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陸英:討好婆婆生14胎,敗血而亡半年丈夫另娶,子女飽受繼母刁難

自從實行少生優育政策,在教育普及後,人們逐漸瞭解了生育對女性身體的損害和帶來的潛在危險。

現在很少再有一個家庭裡超過三個孩子,沒有節育意識多生的情況多發生在教育落後的地方。

即使在以前,也少有一個家裡超過十個孩子的情況,富貴人家也不會一味追求多子。可出身名門,與丈夫門當戶對的陸英卻幾乎一年一孕。

陸英:討好婆婆生14胎,敗血而亡半年丈夫另娶,子女飽受繼母刁難

她給丈夫留下了九個兒女,丈夫回報給她的,卻是一個對孩子刻薄的續絃,實在令人唏噓。

十里紅妝,先婚後愛

士農工商,商人排在最末尾,古人認為從商者低賤,但不可否認的是商人是最會賺錢的,雖然不是個個富可敵國,能做到豐衣足食的也不在少數。

而要說到古代商人,就少不了“鹽商”這一行,靠鹽獲取暴利的鹽商在歷史書裡留下了不少事蹟,掌管鹽務的官員就更不用說。

陸英的父親恰好就是一名揚州的鹽務官,稱不上富可敵國,可也是家境殷實。

陸英:討好婆婆生14胎,敗血而亡半年丈夫另娶,子女飽受繼母刁難

陸英的父親陸靜溪當時任兩淮鹽運司,掌管淮南、淮北兩淮鹽商,是人人眼熱的差事。

陸英的母親也是大家閨秀,名副其實的貴族小姐。所以陸英一出生就含著金湯匙,從小過著養尊處優的千金小姐生活,吃穿住行都有僕人伺候。

高官貴族家的千金自然不是隻學女紅,陸英雖然不是獨女,但她的父母對她的關愛一點不少,該教該學的一樣也沒落下。

從她可以識字開始,詩詞歌賦與禮儀樂器都成了她的必修課,她的父母致力於將她培養成一個知書達理的女子。

陸英:討好婆婆生14胎,敗血而亡半年丈夫另娶,子女飽受繼母刁難

而陸英也沒辜負父母的一番苦心,她似乎天生就有做當家主母的資質,在她開始明事理後就幫著母親一同管家,家裡大大小小的事務都有參與。

隨著陸英長大,她才女的名號也逐漸傳開,揚州城的人都知道陸家有位才貌雙全的二小姐,長相秀氣且飽讀詩書,是成婚的好物件。

以陸英的條件和家境,自然不愁嫁,如果不是父母早早為她定了親事,估計每天都有不少上門做媒的媒婆。

能讓名門看上的親家當然是門當戶對,陸英父母為她看上的親家同樣是高官貴族。

陸英:討好婆婆生14胎,敗血而亡半年丈夫另娶,子女飽受繼母刁難

張家是合肥有名的豪門,是晚清官員張樹生的後代,世代積累的家底頗為豐厚,不只是光有名譽,更有良田萬畝,財富實力與陸家不相上下。

而那時兒女婚事大多還是父母做主,也就是傳統的包辦婚姻。

雖然陸英與張家少爺張武齡很早就有了婚約,但兩人實際上並不熟悉。尤其張武齡接受了新思潮的洗禮,對包辦婚姻有些抗拒,礙於父母的面子才沒違抗,自然就不會有感情基礎。

豪門婚嫁的排場從沒有低調的,陸英的父母又很疼愛她,既是為了表明陸家財力雄厚,也是為了給女兒撐腰,陸靜溪沒有急著把女兒嫁出去,而是精心準備了嫁妝。

陸英:討好婆婆生14胎,敗血而亡半年丈夫另娶,子女飽受繼母刁難

成親那天的八抬大轎是必不可少的,此外一路排開的嫁妝也是讓人驚歎,讓人不得不說是十里紅妝的真實寫照,圍觀送禮的人一路熱熱鬧鬧地圍觀了這場難得一見的豪門婚禮,感嘆陸英的好命。

風光出嫁後陸英就從陸家二小姐變成了張家兒媳,要面對為人妻子不可避免的事情。

好在張武齡雖然抗拒父母的包辦婚姻,但沒有遷怒於陸英。相反,在日常相處中張武齡被陸英的賢淑善良所吸引,二人在婚後相愛了。

因為從小幫母親管家,所以陸英很快適應了這個新的大家庭,逐漸擔起了當家主母的擔子,把家務事處理得井井有條,對待下人親和寬厚,挑不出什麼毛病,為張武齡減輕了不少負擔。

