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浮生夢》:菲利普無處宣洩的情感中,藏著婚姻裡最難以言說的痛

除了向自己證明你自己,你不需要向任何人證明你可以

你有瘋狂地愛過一個人嗎?

愛到無可自拔、愛到眼裡只有她、愛到願意把一切都給她?

但是突然間,你又發覺她好像跟你在一起,是為了貪圖你的身外之物,你還願意愛她,還願意把一切都給她嗎?

《浮生夢》講述的大概就是這樣一個故事。

《浮生夢》:菲利普無處宣洩的情感中,藏著婚姻裡最難以言說的痛

《浮生夢》

這本書以康沃爾郡的風土人情為背景,用這個男性視角講述了一個熾熱感傷而又懸念叢生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菲利普,他有一個堂兄叫安布羅斯,他們形影不離,安布羅斯對於菲利普來說,不僅僅是家人,更是他精神的寄託。

有一年,安布羅斯去了一趟佛羅倫薩,遇見了一位女子叫瑞秋,並墜入愛河,結成了夫婦,此後好久兩人都不曾相見。

菲利普因此很嫉妒瑞秋,因為他覺得是瑞秋搶走了安布羅斯,讓他又變成了孤單的一個人。

在這之間,菲利普有接收到安布羅斯的信件,說有可能是瑞秋蓄意害他,所以他才一直病痛纏身。

帶著疑問,菲利普動身去佛羅倫薩,準備去找他,可是卻收到安布羅斯已經逝世的噩耗。

怒氣衝衝的菲利普準備去找瑞秋,卻得知瑞秋已經席捲了安布羅斯所有的遺物離開了這個地方。

菲利普沮喪地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浮生夢》:菲利普無處宣洩的情感中,藏著婚姻裡最難以言說的痛

《浮生夢》劇照

沒過多久,他突然得知,瑞秋準備帶著安布羅斯的遺物過來見自己,於是他做好了與瑞秋當面對質的準備,卻不料,這一見,卻成了自己的劫難。

在與瑞秋的相處中完全愛上了她, 不僅將要為堂兄報仇的念頭拋之腦後,還將自己所有的財產都送給了她,而自己甘願做她的僕人。

故事的最後,菲利普覺醒了,他想要尋找瑞秋毒害他和安布羅斯的證據,可是卻沒找到,而瑞秋因為失足落橋,而永遠地沉睡了。

故事到這裡就戛然而止了,給人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到底瑞秋有沒有毒害和安布羅斯?

到底瑞秋來見,是不是為了得到他的鉅額財產?

到底在瑞秋充滿魅力的外表下,藏的是不是一顆貪婪的心?

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浮生夢》的作者達芙妮·杜穆裡埃給了這個故事一個開放式的結局,也因此給了我們無限的遐想空間。

瑞秋這位女性主角,到底是為愛前來,想要安慰照顧亡夫親屬,還是蓄意謀財?

這是這本書裡最大的疑點。

《浮生夢》:菲利普無處宣洩的情感中,藏著婚姻裡最難以言說的痛

《浮生夢》劇照

《紐約時報》評論這部小說時說:

杜穆裡埃對於如何製造懸念有著超乎尋常的掌控力,她知道如何讓你等待,如何喚起你的期待,以及什麼時候給你最後一擊。

不得不說,這句評價是非常中肯的,小說往往在敘說故事脈絡的同時,還要承載那些現象背後更為深刻的現象和道理。

一段段看似平靜的景物,或者是人物

心理活動

描寫,背後呈現出來的卻有可能是尖銳的批判,比起直白的直接衝突描寫,這樣更能激起讀者的思考慾望。

因此,摒棄掉對立情緒去閱讀《浮生夢》,這部作品所傳遞的深度和格局才能真正為我們所體會到。

01

夢境與現實的碰撞,是愛與枷鎖的無限徘徊

《浮生夢》是第一人稱敘事方式,有很大的篇幅都是在描寫男主菲利普的心理活動。

故事一開始,就是菲利普的回憶錄,回憶他的幼年,以及孤僻的青少年,直到成年後,他的生活裡,依然只有堂兄安布羅斯和他的莊園。

所以菲利普一直都是孤獨的,他沒有安全感,如果說安布羅斯是他的精神支柱,那瑞秋就是他生命中突然出現的一束光,即使帶著瑕疵,那也是他生命中第一次出現如此耀眼的光。

大量的心理及景物描寫,呈現了菲利普由絕望到憤怒,再到疑惑、欣喜的心情,象徵著菲利普失去的自我,以及隨著愛意而來的,令人窒息的瘋狂佔有欲。

在我看來,最後瑞秋拒絕了菲利普的求婚,並想逃離這個莊園,與其說是瑞秋惦記他的錢財,倒不如說是瑞秋對於他偏執的愛意,感到了害怕而想要離開。

《浮生夢》:菲利普無處宣洩的情感中,藏著婚姻裡最難以言說的痛

《浮生夢》劇照

小說的名字是叫《浮生夢》,或許這段突如其來、令他時而欣喜,時而悲傷的愛情,就是菲利普的一場夢。

在夢裡,他可以和瑞秋打破世俗的眼光,並肩站在一起,共同打理他們的莊園,享受靜謐的生活。

但是美夢之外,卻參雜了太多愛而不得的無奈,堂兄的死因、自己無端的發病、瑞秋若即若離的態度,就像是一把閃著光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無時無刻不在提醒他,對面這個看起來恬靜美好的女人,心裡似乎藏著惡毒的陰謀。

