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腎功能到底能不能逆轉?一文終結這個爭論

腎功能到底能不能逆轉?一文終結這個爭論

最近時常發現,有的腎友認為腎功能可逆,有的腎友認為不可逆,互相誰也說服不了誰。甚至不同醫生也持有相反觀點,頗有爭議。

逆轉腎功能,到底是能,還是不能?

筆者認為,我們還是不要走入這兩個極端。醫學上沒有特別絕對的事,直接武斷地說能或是不能,都是不嚴謹的、不負責任的。

點進本文的朋友,既然你對這個根本性的問題感興趣,那麼請做好準備,我們從根本上進行解答。

有的人認為醫生的職責,應該是治好病,如果病沒好利索,就不滿意。但我們需要知道:醫學本身就是一個不確定的學科,尤其是慢性腎臟病,很少有“絕對的事”。通常、往往、多數……這些詞兒都快成我的口頭禪了。

腎臟病學、醫學的上游學科,存在絕對的事,但醫學上沒有。

如果你有耐心,聽我舉幾個例子,從頭講來:

數學中有絕對的事,並且有很多。

比如著名的龐加萊猜想:任何一個單連通的、閉的三維流形,100%同胚於一個三維球面。

這個難題困擾了人類近百年,終於在近年來得到了證明,就是100%,不可能是99。99%或其它什麼情況,任何例外都絕對不會有。

如果有個球面試驗,顯示龐加萊猜想是錯的,則是試驗不完善、不符合龐加萊猜想。對試驗進行完善使其符合,就一定能驗證龐加萊猜想。

就好像1個蘋果加1個蘋果,一定等於2個蘋果。如果有人做試驗,結果發現不是2個蘋果,那麼他的試驗過程,肯定不是1個蘋果加1個蘋果,可能是研究者嘴饞偷吃了一個。當你完善實踐過程,使其符合1個蘋果加1個蘋果,那麼就一定能驗證結果是2個蘋果。(怎麼覺得我這個例子是廢話,但肯定是正確的)

這是數學的確定性,某種意義上,數學的確定性甚至高於實踐結論。數學能推翻實踐,但實踐推翻不了數學。

因為數學的本質,是抽象物件(數字、空間或其它抽象物體)之間的關係,與實物無關。無論實物是什麼樣的,數學都能保證絕對正確。

物理學中也有絕對的事,並且也有很多。

比如著名的泡利不相容定理:不可能有2個或2個以上的電子,具有完全相同的4個量子數。

這個定理的限制,表明了核外電子在同一軌道的電子數,不可能是無限的,這條定理絕對正確。否則元素週期表就沒有了(或者說無限大了)、我們這個世界的所有物質都將面目全非,就連我們自己身體,可能都變成了電子數巨多的放射性核燃料。無論做多少試驗,泡利不相容定理都是100%正確。

但是,醫學上沒有絕對的事情。

為什麼醫學是不絕對的?

目前人類的科學,可以做“數學→物理學→化學”之間的無縫連線。數學完全可以解釋物理學,物理學也完全可以解釋化學。

但是科學發展到這個地方,出現了一個斷檔:化學與生物學之間,做不到無縫連線,二者之間有一條巨大的鴻溝。我們用化學反應,只能解釋部分生物反應,無法完全解釋生物反應。

所以醫學上、尤其是慢性病中,會有各種“發生率”“顯效率”等不確定的概念。如果未來填補了化學與生物學之間的鴻溝,醫學也將變成一個確定的學科,那麼徹底消滅慢性腎臟病和尿毒症也將不再是困難。但那是非常遙遠的事情,在可預見的未來,“腎功能的可逆性”仍然會繼續爭論下去。

對於腎功能是否能逆轉的爭論,指南是什麼意見?

中華醫學會編寫的《腎臟病臨床診療指南》,在慢性腎衰竭章節的治療原則中,早、中期的腎衰竭治療原則是「延緩或逆轉」:

腎功能到底能不能逆轉?一文終結這個爭論

並沒有認定腎功能是否能逆轉,而是延緩與逆轉,兩頭兼顧。

指南是眾多試驗結論、眾多專家意見的集合。當患者的病情不統一、結果不統一時,編寫指南的專家組也不會武斷地下結論,這是醫學不確定性的真實反映。

那麼,我們真的無法判斷一位患者是否能逆轉?

只能靠撞大運?並非如此,運氣無法造就如今的腎臟病學。

我們需要回答的是:為什麼各種實踐結論會出現不同?

因為一位腎衰患者,他的腎臟有3種成分:

1. 正常的腎臟組織;

2. 活動性病變組織,

包括增生的細胞和系膜基質、增厚的基底膜、新鮮的新月體、充斥著炎細胞的腎小管和腎間質等等;

3. 永久性病變組織

,包括完全硬化(球性硬化)的腎小球、大面積的腎小管間質纖維化、陳舊的新月體等等。

健康人以第1種為主;

病情惡化過程中的人,以第2種病變為主,活動性病變是可以恢復的;

到了透析階段以第3種病變為主,永久性病變是不可恢復的。

注意,只是“為主”,不是“全部”,做了腎穿刺會發現,大多數腎病患者同時存在3種腎臟組織。

有的患者第2種病變多一些,腎功能就表現出了可逆性,而且隨著該型別病變的多與少,表現出了逆轉的不同程度;但是有的患者第3種病變多一些,而且第2種病變的恢復速度趕不上惡化速度,就表現出了不可逆,只能儘量延緩。

這也就是為什麼指南同時兼顧了延緩與逆轉,不能丟棄任何一類患者群體。

還有一個爭議,每個人對腎功能可逆的定義不同。有的人認為,有一定的可逆程度、達到了部分逆轉,就是可逆的;有的人則不認可,完全逆轉才是真正的可逆性。一些醫生之間的爭論,是各人的定義不同。

由於可逆與不可逆群體同時存在,各個可逆程度也同時存在。所以,如果一人偏要走極端,偏要在“可逆”與“不可逆”之間支援一個、反對另一個,結果只能是徒勞的、無休止的爭論。

指南看似是模稜兩可,其實是二者兼顧。

指南都沒有下結論,我們就不要武斷地下結論了,對吧?

(另外,這個永久性病變組織,細看的話不是真的永久。重複腎穿刺試驗發現,目前的醫療技術,只能做到細胞的新生速度和凋亡速度相同,畢竟腎臟細胞的新生速度是很慢的,從而保持著新生與凋零的動態平衡。這也就是為什麼前面會說,如果人類填補了化學與生物學之間的鴻溝,可以徹底消滅慢性腎臟病與尿毒症,到那時很容易反轉這個平衡,只不過太過遙遠)

最後,如何診斷一位患者腎功能的可逆性?

初步判斷,是透過時間。腎功能惡化最好是3個月之內救治,所以醫生經常囑咐腎友每隔3個月複查一次。3-6個月後,越來越多的活動性病變轉化為永久性病變,救治會越來越困難。

具體診斷,需要參考多項指標:尿蛋白、尿NGAL、尿微球蛋白、白細胞(感染)、血壓、血紅蛋白等進展因素,以及腎臟尺寸、尿量等進展結果,這些指標我以前陸續介紹過。當臨床表現不好判斷時,可以參考病理結果。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