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慈禧對翡翠的喜愛廣為人知,其資料、傳說及文學作品紛繁多雜| 影片

在乾隆晚期翡翠價格遠超和田玉之後,嘉慶、道光兩朝,兩帝對翡翠的喜愛有增無減,雲南巡撫和各省官員亦不斷用翡翠向朝廷進貢,與此同時,在兩朝約153年的時間裡,重和田輕翡翠的觀念也在逐漸發生著變化。

慈禧對翡翠的喜愛廣為人知,其資料、傳說及文學作品紛繁多雜| 影片

至慈禧時,終於發生了突變,變成了重翡翠輕和田。慈禧對翡翠的喜愛廣為人知,其資料、傳說及至文學作品紛繁多雜。

慈禧生前的翡翠用品

(1)據清宮史料載,除雲南和各省貢品外,慈禧還命朝庭直屬的外派部門為她操辦“綠玉活計”即翡翠活計,如奧海關、淮海關、蘇州織造、江南織造等。

(2)慈禧喜愛的翡翠器物有:翡翠製作的圓鐲、竹節鐲、戒匝、釵、璫、花心、蝶翅、扁方、耳墜、胸墜、簪、雙喜字耳挖式小長簪、雙喜字鉗子等佩飾品;翡翠製作的瓜、菜、瓶、盤、碗、筆床、筆筒、煙管、煙壺、帶鉤、朝珠、佛頭、羅漢等實用與擺設玩賞之器。

(3)由於高檔翡翠的稀缺、價格的高昂和經費的不足,外派直屬部門時有“實屬無從購覓”和“恐難依期辦足”的情況發生。例如,淮安關曾有一次接旨辦理“竹節式鐲子三對、雙喜字耳挖式小長簪一支、雙喜字耳挖式長簪六支、雙喜字鉗子二對”。共17件貨,價需白銀39994兩,每件均價2352。58兩,淮安復旨“恐難依期辦足”。

慈禧對翡翠的喜愛廣為人知,其資料、傳說及文學作品紛繁多雜| 影片

慈禧逝後的陪葬器

慈禧逝後以無數翡翠和珍珠寶石陪葬,這已是不爭的事實。但具體到底是何物、何數目、何價值,因其陵寢於1928年7月被千古罪人大軍閥孫殿英炸開搶盜一空,只留世間眾說紛紜。

慈禧對翡翠的喜愛廣為人知,其資料、傳說及文學作品紛繁多雜| 影片

慈禧的陪葬品清庭按其律不予記錄,其它文字資料難覓,下錄三份:

(1)《愛月軒筆記》,是慈禧的內侍太監李蓮英的侄子李成武所著,椐傳,李蓮英參與安葬慈禧後,他口述,李成武筆記而成此書。但《愛月軒筆記》原版已經失落,現流傳的是兩部典籍中的引文,一部是丁褔保(疇隱居士)的《佛學大辭典》1928年版,一部是趙汝珍的《古玩指南續編》1942版。現以此二書為主,另有其它文獻,一併綜合如下:

慈禧足旁左右翡翠西瓜各一枚,青皮、紅瓤、白籽、黑絲,估價白銀五百萬兩;腰旁有翡翠甜瓜四枚,系二白皮、黃籽、粉瓤者,二青皮、白籽、黃瓤者,約值白銀六百萬兩;頭頂有翡翠荷葉一片,滿綠葉片深綠筋,如天然生成,葉片上還有巧色紅蜻蜓一隻,重二十二兩五錢四分,值白銀二百八十萬兩;還有翡翠白菜兩顆,綠葉白心,白心上有一隻翠綠蟈蟈,綠葉上有兩支黃色蜜蜂,價值白銀一千萬兩;還有翡翠佛二十七尊,每尊重六兩,翡翠桃十個,綠色桃身,粉紅桃尖;還有其他翡翠的花件、把玩件,以及珍珠、紅寶石、藍寶石等奇珍異寶不計其數。

慈禧對翡翠的喜愛廣為人知,其資料、傳說及文學作品紛繁多雜| 影片

(2)克誠等著《東陵盜寶》1928版:

“……見棺內有翡翠西瓜兩個,大為圓徑六寸,其色澤與真者無殊,知稀世珍品,即雙手各託其一。”

(3)民國政府派出的東陵盜案調查官劉禺生1946年發表《世載堂雜憶·清陵被劫記》,其中記錄了親身參加開棺的某連長的描述:

“霞光均由棺內所藏珠寶中出,乃先將棺內四角所置四大西瓜取出,瓜皆綠玉皮紫玉瓤,中間切開,瓜子作黑色,霞光由切開處放出。”

慈禧對翡翠的喜愛廣為人知,其資料、傳說及文學作品紛繁多雜| 影片

慈禧對翡翠消費的推動

無論記述和傳說的紛繁與真偽,慈禧對翡翠情有獨鍾,擁有的翡翠顯現出驚人的奢華,是不爭的事實。

同樣重要的是,宮廷嬪妃、官員女眷,紛起效尤,以翠為美爭相佩戴,而京城及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等經濟發達地區的官紳、富商、文人雅士及其夫人們也購買、收藏、玩賞、以翠為榮。慈禧以其特殊的地位,為翡翠在中原朝野的快速滲透和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堪稱“引領時尚新潮流”的“中華愛翠第一後”。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