是更願意去看明初那段“天子守國門”的氣壯山河。

也是被這無趣的2022年折騰的,沒什麼心氣了,生活總要繼續,歷史總要正視,問題總要面對,哪怕沒有勇氣再讀魯迅,至少應該正視歷史。於是乎,又翻出了這本書,厚厚上下兩冊,啃了足足倆月。先說說兩點大的感受吧:

一是顧老治史非常嚴謹。書中引用了大量的素材,重要內容就全文附上,以免作者個人的情感或立場影響讀者的判斷,不會像當今媒體那樣斷章取義、甚至篡改事實,如果沒有充足的史料支撐,作者也會說清楚是他的猜測或推斷。當然,由於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書中會有一些“階級鬥爭”的理論,也能看出作者對於農民起義軍的親近之情。

二是歷史總是在重複。無論是什麼樣的歷史背景、社會制度、主義或文化,人性、利益是永恆不變的,南明政權所暴露的問題,在北洋軍閥、蔣家王朝的身上依然體現的淋漓盡致,即便在今天也能找到一些影子。可能這也是讀歷史的意義吧,談歷史總是比談時政要輕鬆得多,就像越來越多的中國電影將劇情設定於泰國。

簡單分享三個點吧。

南明史:亡國也要內鬥

圖片來自於網路

大順的敗因

大家都聽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話出自顧炎武,原文如下:

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後知保其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百度百科的解釋是:

“亡國”與“亡天下”

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亡國”是指改朝換代,換個王帝,國號。而仁義道德得不到發揚光大,統治者虐害人民,人民之間也紛爭不斷,是天下將滅亡。保國這類事只需由王帝及大臣和掌握權力的人去謀劃。但是“天下”的興亡,則是低微的百姓也有責任。

當大順軍攻入北京城時,對於當時的社會而言,大順替代大明,是一次政權的交替,可謂是亡國,影響的還是“肉食者”的利益,只要處理好新興政權與既得利益群體的利益關係,這或許是又一次的政權更迭而已。但是對於關外的滿清政權,漢人視之為蠻夷,剃髮易服,是亡天下,是文化的滅種,必須要“匹夫有責”。

南明史:亡國也要內鬥

圖片來自於網路

從這個角度來講,大順政權比滿清政權有著明顯的優勢,能更快地接收明朝的統治機器,安定天下。但是李自成犯了一個很重要的錯誤,就是依然以農民起義軍的姿態來對待官紳階級,對他們採用了消滅而不是招撫的策略,將很多精英力量從可能的盟友逼成了敵人。這一點和教科書上對農民軍“貪腐變質、失去民眾支援”的歸因總結恰恰相反。

反觀清攝政王多爾袞釋出的詔令,凡是前朝任用的官員,只要來投奔清朝,一律按原來的職級錄用,對於有重要貢獻的,毫不吝嗇的加官進爵。相比之下,一個政權還停留在流寇的階段,另一個已經是成熟的國家機器了。

輸在了內鬥

《鹿鼎記》裡有非常搞笑的一幕,小說設定的背景是康熙青年時期,此時距離南明滅亡已有二十餘年,沐王府與天地會還一直在為“擁唐擁桂”吵的不可開交,沐王府擁立的是桂王,也就是永曆皇帝朱由榔,天地會擁立的是唐王,也就是隆武皇帝朱聿鍵。哪怕此時反清復明的希望已經非常渺茫,大家還要為以後誰當皇帝先打一仗,真是好笑又可悲。

更可悲的是,這種事情在當年也屢見不鮮,在隆武政權覆滅、清軍大軍逼近時,南明一時間又湧現了兩位皇帝,一位是隆武帝之弟、史稱紹武帝的朱聿鐭,另一位是當時的桂王、後來稱帝的永曆帝朱由榔,敵人都打到家門口了、先帝剛剛身死殉國,兩位新皇帝為了爭奪大統,還刀兵相見,真是“攘外必先安內”的極致演繹。最終,紹武帝只做了一個月的皇帝,就又死在了戰亂之中。

上樑不正下樑歪,皇帝尚且如此,就更不要說下面的文武大臣了。文官延續了黨爭“至死方休”的歷史傳統,武將將崇禎末年擁兵割據的跡象發揚光大,對內鬥爭毫不手軟、對外投敵爭先恐後。都說唐朝亡於藩鎮割據,明朝亡於黨爭,這麼看南明是兼而有之了。

軍事是政治的延伸。南明的軍事實力並沒有很多人想象得那麼弱,在區域性戰場上往往處於優勢地位,但由於無窮無盡的內訌,削弱、抵消了自身實力,大批的將領倒戈、成為了清廷的馬前卒;即便堅持抗清的力量,也都往往各自為戰、從來沒有建立起一個有權威的、能排程所有資源的指揮中心,給了清軍各個擊破的機會。

