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求而不得”的童年,將用一生去彌補!

一位三十多歲的女性網友,在網上說了這樣一段話:

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件事,到現在依然在影響著我。上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我只有一條褲子可以穿,這條褲子就是我的校服褲子。

你們可能想象不到,這條褲子我白天穿髒了,晚上洗洗第二天要繼續穿。90年代那時候,校服都比較醜,女生都不愛穿校服,我們整個學校,只有我一個人是穿整身校服的。

“求而不得”的童年,將用一生去彌補!

後來,在我強烈的要求下,我媽花15塊錢在早市上給我買了一條黑白相隔的褲子。這條褲子的款式,直到現在我都記憶猶新,因為除了夏天不穿,剩餘的三個季節我都在穿它。

因為每天穿,它終於被我穿破了,最開始破的地方,是兩條大腿中間,就是硬生生被走路磨破的。我那時候並不胖,只有五十多斤,但再硬的布料,也經不住你每天穿。以至於到後來,我走路的時候都不敢邁大步,因為我怕跟在我後面的同學不小心看到。

“求而不得”的童年,將用一生去彌補!

那時候,我一點也不羨慕別人吃什麼,但我特別羨慕別的同學有幾條褲子可以換著穿。後來我自己工作賺錢的時候,我就不停地買衣服,我只要看見這些衣服掛在那裡,我就會很開心。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童年報復性補償行為”,意思是,小時候被壓制的慾望,在長大擁有經濟能力後,對自己進行報復性補償的行為。

肯定有人會說,那一定是家庭條件差,買不起,也不一定是父母不買,這個應該理解。

“求而不得”的童年,將用一生去彌補!

我仔細想了想,也確實是,要是有錢的話,誰又不捨得給自己的孩子買新衣服呢?但是,這種解釋也不完全正確,大家再看下面這個案例。

小時候我媽管我特別嚴,這個不讓做,那個不能碰,無論做什麼事情,我都得看我媽的臉色。

非常清晰的記得一件事,小時候特別喜歡下雨天踩水,但我媽不讓我踩,說會把鞋弄髒,把褲子弄髒。那時候很羨慕別的小朋友可以在下雨天踩水。

“求而不得”的童年,將用一生去彌補!

我記得特別清楚,上大學後離開了家,雖然有很多不捨,但心裡卻對未來充滿了嚮往,覺得自己自由了,再也不用被約束了。

有一次下特別大的雨,我穿著有透氣網的鞋,心裡一直警告自己不要弄溼鞋子。但很湊合,沒看清路的我一腳踩到了一個水坑,整隻鞋都溼了。很奇怪的是,我的第一反應竟然是微妙的快樂與解脫。

我無法控制自己的真實生理反應,後來每次下大雨,我就故意穿著鞋子去踩水坑,這件事成了我後來人生中非常快樂的一件事。每次下大雨,好像不出去踩水坑就少了點什麼。

“求而不得”的童年,將用一生去彌補!

如果從這個案例來講,童年報復性補償行為的出現,也可能是因為小時候的需求沒有被得到滿足,長大後自我釋放,暴露了出來。

所以,我總結出了兩點,凡是有童年報復性補償行為的人,要麼是因為小時候家庭條件差,導致物質欲得不到滿足,要麼是父母過於強勢,被管控太嚴格。

有這樣一組統計,每年有7000萬成年人,在淘寶給自己買玩具,深度樂高玩家一年花費1200萬元。

我曾看到一位網友說,她一米八的男朋友,經常要去做搖搖車,對,就是小孩子很喜歡玩的那種搖搖車。後來店家都不讓他坐了,於是他就帶著親戚家的小朋友去坐,到最後直接買了一輛,放在了親戚家服裝店門口。

“求而不得”的童年,將用一生去彌補!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歷,小時候非常想要一件玩具,沒有得到,長大後就一定要買一個類似的玩具,可能已經不怎麼玩了,但擁有後就會有很大的滿足感。小時候想吃的零食,沒有得到滿足,長大後就會不斷買小零食,寧肯不吃飯,也要吃零食。

所以,我希望所有的父母,在孩子有需求的時候,特別是你能看出他有明顯渴望得到某件東西的時候,儘可能的去滿足一下他們。哪怕你稍微

滿足一下

,他們長大後都不太容易出現童年報復性補償行為。

否則,“求而不得”的童年,將用一生去彌補!

關注“欣媽育兒經”,有任何母嬰育兒方面的問題,都可以向我諮詢。

相關文章

頂部