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走進閱讀,提升認知,觸控規律

在一篇網文中,讀到認知世界那個很火的“三圈”理論:舒適區、學習區、恐慌區。而最合適的狀態是,走出舒適區,進入學習區。

如果久呆舒適區,你就容易原地打轉。在你的視野之外,你就不知道自己還有什麼是未知的。

而探求未知,又往往帶有不確定性,難免會讓人產生恐。擔心做不好,別人的眼光會射來,別人的唾沫會飛來,別人的評價會砸來。與其那樣,乾脆不做,無煩惱,無憂慮,要多享受,就有多舒享受。

走進學習區,你會不斷髮現新概念,新知識點,新方法論……你的未知會不斷出現,促使你不斷學習,不斷收穫。從而,提升了認知,增多了見識,開闊了視野。你的生活質量和人生意義自然會雙翼騰飛。

走出舒適區,走進學習區,最便捷的方式就是閱讀。

走進閱讀,與不同的思想交流,與不同的觀點碰撞,從而認識到自我認知的侷限性,進而修正、完善自我認知,以便更好地規劃相應的行動措施。

比如閱讀。我原有的認知,就停留在讀讀而已的層面上。對於怎麼讀,讀後如何,幾乎沒想過。而在閱讀了莫提默·J·愛得德勒的《如何閱讀一本書》、印南敦史的《快速閱讀術》、彭小六的《洋蔥閱讀法》之後,我發現,閱讀是講究方法技巧的,尤其是高效閱讀、快速閱讀;閱讀是輸入,得與輸出相結合;閱讀是用來運用的……

這才知道,白讀了那麼多年書,原來都是些無效的閱讀!

比如寫作,我原有的認知,就是想好了再寫,自娛自樂地寫。可是讀了葉聖陶和夏丏尊的《文心》、粥左羅的《學會寫作》、宏丹的《精進寫作》等書,我知道:寫作就是生活;萬事萬物皆可寫,隨時隨地都可寫;不怕寫不好,堅持寫才是硬道理;寫作得有服務物件意識……

原來我所謂的寫,純粹是自嗨式的閉門造車,沒有服務物件,也沒有閱讀物件。甚至自己也幾乎沒回讀過。

比如習慣,自以為習慣不錯,時間觀念、自律性強,做事勤奮,追求完美。可是讀過簡·博克的《拖延心理學》、史蒂芬·柯維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詹姆斯·克利爾的《掌控習慣》後,發現自己的認知是片面的,乃至有些是錯誤的。

下面這些觀點重新整理了我的習慣認知:完成比完美更重要;以終為始,要事第一,知彼解己;微習慣的力量,每天改變1%,習慣疊加等。

一路讀來,越來越為自己的鼠寸目光汗顏,為自己的想當然羞愧。幸虧有閱讀,幸虧閱讀已啟動。

閱讀,給我打開了一扇窗,那照進來的光,洞悉了我的狹隘認知,並且引領我破窗而出,去尋找那些未知。

一個人的認知程度,往往會決定他/她所站的高度。

比如,埃隆·馬斯克,他的認知廣度和深度已達到登峰造極的程度,他創立了特斯拉,支付巨頭貝寶,並把眼光指伸向了宇宙,創辦了太空探索公司。

再如,李笑來在《把時間當作朋友》一書中,直截了當地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時間是不可能被管理的,問題出在我們自己身上。這個認知與我們平常認為的“時間管理”是相左的。但他用詳盡的事實證明了他的深度認知。

顯然,埃隆·馬斯克和李笑來的認知是深刻的,獨道的,有說服力的。

但這樣的認知,並非與生俱來。這是因為他們比別人更深刻地看到所做事情背後的規律。而這個規律則需要透過反覆實踐、研究才能得來。

實踐、研究,研究、實踐……一旦規律得出,認知則會積聚、升級,最終會催生出無窮的能量。

我漸漸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與有效閱讀同行,認知就會提升。閱讀中,既要強化認知的廣度,也要拓展認知的深度,這樣,才更容易觸控到問題背後的規律。

走進閱讀,提升認知,觸控規律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