內訌的典型代表就是孫可望,他原是張獻忠的義子,後帶領大西軍聯明抗清。他與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等大西軍將領一起,以雲南、貴州為根據地,建立了一個抗清勢力的大後方,並在永曆帝兵敗時,主動迎立永曆朝廷,之後又主動率軍進攻清軍,與東南的鄭成功勢力形成了很好的互動,迎來了南明中興最後的一個視窗期。

隨著抗清形勢一片大好,抗清領袖孫可望的個人野心也極度膨脹,此前他和李定國、劉文秀等原大西軍將領之前的關係,更像是盟友,他是帶頭大哥、而不是上下級,是集體領導而不是個人專權。但此時的孫可望已經不滿足於此,尤其是在被封為“秦王”之後,他欲效仿曹操“

挾天子以令諸侯

”,以秦國“國主”自居,無視永曆帝的朝廷,自建六部官僚系統,同時對李定國、劉文秀等的軍事行動處處掣肘,唯恐他們功高震主,在李定國東征湖南取得大勝時,甚至謀劃要誘殺李定國,之後孫可望甚至一度想廢帝自立。

經過孫可望的一系列操作,南明政權內部陷入互相提防甚至敵對的狀態,最終演變成內戰。由於孫可望不得人心,雖然兵力數倍於李定國、劉文秀,但部隊前線倒戈,並敗之後,孫可望投降了清廷,被封為“義王”,何義之有?真是莫大的諷刺!

更可惜的是,當李定國取代孫可望成為主要領導人之後,他也犯了孫可望的錯誤,對於劉文秀處處猜忌,將自己的嫡系部隊和原孫可望、劉文秀的部隊區別對待,寒了將士們的心,客觀上推動了部分部隊投降清軍,雙方實力此消彼長。

南明史:亡國也要內鬥

圖片來自於網路

鄭成功的另一面

歷史課本上的鄭成功,是正義感十足的民族英雄,但在顧老的書中,可能不完全如此。順治十年、十一年,李定國邀請鄭成功東西夾擊、收復廣東,以實現打通從雲貴到廣西廣東、再到福建沿海的戰略目的,但當李定國率軍在廣東苦戰時,鄭成功卻一直遲遲不肯發兵、最後象徵性派了一點部隊、到達前線後發現李定國兵敗、又立馬毫髮無損的退出戰場了,為什麼?

原來當時鄭成功正在和清廷和談,他希望清廷能將當年勾引鄭芝龍時許諾的條件兌現,即將閩、浙、粵三省交其管轄,經過反覆談判後,清廷同意的條件是:封鄭成功為海澄公、掛靖海將軍印、給泉、漳、惠、湖四府駐軍,並未達到鄭成功的心理預期,最後雙方因“不接招、不剃髮”的導火索而終止談判。

書中寫到,鄭成功從來都是把以他為首的鄭氏集團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無論是明朝還是清朝,誰能讓他割據一方、擁有

“比於高麗”的獨立性

,他就支援誰。在他寫給父親鄭芝龍的信中,原文寫到“清朝若能信兒,則為清人,果不能信兒,則為明臣而已”。

當李定國邀請他合攻廣東時,他不可能看不到,如果收復廣東,對於抗清局面會是一個怎樣的改變,從西南到東南連成一片,無論是軍事、經濟還是民心,都將有很大的改觀,但是合兵一處之後,他將如何面對永曆朝廷?他在朝中的地位將不如孫可望、李定國等深耕西南十餘年的勢力,自己相對獨立的自主權又將被削弱,所以他並不熱衷於收復廣東。

鄭成功的選擇是將永曆朝廷和李定國作為牽制清軍的力量,與此同時,以我為主,沿水路攻擊長三角,擴大勢力範圍。順治十五年,當清軍集中力量進攻西南、意圖一舉消滅永曆朝廷軍事力量時,鄭成功親率主力北上,準備攻取南京,可惜最終功虧一簣,折戟而歸。隨著西南戰場的戰事結束,南明政權的抵抗運動基本宣告結束,再後面就是鄭成功收復臺灣的故事了。

我寫的這些只是這段歷史中的一點片段,如果有耐心可以找原書來細細品讀,可能讀的時候會比較壓抑,但歷史並不會給我們“如果”的機會,即便是有機會讓我們能親歷這段歷史,也未必能有更好的結局,《回到大明當崇禎》這樣的爽文,圖個樂子也就罷了。

不管是治國、治軍還是治企,底層邏輯都是一樣的,得解決好利益分配的問題,以及有匹配的組織形式,歸根到底都是“人”的問題,或者說“生產關係”,不宜簡單的用時代不同、或者存在某些特殊性為由,來掩飾矛盾、迴避問題。

幾千年的歷史,幾千年的人都在讀,但是相似的故事依然在一遍又一遍地上演著。

“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以上。

南明史:亡國也要內鬥

注:以上內容為我個人的讀後感,如有用詞不準、或措辭不當,還請海涵,有興趣者,建議去翻一翻原著,或許能有更多的啟發。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