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驚世駭俗的思想:世界就是我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論.第九部》(11)

《我的世界》

所有的生物們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中,因為它們用相同的感知方式,感知出一個共同的世界,即便種類之間有內容的差異,但方式相同,它們以相同的方式存在於相同的感知世界中。但人則不同,精神意識的差異使每個人擁有一個完全不同,且完全封閉的世界。

驚世駭俗的思想:世界就是我

個人的世界是怎麼“封閉”起來的?精神意識劃定了個人世界的範圍,並且主宰了個人世界的一切認識。這與生物式的感知存在完全不同,我們每個人都得讓世界存在於自己的精神意識中,生物式的感知存在只有現在時,也就是世界只存在於當下,它們只有當下。而我們人類的存在則生出過去、現在和未來,我們的世界不只多出了資訊的載量,而且,存在的位置與性質都已經改變,最顯著和最不可思議的是,我們每個人都存在於自己的世界中。最嚴重的問題是,我們意識不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世界,我們誤以為我們面對著相同的世界,我們是一種共同的存在。

記得我從小開始,就為別人不理解我而委屈,我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事物,常常不被人認可與理解,多年以後我才知道,我的世界是由我的認知、我的心理、我的境遇、我的概念,以及我的一切精神性資訊儲存,即我所有資訊的總和組成的。我經歷的、我遭遇的、我獲得的一切組成了這個實實在在的世界,也就是組成了一個我,我就是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就是我。多年以後我知道了,小鎮上的我的肉體並不是我的存在,我的存在是由我的認知、我的驚奇、我的歡喜、我的懵懂、我的恐懼、我的憂愁、我的苦惱、我的熱愛、我的渴望、我的怨恨、我的希望……等等一切精神因素組成的,它們不但構成了我對存在的理解,它們直接一點一滴地構成了我,構成了精神的我及我的世界。

驚世駭俗的思想:世界就是我

最糟糕的是,我並沒有意識到我自己精神的封閉性,我一直都在用公共世界的認知來要求自己和檢驗自己。我及每一個人都在努力認識世界,不斷在接受客觀世界的概念,我們都毫不懷疑自己生活在一個共同的客觀世界上,用“我”來生活在一個外在的物質世界,這個關係成了我們存在的基本認識,也成了每個人對於自己的定位——一個依附於客觀世界生存的人。精神的我與客觀世界的存在衝突被掩蓋了,我變成了客觀世界上活著的數億人中的一個,這幾乎是對於自己存在意義全面徹底的摧毀。如果這個無邊無際的客觀世界是存在的,那麼我是什麼?

我作為一個人,這種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存在意義完全取消了我本人的意義,而我自己的體驗與這種存在意義則完全不同,世界對於我是實實在在的存在,而我對於世界,則是幾乎等於零的存在。我當時不知道這種倫理關係的正確性,只知道這種對個人存在意義的定位是讓人難以接受的。人竭力在世界上求得存在感,就是基於這種心理,人對物質佔有無止境的慾望,也是源於這種心理。是世界存在於我,還是我存在於世界上,這是對哲學思考提出的巨大的挑戰。

人面臨的處境是難堪的,一方面是我們共同面對的客觀世界,一方面又是自我構成的我的世界,而人意識不到兩個世界的存在。居於我們精神中的客觀世界與我的精神世界一直在發生看不見的摩擦,具體表現就是物質與精神的衝突,也就是我最終需要用精神來到達物質,還是用物質來到達精神?到達物質做什麼?到達精神又做什麼?這是每個人內心最深處的矛盾,我們的這個客觀的物質世界有什麼終極意義?我們精神世界的存在又有什麼終極意義?人為什麼下意識地追求存在感?其實質就是終極意義缺失的恐慌。

驚世駭俗的思想:世界就是我

當人以接近於零的存在度存在世界上,他們不知道,人才是真正的世界,每個人就是一個世界。這種倫理觀念致使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進行了一場世紀之爭,誰也說不服誰。所以,這世界上留下了兩個最大的無解的問題:世界是什麼?人是什麼?多年以後我知道了這兩個問題,我才發現,提出這兩大問題的是誰?這就是問題的答案,我們怎麼提出來的問題?那個提問之處,就是答案。這種詭異的關係,怎麼才能讓人理解?(接下)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