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資料人的2023年工作計劃,就該這麼寫

2022年即將結束,我們將迎來2023年,每到這個時候,我們都需要做總結以及寫年度計劃,那麼勢必就需要“拉表”。作為一名資料分析師怎麼能不會寫資料表呢?一起來看看怎麼做吧。

資料人的2023年工作計劃,就該這麼寫

到了年底,又要做明年的工作計劃。那資料分析師的2023年工作計劃該咋寫?總不能寫“我去年拉了500張表,今年繼續拉表”吧!而且,工作計劃涉及績效考核,要怎麼寫才能既體現自己能幹,又不給自己挖坑呢?

一、常規工作計劃寫法

大部分常規工作,可以用:GSA計劃法

Goal 目標:今年要達成XXX量化指標

Strategy 策略:透過XXX方法完成目標

Action 行動:分XX步,在XX時間完成

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銷售部門,可以寫:

G:實現1個億小目標

S:老市場維持8千萬現狀,新市場完成2千萬業績

A:老市場每月定期拜訪客戶,新市場每季度完成500萬任務

大部分業務部門的工作計劃都可以這些寫,只是G有不同,S的複雜程度有差異。然而資料部門的工作計劃沒這麼簡單,因為資料部門工作性質不同。

二、資料分析的特殊性

資料部門特殊性,來自:它是一個被人給予過高期望的支撐部門。一方面,領導們都覺得資料分析應該起到“助力決策”“賦能業務”“推動增長”等高階作用。另一方面,資料分析的日常,卻又大量消耗在臨時取數中,每天跑數都忙不過來,談啥高階作用。

這讓資料分析部門很糾結,如果光寫“滿足業務取數需求”,領導們經常表示不滿,如果貿然寫“提升業績500萬”,又不知道從何落地。更不要提,類似資料清晰、埋點管理、口徑統一一類又髒又累的工作,幹得辛苦卻不被人理解。

其他一些支撐部門也有類似問題,但沒有資料部門嚴重。比如售後部門,雖然也是支撐部門,但是大家沒有很高的期望。於是售後部門只要根據業務增速,測算一下對應的服務需求,安排勞動力即可。

頂多加一個提升服務體驗/發現二次銷售機會之類。比如IT部門,雖然也是支撐部門,但日常消耗有限,重大開發需求往往是業務提前定好的。根據開發需求,制定開發計劃,之後按部就班地做即可。

那作為資料部門,該如何破局呢?

三、從目標選擇開始

綜合來看,資料部門有三大任務:

讓高層看到資料部門在幹活!!!

對業務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完成大量基礎、常規資料工作。

這三條中,日常需求是最不愁的,業務永遠都會要數,怎麼高效率的解決需求,把精力釋放出來做一些有價值的專案才是重點。只要經常彙報,高層就會看到我們的工作,但是怎麼讓高層相信我們發揮了“助力決策”“賦能業務”“推動增長”等作用,還是得靠具體專案落地。所以第二條才是破局關鍵。

第二條是這三條裡最難做到的。因為想對業務有用,業務部門的配合度有很大關係。如果業務不配合,你再辛苦地做模型/做報表/做報告/做看板,也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復返。所以下一步,就是明確:和誰合作更好。

四、確認合作方式

首先得分清業務部門四種類型(如下圖),原則上和精兵銳將的合作是最好的,最能出成果。退而求其次的話,蝦兵蟹將也不錯,起碼不惹麻煩。和其他兩類合作都得謹慎給分析結果和建議,不然分分鐘被噴。

資料人的2023年工作計劃,就該這麼寫

看起物件以後,可以進一步瞭解需求。有些同學會陷入誤區:做的東西,技術上越複雜就越厲害。其實完全不是,在業務眼中,給他們不知道的東西,才是最有價值的。如果早在他們預料之中,哪怕你是用很複雜的模型計算的結果,他們也會說“我早知道了!”所以瞭解需求時,最好摸一下每個部門的底,到底他們知道多少,到底他們想知道什麼。

常見的,比如:

1、業務部門的新工作。比如新上線的產品、新做的推廣、新做的活動。凡是有新工作,意味著需要資料採集、資料監控報表、資料覆盤報告整套內容。

2、經典的業務難題。比如怎麼選款能成功,怎麼衡量活動效果,怎麼提高投放效益。如果業務想合作,這些都適合做深入的專題分析,並且結合ABtest看結果。

3、更全面的資料呈現。比如之前零零散散有若干張表,業務領導希望能一張表全面看完所有東西。此時很適合基於BI做資料看板。

4、更快速的資料響應。比如之前是每週下發週報,業務領導希望能每天有進度更新(銷售部門類似需求最多)。此時也適合基於BI做資料看板,下發到每個小組。

還有一類需求最常被問到,就是預測!實際上,當業務想不清楚該怎麼做的時候,他都會提:“你給我預測預測”,但很多問題壓根就不是預測問題。一定要多問一句:

如果業務說:“我不清楚外部環境如何,預測一下”,這是個資料採集問題

如果業務說:“預測下要怎麼做才能提高收入”,這是個業務最佳化問題

如果業務說:“預測下銷量我好控制庫存”,這也是個最佳化問題

如果業務說:“預測下哪個產品能成功”,這是個測試問題

總之,不要聽到預測就開始掏模型硬懟了,拆分業務問題,該採集資料採集資料,該診斷業務流程診斷流程,該做測試做測試。站在對業務有用的角度輸出成果,而不是聽個名字就開動了。

最後整理完各部門需求(如下圖),可以有取捨的放到年度計劃裡,這樣就搞掂了目標。

資料人的2023年工作計劃,就該這麼寫

五、明確落地細節

在落地的時候要注意:“產品化”才是資料部門的出路。雖然都是一個數字,用BI/excel/口頭都能報告,但是儘量用系統實現。“當初求數像條狗,看完報告嫌人醜”是常態,只有源源不斷的上系統,做產品,才能保證資料部門能不斷招人,不斷提醒大家資料的價值,直接展示“數字化”建設成效。這一點切記切記。

因此,在明確落地細節的時候,優先排BI開發需求。所有資料監控、資料評估、資料覆盤需求,能固定下來的,全部走開發,做成資料看板。

所有模型、使用者畫像分析結果,產品分級結果,全部入數倉,進CDP,做成固定更新的標籤。臨時性、測試性活動,可以固定格式,走自動化報表。總之儘量幹掉臨時取數,多出來的時間精力,才好做更多專案性工作。

最後記得確定各個專案交付時間節點。一般來說,一年四個季度,每個季度都有成果交比較好。年底業務都在衝業績,因此資料輸出成果也以“助力業務”“支援大促”之類的資料報表,分析報告為主。

那麼響應的,年初就比較適合做一些基礎工作,比如前文說的,資料整合、梳理,固定報表開發。年中就比較適合配合業務試點,做一些複雜的測試/專題分析,得一些分析結論,體現資料分析“降本增效”“推動增長”

整個安排可以如下圖:

資料人的2023年工作計劃,就該這麼寫

以上,當然每個公司組織架構不同,資料部門規模、分工有區別,可能具體情況有差別。

專欄作家

接地氣的陳老師,微信公眾號:接地氣學堂,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資深諮詢顧問,在網際網路,金融,快消,零售,耐用,美容等15個行業有豐富資料相關經驗。

本文原創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CC0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資訊儲存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