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乾旱少雨,長汀策武

策武的前世今生

塗明謙

乾旱少雨,長汀策武

在童年時代,聽長輩說得最多可能就是“長汀哪裡苦,宣成和策武”。少年時期認識了很多從策武來的同學與朋友,從他們的口中,確知了策武的美麗與清苦。

策武在哪裡呢?

長汀人的第一印象可能是麻潭山背的陳坊哩,也就是今天的工貿新城,不知什麼時候已經悄悄取代了原有策武的印記。要不然就是南坑,因為這些年南坑實在耀眼,那些銀杏和沿著山坑分佈的遊學、民宿、農家樂,實在是很美。但河田三洲一路的人立馬就會報出策田的名字來。而從我的同學口中,策田與德田確是頻率極高的名字。而我則對和尚田和李城這樣的地方格外有興趣,後者是因為同桌永年常描述那個“鄉野”,前者是我對和尚田這樣的地名有不正經的瞎想,覺得她這名字裡有很飽滿的故事感。

策武在汀州城南面的南屏山之南。汀江在新莊村的羅星水口拐彎出來後,流經烏石下,從烏石下起一直到河田蔡坊之前的南口,沿河兩岸布開的土地大多都是策武所管轄。當然,也可以把兩岸丘陵所有匯水向汀江的山林土地歸給策武,這或者是現代行政區劃的邏輯。

不過在古代不是這樣的。

乾旱少雨,長汀策武

有一部分在青泰裡,也就是和今天的河田在一塊。

清代陳朝義纂修的《乾隆長汀縣誌》記載:“青泰裡,統圖五,計村六十二,策田、牆背、背壠、湖哩、楊田、當坑、丙口、苦竹、林田灣、小坪、水磜、南塅、巖子前、蔡坊、福壽坊、崇德坊、深渡、喃口、蔴坑、王坊、焦坑、上修坊、下修坊、大潭、小潭、畊溪、劉坊、鍾坊、上逕、羊角、廖地、車田寨、河田、下寨、田背、中坑、㳺屋圳、大韓坊、小韓坊、楊梅山、蕭坊、山湖、磘下、池坊、南山堂、松林薗、來由坑、洪畲、黃坑、湯坊、劉源、黃坑、東坑、逕背、南山坑、伯公前、半坑、張坑、吳坊、下黃坑、楊坑、大田頭。”

另一部分則在古貴裡,就是和今天的古城在一塊。

《乾隆長汀縣誌》:“古貴裡,統圖一,計村五十四,烏石下、和尚田、河琳頭、梁屋頭、陳坊哩、羊眉坑、車頭、上江、德田、李城、牛閗頭、沙幹哩、湖坑哩、長田、賴溪、源頭、桐子坑、黃連、牛坑、葉屋鄉、大坑山、磜下、古城、上中下街、上都、花橋、嶺下、高坑、下羅、上珠、下增、山箭、青山、中都、老好、寨圍、長坑、上溫地、下溫地、南山、石門、寨下、長較、楓樹坪、觀音、井頭、大陂、廖屋、謝屋、下都、大窩、苦竹、焦下、排下。”

那就有一個問題了,策的來源很好理解,青泰裡的策田是那一片區的核心,人口最多,而武呢?從區域上來看就是今天工貿新城這一帶,顯然武應當是在這裡得到的,那她為什麼會叫武?

沿革就得尋找中間過程,我們的先人做縣誌很細緻。《民國長汀縣誌》:“尚武鄉,(舊屬)古貴裡。烏石下保、陳坊保、河龍頭保、梁屋頭保、車頭保、李城保、丁屋嶺保(舊成上裡)、田背保、南野保、嚴口保。”

清晰無比,今天以工貿新城為中心的區域,在過去叫尚武鄉。於是當兩區合併,她便提供了一個武字。這個武字,也應當是來自烏石下這個名字,汀州客家方言,烏武同音,雅化之後,烏石鄉就會變尚武鄉。所以到了清末民國,進入到現代民族國家的過程中,行政區劃的邏輯顯然起了變化,於是重新劃分後,就形成了今天的策武,策田+尚武。

故事結束了?回家睡覺?才沒有。

乾旱少雨,長汀策武

其實我從少年時代就有的疑問是策田這個地名,我一直都懷疑這個地名的由來。邊上的和尚田、林田、河田、李田、德田、黃田、基本可以找到一些來歷。可是策田呢?

我和文清兄討論這個時,就提出過一個可能性,明代初年曾將天下糧田與戶丁造過黃冊,會不會因此這個地方就叫策田。這個想法,沒有過多久就被我自己否定了。如果真是這樣,天下一定很多叫策田的地方,不過上網一查,還就只有長汀縣這一處。

因此這個名字,可能先不能外求,而應當內求。

我想地名變遷,一定會留下一些什麼,所以考察周邊的地名,尋找蛛絲馬跡。

於是我開啟地圖,試著沿著河走。假設我揹著重物與家小,像祖先們遷徙一般,沿著汀江的方向。

乾旱少雨,長汀策武

和尚田、河龍頭、車頭……

車頭!

有車頭為什麼沒有車尾?

你怕是要問我為什麼要有車尾!

什麼車頭?

肯定不是火車頭!那是什麼?

水車!