這個人物是很單純的,他跟安布羅斯在一起時,便只願意和他交流,兩耳不聞窗外事。

後來瑞秋來到了莊園之後,他便將一顆赤子之心撲在了她身上,就像少男少女第一次情竇初開一樣,恨不得把

世間所有

美好的事物都放在對方面前,只是為了讓她高興。

《浮生夢》:菲利普無處宣洩的情感中,藏著婚姻裡最難以言說的痛

《浮生夢》劇照

在這部小說中,紙條和信件這個元素一直穿插其中,主人公菲利普的心情也隨著信件上面的內容而起起伏伏。

先是因為接到堂兄的信件,讓他對瑞秋的來歷和目的產生了懷疑,於是立馬動身去了佛羅倫薩。

後來瑞秋來到家裡之後,菲利普轉而愛上了她,再後來後來看見堂兄那封未簽字的遺囑,又讓他對瑞秋產生了懷疑。

雖然菲利普心中炙熱的愛讓他選擇忽視信中的內容,但這時菲利普對瑞秋的愛已然並不單純了。因為害怕瑞秋確實是為了他的財產而來,所以這份愛變得更狂熱了,充滿了束縛感。

男女之間的愛,由相互欣賞而產生,但當愛裡摻雜了太多的佔有慾,又有多少人還會甘之如飴呢?

02

相互膠著的純粹與沉重的愛,是認知對立下的證實性偏差

心理學中有一種現象叫作:證實性偏差。是說一旦你選擇認定一個事實,就會下意識地去尋找有力資訊證實自己觀點,而對其他的資訊選擇視而不見。

一開始的愛的確是很純粹的,他愛她的容顏、愛她的個性、愛她的

為人處世

能力。

當他選擇了愛她,他就將真正的真相完全拋之腦後,甚至已經在心裡構築了一場與她的未來。

當露易絲還有教父,都在提醒他應當對瑞秋有所保留的時候,他還是執拗地一腔孤勇地往前走著。

他愛她,所以不想聽從旁人的勸告;

他愛她,所以她在看見安布羅斯那張未簽名的遺囑的時候,就迫不及待騎馬去找教父,想要將自己的所有財產都獻給瑞秋。

《浮生夢》:菲利普無處宣洩的情感中,藏著婚姻裡最難以言說的痛

《浮生夢》劇照

說實話,看到這裡的時候,我是很羨慕瑞秋的,因為不管真相如何,她確確實實是收穫了兩個男人最真誠的愛。

當然,就如同書封上說的那句話一樣:

愛情裡狂熱的佔有慾,本質上是以愛為名的勒索。

小說裡,對於安布羅斯最後對瑞秋的態度轉變的原因,沒有寫得那麼詳細,但是透過菲利普的行為與思想,大約也可以猜個一二。

《浮生夢》:菲利普無處宣洩的情感中,藏著婚姻裡最難以言說的痛

《浮生夢》劇照

瑞秋這樣的女人,是有管理才華和大家風範的,小說裡說她比較喜歡過上流社會的生活,直到病發的時候,她還是心心念念想要回到她的城堡裡。

這樣的人,是不會甘願只呆在一個地方,成為某個男人的金絲雀的。

她更向往的是自由,是過上自己想過的生活。而安布羅斯和的愛,都太過熾烈和沉重了,到了最後,甚至成為了她的枷鎖。

03

第一人稱的情緒沉浸式體驗背後,描述的是社會現實下的深層反思

《浮生夢》這部小說,由於是第一人稱,所以代入感很強。

對於最後的真相,有些人覺得瑞秋是死有應得,但有些人,也覺得此人,愛得有些莫名其妙。

作者沒有寫出他認為的真相,而是像中國畫留白似的,給了我們一個懸念。

在小說裡,有寫過瑞秋的少年時期,居無定所,吃了上頓沒下頓,不是那麼的幸福,因此她練就了一身趨利避害的本領,我更願意相信她對於菲利普是有過短暫的愛的,只不過她更向往安穩富足的生活。

瑞秋就像《紅樓夢》裡的寶釵,她的做派,上至貴族朋友,下至家裡的工人,都被她折服。

這種人格魅力,是有後天的刻意練習在裡面的。

你能說寶釵不愛寶玉嗎?她是愛的,但是她也愛寶玉這個身份背後的東西。

所以,愛是有,但不像黛玉愛寶釵一樣純粹,也不像愛瑞秋這樣純粹

《浮生夢》:菲利普無處宣洩的情感中,藏著婚姻裡最難以言說的痛

《浮生夢》劇照

在現實生活中,像瑞秋這樣八面玲瓏的人也很多,她們擁有的很少,所以渴望得更多,但這種渴望,我們不能稱之為虛榮或者見錢眼開,只不過是在平凡的生活中,想擁有多一點,更多一點的東西罷了。

而婚姻常常被稱為是女孩們的第二次投胎,如同浮萍般飄零的瑞秋們,比其他人更想要找到一個更好的歸宿。

但越界者永遠不會覺得自己越界,因為的都是別人。

故事的最後,瑞秋永遠地沉睡在了那座橋底下,當現實與夢境相沖突的時候,誰又是最後的倖存者呢?是活著的,還是死去的瑞秋?

END

我是@瑾瑜與我

,左手帶娃,右手寫作,歡迎關注點贊,評論交流,感恩閱讀!

備註:文中所有圖片均來自劇照,如有侵權,請聯絡刪圖。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