陸英:討好婆婆生14胎,敗血而亡半年丈夫另娶,子女飽受繼母刁難

但張家人丁稀少,後代傳承的任務全落在了張武齡和陸英的身上,公婆都希望陸英儘快為張家開枝散葉,讓他們早日抱上孫子。

在陸英的觀念中,孝敬公婆,為丈夫生兒育女是她該做的,她也希望自己能儘早懷上孩子。

新婚燕爾,感情正濃烈的兩人不久就有了第一個孩子,這也是陸英悲劇的開始。

生育執念

以前的人普遍重男輕女,豪門貴族家更是看中後代傳承,某些膝下無子的人為了所謂的傳承,甚至不惜從親戚那裡過繼一個兒子。

陸英:討好婆婆生14胎,敗血而亡半年丈夫另娶,子女飽受繼母刁難

陸英的公婆不例外的是極其看重兒孫的那類人,一心只想要孫子。

陸英初次懷孕,張家上下都很是欣喜。對於自己的第一個孩子,陸英自然很是期待,但心裡也免不了忐忑,害怕自己頭胎是個女兒讓公婆失望。

怕什麼來什麼,在張家期望中誕生的是一個女嬰,婆婆雖然失望,但沒有多說什麼,畢竟孫子不是說想要就能有的。

懷胎十月的辛苦和分娩的痛苦婆婆也經歷過,可盼孫心切的她卻忽略了陸英的感受,在陸英還沒恢復好身體的時候就開始勸著她繼續生育。

陸英:討好婆婆生14胎,敗血而亡半年丈夫另娶,子女飽受繼母刁難

而受傳統思想的影響,陸英自己也認為她必須要生下一個兒子。

於是在陸英積極備孕的情況下,沒過多久她便懷上了第二個孩子,可惜天不如人意,這次她生下的依舊是個女兒。

婆婆從這次開始對陸英有了意見,全然不顧陸英生育對身體的損害,給她施加精神壓力,逼迫她儘早生出兒子。

假設陸英的孃家不是這樣實力雄厚,換做家境比張家稍遜的女子,可能她的婆婆早就逼著張武齡納妾或休妻再娶,只要能順她心意有個孫子就行。

陸英:討好婆婆生14胎,敗血而亡半年丈夫另娶,子女飽受繼母刁難

生下第三個女兒後,在婆婆的催促下,陸英沒養好身體就再次懷孕,這次如她婆婆所願,她生下了一個兒子。

陸英本以為自己可以喘口氣休息了,但或許是受母體虛弱的影響,又或許是這個孩子天生命薄,男嬰夭折了。

陸英沉浸在喪子之痛中,而婆婆想要孫子已經近乎瘋魔,將孩子的夭折全怪在陸英身上,一點不顧及陸英的心情。

外人看戲,也開始說些閒言碎語,沒產下兒子似乎是陸英無法被寬恕的罪,在他們眼生育是她唯一的價值。

陸英:討好婆婆生14胎,敗血而亡半年丈夫另娶,子女飽受繼母刁難

張武齡和妻子

而或許就是這次喪子的經歷和婆婆的壓迫讓陸英也對兒子有了執念,造成她短短後半生的悲劇。

辛亥革命後,本就對封建思想和制度有些抗拒的張武齡徹底放棄了從政,轉而起了辦實業的念頭。

之前出於孝順,張武齡在家不敢多忤逆父母,陸英的遭遇他都看眼裡,但陸英從不主動抱怨,他也就不多說什麼。

而張武齡想要辦實業自然不好選在自家,於是他選擇離開家鄉去到蘇州,這也是個契機,讓他帶著陸英離開讓人窒息的婆婆,換個環境調整心情。

陸英:討好婆婆生14胎,敗血而亡半年丈夫另娶,子女飽受繼母刁難

張武齡和女兒們

受新思想薰陶的張武齡對兒子的執念並無那樣強烈,不同於父母只看重男孩,他對女兒也一樣喜歡,這從他創辦女校也能看出來。

可這時的陸英卻有了心病,即便離開了婆婆,她也擺脫不了生育這個噩夢了。

換個新環境,又有張武齡的陪伴開導,陸英漸漸走出了喪子的陰影,也找到了自己在家務事外的位置。

張武齡獨資建立的女校不限制學生的身份年齡,為了鼓勵更多窮苦人家送女兒讀書,直接免除了工人和窮人家女兒的學費。

陸英:討好婆婆生14胎,敗血而亡半年丈夫另娶,子女飽受繼母刁難

而陸英也做起女校裡的老師,和張武齡一起做慈善,這些無疑讓陸英感到快樂,也令她覺得自己有了生育之外的價值,但心病難醫。

芳華早逝,續絃刻薄

離開婆婆的壓迫後,陸英生育的念頭不消反增,在她的主動下,她生下了第五個孩子。這是第四個女兒了,張武齡沒有像婆婆那樣責怪她,也沒有別人多嘴,但陸英自己放不下。

天意弄人,在張家老宅時,陸英沒能生下一個健康的兒子而被婆婆刁難,可離開婆婆後,她繼第四個女兒後除了夭折的孩子,健康存活的都是兒子。

生育對她而言似乎成了必須完成的任務,在生下第一個健康的兒子後,她的心結並沒解開,反而像是更加嚴重,自己逼迫自己不斷生育。

陸英:討好婆婆生14胎,敗血而亡半年丈夫另娶,子女飽受繼母刁難

