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功成不必在我”的來歷

功成不必在我,亦可為功不必在我,是指功績、事情、事業的成功,沒有必要看我一個人。

可以理解這件事不是非我不可,也可以理解為一件事情的成功的必然因素不在於我,體現了一種寬廣大度和高尚情懷。也可以理解為一項事業中,每個人都要做出最大的貢獻,但事業的成功未必就在我手中、在我任期、在我有生之年看到實現,體現了一種不計個人得失、著眼於長遠利益的大局觀。

“功成不必在我”的來歷

1932年,時任北京大學校長的胡適 在北大畢業典禮上。

出處:近現代 胡適 《1932年致畢業生》

意思是:功績、事情、事業的成功的決定因素不必一定要在於我,但成功的過程一定有我的參與貢獻。

原文:朋友們,在你最悲觀失望的時候,那正是你必須鼓起堅強的信心的時候。你要深信:天下沒有白費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譯:我們不一定會成功,但努力用功絕對不會是白用功)。

解析:每個人要為革命事業做出最大的貢獻,但革命事業的成功未必就在我手中、在我任期、在我有生之年看到實現。這是人生的崇高境界,只有一個人達到為事業而忘我、為“大我”而棄“小我”時,才能做到“功成不必在我”。

“功成不必在我”的來歷

從中國歷史長河中來看,從原始社會到封建社會,從推翻帝制、建立中華民國到新中國誕生、再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開闢,其間每次社會進步都有許許多多的人們為此付出長時間的艱辛乃至生命的代價。用歷史的眼光看這花開花落、朝朝暮暮,不難發現,不管是用和平方式世襲承繼,還是用戰爭手段“破舊立新”、完成更替,都是一種歷史接續,由此推動著社會發展。在這個過程中,一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不可能完成打爛舊世界、建立新制度的歷史使命。作為微觀的“人”即一個人,他在這個歷史長河中就像天上的“流星”瞬間即失。但是,作為宏觀的“人”即廣大人民群眾,是由看似“渺小”的一個個普通人所組成,個人微不足道的力量累積,最終匯聚成為巨大的歷史洪流,推動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所以,“功成不必在我”是歷史的結論。

擴充套件資料:

“功成不必在我”的來歷

胡適(1891年-1962年),原名嗣穈,學名洪騂,字希疆,筆名胡適,字適之。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 徽州績溪人,以倡導“白話文、領導新文化運動聞名於世。”幼年就讀於家鄉私塾,19歲考取庚子賠款官費生,留學美國,師從哲學家約翰·杜威,1917年夏回國,受聘為北京大學教授。1918年加入《新青年》編輯部,大力提倡白話文,宣揚個性解放、思想自由,與陳獨秀同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他的文章從創作理論的角度闡述新舊文學的區別,提倡新文學創作,翻譯法國都德、莫泊桑、挪威易卜生的部分作品,又率先從事白話文學的創作。他於1917年發表的白話詩是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批新詩。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