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秦腔會演特刊 |《湟水河畔》,用秦腔講述脫貧路上的動人瞬間

毛風的綢子月光光的燈,

尕妹子是阿哥身上的藤。

白石板上栽樹一星星綠,

盤個光陰浪一生……

5月22日晚,當動人的青海花兒在古城西安的人民劇院響起,由西寧藝術劇院秦腔現代戲《湟水河畔》亮相2021中國秦腔優秀劇目會演。

絢麗多彩的花兒旋律、高亢激越的秦聲秦韻、美麗如畫的舞臺效果,彷彿一幅美麗的畫卷,讓觀眾領略了湟水河畔白石山下的人們守護綠水青山、實現脫貧致富的故事。

秦腔會演特刊 |《湟水河畔》,用秦腔講述脫貧路上的動人瞬間

秦腔會演特刊 |《湟水河畔》,用秦腔講述脫貧路上的動人瞬間

《湟水河畔》演出現場

秦腔現代戲《湟水河畔》由著名編劇步川擔任編劇,一級導演、陝西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楊君擔任導演,二級演奏員張辣子擔任作曲,劉青、王新倉、姚娣等秦腔演員聯袂出演。

這部戲講述了湟水河畔白石村黨支部書記郭秀華在駐村幹部和鄉黨委的支援幫助下,發展建設白石城農業生態莊園,吸納全村貧困戶,在白石山上植樹造林,改造荒灘,最佳化生態環境,發展生態旅遊,並積極打造白石城旅遊特色專案——農業科技植物博覽館,發展旅遊經濟,提高農民收入,帶領白石村村民全部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故事。

秦腔會演特刊 |《湟水河畔》,用秦腔講述脫貧路上的動人瞬間

秦腔會演特刊 |《湟水河畔》,用秦腔講述脫貧路上的動人瞬間

劉青飾演郭秀華、姚娣飾演祁琴

在此次中國秦腔優秀劇目會演上,楊君擔任導演的作品有兩部,一部是由澄城縣劇團演出的秦腔現代戲《張富清1948》,另一部則是《湟水河畔》。

楊君說,“這齣戲和《張富清1948》雖然都是現代戲,但完全是兩個風格樣式,如果說《張富清1948》是感人肺腑、動人心魄的話,那麼這個戲則是委婉清麗、悠揚俊秀。這部戲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是充滿溫情、每一個場景都充滿了人情味。”

秦腔會演特刊 |《湟水河畔》,用秦腔講述脫貧路上的動人瞬間

秦腔會演特刊 |《湟水河畔》,用秦腔講述脫貧路上的動人瞬間

導演楊君接受採訪

楊君介紹,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過程中,有許多平凡英雄和先進事蹟,在當地被人們廣為稱讚,這齣戲就有原型人物。

“劇中的一號人物形象鮮明,她是企業家,毅然放棄了自己的生意,回鄉當起了第一書記,一心為民,無私奉獻,帶領村民脫貧致富,非常令人感動。我們的戲曲藝術,應該謳歌他們的事蹟、弘揚他們的精神。”

秦腔會演特刊 |《湟水河畔》,用秦腔講述脫貧路上的動人瞬間

秦腔會演特刊 |《湟水河畔》,用秦腔講述脫貧路上的動人瞬間

王新倉飾演李三喜

秦腔會演特刊 |《湟水河畔》,用秦腔講述脫貧路上的動人瞬間

武金龍飾演楊武貴(左)、金偉飾演王書記(右)

此次,特別邀請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王新倉在該劇中扮演男一號李三喜。他說,“這個人物是一個樸實、本分的山裡人,性格有點倔,戀人郭秀華去追逐遠方的夢想,他自己則留在了家鄉墾荒植樹,一干就是幾十年。”

王新倉與導演楊君曾經都是陝西省戲曲研究院青年團的演員,而後楊君轉行導演,在一起合作了《鳳鳴岐山》《大秦將軍》《李儀祉》《張富清1948》等戲。“楊導在排導中會充分調動演員的積極性,從各個方面和演員不斷推敲,讓每一個角色和形象在臺上立起來。每一次排練、每一齣戲都是一次提升、一次挑戰。”

秦腔會演特刊 |《湟水河畔》,用秦腔講述脫貧路上的動人瞬間

秦腔會演特刊 |《湟水河畔》,用秦腔講述脫貧路上的動人瞬間

青海河湟地區位於黃河與湟水流域肥沃的三角地帶,這裡不但物產豐富、山水風光秀麗,還有著豐富多彩的民族風情。各族人民選擇用“花兒”表達對生活、對勞動的感受。

秦腔會演特刊 |《湟水河畔》,用秦腔講述脫貧路上的動人瞬間

舞美設計龐鵬

秦腔會演特刊 |《湟水河畔》,用秦腔講述脫貧路上的動人瞬間

作曲張辣子

為了更好在戲中表現當地的風土人情,作曲張辣子介紹,全劇的音樂主題以青海地方音樂特點來設計,以此塑造特點鮮明的主人公形象。“部分間奏曲和音樂,直接選用了青海花兒的原調令,老曲新唱,原汁原味卻又有新意;唱腔設計上,以秦腔傳統板式為基礎,個別地方加以調整,突出當地的風土人情。”

秦腔會演特刊 |《湟水河畔》,用秦腔講述脫貧路上的動人瞬間

姚娣接受採訪

西寧市藝術劇院藝術總監、該戲副導演姚娣介紹,這部戲動意伊始,就得到了當地各部門的高度重視,多次安排劇組赴湟中、湟源、大通等地採風,與當地村民和基層幹部交流溝通,深入瞭解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村民的生活變化,為劇目創作打好基礎。

秦腔會演特刊 |《湟水河畔》,用秦腔講述脫貧路上的動人瞬間

秦腔會演特刊 |《湟水河畔》,用秦腔講述脫貧路上的動人瞬間

秦腔會演特刊 |《湟水河畔》,用秦腔講述脫貧路上的動人瞬間

秦腔是西北五省區人們的最愛,在青海也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青海的很多地方,鄉鄉有秦腔,村村有秦腔,每到重大節日或者空閒時間,老百姓都會自發排演秦腔劇目。正是這種濃郁的秦腔氛圍,給予了姚娣和她的同事們無限的工作熱情和力量。“一方面,我們要面臨高寒缺氧的自然環境,另外,劇院也面臨人才匱乏等多重問題,但是我們高原秦腔人高寒缺氧但不缺精神,一定要幹出成績來。”

秦腔會演特刊 |《湟水河畔》,用秦腔講述脫貧路上的動人瞬間

秦腔會演特刊 |《湟水河畔》,用秦腔講述脫貧路上的動人瞬間

演出結束後謝幕

此次中國秦腔優秀劇目會演,讓姚娣和她的同仁們充滿了希冀。來到古城西安,他們不僅在積極備戰自己的演出,也不忘走進劇場觀摩。“這是一次學習的大好機會,我們透過觀摩,感受到了我們的差距,回去之後積極籌備,為下一屆的秦腔會演提早準備。”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