我肯定是水車,很多地方雖在江邊,但卻無水,真是造化弄人!這樣的地方往往是旱田,所以古人如果要在這樣的地方生存,就得造水車於江中取水。

於是這樣的地方往往會叫車什麼,比如在上杭與連城交界的地方就有一個地方叫車頭、上車這樣的名字,而上杭與龍巖新羅交界的地方則有一個從“郭畲”叫到“郭車”的地方,也就在離這裡數十里地的下游,也在汀江邊上,有一個地方叫車田寨。

所以如果德田村隔江對面是車頭村,那麼車頭村大還是德田村大呢?我一開始假設,德田後來行政村叫德聯,可能德田大一些吧。但一查1981年《長汀縣地名錄》,車頭村183戶,1118人,而德田村110戶,663人,也就是說,車頭村其實是德聯之中的核心,而德聯村的駐地當時也在車頭。

邏輯通洽了。

我幾乎立馬就大膽斷定,車頭村這個名字是解釋策田名字的關鍵所在。

長汀縣策武鎮一帶的汀州客家方言與長汀縣城極為相似,但是區別還有,那就是策武方言“極古”。舉個例子,我的同學霖採稱謂他的堂兄金水為geng shu,金髮音近乎艮或根,第二聲。

故而他們發音策田,極有可能是車田的發音被官方誤記。同時下游還有一個也叫車田(寨)的地名,於是出於迴避目的,也就將錯就錯。

這個假設提出容易,得去找證據支撐啊。

乾旱少雨,長汀策武

我立馬開始全國找車田這樣的名字,這可就真多了,因為車田這一行為在古代實在是太普遍了,是人類改造江邊旱地的普遍行為啊,這裡我們無法將這些名字一一例舉,有興趣的可以自己用搜索引擎尋找。這裡只舉一例。

比如廣東就有一個叫車田鎮的地方,我們把她的歷史沿革翻找出來,就會發現其中水車澆旱田的歷史對地名的影響:

車田鎮,位於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西北部,距縣城67公里,全鎮總面積312。0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7612畝,下轄23個村和2個居委會,總人口6。27萬人。建制於清末。因河兩岸多是旱地,靠水車車水灌溉,故取名車田。原分為“車田約”和“上穭屯”。民國合併為車田局。

這裡頭提到了車田鎮原本是一約一屯合併的,屯很好理解,多半是官屯或者軍屯,在古代是半軍半民的特殊組織。

約呢?可以理解為契約。也可以理解為鄉約。也可以理解為讀約。從明代開始,鄉村中一起讀鄉約的人們會組成全新的鄉間組織,他們是真正的“基層”。有興趣的也可自行搜尋“藍田鄉約”和“十家牌法”以及“鄉約”。

那麼策田有沒有可能和廣東河源龍川的這個車田鎮一樣,也是由“約”的組織發展而來呢?我假設她有。

所以我去尋找,果然,歷史總是給疑案留下種種蛛絲馬跡,以便我們去“破案”。

丘復先生總編的《民國長汀縣誌》從來都是讓人驚歎其資訊之完備的:“策田九約公渡 春則用渡,秋則架橋,合鄉捐置粗米十餘石,為修橋僱渡之費。”

是的,策田九約,這是一個鄉約組織,這個粗米十餘石(擔)只是修橋僱渡之費,而九約,極有可能是九個小村落或者九個村中組織之間有約,這個約有可能不止修橋僱渡,更大可能是九個自然村級別的社群一起相約修水利,用水車自汀江之中提水澆旱地。

所以策田,原本也應當是車田,而策田隔江對面的村莊,現在叫策星的,那就應當是策心,也就是車心。

從連城縣新泉鎮沿著舊縣河一路向下到上杭南陽的地名慣例上來看,上游叫車田坪,下游叫車頭和下田,其實是河流邊上的旱地的命名慣例。在長汀縣的汀江邊上,一樣也不例外。

所以這裡還有邏輯證明的最後一環,還沒有完全封閉上。那麼策武旱不旱呢?

乾旱少雨,長汀策武

大多數人都會瞪眼,策武在汀江邊上啊,怎麼會缺水,旱?不可能。這就得請出1993年版本的《長汀縣誌》了。

三個內容值得我的鄉黨們注意。

其一,中部丘陵,在新橋、策武、河田以及大同的東南部,海拔300-500米間,坡度在25度以下,被稱為策田丘陵,總面積86。66萬畝,佔全縣面積的18。64%。長汀只有兩個大的丘陵帶,另一位於宣成塗坊及濯田部分,總面積17。7萬畝,佔全縣面積3。8%。

其二,降雨量。1981年之前的全縣降雨資料,策武1537。5mm,全縣最低,而縣平均為1737。1mm。

其三,盆地。長汀盆地:城關盆地、河田盆地、三洲盆地、濯田盆地、南山盆地、中覆盆地、新橋盆地。這些盆地分佈於汀江兩岸或者支流兩岸,但是作為汀江之上最重要的鄉鎮,策武與這些盆地真是沒有一毛錢關係。

這也就是為什麼策武核心的策田這些地方需要用水車提水澆地的原因了,因為降水少於同縣的其她鄉鎮,同時還是丘陵最多的地方,這就意味著很多淺丘型的土地因為缺水無法正常使用,而缺少盆地,人口就無法聚集,商業也就難於形成。

以上三個原因,在古代幾乎是不可逾越的困難,也是八零年代之前策武與宣成齊名的主要原因,這樣說完,大體也就能解釋“長汀哪裡苦”的話題了。

所以策武今天的取得的種種變化,確實硬橋硬馬,全是硬功夫,值得反覆找尋其中的原因,我雖無法面對這樣宏大的問題,不過想來也不過人為,土地不能成為決定因素時,那就是人了,格於篇幅這裡便不深加討論了。

這便將策武鎮的前世今生說了一遍,也不知道是否有足夠的說服力,說服我那些固執可愛又勤勞吃苦的策武鄉親。

乾旱少雨,長汀策武

(本文圖片來自韓琳女士、張開炎先生、塗則檸先生、餘儀鵬先生,致謝再三)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