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如何辨認窮人扮演“受害者”

有錢人相信:“我創造我的人生。”

窮人相信:“人生髮生在我身上。”

以上兩個反映了兩種不同人生態度的句子,出自美國富豪哈維。艾克的著作《有錢人,和別人想的不一樣》這本書中。

《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如何辨認窮人扮演“受害者”

這是本書中17個財富檔案中的第一個財富檔案的內容。

別看這兩句話的和字數都差不多,但它們對人的激勵作用是截然相反的。一個“創造“,一個”發生”,兩個詞語表達的意境完全不一樣。

這兩句話告訴我們:只有你能造成自己的成功,也只有你能造成你的平庸;只有你能造成自己為錢辛苦或是前途茫茫;你的人生狀態都是你自己造成的。

當然,有些人是無法理解到這層意思的,尤其是一些窮人,他不懂得也不願意為自己生命中的一切負責,卻選擇了扮演“受害者”的角色。

一位從事多年扶貧工作的幹部跟我說過,在他扶貧的村子裡,有一個大爺,他的三個兒子都長大並在廣東務工,收入還不錯,每個兒子都回村裡建了一幢鋼筋混凝土的大樓。按照條件,這位大爺家已經屬於脫貧戶,不能再享受國家的扶貧補貼。

可是,這位大爺寧死不願簽字承認脫貧,就是想繼續領扶貧補貼,還把不得領補貼的原因怪罪到扶貧幹部頭上,對扶貧幹部進行打擊報復,引得村民議論紛紛。

《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如何辨認窮人扮演“受害者”

這位大爺,就是典型的窮人扮演受害者的角色。

如何辨認窮人是否在“扮演”受害者的角色呢?

書中指出,三個明顯的特徵,可以讓你分辨出受害者角色。

1。愛責怪

扮演”受害者”的窮人之所以不能賺大錢,是因為他們大部分人都很擅長怪罪別人,卻從不檢討自己。而他們身邊的人,往往會成為責怪的物件。

受害者什麼都會責怪。經濟不景氣,怪政府,怪他們所從事的行業,怪他們的老闆和員工,怪他們的上線或下線,怪客戶服務,怪合夥人,怪配偶……當然,他們也絕對會責怪自己的父母。

反正,錯的永遠是別人,而不是他自己。

就像那位家裡已經脫貧的大爺,因為曾經的窮苦,讓他始終認為自己就是個窮人,領不到扶貧款,就去責怪村幹部和扶貧幹部,連他兒子對他的勸告,都被他狂罵一通,說兒子們沒腦筋,白撿的錢都不要。

《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如何辨認窮人扮演“受害者”

2。合理化

如果受害者不是在東怪西怪,就會聽見他們在找藉口,或者想辦法證明他們是合理的。比如,他們會說:“錢真的不是很重要。”

村裡一位大齡剩男,大學本科畢業五年,也沒有找到一份像樣的工作,經濟很是拮据。別人勸他不要做事挑三揀四的,踏踏實實找一份穩定的工作,掙多點錢,找個好女孩成個家。

可他卻對勸告的人說:”我覺得錢多錢少根本不重要。如果有緣分,即使我是窮光蛋,也會有人嫁給我。”

這真是:任何一個說錢不重要的人,都是沒有錢的人!剩男因為沒有錢,就硬說錢不重要,其實,他比誰都希望多掙錢!

有錢人瞭解金錢的重要性,瞭解金錢在社會上扮演的角色。但是,窮人會用毫無關聯的對比來證明自己的窘境是合理的,他們會說:“嗯,錢並沒有那麼重要。”

《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如何辨認窮人扮演“受害者”

正如哈維。艾克所說:錢在它能發揮效用的地方,實在是太重要了;而在它不能發揮作用的地方,它就完全不重要了。

3。愛抱怨

在生活與工作中,總有一些人愛對別人抱怨這抱怨那,反正看哪都不順眼。這種抱怨,是讓人感到最糟糕的事情。

為什麼呢?

因為,當你抱怨的時候,你關注的是你生活中錯誤的事,而“你所關注的事情會擴大”,那麼你就會繼續得到更多錯誤的事情。按照“物以類聚“的吸引力定律,你在抱怨的時候,會吸引更多的爛事進入你的生活中。

曾經有一位跟我同事過一年的老師,就是一位十分愛抱怨的人。

她幾乎天天在辦公室抱怨家裡的爛事:家公家婆對財產分配不公;老公太離窩囊廢,不敢與小叔爭財產……

抱怨完家裡的爛事,又抱怨到學校:領導給她分了個爛班,學生太笨……最後連她的搭檔也被抱怨一番,嫌人家不幫她管好班級紀律。

《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如何辨認窮人扮演“受害者”

我第一次遇到這種超級愛抱怨的人,簡直讓人無語。當然,整天抱怨的結果,讓她的身體健康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四十多歲就患子宮癌去世了。

這實在是:愛抱怨的人,都沒有好結果。

責怪、合理化和抱怨,就像是藥丸,頂多只能舒緩一時的壓力,減輕失敗的焦慮,而對解決存在的問題毫無作用。

生活中,越窮的人越相信命運,是悲觀的宿命論者,認為自己的貧窮是命該如此,人生越是悲慘和失敗,他們越是覺得一切都是老天爺安排好的,而不會想著去努力改變,結果,只會越過越窮。

哈維。艾克告訴我們:你的財富是你創造的,你的貧窮也是你創造的,介於貧窮與富有之間的所有狀態,也都是你自己創造的。

所以,你再怎麼扮演受害者,也無法改變你貧窮的狀態。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