基於那時醫療水平落後,生理上的病症都難醫治,更不用說心理上的毛病。

那時還沒有心理諮詢這個概念,很少有人能想到人會有心理疾病。因此,無論是陸英自己還是張武齡,都沒認為這樣頻繁的生育是反常的。

張武齡可能會覺得有些不同尋常,但他更多的會認為是陸英自己的意願,而不會覺得這是陸英被長期壓迫導致的心病,也沒有想到避孕來減小她懷孕的機率。

但不管怎麼說,有兒有女的陸英自己認為自己是無比幸福的,她獲得了自己想要的兒女雙全的生活。

陸英:討好婆婆生14胎,敗血而亡半年丈夫另娶,子女飽受繼母刁難

對待自己的孩子,她也沒有受婆婆影響重男輕女,四個女兒與五個兒子在她那裡得到的愛是同等的。

就像她的父母從不忽視對她的栽培,她同樣看重自己的女兒,培養她們的德行與才學。可她理想的生活並沒有持續太久,她的生命終止於一顆牙。

經歷了十四次生育的陸英身體早是千瘡百孔,像一棟即將坍塌的危樓。

誰也沒想到熬過大出血,熬過多次生育之疼的陸英會因一次拔牙血流不止而死。

陸英:討好婆婆生14胎,敗血而亡半年丈夫另娶,子女飽受繼母刁難

直到死亡的前一秒,她都放心不下自己的兒女,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平安長大,她特意給了保姆一筆錢,囑託她們照顧好孩子。

不是她不信任張武齡對孩子的愛,只是人心易變,萬事難料,她必須要早做打算。

事實如她所料,張武齡的喪妻之痛並未持續多久,僅僅半年他就給孩子們找了個繼母。繼母出身書香門第,名叫韋均一,只比長女大七歲。

按理說書香世家的小姐應該也是知書達理,不說多仁愛,起碼也該是一個善良的人。但不知是出於嫉妒還是天性使然,韋均一對自己的繼子繼女並不友善,尤其是對四個繼女態度頗為惡劣。

陸英:討好婆婆生14胎,敗血而亡半年丈夫另娶,子女飽受繼母刁難

韋均一除了找各種藉口讓四姐妹關禁閉,讓她們沒錯也面壁思過外,甚至曾當著張武齡的面動手打罵。

而張武齡自覺對韋均一有所虧欠,為表“公正”對韋均一的所作所為向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誰也不幫。有了張武齡的“默許”,韋均一做得越發過分。

長女張元和考上大學本是一件喜事,但韋均一卻意圖毀了她的前途,以家中開銷過大為由逼迫她休學。

這關乎人生大事,她的做法引爆了陸英兒女多年積壓的怨氣,二女兒張允和見不得姐姐被這樣欺壓,也或許多年來對父親已經徹底寒心。

陸英:討好婆婆生14胎,敗血而亡半年丈夫另娶,子女飽受繼母刁難

既然張武齡不插手,張允和也不顧及他的面子了,直接在自家校門口鬧起來,把這件事鬧得人盡皆知,讓韋均一下不來臺,為姐姐爭取到了讀大學的機會。

而後果是,韋均一一把火燒了陸英所有的照片與書信,抹掉了這個家裡陸英存在的最後一點痕跡。

從此這個家被徹底分裂成了兩半,一邊是張武齡與韋均一,另一邊是陸英的九個孩子和忠心於她的僕傭。

幸運的是,陸英的兒女在僕傭的保護下順利長大成人,四個女兒也個個優秀,成為當時受人稱讚的“合肥四姐妹”,不枉費她的一番苦心。

陸英:討好婆婆生14胎,敗血而亡半年丈夫另娶,子女飽受繼母刁難

回顧陸英的這一生,最快樂的時光也許是嫁入張家前,雖然她後面兒女雙全,但不是在生育就是在準備生育,懷孕與分娩的痛苦從沒離開過她的生活。

若是一開始陸英被婆婆壓迫時,有人能及時開導她,又或許陸英沒有那樣為人著想,面對婆婆的壓迫自私一點,沒有被父母培養得那樣賢良淑德,而是多一些蠻橫,也許她就不會走到那一步。

她為了自己的孩子忙碌,為了孩子和丈夫精心佈置家園,為了丈夫的事業挺著孕肚忙上忙下,為了丈夫的面子忍下婆婆的刁難和旁人的閒言碎語。

陸英:討好婆婆生14胎,敗血而亡半年丈夫另娶,子女飽受繼母刁難

她好像從沒有哪一刻是完全為自己而活,沒有哪一天是真正無憂無慮地享受生活。

然而她生前做的一切,留下的所有痕跡,最後都被一把火化為灰燼,她全心全意幫助的丈夫站在了她的對立面,她有太多遺憾。

唯一能讓她感到安慰的也許是她平日的善心讓她換來了僕傭的忠心,雖然她離開了,但仍有人替她守護自己的孩子。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