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守拙的人生,才真正能看透世間永珍

1

守拙以成

守拙的人生,才真正能看透世間永珍

當代社會,人人都講如何精巧應世,如何在最短時間內功成名就。

為此有許多的速成班、致富秘籍以及快速變現的所謂課程、講座以及知識付費產品。許多人也急急忙忙買來學習,朋友之間唯恐不能快速發財,職場之上唯恐不能迅速升職,乃至親子之間,也要給他報上許多補習班、大師班、素質提高班,以為如此就能幫他“贏在起跑線”……

殊不知,

文以拙進,道以拙成,

天下之至拙,勝天下之至巧。

只有深刻參透,並且努力踐行守拙之道的人,才可能真正走上人生的更高境界,得到人生的大自在。

真正的守拙,並不是無所作為,而是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減弱對於人生慾望的追逐,而將精力和時間放在內在修煉和成長上。

真正的守拙,不是消極遁世,逃避時代,而是堅守自己的精神世界,堅守人生的原則,不人云亦云,不附庸世俗,而是清雅、恬淡、自在地過好自己的人生,向人間釋放清新而文明的空氣。

真正的守拙,不是見義不為,當仁則避,而是能夠堅守人生的大仁,擔當人生的大義,不妄求煊赫,不妄取富貴,不妄想發達,不妄為蠅營之事。

2

守拙三則

守拙的人生,才真正能看透世間永珍

唐順宗在當太子的時候,常常慷慨激昂,指點江山,要替父親德宗皇帝革除弊政,直到後來大臣王叔文告誡他,

作為太子,又是人臣,要多行孝道,不宜過分彰顯自我,干預國事。否則引起君臣誤會,上下猜忌,反為不美。

順宗馬上吸取,而後果以守拙立身。

據說齊白石在90多歲的時候,雖功成名就,依然苦練描紅。別人都不理解,認為一代大師,繪畫技藝登峰造極,怎能在這基本功上再浪費時間?而大師卻不置一言,依然故我。

對我們來說,真正的底蘊,不在於技法,也不在於外在的名氣,而在於自己對這一份事業的尊重甚至虔誠之心,這種守拙的心態,活到老,畫到老,才是真正的大師精神。

身邊有一位朋友,得到了一本好書,非常喜歡,手不釋卷。雖然她每天也在工作,可是閒暇時刻,她卻有了一項新的愛好——

抄書。

她身邊的朋友常常看到她一邊開啟自己的電腦,一邊把書攤開,一個字,一個字地將書上的內容打出來,她把這種特殊的方法,作為自己讀書的獨特方式。也有人不理解,覺得這樣太慢了,可她卻笑著說,

慢就是快,感覺這種方式,才能更好地吸收書裡的內容。

3

守拙歸自在

守拙的人生,才真正能看透世間永珍

宋人朱釋老在《春日田園雜興》中這樣寫道,

家山永珍春歸好,詩筆拈來感物情。

泉胍動進母待灌,土膏起處正宜耕。

無窮懷抱風和暢,不盡形容雨發生。

度間封侯萬里客,何如守拙晉淵明。

對我們來說,精巧不如守拙,與其磨尖了腦袋要求取仕途的晉升,或是蠅營狗苟於財貨的求取,想方設法博得上司的讚賞與提拔,到頭來機關算盡太聰明,落得個身心交瘁,還不如像戰國時的齊人顏斶那樣,

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靜貞正以自虞。

是的,隨著我們閱歷的增長,積澱的深厚,我們才終於明白:

守拙的人生,

才真正能看透世間永珍,

穿過人心的迷霧,

臻於生命真正的自在。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